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共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1)高校资金在运作方面的风险。在高校中,由于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制约着资金的运作,从而导致高校的资金运作充满了风险。可能是内部管理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或利率风险。这些风险都可能导致运作的本金蒙受损失,使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产生资金运作风险。
(2)校办企业财务风险。近年来,在高校的不断扩大发展中,校办企业也不断壮大,促进了高校的经济发展。但由于校办企业的产权不明确,事业与企业不分,经营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技术力量的限制,使得很多高校的校办企业经营不善,有的亏损,有的倒闭,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从而增加了财务的风险。
(3)贷款资金的风险。随着不断扩大的学生招生规模,校园规模也需要不断地扩大,因此,需要筹集资金,以贷款方式筹集资金是其一中方式。由于高校是非营利性的单位,高校贷款的资金虽然缓解了资金不足的困难,但需要按期付息还本,增加了财务压力和财务风险。因此、高校在扩大的同时,要高度重视这种贷款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管理的特殊性
在高校,资金流转的环节和企业的类似,但其目的不同。高校是为了发展教学、科研事业,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非营利性的,成本开支的非补偿性。因此,面对复杂的高校财务管理,对财务风险的管理具有特殊性。主要是财务压力越来越大,资金使用要量入为出,要充分做好各项财务预算,合理运用资金,减少风险的发生。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在高校中,高校整个经营管理系统的重要核心内容是如何控制高校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在制定和实施财务风险控制策略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整体风险与局部风险防范与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兼顾其他主体利益的原则;长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效益比较的原则。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可以保障资金稳定、高效的连续运转,所以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教育。风险无处不在,高校领导者要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加强对防范风险的教育,尽可能杜绝财务风险,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2)加强高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的控制,高校的发展应当坚持综合平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财务状况总体失衡,前提主要是因为高校作为独立的借贷主体出现。因此,对高校财务状况的总体失衡风险的防范,首先是要拓展资金筹集渠道,高校要争取到较多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拨款,争取科研课题和经费。其次是适当地收取学费等,以缓解教育经费支出的资金压力。同时也可以利用发行债券、贷款的渠道和社会的融资的渠道筹资等,以缓解高校经费的暂时紧张。再次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争取国家的科研课题取得经济回报。
(3)建立完备的制度体系,完善财务制度体系,加强财务监督,强化预算约束,改进经费管理。加强财务制度监督执行力度,强化预算约束和财务审计工作,保证财务的支出规范进行。改进教育财政经费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推行公共采购制度有利于强化财务支出的管理和控制。提高高校的经济管理水平,将市场竞争机制与财务支出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高校财务风险的发生。
(4)加强高校资金运作风险的控制,高校资金运作风险控制的关键,是要改革旧的机制,来建立新的资金运作机制,使其资金运作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建立风险分析预测系统,及时预测高校资金运作风险。建立资金运作风险责任负责制,责任到人。同时,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过硬的资金管理队伍。
(5)加强校办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加强对校企内部财务风险的防范,增强预测风险的能力,确定投资和经营风险,加强风险承受能力。并要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网络,从中提供准确、可靠、全面的信息资料,对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考核,来防范财务风险。
(6)建立贷款风险有效的防范机制,高校要建立完善的贷款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根据学校需求来制定资金的最合理使用方案,减少财务风险;其次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合理安排调度资金,做到按时还贷;最后对贷款项目实施建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制度。
(7)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风险预警系统,根据财务风险的特点,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对高样财务风险有效地管理和规避。在预警系统中管理者可以提取特定的信息,满足管理者的需要。因此充分利用计算机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对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动态监控,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节省了人力、物力,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降低高校财务风险的发生。通过设置财务风险报警系统来实现对警情的预报。在指标超过临界值的情况下发出警报,通知到相关部门和个人。报警方式可以多样化。如用指示灯:红一巨警;黄一中警;蓝一轻警;绿一无警等,也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示危险度的大小。风险预警对象主要是内部的财务风险,需要一个预警中心进行综合总结,统一向高级管理层报告。
(8)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要进一步加强资产管理,通过资产清查,建立健全资产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要以规范的资产管理流程和明确管理责任为基础,推进资产管理手段创新,为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提供技术支撑。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资产管理手段,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9)进行成本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改革高校成本核算和收入科目方式来降低收入管理风险。按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来进行成本核算,以提高防范风险的预警能力。改变会计核算基础,将收付实现制变更为权责发生制,从改革核算源头调动高校财务人员的管理积极性,降低人员管理风险。
四、结束语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高校具有面向社会独立办学的自主权,大大增强了高校办学的活力,但同时也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由原来的无风险管理转变为现在的风险管理。因此,加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建立良好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中,是保持高等教育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措施。
作者:王云峰 单位:黄淮学院建筑公司
第二篇
一、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
1.内部控制薄弱,内控制度不完善
目前,大多高校的管理者只重视科研、教学、创收、扩招等工作,对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重视不够,内部控制环节薄弱。高校逐步面临的诸如招生、基建、资产等部门发生的贪污腐败现象日益明显,虽然都制定了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控制手段,但在相互牵制方面缺乏有效地衔接和综合管理,导致时常发生违规使用专项资金和贪污受贿行为,妨碍了高校的正常运营。
2.经费渠道单一,筹资方式待改进
目前高校对政府财政拨款仍然有着较强的依赖感,经费渠道比较单一,筹资渠道不畅。虽然近年来政府逐渐增加对高校财政拨款的绝对额,以减轻高校财务压力,但是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教育成本的日益上升,高校的财政处境仍然没有好转,在高校的办学经费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显然无济于事,高校运营资金的周转势必会发生困难。
3.资金需求增加,政府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但其增长速度远赶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对高校财政投入不足,致使高校办学资源和教学经费普遍短缺。随着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发展与资金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高校为了自身发展,不得不选择贷款来维持自身资金需求,高额利息加重了高校的财务负担,严重影响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4.预算管理不力,缺乏预警机制
高校在作年度预算时没有很好地把长期的财务规划与学校现状较好地结合起来,财务资金的预算缺乏合理性和可执行性,预算管理不力,缺乏约束性,适应不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此外,许多高校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财务预警系统,没有意识到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能有效及时的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与监测,现行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可操作性的缺失也不容忽视。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强化风险意识,提高风险认识
高校管理者要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思想上要有危机感,要客观全面地考虑各种相关要素,对各种方案要进行科学地分析评价和论证,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要始终保持实时预测与监控,要警惕财务风险发生的前兆,对财务风险要采取分散和规避的方式来进行有效防范。在不断扩大招生的同时,高校管理者不应盲目地扩大规模而忽视风险,要用发展的眼光,作出科学的财务规划,积极评价风险,对导致资金浪费损失的相关人员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在强化风险意识的同时,高校管理者要积极引导全校师生都参与防范风险的工作中来,营造全面防范风险的良好氛围。
2.合理控制规模,有效控制负债
一方面,要合理控制规模,建立基本建设规模与学生培养规模相配套的支出控制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控制高校的基建规模,按照高校现有的基建规模、学生培养规模、在建工程现状等因素来设定标准以防止高校规模的盲目扩大。高校自身应设置控制机制,根据自身实际的财务情况来使规模合理控制在有效地范围之内。另一方面,高校要有效控制负债,使负债规模控制在自己可以接受的最大范围之内。同时,加强对贷款资金的管理和监督,要依据自身实际财务情况,采取科学合理论证来控制贷款数量和规模,制定符合预期偿还能力的还款计划,加强贷款资金使用监督。
3.健全内控制度,防范财务风险
首先,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积极引导广大教职工参与和支持财务内部控制,营造良好的财务秩序和环境保障。其次,健全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控制程序,化解财务风险。坚持不相容岗位设置相互分离的基本原则,明确相关职责和权限,防止贪污受贿行为和滥用职权现象的发生,构建严格的财务资金收付授权批准制度,完善经济责任制和逐级负责的经济责任体系,使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同时,充分发挥监察审计机关的监督作用,对财务收支情况实施全面、有效监控,从制度上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
4.拓宽经费渠道,创新筹资方式
高校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拨款,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拓宽经费渠道,创新筹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制。第一,要着力解决好学费欠费的问题,落实好奖学金、助学贷款、学生困难补助以及学费减免等事宜,从根本上解决学费欠费问题。第二,要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加快相关科技成果的转让,走产、学、研的发展道路,提升学校影响力。第三,创新观念,鼓励民间资本注入,通过社会捐赠、投资和融资等方式,争取更多教育资金。第四,发行教育国债和教育福利彩票,集聚社会资金,化解财务风险。第五,积极开展与国外高校的联合办学,增强高校发展的持续力。
5.加大政府投入,增强高校财力
首先,保证教育经费的增长。政府在安排公共财政支出预算时,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保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其次,提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国家财政要努力向教育倾斜,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最后,完善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地方高等学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制度,建立高等教育学杂费正常调整机制,完善保障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引进以及高校学科建设和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财政投入机制,提供财政保障,提高大学的教学水平,避免高校身陷财务危机。
6.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水平
财务预算是高校整个财务工作的核心,是高校合理配置资源的依据。高校要加强科学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立刚性控制机制。一方面,在编制预算时,要增强其合理性、严肃性和有效性,要坚持量入为出和收支平衡的原则,改进编制方法,细化预算,制定合理科学的定额。预算收入的编制要实事求是,预算支出的编制要遵循廉洁节约、重点突出的原则,科学规范,增加透明度。另一方面,在预算执行时,要严格管控开支,针对重点大额经费要进行实时有效跟踪管理,充分发挥预算调控作用。预算的编制、执行到调整要始终保证科学规范,保障高校财务健康和持续的运行。
7.构建预警系统,提高预警效能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规避财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所谓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是指在高校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设置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和评价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揭示潜在的问题,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的一种财务分析系统。高校可以选择能够反映高校财务状况的一些重点指标和敏感度较高的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运营绩效能力指标、收益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等指标。通过这些指标,高校管理者可对学校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监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合理规避财务风险。
作者:高振东 佟怡伶 刁春荣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计划财务处
第三篇
一、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现状
1.高校贷款现状
随着我国各高校不断发展和完善,高校负债数额巨大,全国高校陷入盲目贷款中,随之引发了大批高校的财务危机问题,有的高校甚至走上破产的边缘。巨额债务成为高校发展的阻碍,个别学校甚至出现资不抵债。因此,如何控制其财务风险危机成为当务之急。
2.高校债务危机典型案例
我国高校贷款之所以会引发债务危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贷款规模过大。吉林大学就是中国高校过度负债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典型案例。自2000年始,有三家商业银行与吉林大学签订了总额为54亿元的贷款协议。2007年3月19日,吉林大学财务处宣布该校负债30亿元,陷入财务困境,并且征集教师和学生为此出谋划策解决学校财务困境。
二、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高校是专门从事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多方服务的机构,是靠国家财政供给的非盈利事业单位,所以面临的财务风险不同于企业。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资金运动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在各高校内部会计核算中,大多采用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的会计核算方式,导致其在一些方面产生了局限性,无法全面、准确记录和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从而难以及时发现和抵御财务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各高校纷纷面临财务风险危机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现在的局面,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高校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在2001年我国普通高校数量为1225所,2002年为1396所,2003年为1552所,此后的几年间高等学校数量迅速增长。到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已经达到2409所。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一个显著特征是普通高校的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在不断增加。1998年,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为108.4000万,在校生人数为340.9000万。到了2011年,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达到681.5009万,在校生人数达2308.5078万,分别是1985年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的6.29倍和6.77倍。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普通高校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41万人。到2004年,专任教师人数为86万。2011年专任教师人数已增加到139万。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更新软硬件,资金需求量剧增。
(二)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
在相互竞争的环境下,高校管理层着眼于如何使学校拥有更多资金,如何拿到更多项目,如何增强办学能力等等,从而忽视了由于负债过多带来的财务风险。由于高校不能及时发现财务问题,也未能及时采取措施,以至于危机爆发。另一方面,高校长期处于国家干预的约束下运作,不需要考虑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导致高校领导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也没有对财务风险采取有效的检测与预警措施。
(三)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校财务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高校的各项工作虽然有条不紊,并取得相当发展,但高校财务管理制度难以跟上教育事业发展的脚步。其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首先,易受高校行政权力的干扰。个别高校领导者,利用手中的职权,授意、指示甚至强令会计人员私自修改会计数据、做假账、开假票。其次,会计机构及岗位设置不合理。部分高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岗位的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分支机构职能范围及岗位职责范围缺乏明确规定。最后,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高校会计人员中有少数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差,缺乏对违法和违纪行为的认知能力,在执行会计制度、会计法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甚至是违规操作,给国家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这些财务管理制度上的漏洞都有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甚至使高校走上“破产”的边缘。
(四)高校教育投资严重不足
扩招后,不少高校普遍存在着教学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和学生活动场地紧张、教学仪器设备落后、图书资料陈旧短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大规模的投入,而政府的投入并未随招生规模的扩大而扩大。从1998-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由356.7538亿元增长到4023.4989亿元,仅增长了3666.7451亿元。而1998-2011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998年我国GDP为84402.28亿元,2011年我国GDP为473104.05亿元,增长了388701.77亿元。我国1998-2011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与GDP增长出现明显不协调的现象。我国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一直较少,比例较低,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中等发展中国家接近1%的平均水平,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这是高校为发展巨额负债,出现财务风险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高校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下,由于高校没有建立起教育成本核算机制,在投资的管理和应用中计划不周全、管理不完善、盲目乱投资、调度不灵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发展。
三、有效控制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完善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机制
高校财务管理是指高校范围内有关资金的组织、筹措、调拨、使用、结算、分配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工作的总称。完善学校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需加强以下工作。一是高校的贷款决策应该由以往个人决定或者少数人决定的方式转向集体决策。各高校贷款必须经过有理论依据的财务分析和论证,充分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各种财务风险,并依据前期的各种调查与论证建立符合本校具体情况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把贷款的额度限制在一定额度内。另外,在贷款的使用方面,要考虑资金成本,分清轻重缓急。再者,高校主管部门在合理确定高校贷款额度的同时,可引入外部资信评级机制,建立高效信用风险评级机制。合理使用资金,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资金运用和风险评级机制。二是高校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监督机制。这就要求高校的财务监督机制必须深入到财务管理各项工作中去。其主要监督手段有:第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行岗位责任制,坚持职务分离原则。第二,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通常与奖惩制度相结合。第三,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聘请注册会计师对高校内部财会工作及时进行相关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相关工作中的错误和问题。
(二)建立健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防范与纾解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高校经营者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和战略的眼光开展高校的风险控制活动。针对财务管理的各项分工制定合理、科学的财务风险指标,并以财务报表、预算指标及其他有关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最后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其相关分析和论证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比例分析等方式,从而达到整体控制风险的目的,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外部监督机制
对于高校财务风险外部监督机制,其主体是各商业银行。首先,相比作为宏观调控的政府,银行对市场经济的把握和对财务风险的预测与控制更具自觉性和警惕性,同时也更加专业化和客观化。在高校向银行贷款之前,银行要对高校扩招的规模及其合理性等收集数据,进行评估,从而帮助政府对高校的扩张作出合理的决策,以此降低高校由于盲目扩张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并且也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在贷款的过程中,银行对于高校有效的监察也可有效规避风险。银行方面的具体监督手段主要有:一是要建立健全高校信贷现场调查制度,从多个层次、多个角度来深入了解学校的各项基本情况;二是要严格审核高校新增贷款的申请,将高校贷款限制在一定可控范围;三是要加强对高校贷款资金的跟踪监督和检查,明确贷款资金使用方向。银行应定期监督检查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监管好每一笔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流向。严禁高校将贷款资金用作其他用处,发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帮助高校及时规避由于债务危机带来的财务风险危机问题。
(四)加大财政教育投入
知识经济的兴起日益凸现了高等教育的突出地位和作用,高等教育对一个国家而言,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更是一项具有可观经济效益的基础性产业。从国家长远发展的角度上看,教育投入是一项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的投资,是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工程。新形势下,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继续增加财政教育投入,实现和响应国务院教育投入达GDP4%的目标;深入贯彻两会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确保教育投入的绝对数额和增长率的大幅增加,并以此为契机切实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周杨 何景周 汪鹏 单位:皖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