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税务风险和防控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建筑行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促使其经济地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迅速提升,并且为国家税收事业提供了极为丰厚的支持,但目前受疫情影响及税务系统金税四期的升级运行,且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中所涉及的流程环节众多,每个项目的施工环节都存在众多利益方,这其中隐藏的税务风险需要建筑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去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因此,本文将基于现阶段金税四期环境背景下探索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的实用价值及其现状,以期为建筑企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改进思路。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对策
引言
建筑行业在国民心中的基础地位是其他行业所不可替代的,人们吃穿住行中的绝大部分活动都需要在建筑内进行。受到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影响,使我国各地房价疯涨并超出了广大民众的经济承受能力,而在中央政府的改革政策推进与各地各级政府的落实执行下建筑行业逐渐朝着正轨方向回归发展,再加之建筑行业发展前景空间的迅速扩张,促使我国建筑行业纳税量日益上升。
一、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管理概述
2020 年开始,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尤其是建筑企业。由于开复工延期、劳务用工招聘、管理困难,人工、材料、机械费用价格上涨等原因,要想完成生产经营目标面临着较大压力和挑战。另外,伴随着金税四期的升级运行,规模庞大的建筑工程所涵盖项目环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建筑企业很容易面临来自不同方向的税务风险,进而增加触犯税务法律的概率。所以建筑企业需要从科学角度进行合理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与市场形象[1]。
(一)建筑企业税务管理活动的特征
1. 经营模式特殊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前一般通过招投标活动来确定各项目的承包方,有关部门会针对投标方的准入资质、分包经营管理等方面规定设置标准的要求,但这会使在招投标双方商议规定资金核算方式时建筑施工企业容易面对一些税收风险问题。另外,目前国内大部分的建筑工序项目都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与资金进行施工建造,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资金结算或拨款方式都容易受到各方面影响而出现较大的不确定性,进而为建筑企业带来税收风险。
2. 生产流动性
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并不能确保所有项目的经营活动都能在固定场所开展进行,尤其是一些大型建筑工程项目往往会涉及跨市跨省的生产经营,譬如不少大型民用建筑的开发项目都会对临市临省的建筑企业发出招标邀请函。但这也会由于生产经营地点的不同,导致异地建筑企业对当地行业政策的标准、税收等相关规定不能完全掌握,难免会存在认知差异而使得异地建筑企业税收风险防控机制准备得不够完善或难以落实开展。
3. 矩阵组织结构管理模式
矩阵组织结构是目前很多建筑企业普遍应用的一种临时管理模式,员工双线回报信息的操作模式使得建筑企业内部各项资源的配置更为灵活,但这也对各项目信息沟通渠道提出了更高的多元化要求。矩阵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在明确分工合作等方面体现出的优势作用,导致税务管理工作被一度认为是财税部门的专属职责,其他部门成员很容易产生与自己无关的意识而不去主动参与、维护财务风险的把控机制,以至于建筑企业开展税收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时一直被局限于高层管理层面上,并且呈现形式化执行的状态,难以落到实处[2]。
(二)加强税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必要性
金税三期,实现了对国税、地税数据的合并及统一,其功能是对税务系统业务流程的全监控。而金税四期,不仅是在税务方面,还纳入了“非税”业务,实现对企业业务更全面的监控。同时,搭建了各部委、银行等参与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实现了企业相关人员手机号码、企业纳税状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核查三大功能,铸就了信息共享、信息核查的天眼系统。在此形势下,建立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为建筑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极大程度地避免建筑工程项目中产生的税收风险并降低企业经济损失,同时,加强对税务风险的识别与管控工作还能帮助建筑企业顺利完成经营目标,促使建筑企业维护日常经营管理秩序的平稳与安全,以免出现税务问题导致建筑企业深陷舆论风波而败坏道德信誉和企业形象。特别是要在思想上提升对税务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价值认识,并在企业内部加强各部门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来合理规避税务风险,促使建筑企业持续向上发展。
二、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的税务征收体系一直处于持续建设的状态,频繁更新的税务政策使得不少企业中的财税管理人员都难以及时掌握变动情况。同时,尽管国家日益强化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但仍然有部分建筑企业或是财税管理人员的纳税意识淡薄而选择偷税,以至于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脚步被铐上了名为法律的镣铐。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出现这些行为的建筑企业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内控机制建设不完全的问题,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为税务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搭建系统化的完整监管体系,显然在面对一些潜在税务风险无法及时预警和处理。
(一)组织机构设置过于复杂
绝大部分建筑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都非常复杂,其下会设置不同类型的子分公司来拓宽业务经营范围,而建筑工程招投标环节中以企业资质为主要衡量评估标准之一,这就形成了很多建筑企业总公司参与投标成功后将部分建设任务分包给子分公司的形式,尽管这种形式能够为建筑企业总公司分担一些工程量来缓解其施工任务压力,但也会导致财务部门开展资金核算等工作时由于牵扯过多而困难重重,导致出现一系列税务风险问题的同时还不利于缴纳增值税等活动的顺利开展[3]。
(二)税务风险防控体系不合理
涉税类目的复杂性与经营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等情况是建筑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开展艰难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营改增政策下达后国家对增值税的相关标准要求更为严苛,建筑企业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税务风险隐患。项目部作为建筑企业中提供大量经济利润的关键基础部门,其管理层更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开展情况与经济收益成效,恰恰忽视了对税务风险问题的把控。没有完整运行机制的粗放管理模式使项目部门很容易忽略建筑工程各环节的税务管理工作,经常出现税务信息资料不充分、缴税逾期、发票管理不善等问题致使建筑企业税务压力与风险不断增长,甚至还容易触犯法律条例并让企业背上官司[4]。
(三)建筑工程各阶段容易产生的税务风险
其一是在建筑项目的承接阶段,部分建筑企业管理层为提升业绩可能会贸然承接建设项目,缺少了前期对各方面的调查和分析评估工作,以至于建筑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很容易面临税务风险隐患。其二是在项目合同的签订阶段,国家税务政策的频繁变动与建筑工程项目的长周期同时并行的环境背景下,一些建筑企业项目负责人在签订合同时没有考虑到税务政策的变动情况而忽视了对相关条例的补充说明,在税率发生变化后就很容易引发合同双方的经济纠纷,进而致使建筑施工企业所要承担的税务风险大幅度提升。其三是在项目账目的稽查核对阶段,尤其是一些中大型的建筑企业财税管理工作中,财税人员在核对账目时容易遗漏偏远地区项目的财务资料或是其发票获取难度大,致使建筑企业难以掌握实时的完整税务资料去清缴纳税款。其四是在项目活动的发票管理阶段,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财务发票管理任务往往直接安排给了相关业务人员进行工作,但大部分非专业财务的业务人员并不了解财税知识与风险防控意识,以至于出现发票遗失等情况,甚至还有少数思想出现偏差的业务人员利用发票进行偷漏税等违法操作,为谋取个人私利而罔顾建筑企业经营活动的安全秩序,毫无责任意识与道德观念[5]。
三、加强建筑企业税务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税务风险防控意识
首先,在思想上,建筑企业财税管理人就应该加强对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深刻明确税务风险问题所带来的危害性与防控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综合当地税收政策与企业实际经营状态去合理制定完善的税务风险防控机制。其次,建筑企业管理层应当加强企业文化中责任意识的输出,通过培养企业各级员工纳税责任意识来构建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将国家财税政策在企业内进行大力的宣传以助于贯彻执行政策要求;在各部门员工心中划清有关税务风险的红线,进而为财务风险防控管理机制的推行提供良好的思想平台。最后,建筑企业领导层应当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精准预判和把控,摸清市场发展走向来提前预设企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的税务风险问题,继而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监管对策去严加约束涉及财税活动人员的行为,以促使企业能做到与国家财税政策法律标准要求的紧密接轨。
(二)优化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建筑企业应该在掌握生产经营项目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优化完善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全方位把握各项经济活动中的税务风险情况并要求财务管理部门配合整改,通过逐渐提升企业财税管理团队整体专业水平的方式去满足税务风险管控工作的复杂需求,进而提高对建筑企业各项目税务风险的高质量把控。承接工程项目前,应当在充分调查实情的基础上精准判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问题,尤其对于政策、建设周期、资金、业主等方面影响因素所带来的税务风险情况,站在整体角度去看待和分析这些风险情况对自身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以此为参考来更好地优化完善建筑企业内的财务风险防控管理机制。除此之外,在建设完全税务风险防控机制后建筑企业应该充分落实发挥其实际效用。首先,要做好税收前的预防控制工作来降低财税风险,将收集整理的详细资料作为税务风险防控管理的参考依据,协调建筑企业的财税管理部门进行风险预设与制定防控措施。其次,建筑企业在遭遇税务风险情况时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来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税收风险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风控目标去尽可能控制经济损失。最后,建筑企业如果已经处于被动面对税务风险问题的时候,应当深刻认识到税务风险防控机制的不完善并做到知错就改,尤其在企业生产经营遭受发展阻碍的情况下要保持冷静并尽快采取补救措施,同时总结反思经验教训以防同类风险事件的再次发生,用积极态度去妥善化解税务危机,再将危机化作改革动力来健全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防控相关制度。
(三)建立税务风险预警体系
建筑企业财税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事前预控而非事后亡羊补牢,对于税务风险的管理要从源头上建立健全预警体系,以达到深化控制的目的,提前发现建筑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潜在税务风险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控处理,利用健全的税务风险预警体系大幅度减少隐藏在企业生产运营活动中的危机问题。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学习掌握国家税务政策的变动情况,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模式,革新现有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再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与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经济活动情况来预估税务风险,进而将国家税务政策变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转变为自身的发展推助力。
(四)优化企业资金管理
建筑企业运营活动的特殊性质使得经营资金短缺情况成为普遍现象,因而企业自身有必要针对资金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处理,秉持合约精神去及时催收项目工程款,以便能按时开展后续方案计划,而企业内部流动资金的管理则应该加强预算与资源分配工作的监管力度,确保每项资金都能在合理配置的基础上提升有效利用率,以此来降低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的发生概率[6]。
(五)建立税收风险识别资料库
面对目前强大的税务监管体系,建筑企业有必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来建立财务税收风险识别资料库,基于互联网技术在信息方面的优势作用去推进纳税风险可控性的提升与企业税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企业可以参考金税四期对企业的要求来建立一个风险识别资料库,梳理记录各项目的税收风险评估报告去寻找潜在风险因素并及时处理,同时还要实时完善风险识别资料库中的信息资源以便识别报告的编制。此外,建筑企业还可以引进互联网技术来建立合作信息资料系统,记录与上下游公司之间的历史合作信息以便于后续开展工程项目时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在筛选比对后建筑企业可以为实力较强、纳税信用较高、信誉良好的合作企业建立互联网红名单,而信誉度低甚至出现恶劣行径的合作企业则将其纳入互联网黑名单,与优秀企业进行合作交往自然也会大大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建筑企业全过程防控税务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招投标阶段进行项目可行性风险评估
投标前,建筑企业必须对业主背景、业主资金状况、项目可操作性与施工当地税收政策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分析评估,出具分析评估报告。确定目标项目前期投入资金数额,分析企业垫支资金能力,预计可能发生隐性财务成本;仔细研读招投标文件,将目标收入与目标成本相对比,计算盈亏情况,分析可实施性,找出税务控制重要风险点,确定项目投标的必要性。
(二)项目中标阶段进行合同签订论证
在施工合同的签订环节中,建筑企业一定要采用规范格式的合同文本并清晰每项条款中的用词,特别要重视与国家税务政策变化相关的合同条例说明。规范的合同在帮助建筑企业明确财税核算方法等内容的同时还能减少税务风险问题的情况出现,企业在签订合约时必须安排专业知识扎实且经验丰富的税务人员参与全过程,以此来确保合约条款满足当地现行税收政策的标准要求,切实维护建筑企业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
(三)施工全过程进行合同、发票风险管控
(1)在供货商合同签订方面。首先,严格审核合格供应商,建立合格供货商资源库,优先选用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供应商,审核其承包资质、经营范围、法人身份证等,注意识别供货商的真实性,有无上下游,企业的诚信纳税情况,确保尽可能多的进行进项税抵扣。合同管理平台及第三方资信平台相配合,构建合同履约风险模型,智能识别相对方资信风险、合同逾期风险、合同收款风险、合同变更风险。其次,在与供货商签订合同时,根据预算用量严格把控进货量,严禁超支,成本超量,将是否含税价格、何时取得发票、取得何种发票、发票的税率以及对方虚开发票承担违约责任条款等明确列入合同。厘清各个项目中与不同供应承包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明确每段合作关系中的纳税责任与义务划分范围。
(2)在开具发票及支付款项方面。按照已签订合同的合同内容归集成本发票,注意审核发票与合同的一致性,购买方信息、纳税识别号、纳税编码的正确性,规格、型号、备注信息的完整性,避免因票据信息缺失而产生税务风险。要注意发票有无后附出入库单、销货清单等佐证真实业务发生的原始单据,增加各原始单据签字人,确保其交易的真实性,避免虚开发票等税务风险。在进行款项支付时,使用公户进行公对公支付,不得将款项私自支付,确保交易为真实资金流,避免资金流异常回流,以及双方的资金流不一致的情况,严格按照四流合一付款。
(3)在农民工工资支付方面。建筑公司各项目应在农民工入场前配备考勤机,建立身份信息花名册,专人负责农民工考勤、出入管理,按照防控要求进行健康码出示、消毒、登记,每月按照考勤编制工资表,计算社保及个人所得税,根据提供的银行卡发放农民工税后工资。对由专业施工资质的劳务公司承包建筑公司的项目,也应按照其提供工资表的税后工资代发农民工工资,由劳务公司在备注栏注明代发金额,避免产生税务风险。
(4)在收入与成本确认方面。按工程进度确认收入,要留存相关部门的施工产值报表、与业主方的工程款结算申请单据,确保所确认的收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成本要与收入配比对应结转,非特殊情况微利、平销、低毛利或者“倒挂”均会被纳入评估重点。
(5)在工程结算方面。建筑公司应内部针对各项目,对比分析收入成本合理性,计算各工程盈亏率,总体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各工程项目责任人签署工程款结算证明,成本发票汇总明细表,完成各项目成本收尾工作。对外积极提交结算资料,将施工中收集的变更签证资料与业主方进行结算,保证工程的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四)特殊情况下的税务风险防控
(1)异地施工企业的税务风险防控。在施工前,事先了解掌握国内不同地区税收政策的变化情况,安排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与丰富核算经验的税务管理人员去专门成立财税清算机构,以便于准确把控处理企业各项目活动的漏税、重复纳税等情况。[7]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申请成功后向施工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报验。每次向业主开具发票时,应在施工所在地税务局进行预缴税款,避免出现应预缴未预缴的税务处罚情况。还要注意《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的时效性,如需延期在有效期内办理延期,发票开具完后及时注销,避免税务风险。
(2)正确解读、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发布了聚焦疫情防控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及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建筑企业要做好财税及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的培训工作,既要避免错误的解读政策,也要杜绝因条件不足贸然使用优惠政策而造成的税收风险。把握集团各业务板块中可能涉及的不同类型财税优惠政策,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考虑增值税不同税率进行充分价格比选。积极与业主沟通,避免享受到的减税金额在后续业主延伸审计工作中被审减。清晰的界定并核算享受优惠政策的业务收入和成本,做好原始资料的整理和保存,以备税务部门检查。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税务风险管控工作重要价值的认识,在国家不断完善财政税收政策的大背景下积极寻求税务管理体制的变革道路,管理层需要全面调查肃清企业内各部门的项目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清除一些潜在风险来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前,管理人员应当主动学习了解各项目地区的财税政策具体要求,同时紧随现代化发展的脚步来搭建信息化税务风险防控管理系统,从多个维度去填补财税管理机制中的漏洞并进行优化升级,以此来不断提升财税管理水平。大数据时代,不管是个人信息还是企业信息,都已经属于半透明状态了,税务机关的各种监察手段也越来越高级,对于企业来讲,诚信经营,规范纳税极其重要。
作者:王妍 单位:山东鸿顺建工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