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探索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风险也日益凸显。本文首先说明了高校财务风险内容,阐述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及目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分析高校财务风险成因,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内控评价和监督、信息沟通和交流等内控要素角度出发,给出了加强高校财务风险防范的一些措施,以确保财务安全底线,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性,推动高校健康、持续、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等学校;财务风险防范

近年来,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先后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落地。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高校开展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编制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等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不断健全了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将内控建设应用于高校的财务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降低财务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财务风险内容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资金来源、办学模式等日益多样化,以及高校财务自主权逐步扩大,经济活动形式也更加丰富多样,高校的财务风险也日益凸显。高校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筹资风险。由于高校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与事业收入,新的财力增长点及财力保障能力有限。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引进、队伍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教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大,办学经费的短缺远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高校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筹资风险主要来自银行贷款。高校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数额有限,渠道单一,借债办学带来的还本付息压力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不利于高校健康、可持续、内涵式发展。

(二)财务管理风险。财务管理风险容易发生在预算管理、日常核算、收支业务管理、决算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如预算编制及执行力度不到位、会计核算不规范、收入监督和稽核环节力度较弱、票据控制情况较差、支出审批和支付控制环节薄弱、决算数据质量较低、决算分析和评价方法落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等情况均可引发财务管理风险。

(三)政策法规制度风险。近年来,国家的财经政策法规和高校的会计制度都发生了重大改革,特别是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高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需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政策指导,提高业务水平和把握政策的能力,以适应各项改革的要求。

二、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及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中指出:“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执行程序等方法,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全方位防范和管控。”高校单位层面的内控设计及实施情况,包括内部控制组织保障、工作机制、单位决策机制建立、关键岗位的构成及轮岗、会计业务管理等。高校业务层面的内控设计及管理控制情况,包括预算管理、收支业务、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和合同管理六大业务。高校内部控制的目标为:可以合理保证国家法律法规及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合理保证高校财务活动合法合规,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效防范财务舞弊和预防腐败,及时发现风险并控制风险,提高服务效率和效果。

三、基于内控视角的高校财务风险原因分析

高校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防范的关系相辅相成,首先,目标一致,都是保证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其次,方法流程一致,即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梳理,明确关键业务风险点,通过对风险点的分析,健全风险评估机制,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以此为降低财务风险提供保障。高校内部控制的健全可以有力防范财务风险发生;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务安全可以进一步促进高校的内部控制建设。因此,通过分析高校财务风险的成因,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对确保高校财务安全,促进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一)内控制度体系不健全,财务风险意识较弱。高校内部控制环境不佳,高校领导对内控不够重视,管理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对内控认识模糊不清,缺乏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并且管理者轻成本、轻绩效的管理意识,使高校资源的优化节约和合理配置并未真正重视,财务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另外高校内控制度建设不健全不科学、发展水平不平衡等原因导致财务风险加大,财务安全受到威胁。

(二)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风险控制措施执行力度较弱。高校缺乏有效的内控执行方法和措施,内控执行不能落到实处。一部分高校缺乏科学有效风险评估与方法措施;一部分高校控制活动存在缺陷;一部分高校信息系统不完善,信息化建设滞后,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一部分高校内部监督范围还有待拓宽,监督力度急需提升,导致高校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和降低财务风险。

四、基于内控视角的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一)增强风险管控意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宣传。第一,成立以一把手为核心的领导组织机构与具体工作组,增强单位领导班子的风险管控意识,进而带动全体教职员工形成风险意识和良好的内控环境,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依法理财的良好氛围。第二,全员参与,提升教职工的内控意识与风险管控意识,这是实现高校内控工作全覆盖的重要举措。每个人对本岗位工作数量、质量、安全和进度把好关,才能不断防范财务风险。第三,高校相关部门应加强内控建设的宣传,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组织领导与协调,保证内控制度的科学性、可行性。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形式、多载体,多类别,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增强内控意识与风险管控方法,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建立和完善财务治理制度。第一,系统规划,构建“以预算为主线,以资金为核心”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和嵌入业务流程的风险防控机制。始终坚持以财务安全为底线,以内控制度为抓手,从制度层面、运行层面、技术层面、队伍层面等进行全方位治理,积极防范财务风险,确保财务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第二,高校要执行以风险为核心,流程为内容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工作。科学部署,稳步推进财务内控制度建设进程。通过系统规划,分层次、分步骤地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

(三)健全财务风险评估机制,完善风险预警标准。第一,高校应建立健全财务风险定期评估机制,进行顶层规划,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对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系统和客观的识别和评估。第二,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修订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对评估披露的高风险业务领域或环节提升防控等级,制定专项业务操作规程。第三,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完善风险预警标准。如通过制定贷款的预测和分析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降低债务资金成本,将债务还本付息及预留还贷准备金列入年度学校财务预算;制定贷款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贷款规模,提高贷款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预警提示制度,自测贷款风险指数,合理确定高校贷款控制规模。

(四)全面梳理业务流程,细化优化控制活动。第一,高校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细致、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按具体业务列出风险类别、风险点、风险等级和责任主体,具体到事,责任到人。第二,准确把握关键控制点,对具体业务在政策依据、业务风险点、账务处理、报销指引及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对关键环节进行控制和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使得财务风险控制更加优化和精细化。第三,狠抓执行落实,定期对财务内控执行情况“回头看”,边查边改,以查促改。对问题及时落实整改解决,不断完善内控管理措施。第四,不断优化各项业务模块,使业务流程更加透明化、标准化,更好地实现相互监督和制约,纵横沟通协调。

(五)完善和创新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保障高校长远发展。第一,不断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委、审计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形成监管合力,优化监督效果。针对性的对财务风险管理和防范实施事前、事中与事后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第二,创新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模式,将内部控制各要素的评价与监督模式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的全过程,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和风险评估系统,保障高校内部控制工作能够遵循统一标准进行,并能够将问题、风险和应对策略及时反馈给管理层,降低财务风险。第三,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作用,保障高校长远发展。强化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引入第三方审计咨询机构的服务,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通过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弥补高校管理漏洞,促进高校发展的稳定性。

(六)强化信息沟通与交流,合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第一,根据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及操作流程建立互联互通、统一高效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通过系统权限控制岗位职责权限,防范财务风险,确保系统安全。第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关联度高,因此要切实完善沟通渠道,加强统筹规划与协调配合,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使教学、科研、人事、资产、财务、审计、采购、后勤、基建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全面了解高校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细致的部署和各种扎实的举措,立足完善高校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强化内控制度执行,积极防范财务风险,逐步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性,推动高校健康、持续、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道芝.财务风险管控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分析[J].财会学习,2019(26):248+250.

[2]刘铮.基于内控视角下高校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J].知识经济,2019(31):8+11.

[3]张茜.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08):61.

作者:张瑾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