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企业财务风险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以防范财务风险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围绕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发现机制以及当前国有企业在主业发展、高负债率、资金管理、境外并购等方面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提示企业关注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及时化解危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财务风险;风险防范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类经营活动由于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内、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企业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在财务活动上的集中体现,即企业未来实际财务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始终贯穿于企业营运的各个环节,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等特征。财务风险一般包括盈利能力风险、债务风险、流动性风险、投资风险等。若企业管理者未能及时有效识别和防范化解财务风险,将导致企业陷入现金流枯竭、资不抵债等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困境,使投资人(出资人)、债权人蒙受巨大损失。受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2018年下半年以来,企业财务风险显著增加。从国际环境看,各种潜在风险通过贸易、资金、汇率等多渠道对企业发展产生综合性影响。从国内环境看,“去杠杆”、环保行动、金融“严监管”和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叠加,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降,投资增速下滑,需求端收缩现象显现。本文根据企业年度财报披露的风险指标,结合部分企业所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
二、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一)主业发展风险
受消费降级和资金成本上升影响,房地产、制造业、贸易服务、建筑施工、园区开发等行业毛利率持续下降,发展动力不足。部分企业业务结构转型未来具有不确定性,主业价值贡献逐年走低;业务结构转型投入过大,资金风险影响到主业发展。2018年内,中美贸易摩擦对企业的影响相对有限,但在2019—2020年,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与设备等高端制造业,以及随后涉入的普通制造业、最终消费品行业的进出口企业,都应高度关注自身主业市场的发展变化,加大对产品、地区、供应商、客户等结构的调整力度,防范风险发生。近年来,实体企业参与金融业务的速度和规模快速提升,部分企业金融业务出现偏离主业发展,且存在缺乏标准和人才,风控管理缺失等问题。在资管新规细则、股权质押新规、网贷监管细则等金融监管新政先后落地,P2P、小额贷款、私募基金风险集中暴发的影响下,企业要高度警惕自身金融业务的风险隐患,明确各管理层级的职责,制定并实施投资与管理规范,优化决策机制、强化内控管理、完善风险预警提高金融业务的抗风险能力。
(二)资金管理风险
资金管理风险即企业“重”业务发展“轻”财务风险,过于追求业务规模,采取垫资、赊销等经营模式。由于决策不能充分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管理缺少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导致资金回笼不畅,应收账款及坏账大量增加。此外,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较高,超储积压现象严重,既大量占用了流动资金,影响到资金周转,又要承担存货跌价损失的风险。2018年以来,企业融资性贸易风险基本得到遏制,资金风险开始显现在如垫资参建项目等业务模式上。部分企业参与地方政府市政、城市更新改造等PPP项目建设,投入金额大,资金占用周期长,并且由于地方财力不足及政策变化,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资金周转。PPP未来发展以“两减一降”,“规范、理性”为主基调,企业在投资PPP项目时,应做好投资战略规划,了解投资项目所在年度预算期限和中期财政规划期限,充分开展物有所值论证和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论证,以降低风险的发生。
(三)高负债率风险
2018年年末,上市非金融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不仅比上年同期增加,同时也较年初增加,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也居高不下。部分高速发展的行业依赖银行贷款高负债经营,由于筹资策略不当等原因,造成负债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短钱长用”“借新还旧”现象。高负债率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空间,应结合当前国家“降杠杆”要求,及时、主动收缩层级低、回收期长、回报水平低且大幅增加企业债务和表外债务风险的投资;加快清理、处置资不抵债、长期亏损和长期不分红的投资项目,压降负债率。同时与行业平均值和标杆企业优秀值实施对标,对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债务期限结构等指标设置动态监测和预警红线,积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四)境外并购风险
随着国内企业在境外并购上的步伐不断加快,因估值过高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逐渐暴露。由于对并购项目所在国的行业政策、市场空间、文化背景调查不充分,忽视高溢价的估值基础与标的项目未来发展空间的关系(如被并购企业估值前利用产品提价、处置资产等大幅提高近三年利润),忽视并购后人工费用增长和设备更新支出,导致实际支付价格高于合同价格。另外,因整合和管理能力不足,经营风险大量累积,如部分企业对交易合同保障类条款设置上不合理,对收购企业控股不控权,不能掌握核心资源,预期协同效应难以发挥;以及部分企业以对赌形式并购境外企业,对赌期间非常规的高速发展导致后继乏力等。境外并购风险中的汇率风险也比较突出,一是货币错配带来的汇率风险,如某企业以美元借款收购以卢布为记账货币国家的企业,尽管并购企业盈利但仍因汇率变化造成较大的汇兑损失。二是受美元加息和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影响,境外融资成本和偿还成本增加风险,外币管理难度加大,并表后对企业账面利润影响增加。一般来说,对跨境并购交易中涉及境外融资,原则上融资币种应与交易币种相匹配,并做好相关套期保值安排。同时,企业应扩大资金集中管理的覆盖范围,提高资金统筹使用力度,探索境外资金等特殊资金集中管理方式;积极利用境内外资本流动较为活跃的交易空间,运用外汇套期保值工具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一)提高管理层风险预判能力
管理层要对企业风险达成一定的基本认识,采用定量加定性的方法分析风险的重要性水平(风险价值VAR法等),注重对财务风险进行定期评估与衡量,即使在风险未暴露也应具备连贯、有效的控制活动。了解宏观环境的变化趋势,提高对金融环境、市场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对企业运营产生影响的判断能力。如2018年以来国内金融流动性偏紧,股市流动性减弱,社会资产质量下跌,使很多企业面临融资渠道收紧,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增加。
(二)健全风险防控机制
健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控和协调机制。事前对决策事项开展尽职调查或可行性研究,充分估计和暴露相关项目的困难和风险,客观评估自身的业务拓展能力。事中规范相关合同签订、变更程序及强化合同要素的审核,如并购合同中的约定比例、支付对价、对赌条件等。事后重视专项检查、审计、后评估、定期跟踪等监督工作,举一反三。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尽管财务风险存在许多不可控因素,但大多数财务风险都会在财务指标中反映。因此,基于财务指标的风险预警是企业发现财务风险的成熟、有效的方式。选用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流动性、投资能力相关的财务指标①,并利用外部评级标准,如银行资信评级、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上市公司行业数据、最佳实践等,分别设置各财务指标的风险可控、出现风险迹象和存在高风险的区间,结合自身经营模式、业务特点确定各项财务指标权重,构建企业主要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预警分析逐步形成企业的财务风险发现机制。未来我国将处在经济结构与体制转型关键期,规避财务风险是传统国有企业成功抓住创新、升级、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董博欣.企业资金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2]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S].2008.[3]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S].2006.
作者:劳心 单位: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