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理论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经济理论知识

当代市场经济教学研究

本文作者:陈燕和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离不开现代市场经济教育的作用。

一、现代市场经济教育的两条实现途径

现代市场经济教育指的是市场主体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现市场经济理论、思想的过程,其实现途径有两条:一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教育。自发教育是市场主体所受到的来自其他市场主体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是市场主体在市场博弈过程中的自我演化;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自觉教育。自觉教育是各级党政机关、教育部门、学术团体对市场主体施行的教育,是排除人们对市场经济的思想障碍、提高市场主体对现代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1、现代市场经济的自发教育

现代市场经济对市场主体的自发教育的渠道有两条。

其一,成功人士的示范效应。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先富起来的成功人士。对于其他人而言,成功人士的示范效应能够起着自发教育的作用。这些暂时没有成功的人群必然会模仿成功人士,积极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并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对这些知识加以运用。

阅读全文

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以应用型高校所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审视该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二是实践教学设施资源严重不足,三是本土案例材料较为缺乏,四是“一言堂”教学模式较为普遍,五是重视实践教学的环境尚未形成。基于此,为《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一系列有益的改革建议,以期为我国应用型高校构建起有效的《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应用型高校;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引言

应用型高校以培养应用型多层次人才为目标,而《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应用型较强的课程,该门课程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应用型大学多层次人才培养的成效。所以,对应用型高校所开设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显得非常必要而重要。《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基础学科课程,它以宏微观经济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帮助学生去把握现实经济的运行规律,有助于更好地去理解现实社会所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1]以及政府实施各项经济政策的缘由和预期效果[2]。然而,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该议题也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3—5]。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在探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时,普遍存在着缺乏理论基础支撑及研究“碎片化”等问题。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全面质量管理(人、机、料、法、环)的理论视角来系统梳理与分析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益的教学改革建议。依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要素可以划分为五大维度,分别为:人、机、料、法、环。其中,人是指生产者内在素质及能力的高低;机是指生产设备或设施的实际状况;料是指生产物料或材料的质量水平;法是指生产方法或方案的优劣程度;环是指生产者所处微观和宏观环境[6]。受到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启发,近年来有学者基于“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来系统分析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建议[6—7],但是尚未发现有学者基于该思路来审视《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本文在参考现有研究[6—7]的基础上,拟从“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来对我国应用型高校的《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机制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其中,“人”方面是对教学师资力量进行分析,“机”方面是对教学设备(设施)方面展开研究,“料”是对教学案例材料方面进行探讨,“法”是对教学方法或方案展开分析,“环”是对教学的内外部环境进行研究。然后,基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及挑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和方案,弥补现有研究缺乏理论基础支撑及研究“碎片化”所带来的不足,同时为我国应用型高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一、研究设计

为了充分把握我国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笔者遵循现有研究[8]的方法及思路,通过不同类型的途径来收集多种类型数据。例如,通过现场调研与访谈来收集原始数据,通过查阅调研对象的内部档案资料、权威报告、媒体报道以及研究文献来获取二手权威数据。然后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三角印证,来确保所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提高本文的研究信度及效度。首先,通过CNKI、百度学术、Google等网页搜索工具来追溯与分析那些与本文研究议题密切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开发出用于现场调研的半结构化调研访谈提纲。其次,笔者在2018年6月份基于所开发的调研访谈提纲对我国东部地区7所应用型高校的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相关教师展开现场调研来收集各种类型的数据及材料。再次,笔者将所收集的全部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并构建了研究数据库,确保研究结果能够再次重复,提高了本研究的信度[9]。最后,笔者基于所收集的各种类型数据,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人、机、料、法、环”五个维度开展数据编码,建构数据间“证据链”,为下文分析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提出教学改革建议提供理论依据。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阅读全文

教学内容安排微观经济学论文

课程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之一,其内容的安排不仅关系到培养什么人,也能反映出如何培养人。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不少工科类专业的选修课程。该课程涉及的专业广,面对的学生多,其教学内容的安排直接关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乃至思想的形成,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作用。对合理安排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思考文/广西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熊冬洋目前,高校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体现课程思政不够,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到无趣、困惑,以及不同专业间教学内容差别不明显等问题。为了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课程思政育人的作用,把握好数学运用的难度,并融入前沿经济理论思想,突出不同专业的侧重点。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安排存在的问题

1.体现课程思政不够

高校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保证取得持续的良好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像过去那样仅靠思政课,以及学生思政工作,而是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所有课程教学中,即实施课程思政。微观经济学不仅涉及专业多,授课对象广,而且是一门含有渗透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宣传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理论成分的课程,其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在该课程授课中,教师重知识传授,轻课程思政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教师仍像以前一样以向学生传授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为主,无暇顾及或不能很好地结合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思政。例如,微观经济学中的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理性人假设,继承和延续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强调个人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当授课教师在讲到像这种宣扬个人利益至上的理性人假设的相关内容时,并不会给学生做过多解释和思想的正确引导,而只是简单把课本上的这些观点和假设向学生陈述。这样,极有可能会使学生受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思想的冲击,从而影响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2.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到无趣、困惑

目前高校微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主要是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及萨缪尔森、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的经典理论。受边际主义革命的影响,新古典经济学呈现出公式化、数学化和模型化趋势。这种趋势,尽管有利于经济学自身的完善,但另一方面,也使得经济学理论发展成了一门类似于数学、物理学的学科。这种基于自然科学思维,过于强调数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不仅在经济学问题的分析中,价值判断被最小化甚至摒弃,而且也导致其与现实的差距越来越大。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数学模型构建和分析过程中,鉴于数学证明的方便或保留其认为的主要矛盾因素,往往排除在新制度经学、行为经济学等看来对经济事件具有影响,甚至是有重大影响的个体之间、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中的随机和偶能因素。尽管凯恩斯主义革命强调不确定性因素,但其后的新古典综合派却抛弃了凯恩斯主义关于不确定性、风险,以及预期等革命思想。也正因为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综合派这些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充满了无视丰富多彩的经济社会实践的假设,使其难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并越来越遭到后面经济学家们的质疑和批评。同时,囿于课时、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等因素,较多微观经济学授课教师不能根据本校的学生层次和数学功底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难易适度的涉及数学公式推导和模型构建的相关内容,也很少介绍更能反映实际社会人的行为方式的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非前沿经济理论的思想内容。繁难的数学推导和脱离实际的苛刻假设正是导致学生对有些教学内容越来越觉得无趣和困惑,甚至认为是无用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教授一门课程,有效的方式就是要通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他们自己主动发现问题和获取知识。

3.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差别不明显

阅读全文

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

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同时也是有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落实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合理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体系,是提升西方经济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抽象概括和总结,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及应用性,已经成为我国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基础性必修课程以及部分高校拓展学生知识面开设的通识课。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日渐成熟与完善的时代背景下,系统讲授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训练学生树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服务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专业人才任务紧迫。然而,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多、理论抽象,讲授时涉及抽象理论讲解、数理模型论证及图形分析与案例探讨,学生在学习、理解和应用上存在一定困难,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授课效果不佳。因此,对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进行反思和探索,以研究性教学指导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创新,以满足时展对培养经济类创新性专业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1研究性教学的内涵

200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提出“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标志着研究性教学成为国家本科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所谓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研究性教学既是一种思想观念,同时也是有别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体现教师的指导和组织,又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其核心宗旨是通过研究性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以致用去决实际问题。研究性教学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参与而自主学习,要求教师发挥在课堂组织、任务设定、内容设计等教学环节上的引导作用,除了讲授书本知识之外,通过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在课堂营造自由的共同讨论氛围,训练学生的研究方法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上可以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书本知识学习与经验知识学习相结合等组织形式。总之,研究性教学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在讲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共同提升。

阅读全文

论西方经济学教改的实施措施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不合理。《西方经济学》教学主要偏重于西方经济理论的讲述,这些理论不仅抽象,而且多包含大量的图形分析和数学演算推理,加之当前经济学和管理学科研越来越注重实证分析,考研试题愈加偏向更多的数理推导,也使得在该课程的教学上数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理论的定性分析。这就使学生普遍感到《西方经济学》内容繁杂,理论深奥,从而产生了极大的畏难情绪,该现象在文科背景下的学生尤其突出,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陈旧。《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各高校基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即使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上仍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围绕经济理论进行填鸭式的数理推导,图形分析,从而忽视了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实际和学生特点。这种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性,只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尤其是本科生自身没有太多的经济社会经验的储备,只能死记硬背理论、囫囵吞枣,很难理解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内涵,随着课程的推进,所学经济学理论的增多,往往出现前后章节知识无法很好融会贯通,甚至“一锅粥”的现象。

3.考核方式单一,缺乏激励性。以我校为例,对《西方经济学》学习效果的考核是通过总评成绩反映的,总评成绩有两部分构成,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和考勤,占总成绩的2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80%,通过闭卷考试方法考查。由于期末成绩占得比重大,很多学生平时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及时复习,做不到查缺补漏,作业也是互相抄袭,应付了事,寄希望与期末“临阵磨枪”式的突击复习,因此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西方经济学》教改的具体实施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调整教学内容。经济学是一门以“经世济民”为己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应在灌输给学生系统的经济学理论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社会问题的能力,要避免将经济学学成是“黑板上的经济学”。因此,该课程在讲授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同时,要提示学生制度的差异,国情的不同,甚至社会文化的不同,都会带来经济理论的适用性问题。启发学生比较研究的兴趣,强化对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共性和特殊性的认识,增强对经济学理论的把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述供求定理时,鼓励学生观察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讲到市场论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价格弹性理论,分析不同商品,不同商家的市场营销战略存在差异的原因;又如在讲到恩格尔定律时,启发学生思考恩格尔系数能否作为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黄金指标,如果不能,与学生探讨恩格尔系数在我国出现“水土不服”的原因。通过对该问题的思考,一方面使学生准确掌握经常被人们忽视的恩格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和准确含义;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白任何经济学理论,都是有适用条件的,经济学定理不是经济学公理,这就更突出了分析经济问题时“中国国情”的重要性。在教学目标明确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采取“重点各异”的理论教学。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需要系统、全面的掌握经济学理论;而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专业在微观经济学部分侧重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理论的相关内容,宏观经济学部分重点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凯恩斯模型、IS-LM模型、通货膨胀理论以及简单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对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遇到的数学工具问题,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情况来定。如管理学学科下的很多专业,文科背景的学生较多,在讲课过程中,尽量只使用图表等简单的数学工具,着重对经济理论的定性分析,避免繁杂的数学推导;而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其后续专业课以及职业特点对数学工具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能熟练的运用数理推导和图表分析问题,因而应在教学中适当增加数学工具的分量。

2.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多媒体教学。《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图表和公式,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大课堂信息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讲授,往往忽视了教与学的互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体会不到《西方经济学》的实用价值,对该课程的学习产生惰性。因此,应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效率,满足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阅读全文

中职经济学案例教学法探究

摘要:

案例教学法是将生活实例搬上课堂,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可用性,从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教师在课堂上可用讨论和分析的方法为学生剖析案例,探寻案例背后隐含的经济学道理。本文主要探究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细则,并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基础》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中职《经济学基础》;课程实际;应用探究

一、引言

《经济学基础》在中职财经院校中处于基础地位,由于研究的内容偏多,理论知识抽象所以学生反映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部分中职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较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够,感觉这门课程的学习犹如“读天书”。基于此,教师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学习特点,使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将生动的经济现象与抽象的经济理论契合在一起,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案例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

阅读全文

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如果定位于单纯的国际贸易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又会与中职教育相似,脱离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可见,高职教育介于本科教育和中职教育之间,造成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模糊、难以界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首要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会造成人才培养方案及核心课程的难以确定。要制订合理的高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目标,就需要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现状和适合高职学生的岗位群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现状以及岗位群的确定

(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现状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录取批次是在本科录取批次之后。以广西高考录取分数为例,本科第二批录取分数线在400分以上,第三批的录取分数线一般在330分以上,高职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210分,部分分数超过“三本”线的学生不愿意选择“三本”,而选择高职院校,因此较好的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会超过“三本”。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一般在210~330之间,部分优秀的高职学生录取分数线在330~400之间。对于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的定位就不能对他们的英语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提出过高的要求。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生源质量相对于本科生源存在一定的差距,学制上又比本科少一年,学科体系完整性不及本科,如果在培养定位和课程设置上不能有别于本科,体现高职特色,高职学生将不具备比较优势,难以在社会上与本科学生竞争。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群的确定

包括中专、高职、本科在内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能够对口就业的岗位如下:一是外贸业务员。人才的定位是:熟悉贸易流程,能够缮制各种单据,掌握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二是外运。人才的定位是:掌握货运知识及技能。三是报关员和单证员。人才的定位是:具备填制各类单证的技能。四是国际商务谈判师。人才的定位是:能够利用谈判技巧、外语能力和行业专业知识(如国际贸易法规、国际金融)进行贸易谈判与磋商。五是银行国际结算员或外汇交易员。人才的定位是:主要从事外汇买卖和国际货款的收付工作。六是国际贸易教师。人才定位略。七是国际贸易法律工作人员。人才的定位是:能够运用外语、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八是跨国公司管理人员。人才的定位是:熟悉财经知识,具有一定的商务英语能力。针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现状,以及该专业就业岗位对人才的学历和专业知识的要求,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的岗位群应该定位在外贸业务员、外运、报关员和单证员。其余几个岗位在入门阶段对学生的学历和理论知识都有要求,不排除优秀的高职学生会达到这样的水平,但是人才培养方案是基于大多数高职学生现状制定的,并且根据教育部对于高职教育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模式的规定,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岗位群定位在上述几个岗位是合适的。

二、基于岗位群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

阅读全文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区域经济学论文

1研究型教学模式

1.1参与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丰富的研究体验和科学的文化知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分析、判断大量的信息材料,进行积极探索和体验。研究型教学的整个过程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索实践。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

放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索是其主要目标所在。师生关系平等能让课堂气氛融洽,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观念的碰撞,使学生成为自我开发创造力的主体。

1.3创造性与潜在性的统一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它是一个能动、创造性地教学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学科相关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寻求“主观能动性”的解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