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科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低碳经济科学传播情况及措施
作者:潘启龙 杨浩然 徐明凡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一、概述
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DwightLasswell)是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1948年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将人类的传播活动分为五大要素,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1]。科学传播属于大众传播,具有传播的全部要素。将拉斯韦尔5W模式具体化到科学传播活动中,即形成科学普及和传播的五个要素:科普主体、科普内容、科普媒介、科普对象和科普效果,藉此可以展开具体领域的科学传播研究,包括控制分析(科普主体研究)、内容分析(科普内容研究)、媒介分析(科普媒介研究)、受众分析(传播对象研究)、效果分析(传播效果研究)等[2(]图1)。依托中国科协资助的“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普内容及其传播的研究”课题,作者前期展开了名为“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普及”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知识问答”(40题)、“参与调查人基本信息和一般认识”(25题)等两部分,地域覆盖为贵州(西部)、湖南(中部)、北京(东部)三省市,调查对象覆盖中学生、大学生、城镇社区居民和农村社区居民等,有效问卷为392份,获取了公众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较为真实、客观的认识。本文即根据问卷调查的一些分析结果,结合由拉斯韦尔5W模式对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现状及对策进行阐述。
二、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科学传播的现状
(一)成果和经验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我国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取得了一定成果和经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具有多元的科学传播主体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主体的构成比较多元化,组织者包括:科协、共青团、教育、宣传等部门系统;实施者既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杂志社、电影制作单位、环保团体等媒介系统,也包括中小学校、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支持部门包括科:普场馆单位、气候、环境、经济、能源等部门和有关科研院所等;此外,还有大量的教师、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个体也参与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在多元主体的推动下,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了各种联系,促进了科学传播网络的宽化和深化,丰富了科学传播的方式。同时,随着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问题认识的深入,科普主体的能动性、思想意识、态度观念等有了进一步提升,并且在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的科学传播过程中,科普主体自身也受到一定的教育、启示,增强了科普主体的科学传播能力。
经济科学发展策略思索
作者:赵弘 赵燕霞 何芬 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
从北京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11年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47美元,已经达到了波特的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标准。从投资、消费与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来看,虽然从2006年以来北京市消费率已经超过了投资率,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力量,但是,投资仍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0年投资率为43.2%,仍高于发达国家20多个百分点。从要素投入来看,人才、技术等知识要素对北京经济贡献已经远远超过能源、水资源等生产要素,“十一五”期间,北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显著下降,能耗累计下降26.5%,2010年达到0.58吨标准煤;水耗累计下降40.46%,2010年达到29.4立方米;R&D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R&D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83%,高于发达国家水平。综合以上指标来看,北京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开始由投资导向阶段向创新导向阶段迈进。
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首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从1997年以来首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年均增速在11%以上,尽管2008年以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首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增速,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万亿元。目前,北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富裕国家水平。从国际上大城市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来看,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经济增长速度将出现放缓趋势,进入稳定增长阶段[2],如东京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名义增长率(按现价计算的GDP增长率)下降至10%以下;香港人均GDP从1万美元到2万美元期间GDP平均增速保持在5%左右。基于大城市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综合考虑全球经济对首都经济发展的影响,未来首都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有所趋缓,进入一个稳定增长的阶段。
2.服务型、总部型、知识型、绿色型经济特征进一步凸显。近年来,北京市坚持“首都经济”发展方向,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知识经济和绿色经济特征更加突出。一是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从2005年的69.6%提高到2011年的75.7%,服务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图1),服务业的税收、吸纳就业、利用外资等各项指标占全市总量的比重均超过80%。二是北京总部经济规模居全国首位,聚集了一大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2011年北京有41家企业入选全球500强,仅次于东京;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12家,拥有中国500强企业总部100家。三是以知识、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为支撑的知识型经济发展迅速,生产性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48.7%、6.3%和12.1%(图2)。四是通过加快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企业的搬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方向发展,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未来,体现首都资源特征、符合创新导向方向的这四类经济将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3.创新成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北京着力加快“科技北京”建设,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TD-SCDMA、闪联、龙芯、“非典”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标准。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先行先试政策逐步深化,2011年示范区实现增加值3062.6亿元,占全市的19.1%,比2005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图3),对推动首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关村创新引领作用逐步增强,截至2010年底,中关村示范区企业主导创制国际标准76项,国家标准590项;2011年中关村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320.6亿元,占北京市的七成,占全国的1/4强,其中80%流向北京市其他地区、外埠城市和境外,有力支撑了首都及全国创新发展。
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地勘经济科学发展探析
我国地勘行业在新常态背景下,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我国全面加强供给侧改革以后,能够较好突破地勘行业环境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给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与经济创新带来了较好的支持。对于我国地勘行业来说,如果能够在后续时间里紧紧把握这些机遇,就能够面对复杂的行业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决策,具有较为丰富的综合成效。但是结合我国地勘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地勘企业面对这些机遇,并没有做出合理的战略布局,有必要再结合这些情况进行深入探索与分析。
1地勘经济发展的现状
受国际地勘行业发展趋势影响,我国近几年地勘行业发展环境相对过去来说并不乐观,传统的地勘市场活力较低,且各地地勘行业市场大都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地勘经济发展势头有所放缓,各类地质勘查项目融资愈加困难,大型项目数量逐年减少。为改变现有的地勘经济发展局面,近几年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引导各地区地勘单位从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积极促进市场良性竞争,激发市场活力,有意识地培养地勘行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方面的市场竞争,提升国内地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后续地勘行业“走出去”战略发展累计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本。但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外投资环境的影响,我国地勘行业“走出去”战略方针实施成效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改善地勘行业市场疲软、供大于求的局面,国家提出了“巩固主业、发展相关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变指导意见,通过提高地勘经济的业务延展性,使得地勘经济与其他相关产业经济发展联系更为紧密,产业结构更加丰富,逐步实现地勘行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新常态下地勘经济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2.1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优质的地质勘查服务
生态文明建设是近几年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在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又能够保证生态、地质环境的平衡协调一直是各行业研究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样,地勘行业也应该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将保护生态环境上升到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原则高度。同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农业生产、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都离不开优质的地质勘查服务。这就给我国地质勘查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地质勘查行业的服务范围。
2.2城镇化建设提供了较多需求
浅析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模式
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
市场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只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要以市场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推动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县域内民营企业发展,使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有效组合,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锚定企业家这种稀缺资源,在教育培训、人才引进、优化环境和创新机制上下工夫,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强的优势企业。企业改制成功与否的核心和关键是产权改制是否彻底,温州等县域经济发展快速的地方,其成功之处都突出表现为通过比较彻底的产权改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构建优势突出、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整体格局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是挖掘县域资源的稀缺性和体现主导产业的差异化。在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上不能强求一致,要着眼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县域比较优势,培育支柱型、财源型产业,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在资源优势中挖掘特色,在地工产品中培育品牌。要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县乡”建设,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极力规避县域产业同构现象。中西部地区的县市要主动出击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引进成长性好、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质企业。要按照各自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引导民资投向,重点发展现代农业、能源开发、重要原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建设项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防治环境污染,加大节能降耗,提高产品档次,走县域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要利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契机,极力争取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和资金支持,加快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长远发展打造坚实的硬环境。
三、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全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促发展
一方面,要有的放矢招商引资。必须全面掌握县域资源情况,并且对经济环境和市场动态有清醒认识,通过深入思考,寻找符合县域实际的发展方向,从中谋划生成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招商引资的本质是资本运动,核心是互利共赢,前提是价值交换。要深度开发县域资源,赋予他们交换的价值。要认真研究发达地区的资本流向和产业转移动态,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文章,充分、集约、创新性地利用好县域资源优势,精心筹划招商项目,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精确性、实效性。另一方面,要凭借人才招商引资。招商引资不仅是软硬件的博弈,更是人才智力的较量。要把开发人才资源、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作为县域扩大招商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通过外挂、上挂、选送学习、开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招商人员专业素质和招商队伍工作活力,打造一支懂政策、能吃苦、甘奉献、善攻坚的招商引资队伍。
四、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金融政策,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前景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国关注的重点。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支柱产业,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必须在新时期加强对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研究。针对于此,文章研究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的前景展望。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经济;科学发展;前景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加快创新和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直以来,农业经济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三农问题”备受关注,要想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加快新时期农业经济管理,加快农业产业的改革,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机制。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业技术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缺乏完善的农业配套设施、农业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不高。虽然我国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人均农业可耕地比较少。首先,农业经济缺少科研经费,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现代科学技术利用效率不高,这些因素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民数量逐渐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人不愿意再从事农业生产,倾向于去大城市谋求生存,生活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为年龄比较大的老年人或者是劳动能力不高的人,这也是导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口不足的主要原因。在部分偏远地区仍然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耕作方式,不仅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而且农产品产量不尽如人意。
(三)自然资源破坏严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各个行业都实现了飞跃式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自然环境正在遭受损坏。比如水土流失、荒漠化、水资源受到损害等,导致空气质量、大气质量以及水质量严重下降,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减少,农业经济损失严重,直接影响我国农业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进步。
经济科学发展问题及措施
作者:李巧霞 张磊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中国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问题,这也是中国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如果单从居民收入角度测算,中国房地产价格明显偏高,超出居民的支付能力。如果不能有效压低房价,会产生重大的民生危机。房价调控的主体是政府,而土地财政的受益方也是政府,正是基于政府角色的特殊性,这也是调控的难点所在。
收入分配不均衡。纵观整个中国社会,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倾向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二次分配又未能落到实处。2012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5,中国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分配决定收入,收入决定消费,而消费又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分配不公会削弱中国经济发展动力。从另一面说,分配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这也是一个事关中国稳定的政治问题,倘若社会日益两极分化,会激增社会矛盾,势必影响中国的持久稳定。
产业经营由粗放向集约转变。中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中国如今已进入成熟的经济状态,必须选择集约型的发展道路。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国企作为资源消耗的大户,而政府作为调控主体,可以从以下两点着手:
①价格机制。政府可将资源分为民用资源和工业资源,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提高其对资源的使用价格,增加企业对资源的使用成本,迫使企业对产业的优化升级。
②税收政策。提高那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资源产品税率,比如,焦炭、电解铅等国内紧缺而且污染环境的产品出口;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进口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在国内建设加工园区并满足国内市场,以保障国内市场的需要。
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的发展。我国外需不足,一方面是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制造业处于生产的低端产业链,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不具备竞争力。为改变当前不利的生产局面,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创新,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创新,着力提升产品的科级含量;二是企业的创新,包括产品营销创新、人事管理制度创新、品牌维护创新等。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才具竞争力,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变成中国创造。
劳务经济科学发展的反思
作者:王栩青 尚明瑞 单位: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当前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些人员的文化层次不高,以甘肃为例平均百个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仅有3.2人,他们的专业素质都比较低,由于产业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人员不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只能从事比较简单、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工作,限制了劳务经济发展的深度。二是农民工进城务工往往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他们生活条件恶劣,工作艰苦,拖欠工资的事情经常发生,他们最基本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发生这些事情后他们没有合理的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加上农民工的知识水平一般比较低,他们不会用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经常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政策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农民工的权益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三是培训机构基础条件较差,缺乏必要的设施、场地和相应的师资力量;四是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培训的农民工所掌握的技能水平有落差,经过短期、“快餐式”培训的农民工很难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据统计2007—2008年,全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4.92万人。劳务人员外出一般不会提前考虑干什么工作,而是先出去再说,缺乏目标,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寻找先机。
加快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
加快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不但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总体规划,通过建设新兴城镇,形成合理的区域分流,使其纳入有序、稳妥的转移,而且要改革现有行政体系,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劳动部门管辖,发育劳动力市场,以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在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前提下,形成合理的产业分流,以减少再就业的问题并针对目前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矛盾,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预警机制也是促进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强化素质意识,引导农民多渠道、多元化培训
加强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就业技能培训。要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努力使农村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农业部门的“专业农民”培训、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相互沟通、衔接,形成对农民实施横跨一、二、三产业,纵联初、中、高等级技能的科学教育培训体系,有利地推进各类岗位培训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不断提高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规模和质量,以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力。大力开展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充分利用远程电教设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收入高的地区、企业和岗位转移就业。切实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创业素质,进一步调整农村教育培训模式,明确培养目标,改进培训内容,探索适合现代化培训的办学方式,让农村新增劳动力掌握1—2门就业技能。
劳务经济科学发展对策分析
一、促进劳务经济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使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朝着城乡产业一体化结构模式发展,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必须有利于城乡产业一体化的发展。劳务经济就是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出现的一种现象,解决了农村就业问题,合理配置了城乡劳动力,同时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为人力资源市场增添了新内容。研究和探讨农村劳务经济不仅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关键,既影响着“三农”问题的全局,也会放大对现有城市就业的压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能盲目地放任自流。因此,必须进一步研究对策,促进劳务经济健康发展。
二、当前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些人员的文化层次不高,以甘肃为例平均百个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仅有3.2人,他们的专业素质都比较低,由于产业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这些人员不能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只能从事比较简单、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工作,限制了劳务经济发展的深度。二是农民工进城务工往往受到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他们生活条件恶劣,工作艰苦,拖欠工资的事情经常发生,他们最基本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发生这些事情后他们没有合理的途径去解决这些问题,加上农民工的知识水平一般比较低,他们不会用法律途径去解决问题,经常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近年来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政策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农民工的权益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三是培训机构基础条件较差,缺乏必要的设施、场地和相应的师资力量;四是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与培训的农民工所掌握的技能水平有落差,经过短期、“快餐式”培训的农民工很难通过职业技能鉴定。据统计2007—2008年,全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农村劳动力只有4.92万人。劳务人员外出一般不会提前考虑干什么工作,而是先出去再说,缺乏目标,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地寻找先机。
三、加快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
加快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不但要加强宏观调控,制定总体规划,通过建设新兴城镇,形成合理的区域分流,使其纳入有序、稳妥的转移,而且要改革现有行政体系,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劳动部门管辖,发育劳动力市场,以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在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前提下,形成合理的产业分流,以减少再就业的问题并针对目前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矛盾,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预警机制也是促进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强化素质意识,引导农民多渠道、多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