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整合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事业单位整合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地位比较特殊,事业单位是非营利性为目的的政府组织机构,资金来源大部分依靠财政拨款,由于不存在资金压力,因此也没有社会竞争,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一直都是弱项。本文针对县级事业单位整合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结合县级事业单位整合财务风险的分析和解决对策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阐述。

关键词:县级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

事业单位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现有事业人员3000多万人,在市场经济的不断转型中,为了加快事业单位的发展步伐,使事业单位能够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方向,就要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较易出现在县级事业单位整合财务风险的类型有信息收集整合存在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存在的风险以及财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的风险等。针对常见的事业单位改制中整合财务风险类型,县级事业单位要积极的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提高对风险的把控和防范能力。

一、县级事业单位整合财务风险分析

(一)信息收集整合存在的财务风险

在县级事业单位整合财务风险中,最容易导致的风险类型是信息收集整合存在的财务风险,信息收集整合财务风险主要源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县级事业单位进行风险整合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信息收集不对称的现象,资源的实际情况同资产负债表上的信息不对称,将无法真实的反映出事业单位整合财务风险的真实情况,并且为后期财务工作的开展也制造了很大的障碍。其次,很多县级事业单位在信息收集整合的过程中,对于提供上来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很多信息都是虚假的,这样会大大降低信息整合收集的效率和效果。另外,县级事业单位在对收集到信息进行评估的时候,也存在较大的风险,所用信息质量水平的高低以及评估方法是否存在合理性都是风险评估的根本原因。

(二)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风险

县级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是对自身权力与行为进行的约束,是事业单位长期以来的发展形成的惯性思维和做法,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对县级事业单位防范资金风险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县级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机制还不健全,这也是风险形成的重要因素。很多县级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想法还是比较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上也缺乏创新的能力,缺乏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导致在一些财务活动中缺乏完善的标准,也缺乏有效的指导[1]。有很多县级事业单位还受以往传统的工作思想影响,在很多决策的设置上还是依据以往的经验,可行性较低,科学性也不够,很多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在单位的重要经济决策中也没有真正的参与进来,因此县级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发挥的作用也不是很明显。事业单位在我国的地位很特殊,由于其自身掌握很多的公共资源,但是如果相对应的公共权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制衡和监督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相反的作用。

(三)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带来的风险

就目前的县级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整合情况来看,很多县级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财务人员根本就不具备财务管理岗位的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多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对风险没有准确的把控,又缺乏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对风险不仅没有敏锐的觉察力,并且当风险发生的时候,也缺乏对风险的辨别能力。二是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较低,由于很多县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年限都比较久,在工作中容易依据以往的经验,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而且很多财务管理人员并不是财务专业出身,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相对缺乏,加之事业单位不重视人才引进,从而导致现有的很多财务人员专业能力较低,有的财务人员的职业素质也比较低下,这都是构成财务风险的根源。三是财务人员的轮岗制度很难执行,国家在财务相关方面的工作有明确的规定,规定从事经济活动关键岗位的人员都应该遵循轮岗制度,但是很多县级事业单位并未按照规定执行,有的岗位甚至多年都没有轮换过,这样就容易导致财务管理上的漏洞,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

二、县级事业单位整合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信息整合的风险防范

信息整合的风险防范是县级事业单位提高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措施,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县级事业单位一方面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确保信息整合要结合县级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展开,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很多县级事业单位在资金整合的过程中信息失真的现象十分严重,并且在对财务状况进行决策的时候,常常是漏洞百出,并没有反映出财务信息的真实情况,在实际整合中的困难性很大,县级事业单位要逐步强化业务层面的信息风险把控,降低财务的相关风险[2]。在信息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逐步的将不确定的因素进行排除,对财务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逐个的进行评估,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及风险的发生带来的影响程度做好评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

(二)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县级事业单位要健全内部的控制机制,构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预防体系。很多县级事业单位存在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这是导致很多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事业单位应该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风险预防措施,只有做好了完全的准备,才能够在风险发生的时候准备好万全的措施,将风险的发生降到最低,以防止更大的财务风险出现。县级事业单位在健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该对风险的类型做好全面的分析,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风险发生的原因做好科学的分析,从而在政策制定的时候,能够保证最大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其次,县级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要对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有高度的重视,将其视为财务风险防控的重要措施,明确自己在单位的风险防控的建立和有效实施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还要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决策机制,要保证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制定都有财务部门的积极参与,科学分解权利,提供工作流程的透明化。

(三)组建高素质财务队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发展也要进行不断的改革,这样才能够跟得上市场发展的形势,以往事业单位对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较差,由于在经济上没有构成压力,事业单位对财务风险防控也较忽视,这些都是一些陈旧的观念,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逐步转变自己的认识,转变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往的财务管理方式早就不适应现代的事业单位发展现状,以往只懂得记账、做凭证的财务人员早已经被时代淘汰,如今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也由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的模式发展起来,熟练掌握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技能是事业单位每个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要职责[3]。在事业单位的内部,也要积极的为员工提供培训再教育的机会,在培训教育中逐步的深化财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将一些财务风险防范的相关专业知识深化给财务人员,有针对性的对财务人员开展风险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辨别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总结

在县级事业单位的发展中,整合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较弱是影响事业单位稳定发展的一大弊端,要在事业单位内部与行政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多方联动下,共同提高整合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是使县级事业单位取得稳定发展方向的重点。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县级事业单位整合财务风险的类型有信息收集整合存在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存在的风险以及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存在的风险,因此县级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整合风险的防范能力,健全内部控制机制,以及组建高素质的财务人员队伍,从而提高县级事业单位的整合财务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降低或消除各类风险,提高县级事业单位的整合效率,实现县级事业单位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明玉.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J].中外企业家,2019(30):53.

[2]王军平.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9(28):232+235.

[3]姚永红.新时代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的重要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9(18):174.

作者:刘冬 单位:昌图县市场监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