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济结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谈专业课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
摘要: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文章旨在从研究生专业课教学课程改革入手,融入科研创新性培养内容,如进行科研课题综述、设计和解析高水平研究论文的创新点,使课堂呈现科研的创新氛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基础医学;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
在高等教育的研究生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未来国家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已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创新是保持国家长久竞争力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规定,硕士生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博士生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即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的科研能力包括:科学理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能力,逻辑思维与展示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1-4]。但是创新能力是科研能力的基石,具备创新能力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基础[5,6];任何科研活动如果不具备创新性,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或老调新弹,其研究出来的成果则缺乏生命力,也不具备基本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既浪费了人力和物力,也浪费了国家有限的资源。因此,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是本科毕业后直接考取生源,他们入学后第一学期首先进行课程学习,其中包括专业课学习,为后续科学研究打基础。以往这部分专业课讲座内容是关于本专业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和研究手段等介绍[6,7]。由于是理论讲解课,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很难在这个阶段通过这样的课程体现出来。如果研究生继续按本科阶段被动接受教师授课,学习、复习、熟记,然后结业考试,这样的模式显然不利于研究生的能力培养和后续科学研究实践。为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研究生入学的初始即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创新性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体现及其重要性。进而,我们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中以下改革过程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1课程设置
我们以研究生心血管药理学专业课设置为例,本课程共4个讲座,分别讲授抗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高血压治疗进展、离子通道药理学、细胞内钙信号转导和研究方法与手段,共20学时。除这4个原有课程设置外,我们在课程最后阶段增加学生的科研项目介绍(3学时),重点介绍学生各自科研项目的立题、实验设计及其实验内容(涉密内容除外),尤其侧重介绍此立题的背景、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通过此过程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入学初始即开始熟悉自己课题,在讲解和查找文献背景过程中发现不足处,加深理解其研究内容,寻找自己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价值及其科学意义所在,这样便于研究生快速建立科学思维与培养学生在科研中的创新意识。此外,每次课上留给学生几篇顶级学术刊物中与本专业相关论文进行课后研读,后期的授课中陆续请同学们自己讲解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解决了何问题,其创新点和意义何在。通过这种作业形式培养学生正确解读科研论文的能力,并逐步理解原创论文研究的精髓所在。
2授课内容
在理论授课内容中增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演变和发展过程的内容介绍。例如,在第4讲座(细胞内钙信号转导和研究方法与手段研究)中讲解离子通道常用膜片钳技术时,增加了整个离子通道研究历史的演变过程,先介绍电压钳技术的研发和发展及其在膜电位发现中的作用,再讲解膜片钳技术发现和发展及其技术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所在。让学生了解任何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不是凭空产生,均为应运而生并有效应用于实践解决科学难题,从而使科学研究发展大幅前进。如电压钳技术使科学家发现了膜电位是由离子通过各自通道跨膜转运的结果,从而揭示了生物体中离子通道的存在和分别在细胞膜电位形成中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一技术的应用发现了钠通道和膜电位的新理论,发明者因此获得196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膜片钳的研发成功使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单个离子通道开启与关闭动力学及其调控规律,进而研发了一系列选择性作用在离子通道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使医药学领域出现重大突破。也正因如此,膜片钳技术的发明者获得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外,在课程中还增加我们课题组科研中具有明显创新价值和科学意义的研究论文介绍,让研究生具体体会某一个项目是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此研究及其分析过程中所呈现的科学价值及研究乐趣。最为重要的是体会每个科研项目都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和创新性成果的产出,只有具备创新性和研究价值才值得我们努力进行探索。
环境类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开设
摘要:文章从工程伦理课程发展历程出发,明确了环境类硕士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阐述了环境类硕士生“工程伦理”课程设计、授课方式及考核策略。
关键词:工程伦理;环境类硕士研究生;工程教育
工程科技的进步与人类发展的命运紧密相连,伴随着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的工程行为,不可避免地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的多重价值追求,不同利益诉求也会导致人们在工程行为选择上的困境与冲突,从而引发当今社会对工程行为意义与正当性的反思,人类的工程实践不仅是一种改造自然的技术活动,也是一种关涉人与自然和社会的伦理活动,这成为“工程伦理”作为一门学科建立与发展的现实背景。
一、“工程伦理”课程介绍
工程伦理是在工程中得到论证的道德价值,是应用于工程学的道德原则系统,是工程技艺的应用伦理[1]。工程伦理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门哲学、伦理学与工程学、社会学交叉的新兴学科门类,在实践意义上,工程伦理为工程师提供了价值性的规范引导。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工程伦理教育。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是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推动下展开的。2014年6月,在清华大学召开的“工程呼唤伦理:学术界与企业界对话”工程伦理教育论坛上,企业界代表和学术界人士提出了工程教育要补上“伦理”短板,不但要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进一步延伸到价值塑造,而且要把价值塑造作为工程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同年12月,教指委启动“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并于2016年推出了“工程伦理”教材和在线课程。2018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了《关于转发〈关于制订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及说明的通知〔学位办(2018)14号〕》,将“工程伦理”课程纳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必修课,并列入研究生培养单位实施人才培养、开展评估评优工作重要依据。可以看出,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已成为工程硕士教育中的“标配”。
二、“工程伦理”课程开设的意义
传统环境类硕士生培养目标是: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独立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科研和从事环境保护工作能力。目标对学生掌握扎实的环境专业理论和技术表述较多,而对学生今后作为环境专业人员所必备的工程伦理素养和职业道德鲜有提及。环境类专业在解决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等环境问题时能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也面临着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社会利益公正对待问题、环境工程管理制度的道义性以及环境工程师的职业精神与科学态度问题。特别是我国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与对立引发的工程伦理问题尤为突出。具体而言,一是环境保护工程公益性,使其出现了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之间矛盾的伦理问题,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矛盾的伦理问题;二是环境保护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因为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属全球性问题,而环境工程主要是保护和增加公共利益,大多会不可避免涉及甚至减损局部利益或私人利益,若处置不当极易引起工程伦理冲突,甚至破坏世界和平或引发局部群体性事件,例如“邻避冲突”与“邻避困境”出现;三是环境污染问题追溯和责任主体确认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例如,地下水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就是典型的难以溯源和界定责任主体,这都对环保工作者的职业要求非常高,也会涉及很多相关工程伦理问题;四是确立自然环境的伦理地位,工程师需要扭转一味追求技术效益和最大产出的功利观,明确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因此,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紧迫任务。
成人在职学习学校管理工作浅析
一、成人在职学习的学校管理工作内容
1.对于在职学习成人日常行为方面的管理工作内容
在职学习的成人在社会中占有一定的数量,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都影响着周围的人、影响着整个社会。所以,学校对于学生的行为管理关键是要学生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者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督促学生加以改正。对于一些对学生品德形成影响比较大的各种问题,学校应予以充分的重视,让学生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审查,促进其积极健康发展。
2.对于在职学习成人生活方面的管理内容
对于在职学习的成人学生,其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要想让学生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时间;在职成人学生到学校进行学习,学校要加强学生饮食起居与健康方面的管理,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理能力,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成人参加在职学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近些年来,我国在职学习的成人学员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多,成人高等教育向着更大的规模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学员出勤率不高成为了当下最为突出的问题,许多学员空闲时间少,难以保证出勤率,更无法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学习质量大打折扣。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出勤率不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探索汉语言文学课程建立的构思
作者:秦军荣 单位:襄樊学院文学院
课程建设主要涵盖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等内容。本文就以襄樊学院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优化课程内容
在阐述课程建设步骤之前,作为行文的基础,有必要将襄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于2010年进行改造后的课程设置予以简要介绍。我们的课程设置充分贯彻了学校“21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精练专业,突出能力,提升素质”的内涵精神,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等四类。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类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2+1,说明:该课程共54学时,每周3课时,“2”表示讲授学时数,“1”表示实践学时数;下类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3+3)、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选修类由各种综合素质拓展课组成;学科基础课程有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2+1)、基础写作(1+1)、形式逻辑、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通论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由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2+1;3+1;3+1;2+1)、中国现代文学(3+1)、中国当代文学(2+1)、外国文学(2+1;2+1)、民间文学(1+1)、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比较文学、应用写作(2+1)、文学批评与理论实践(1+1)等多门课程组成;专业方向上,凝炼出教师教育和现代文秘两个方向,分设专业必修与选修两类相关课程。合理的课程设置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课程内容的厘定。为保证课程内容的优质与精粹,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
1.强化基础与提高能力并重原则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将知识转变成能力,对于教学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读”、“思”、“说”、“写”、“做”等五个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之上,换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单刀直入的过程,它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和历练,因此,对于本专业来说,在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时,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选择,又要兼顾提高学生能力的实践内容的设置,着力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根本提高。比如,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古老的课程,内容庞杂。在授课周期和课时总数方面,该课程一直稳居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榜首。考察各高校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无多大差异,都是以史为纲,要求条分缕析地讲解各时段的文学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课程安排主要循着社会背景勾勒、作者生平简介、作品内容概括和艺术特色归纳等路线。而与中国古代文学配套的系列古代文体鉴赏类选修课程的内容往往并不涉及鉴赏方法的讲解,多是将某种文体的历史如数道来。这种内容设计,固然有益从纵横两个层面强化学生对文学史的把握和理解,但是,几个学期下来,学生仍不知如何阅读、鉴赏古典作品,更无庸说从事相关的文体写作。鉴此,我们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周课时按学期分别设定为2+1,3+1,3+1,2+1,即文学知识讲授和学生阅读作品相结合,精讲文学基础知识,传授学生阅读古典作品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阅读乃至写作训练,从而为提升学生对文学的领悟力和鉴赏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对于我们这类地方性的本科院校来说,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为地方经济服务”也是我们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忽略的因素,这是我们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为我们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求生存、谋发展。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我们要结合本地的社会需求,在致力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还需适时增加内容以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其他相关能力,以适应本地发展的需求。
2.遵循统筹兼顾原则
古代书画在故宫文创产品设计的应用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国民消费水平逐年上升,故宫博物院以互联网为主要销售渠道,在文创产品销售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并得到社会广泛关注。这类以古代书画为设计元素的产品,向民众科普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受到海内外消费者广泛喜爱,同时带动了全国各省市的博物馆、美术馆推动发展特色文创产品经济的意识。本文以故宫文创产品为例,分析其部分产品设计对中国古代书画元素的应用,探讨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应当考虑的要素与传统书画元素相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古代书画;设计;文创产品
一、文创产品设计与传统艺术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冲击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创产品的诉求,不再是仅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即可,而是要求有文化性、娱乐性、精神性的产品。因此,文创产品设计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成为必选的命题。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的结合,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变的背景下,文创产品设计与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相结合,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而且顺应时展潮流,有望为中国文创产业的未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时代号召下,故宫博物院走出了崭新的创新路径。在故宫网店销售的文创产品中,中国古代书画元素系列文创产品的销量遥遥领先。这种现象的主要功劳在于故宫文创的设计思想及产品类别,不仅能给予消费者传统美感的熏陶,同时种类丰富、美观实用,满足人们日常所需。当代文创产品的设计关键是要实现与受众精神和情感层面的互动,这样才能广泛传播。
二、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应考虑的要素
(一)“文化、流通、互动”三要素
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须考虑到:文化、流通和互动。文创产品的设计应在满足欣赏的基础上,努力走到群众生活中去。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主要是文化传播教育,在设计上只有考虑到产品的传播流动性,与消费者形成良性“互动”,文化的“流通”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增长。成功的文创产品不仅是传统文化行走的代言人,也能弘扬与增强国民的民族自信心。文创产品要有实用性,也应是传统与创新融合的产物。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地处西北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包头医学院近几年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课程设置和培养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符合该地区实际的对策和解决措施,为该地区高层次医疗人才培养提供有效途径,也为推动内蒙古地区医教协同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基础研究。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相对于科学学位而设置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适应医学特定专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其特点是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其优势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毕业生既具有职业能力,又具备科研素养,对于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1]。2014年11月27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2015年开始,所有招收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临床专硕研究生)在读期间既要完成研究生的学术培养,还要同时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至此,我国正式进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的新时代。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1.1招生选拔
招生工作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关口,生源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培养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临床专硕研究生招考在形式、内容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较为单一,临床专硕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未能得到有效的体现[2]。我校临床专硕研究生的招生工作起步较晚,2010年开始临床专硕研究生招生,但2015年以前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极少,直到2015年,报考临床专硕研究生的人数首次超过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简称临床学硕研究生),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随着医教协同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目前报考临床专硕研究生已成为即将毕业临床医学本科生的首选。越来越多的医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开始积极准备考研,尤其是在第五年临床实习阶段,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复习应考上,参加临床实习时间不足,临床技能基础薄弱。即使通过了初试和复试考核,在录取后的培养过程中也表现出临床技能基础不扎实,影响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效果和质量。复试是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考查考生的专业素养、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实现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科学选才和提高招生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我校当前实施的复试考核体系中,专硕与学硕的唯一区别就是前者增加了临床实践操作考核。考核形式主要采取OSCE三站式考核,考核内容以临床基础技能操作为主,在复试成绩中仅占20%的权重,无法对考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全面和有效的评价。笔试和面试考核的形式和内容,也与学术学位无明显区别,不能有效鉴别考生是具有较强的科研潜力,还是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择优选拔的针对性不强。因此如何通过改革研究生招生考试选拔考核体系,有效选出符合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特点的考生,是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再者,临床专硕研究生需要进行33个月的临床轮训,没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开展科研实验,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弱化,撰写的学位论文质量也不高,也不能全身心投入导师的科研项目。因而越来越多的导师不愿意招收临床专硕研究生,从而导致考生积极报考与导师需求不高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如何调节学术学位型和专业学位型的招生比例来平衡考生和导师的需求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课程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摘要】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个人、医院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近年来,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具体培养办法和质量检验尚未形成综合性评价标准,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原因是:(1)学生自身动力不足;(2)导师培养制度的不完善;(3)研究生培养模式老化,制度不健全。因此,应采取与社会接轨,帮助学生做切合实际的规划,多开展创新实践比赛,合理安排个性化学习课程,组建“多导师模式”下的导师团队并设立监督职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医患矛盾等措施以加强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实践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模式;人文素质教育;措施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塑造的意义
临床医学是研究疾病、促进健康、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学科,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人民对生活质量、生命健康日益关注与重视,仅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国家和社会已经对医学高层次人才提供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是当今医学高层次人才成长的必经途径,我们需要通过探讨新的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计划来打造全面发展的,适应日新月异社会要求的医学高级人才。综合素质即人的多种素质通过相互联系形成的一个集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2]。扎实的专业知识,高尚的职业道德,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人文素养共同构成合格的医学高层次人才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曾经有国家领导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建设创新型强国、打造人力资源大国,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是根本。医学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新时期的要求,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高校深化改革、提高高校办学质量的要点和难点。这是高等教育的客观性对社会经济的充分反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性与内部规律性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性要求。[4]一个合格的、适应社会要求的医学高等人才,应当具备良好的应对时代变更的能力,这对于国家的进步、社会的稳定,有着特殊的意义。相比于欧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发展起步晚,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结合我国国情,将“职业学位”更名为“专业学位”后,相继配套了专业学位授予的相关制度。1998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颁布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确立了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制度,我校成为首批专业学位试行单位之一。2013年我国批准首批64所高校开展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2015年正式出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5]。距离改革全面启动的2015年才短短4年,我们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经验还很少,以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多是按照传统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培养,没有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综合素质和临床实践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及考量。而这两者恰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因此,如何根据医科大学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现代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基于培养良好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教育体系和教育管理与机制,成为一项迫在眉睫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
2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讨论
2.1学生自身动力不足
许多硕士研究生在自我认识、社会认知、目标设定、计划实施等方面存有不现实的设想,在培养学习过程中产生难以静下心学习、不能刻苦钻研、自控能力差等各种问题,导致基础专业知识不牢固,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也较薄弱,毕业后不能适应所在岗位的职能要求,职业前途受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肩负着规范化培训和硕士研究生学习两方面的任务,在规培时,培训基地中的一些科室考虑医疗安全,认为进修生、规培生大多接触过临床,有更多的经验,而研究生有学校安排的课程和导师交于的学习工作任务,所以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于进修生和规培生,直面临床一线的机会少,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大多数学校对研究生的课程培养仅仅是基于课程表安排老师给学生讲课,不分主次和侧重,造成研究生灌输式学习、机械式工作、毕业时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这样缺乏对自身认识、缺乏对社会认识、缺乏自己的职业规划的临床医学专业型研究生是不具有合格的综合素质与实践创新能力的。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学籍管理思考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教育管理和育人实践也发生了变化,更强调民主管理、以学生为本等理念。学籍管理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满足学生管理与服务的需要。基于对学籍管理制度的文本分析,可以发现以人为本正成为学籍制度所关注的价值核心,管理与育人相结合成为高校制订学籍制度的重要考量因素; 基于对转专业、休退学等各类学籍异动的统计分析可总结出以人为本理念下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高校应寓管理于服务中,重视对学生学业上的帮扶、心理上的疏导,从而减少不良学籍异动的产生,促使学籍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关键词]学籍管理; 学籍异动; 以人为本; 高等教育; 学生管理
一、学籍管理制度中体现的以人为本理念
学籍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入学注册,对升级、留级、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学籍异动的处理,以及对学生毕业资格的审查等内容。高质量的学籍管理工作对 于 促 进 学 风 建 设、提 高 教 学 质 量 有 重 要意义。[1]在经济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宏观背景下,国家对科学知识以及卓越人才的需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高等教育也已进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2017 年,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以下简称新《规定》) ,对目前高等教育与改革实践不相适应的条款进行了修订,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一步推动高校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促进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2]在此背景下,高校开始探索建立更为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和适应自身特点的学生管理模式。笔者选取了国内十四所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重点对新《规定》赋予高校自主修订权利的内容进行研究,具体包括转专业与转学、休学与复学、学业警示、降级、退学、毕业与结业等方面,以求得到值得借鉴的管理举措。在转专业相关规定的设置上,除了根据新《规定》,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专长作为考虑因素,还有高校将学生学习能力与发展前景纳入制度设置,增设了“学生主观上已努力学习,但确实存在学习上的特殊困难,不适合在原专业继续学习”的考量因素。也有高校设定了“因疾病或生理缺陷不适合在原专业( 类) 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 类) 学习,可以申请转专业”的条款,这充分体现了学籍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休学与复学方面,新《规定》赋予了高校较大的自主权,规定“学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的,经学校批准,可以休学”[2]。高校在制订休复学制度时,多将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出勤情况作为休学条件,但在具体的条款方面,有较大差别,部分高校在此方面条件设置较为宽松,如规定“学生可分阶段完成学业”。有学校规定“因各种原因需暂停学业或不能正常学习者,应予以休学,累计不得超过两年”,也有学校规定“每学期进入考试周后不再办理休学手续。毕业年级春季学期除因病外不再办理休学手续”。这体现出不同高校学籍管理理念的差异,灵活管理、赋予学生框架内的自主权或是确保公平及严格把控本科培养质量的需要,虽然各校制度各异,但根本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促进管理与育人的结合。在学业预警方面,新《规定》并无具体要求,但在笔者所调研的高校中,大部分高校在学籍管理制度中都明确制订了学业预警相关内容。有高校规定一个学期未取得学分数达到本学期要求学分数的一定比例者或未通过课程学分累计达一定学分者,给予学业警示。有高校规定平均绩点不满足一定要求的,学校予以警示。虽然各高校的方式各异,但其目的都是加强学生的学习过程管理,促进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此外,学业预警制度一般与退学联系在一起,高校对于未达到培养标准的学生,一般不会直接给予其退学处理,而是充分考虑制度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增设学业警示制度,给予学生补救机会,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业,这充分体现了学籍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人性化。[3]在毕业、结业方面,新《规定》指出: “结业后是否可以补考、重修或者补作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以及是否颁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由学校规定。”[2]在此方面,笔者所调研的所有高校都给予了结业学生换发毕业证的机会,即结业离校的学生对未修或已修的不及格课程在结业后一定年限内可申请重修,合格者可以换发毕业证书,这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人文关怀。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基于学籍异动数据
为了更好地探索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基本思路,探求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模式,笔者整理了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 2016—2020 年的学籍异动数据,通过学籍异动中体现的问题,总结提升学籍管理水平的举措。在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的学籍管理工作中,关于转专业、休学、保留学籍的异动处理较多,占比分别为 26.39%、21.99%、18.48%,复学与退学的学籍异动 比 例 持 平,分 别 为 13. 78% 与13.49%,关于降级的学籍异动占比较低,为 5.87%。学生申请保留学籍的原因多为应征入伍,而复学异动主要来自休学/保留学籍期满的学生申请返校继续完成学业,因此,对这两类学籍异动笔者不再赘述。以下重点分析学籍管理中占比较大的转专业、休学、退学三类学籍异动。
( 一) 转专业异动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