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有企业投资财务风险类型与防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有效的融资投资工作能够为国有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融投资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本身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为了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财务管理部门应正确认识投融资环节的财务风险类型,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投融资;财务风险;防控
引言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有企业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将企业进行重组合并打造企业集团,近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转型过程中也取得了许多成绩,很多国有企业纷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内部治理结构和市场运营机制都得到显著改善。但国有企业的投资管理模式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将对企业发展和现代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产生不利影响,此类问题也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并解决。
一、我国国有企业投融资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我国国有企业融资途径的拓宽,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尤其是融资、投资环节面临着各种风险。
(一)融资规模与债务问题。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过程中经常需要融资,甚至很多企业因此累积了高额债务,企业债务偿还出现困难。出现此类问题后,国有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要及时进行分析和管理,否则必然影响企业的信用,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另外国有企业在融资环节中会产生利息,尽管大量的融资能够实现稳定市场秩序的作用,但其中某些投资建设项目是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短时间内很难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回报周期比较长。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资金周转问题,部分企业为了偿还已有的债务,会采取借债偿债的方式来维持正常经营,但这种方式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企业面临的债务危机。长此以往,国有企业会面临破产风险,完全失去债务偿还能力。从根源上看,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的融资决策导致项目融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出现此类情况,将表现为企业在某一项目中的融资成本过高,进而引起债务危机。实际上国有企业在确定项目融资渠道和风险要素之后,应通过决策分析流程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需满足融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要求,规避过高融资成本和面临的财务风险。如果在这一环节中缺乏应有的审批制度,就会导致融资决策不当而让企业产生高额债务问题。
(二)国有企业的融资市场体系建设问题。国有企业在融资环节中存在多种融资模式,但在实际运行环节很多企业并不能按照应有的融资模式开展各项工作,融资渠道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这种单一化的融资模式必然造成企业面临融资风险。银行贷款受国家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所以企业项目资金也无法通过有效的筹集手段来获取,进而影响对项目投资规模和项目回报的正确分析,一旦出现盲目融资,产生的后果也极为严重。
(三)投资风险明显。很多情况下,国有企业需要通过投资带来效益,尤其是涉及资金管理的某些项目,其预期收入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由于利率因素或一些突发事件因素导致收入未达到预期标准,投资风险随之出现,某些企业甚至会因此出现经营失败产生资金链问题。企业的正常经营需要保持运营收入的稳定,并且能够收回投入资金,形成稳定可靠的现金流,确保资金链维持企业的日常发展。企业内部也应该进行合理合法的利润分配,一方面用于自身发展,另一方面综合考虑投资者和企业的基本需求,在出现资金链风险后,国有企业所承担的压力也更大。由于国有企业本身的特殊性,其财务风险原因比一般企业更加复杂,如果不能在投融资方面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必然干扰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投融资财务风险防范的主要策略
(一)风险规避。风险规避指的是国有企业为了降低或完全消除融资风险,而对融资方案作出调整,无论是方案变更或是方案停止,都能够及时有效地将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在风险规避原则之下,企业可以预知某个行动产生的结果,并针对可能产生的结果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案。对融资风险进行规避,可以通过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等方式进行,诸如此类的方法都有助于企业在风险产生时及时控制风险。
(二)风险预防。企业在进行融资投资之前如果能提前预估到这些工作带来的风险概率,进而采取预防手段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则说明企业进行了有效的风险预防措施。例如资本结构优化、投融资风险评估工作都属于风险预防的范畴,将企业的决策风险、利率风险和负债规模风险完善规划,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入手共同探讨企业风险的预防措施。
(三)风险承受。国有企业选择风险承受一般是因为风险预防或风险规避的成本直接高于风险带来的损失,此时企业会主动承担融资或投资工作的风险后果,不采取其他控制手段。要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内部需建立良好的风险处理办法和事后解决预案,合理应对财务活动的不利结果,将损失压至最低标准[1]。
三、投融资财务风险的防控机制
(一)通过综合评估分析预期收益。国有企业在进行融资投资决策之前,需要对潜在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借助流动比率和资产覆盖率等信息对风险进行合理预测。需要注意的是,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与国有企业债务偿还能力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如果这两项指标正常,说明国有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强。反之,当流动比率和速度比率出现异常,则说明国有企业内部存在不动资产、资金周转可能存在问题,进而影响到偿还能力。所以国有企业需要设定更加完善的投资风险评价与控制机制,在符合企业经营标准的基础上,对自身投资风险和融资风险展开综合评估,通过有效的管控手段确保项目投资的科学有效性,这样一来也能确保经济效益,加强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在融资环节企业还应该对经营特征展开线性分析,并结合结果来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为国有企业保持健康的经营态势打好基础。例如企业可以根据经营杠杆系数衡量项目投资风险的高低,如果经营杠杆系数过大,说明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风险较大,企业应综合考虑是否要进行投资决策。相反,如果经营杠杆系数较小,则说明项目建设投资的风险程度较小,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可以规避很多风险。总体来看,这些评估工作为企业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降低了企业在后续的项目建设中因资金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概率。
(二)以市场建设优化融资结构。总体来看,我国债券市场规模较小,监督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无法满足市场融资的客观需求。因此为了进一步满足国有企业的融资结构要求,就需要改善现有的融资环境,加强对债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为融资活动服务。国有企业本身应具备债券融资意识,推动更多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为企业进行融资,而不是单纯依靠银行贷款。随着现代社会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多种融资方式和融资途径的出现,让融资渠道实现了创新发展,无论是融资效率还是融资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改善。实际上银行贷款虽然可以解决短期的资金需求,但无法满足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以债券融资为代表的现资方式,既能够满足长期发展下的资金要求,也能降低国有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改善现有的融资结构,并保持健康的资产负债率。与此同时,科学的融资决策分析能够有效提升项目融资水平,企业本身需要对项目资金的筹集途径进行科学比较,分析确定不同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产生的结果,并意识到自身融资能力和融资方案之间的联系,必要时可以借助融资顾问或第三方来降低融资风险,控制成本[2]。
(三)优化投融资结构,降低投融资风险。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并综合考虑市场变化趋势,树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意识。在这一方面企业应该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聘请高素质的专业分析团队,深化对各行业的认知,将深度的调查分析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例如现代社会,企业可以将投资项目集中在技术含量较高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领域中,在充分运用企业投资优势的基础上,确保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在融资环节,国有企业融资风险管理不当是导致成本过高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融资风险,就应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建设合理的资金管理和财务制度。企业可以利用预算工具规范资金作为控制融资成本的主要渠道,确保资金在整个运作环节具备整体性。无论是企业内部的人才引进还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都应该以详细的资金运作流程为保障,财务部门根据相关数据和企业的盈利状况做出未来的融资计划,对今后的资金使用期限、资金使用渠道进行综合评估,借助预算工具为企业控制成本提供帮助。总体而言,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能够让企业规避很多财务风险,从而合理搭配融资方式[3]。实际上最优的资本融资结构与企业本身的融资成本密切关联,适当的负债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有利于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但前文也提到负债规模较大,会大幅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甚至会导致企业缺乏偿还债务的能力。基于这一要求,企业需根据内部资金使用状况寻找合适的负债规模阈值。这一项数据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控制值,企业需根据目前的资金持有量和资金需求量分析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与偿还能力,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金融政策变化,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融资投资,合理控制企业的负债规模与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负债率保持在最佳水平[4]。
(四)提升企业的内部发展能力,积极应对政策风险。风险防范措施是在分析企业的投融资风险之后,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对企业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将风险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国有企业的投资和融资风险让现代企业处于非常不利的发展局面,所以国有企业应该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根据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开辟增值服务,改变传统运营模式,将资源价值转化变现。例如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出现给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也缓解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各行各业的不利影响。国有企业要想在这一环境下提升竞争力,就需要不断提升内部发展能力,积极应对政策带来的风险。除了对行业政策的稳定把控之外,还需要及时预防,才能确保政策风险来临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结语国有企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显著,而企业面临的投资问题和融资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解决此类问题是企业可持续推进运营的重要保证。本研究综合分析了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结合常见的风险处理原则,针对性探讨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随着今后企业投融资活动的日益频繁,风险防范措施将伴随着环境的不断优化和技术发展取得进步,既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也符合企业的运营需求。
参考文献
[1]郑妤.国有企业投融资行为及其内部控制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07):23–24.
[2]丁浩,章晶晶,曹亚宏,等.国有大型能源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J].FrontiersofInternationalAccounting,2012,01(01):1–5.
[3]陈夙,吴俊杰.管理者过度自信、董事会结构与企业投融资风险——基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14(06):109–116.
[4]陈业华,梁丽转.文化创意企业投融资风险预测与规避[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91–96.
作者:肖捷 单位:南昌市江铃鼎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