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景观规划原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1生态环境优先原则
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要依托现有自然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再加上园林艺术手法进行景观设计,总体要以绿色生态为原则,在满足校园场所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以绿色植物为主,植物配置要注意多方位、多层次、多用途配置,着力打造一个稳定的生态群落。
2景观多样性原则
生态学中有“种类多样导致群落稳定性原理”,意思是丰富的植物物种构成的生态群落稳定性及生态效益更好,同时丰富的物种能增强群落的韧性和抗逆性,多层次、多方位的物种构成的群落能形成丰富多彩的群落景观,校园景观设计中注重景观多样性,可以满足学生、老师等不同人群的观赏要求,同时也能更好发挥生态效益。
3可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最早由生态学家提出,意在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强度、程序间的平衡性,不能一味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要科学地使发展脚步与自然生态恢复程序达到平衡。校园景观更是一个长久的、持续性的景观领域,所以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文化理念,植物生长的空间性及时序性。
4整体规划设计原则
游憩景观发展趋势研讨
一、游憩的概念 “游憩”这个概念产生的时间比较早,广义上看,其泛指人们在闲暇的时间里从事的各种活动,目的在于调节人的精力和体力,包含极为广泛的范围,外出度假属于游憩,甚至连坐在家里看电视也属于游憩的范畴。狭义上看,游憩活动是异地旅游活动和当地人的游玩活动之和。虽然游憩很难进行准确的定义,但是各项研究结果表明游憩的概念中基本上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因素:(1)闲暇时间;(2)休闲活动;(3)满足身心放松的需求。由这个基本因子共同构成了游憩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看出游憩与休闲、旅游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相关研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用下图来形象的表示。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 1、旅游规划的目的 旅游规划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高旅游地的健康、稳健的发展,应充分地对旅游地进行调研与评价,并以此为基础找寻的有利于旅游地长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等各领域开发的最优化途径,通过旅游规划达到多个目标的平衡。 2、景观生态学形成的必然性 环顾当下的旅游,存在着较大的发展负效应压力,我们规划者必须从切实有效的环境规划着手思考,在旅游地的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和保证景观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同时规划应具有长远性,有利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正因为如此,景观生态学在生态学和地理学结合下应运而生了。 3、景观生态学的特点 从理论上来说,景观生态学包含了生态学的思想、原则和时空上的特色,是进行旅游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性原则,借助于景观生态学,景观的空间结构通常可以抽象为:斑块、廊道和基质三个基本的单元。从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形成过程来看,其基本原理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对生物运动的观察和研究得到的,不过却具有着饱含运动和流动等等景观之间格局布置关系的意义,实践经验表明,其非常适用于各类景观的布设。旅游规划涉及的景观生态基本原理在具体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景观元素空间属性的设计;(2)景观元素所构成的空间格局的设计。 三、基于景观生态学游憩的旅游规划原则环城游憩带在开发中应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具体的旅游规划中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所谓整体优化就是将景观看作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系统,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思考与管理,尽可能地在规划中整体资源的利用上实现最优化。实践经验表明,旅游规划的过程是将旅游地的生态系统及其多个组成成分、要素进行规划的过程,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整体性主要体现在密切地协调好宏观和微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整体性的高度,注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和谐性。 2、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是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同时它又是进行景观科学管理的必然结果。从多样性的作用来看,其有助于保证景观的稳定性,能够有效地缓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干扰,提高旅游景点、项目的观赏性。著名的生态学家奥德姆曾经指出,作为人类既富裕又安全和愉快的环境,应该是各种生态年龄群落的混合体。而环顾我们的城市,除了水泥和钢筋构成的高楼外,似乎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地方,单调的城市景观,促使人们内心对“返朴归真”的渴望,和想要贴近自然的追求。所以,对于旅游地游憩景观规划的重点必须确保景观的多样性和旅游空间多样化。 3、个性与特殊保护原则 游憩景观有着与其它的景观不同的个体特征,因此,我们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应从旅游地的实际情况和景观资源出发,切忌简单地套用和沿袭其他地区或是陈旧的模式,否则游憩景观个性的魅力将散失殆尽。笔者结合实践经验认为游憩景观的规划在旅游地内应重点保护以下几个目标:(1)保持好最为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2)保持好物种和基因多样性;(3)努力维持生态系统和物种的持续利用率。 4、综合效益原则 所谓的综合效益原则,指的是对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的考虑,思考规划对景观的改变将带来的正面的和可能带来的负作用。了解景观组成要素之间的能量和物质流的联系,注重生态平衡,结合自然,协调人地关系,体现自然的生趣美、生态和谐美及艺术与环境融合美,这在旅游地的人文景观规划设计中尤为重要。再把旅游服务设施和景观生产价值的有效利用融 _ 丁山水之中,使旅游地的最观美不被减弱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如将观赏、游乐与林业、养殖等生产结合,集约管理,减少废物压力,取得综合效益。
壁画元素在滨水景观设计的美学特征
水是文明之源,生存之本。古人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华文明发端于黄河流域,水历来被认为是万物之源,古人讲究风水,认为有水才有财。在中国人的世界里,水之柔也,以柔克刚。在人类文明中,水是万物的起源。水虽然是无色无味的液体,但却是维持为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现代文明同样也离不开“水”,提到水,我们会想到,灌溉、水力发电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物质需求上升到精神需求,工作学习压力下,城市公共空间变成人们茶余饭后休闲的最佳场所。滨水景观开始成为塑造城市形象要素,更为重要的是滨水地区的景观规划为城市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基于这一背景,由李杰编著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年1月版)一书将壁画元素作为滨水景观设计元素,同时把滨水景观作为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砝码,针对现代滨水景观的设计原理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此同时,图文并茂的描述让读者一目了然。总览全书,具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写作思路框架清晰,结构层次分明
写作思路清晰,结构层次分明是本书的第一大亮点。一方面,城市化背景下的河流景观建设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它不仅使河流两岸的风景有机生长,而且能展现城市现代化的美;另一方面,城市化背景下同时也面临着水生态问题与挑战,基于这一背景,作者将《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一书划分为六章内容,虽然各章的着重点不一样,但是各章节之间环环相扣,内容层层递推,让读者了然于心。具体而言,该书一共六章内容(不包括绪论和参考文献)。第一章节作为本文的导入篇,作者开门见山的指出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规划的含义、范畴及设计原理和方法;第二章节探析了影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主要要素,作者主要探讨了水生态、道路、绿化、环境、公共艺术、灯光等系统;第三章主要探讨了传统美学视域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更能凸显城市滨水景观中的意境;第四、五章为本文的重点章节,城市化背景下面临着诸多的水生态问题当下,作者提出了“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第六章为实际案例的解读,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立足于当下,现状分析客观准确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下时代的“主旋律”。河流景观设计虽然能为在大都市忙碌的人们提供精神或物质享受,但是城市化背景下面临者众多水生态问题与挑战。立足于当下,作者从河流的治理模式、环境、文化资源等方面反思了当前的问题。简单粗暴的河流治理模式导致水岸美学功能丧失、生态功能丧失、城市服务无功能丧失;滨水区开发的环境问题;过大的滨水广场利用率低,缺少日常活动空间;传统的防洪设计破坏了河岸植被。除此之外,人们追求滨水景观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城市洪水每年袭击者河道两岸,使人们的财产造成损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还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规划滨水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方案,需要在严谨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上述种种分析准确的抓住了实际问题,客观阐明了问题的根源,对于未来推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切入点。
三、理论加实例,实践指导性强
文章采用“理论加实际案例”的写作模式,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国内外成功的滨水景观设计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作者对现代滨水景观的研究范围、设计要素、美学意境、生态理念、海绵城市等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一方面,通过明晰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要素,提出了城市“双修”举措--基于城市治理的视角开展城市生态的修复。另一方面,作者为了探索壁画元素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美学特征,把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的主要构成元素,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而且能强化地区和城市的识别性,鉴于此,作者解析了国内外著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案例,针对具体问题作者以图文的形式给予了清晰的描述,让读者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综上所述,本书结构层次清晰,逻辑衔接紧凑,充分展示了作者扎实的理论知识;立足于实际,现状分析客观准备,为将来推动滨水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找准了发力点;文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实践指导性。读完此书,我由衷的认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滨水景观规划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书籍。
斯坦纳的生态规划及启示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保存较完整的内陆淡水湖泊湿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衡水湖受人类活动干扰日益增多,如何合理规划,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成为衡水湖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所谓生态规划,即运用生物学及社会文化信息,就景观利用的决策提出可能的机遇及约束[1]。生态规划是在景观规划过程中,依据生态学原理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对生物环境和社会相互作用过程的全面深入的综合,客观认识并揭示其规律,寻求资源和空间利用的最适宜途径与方法,并通过生态规划的把握与应用,降低规划对生态规律的干扰和降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2]。斯坦纳(Steiner)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生态规划专家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麦克哈格(McHarg)的生态规划思想,提倡整体人文生态系统(totalhumanecosystem),立足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系统要素和结构,实现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谐性和健康性[3]。在其经典著作《生命的景观》(TheLivingLandscape:AnEcologicalApproachtoLandscapePlanning)一书中,斯坦纳提出了一整套指导人们如何通过生态学途径进行景观规划的模式,完善并发展了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斯坦纳生态规划模式 斯坦纳创立的生态规划模式继承和发展了格迪斯(Geddes)、芒福德(Mumford)和麦克哈格等人的传统规划程序,包含11个相互影响的步骤(见下页图1)。 1.1斯坦纳生态规划模式简介 斯坦纳强调自己的生态规划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成不变的、清单式的线性规划过程,而是一个循环的、动态的、不重复的过程,针对不同情况可以重新排序,甚至跳过若干步骤[1]。每一个步骤都有反馈,并可对前一步进行相应的修改调整。 (1)明确规划问题与机遇。斯坦纳认为景观规划是对自然-人文社会-经济产业复合生态系统的设计,人们将面对各种复杂的关系,机遇与问题并存。在这一步骤,将确定一个或一组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为这个地区的人或环境提供了某种挑战或机遇。 (2)确定规划目标。针对问题或机遇确定规划目标。斯坦纳特别强调“公众参与”在这一步骤的重要性,所有受规划目标影响的人都应该以某种可执行的方式参与到确定目标的工作中来。 (3)区域尺度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大尺度(如河流流域)对生物物理与社会文化过程进行调查与分析,全面、系统地收集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为生态分析提供基础。 (4)地方尺度的调查和分析。在特定尺度上(如小的汇水区和地方行政单元)对生物物理与社会文化过程进行调查与分析。 (5)详细研究。将调查与分析的信息与问题和规划目标联系起来,进行详细的研究。适宜性分析是一种典型的详细研究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其信息处理的效率、准确性和经济性,可在这一步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6)规划概念。基于调查分析和详细研究,在适宜性基础上提出多种方案,由专家研讨会、市民咨询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公众听证会等对方案进行选择。规划选择的技术手段包括公民投票、同步调查、“目标—实现”矩阵等。 (7)景观规划。该步骤是规划过程中关键的决策点。由规划概念深化为景观规划方案。它为政策制定者、土地管理者及土地使用者提供了灵活性的导则,以指导对某一地区进行的保护、恢复或开发。 (8)教育与市民参与。斯坦纳认为一个规划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民众参与到其决策过程中。应向相关民众解释规划方案,征求民众意见,并将意见融入规划中,以获得地方民众较高的支持率,从而加强对规划的监督力度。 (9)设计的探索。详细设计代表了对前面所有规划研究的综合,土地使用者或个人的短期利益必须与整个地区长期的经济与生态目标相结合。设计可以通过图形模拟、建设示范项目等方式来表达。 (10)规划与设计的实施。实现生态规划中确定的目标及政策。控制对土地及其资源的利用可以采用自愿达成契约、地役权、土地购买、开发权转移及执行标准等措施。 (11)管理。对规划进行管理,包括对规划实施的全程监控及评价。由于现实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而且会不断出现新的信息,因此对规划的修正或调整是必要的。管理可以由市民委员会通过监督当地法令的委员会及评审委员会等形式来完成。 1.2与麦克哈格“千层饼”生态规划模式的比较 20世纪60年代,麦克哈格提出了一整套从土地适应性分析到土地利用的规划方法和技术,即著名的“千层饼”生态规划模式。斯坦纳结合GIS等新技术以及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对“千层饼”模式进行了完善和拓展,其模式更重视目标的确立、实施、管理及公众的参与,并试图以生态上合理的方式来实现。 2衡水湖发展概况 衡水湖地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是典型的内陆淡水湿地,生物多样性高,湿地鸟类丰富,湿地生态系统完整,被誉为“燕赵最美湿地”。2003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国务院批准的《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中,将衡水湖列为“国家重点投资的自然保护区”。在“保护与开发并重”、“有效保护、科学利用”的指导思想下,2004年7月,国家林业局审批通过《河北省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4-2020)》以来,衡水湖湿地已经调整了约15km2的土地用于规划,水上乐园、运动公园、农村新民居、环湖绿化等各项重点工程项目正在加快规划建设[4]。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对其造成的破坏往往难以修复,即使经过治理使其恢复也要付出巨大代价。衡水湖正面临着人口密度高、土地回收困难、环境保护压力、水资源严峻、外来物种入侵、湿地功能退化等多方面问题。我们应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制定科学的规划,以遏制人为生态破坏,逐步实现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p#分页标题#e# 3对衡水湖生态建设的启示 比照国际发展经验,我国采用生态学途径的景观规划理论与实践均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斯坦纳所创立的生态规划模式无疑将会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3.1倡导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所改造的过程中,在文化与自然互动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就蕴含和表现在这个民族的宇宙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之中[5]。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文化建设和历史人文生态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斯坦纳主张“生态应该包括人类自身”[1],因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是各自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存于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之中。他提倡运用人类生态学的思想来指导规划设计,并试图以生态上合理的方式来实现规划目标。这一主张和目前我国大力提倡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共通之处。衡水湖不仅拥有独具特色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而且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对衡水湖的生态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凸显了衡水湖生态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对衡水湖的生态规划设计应不仅关注自然生态系统,而且应关注独特的地方性人文精神,作为一个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来全盘考虑。为使衡水湖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生态资源能够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有效保护的原则,合理规划、科学开发。结合目前保护和开发的需要,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土地使用方式进行生态规划,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适度,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2提倡公众参与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众参与”作为一种规划技术和规划理念已被广泛应用,其起步较早,制度比较健全,内容要求比较细致。在斯坦纳的生态规划模式中,“公众参与”处于核心地位,并贯穿整个生态规划过程。公众参与可以提高决策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实施阻力,避免严重的冲突,保证政策的可信度和合法性等。斯坦纳强调生态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考虑规划项目涉及到的各方利益主体,通过特别工作组、市民及技术咨询委员会和邻里规划委员会等方式广泛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并在规划中予以充分考虑。只有这样,规划才能真正解决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获得大众的支持,从而便于实施。相比较而言,我国景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实质性的公众参与,在制度建设、观念更新、程序设计、公民组织等方面均有待提高。对衡水湖的景观生态规划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建立政府与民间的沟通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加强公众参与景观规划设计意识的培养,逐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保障公众参与的有效实施。通过建立公众听证会、决策公示等制度,扩大公众参与,使之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并且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活动,逐步培养公众保护衡水湖生态的意识,激励公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3构建衡水湖生态规划适用模式 斯坦纳的生态规划模式以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为基础。整体人文生态系统是作为自然-人文-产业、社会-经济-环境的复合系统,具有复杂性[3]。整体人文生态系统规划设计是基于自然生态过程与格局之上的人文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地方性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核心和切入点。为使衡水湖丰厚的历史人文生态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应以衡水湖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探索实现规划目标的生态学途径,构建衡水湖生态规划的适用模式。 4结语 斯坦纳生态规划模式提供了完整的生态途径设计方法,为衡水湖的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但由于国情的不同,我们不能盲目照搬,应在借鉴的基础上,从地方实际出发,构建衡水湖生态规划的适用模式。衡水湖湿地既是一个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整体人文生态系统。因此,对其开发、利用、建设和保护应遵循整合性原则、复合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把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纳入地区的生态文化发展规划。基于生态学途径的景观规划研究涉及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湿地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和GIS等多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而且对构建生态文化有重要意义,因此还有待在基础理论、方法途径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思考
摘要:我国有得天独厚的乡村景观资源,在当今日渐现代化的新时代,乡村景观资源显得尤为可贵。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支撑的乡村建设活动,改变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基于对乡村振兴政策的基本了解,阐述了乡村景观设计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那团村为例,遵循经济性、乡土性和可持续性原则规划设计乡村景观,因地制宜,平衡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深入探讨构建乡土景观、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等具体设计,打造宜居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景观设计;乡土景观;生态宜居
1研究背景
1.1国家政策解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如期实现的关键。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当以尊重农村生活为主题,提高农村居民参与建设的意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设计重点,发挥生态景观自然优势。生态景观良好的乡村聚落,不但能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能够为附近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利用乡村与城市景观巨大的差异,打造一个独具特色和风味的乡土景观,让游客体验到乡村聚落优美的生态自然景观,从而为农村居民带来收入,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国外乡村景观研究进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一定高度的城市化,而它们的乡村规划也在随之发展,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比如韩国、英国、荷兰等这些国家的规划实践,一方面展示了他们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经验。从这些国外实践得出的理论中可以看出,国外乡村建设主要关注的是人居生态环境,一方面要注重农业经济的开发,另一方面也要保护乡村本土的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符合当地居民的意愿,从实际出发,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初探
摘要:城市的滨水区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广大人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越来越多的滨水城市开始积极治理和规划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希望通过滨水区景观设计改善城市景观面貌,打造地方人文景观特色。文章简要介绍了影响当下城市滨水区景观改造和设计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探讨一些滨河区景观设计的原则,为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和布局积累一些研究素材。
关键词: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整体规划
一、城市滨水区与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区域水系与地表接触区域的总称,一般包括水上区域、地表区域,以及附属建筑区域。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城市流经水系的宽度深度等水文条件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城市纬度、地形等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城市滨水区最大的特征是环境与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具有更多的人工改造痕迹,也是人与自然环境最理想的接触环境之一。滨水区域两岸的地表区域具有丰富的景观设计价值,是景观设计师对滨水区域整体规划设计的主要对象和设计切入点,设计师往往会通过设计语言对城市建筑、植被、道路等元素与流经水系进行景观设计,使之形成新的城市滨水区景观,为广大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景观体验,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这既美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也保障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可以说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就是对城市滨水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它包括了设计师的景观设计理念以及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两个方面,也可以说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属于城市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滨水景观的设计中需要景观设计师运用水体(水体不仅包括自然水体,也包括大型的人工水体)、植物景观、人工建筑等依据设计原理进行造景,既要符合城市地域性特征又要满足广大市民对滨水景观趣味性和多样性的审美需求。
二、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要素
城市滨水区景观构成分为自然景观要素、人工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三个方面。首先,自然景观要素包括城市滨水区的地形地貌、水文特征等地理条件,这些因素受到人为干扰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在景观设计中对于自然要素的了解程度往往会成为衡量一个滨水区景观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设计师对滨水水区自然要素的了解需要建立在实地勘测考察和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其次是人工景观要素,滨水区的人工景观主要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遗留下来的,比如桥梁、码头、堤坝等,这些是城市滨水区域,人与自然长期共存的产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滨水区景观设计规划中需要设计师发散思维进行保留与适当更新,使其能融入到滨水区景观设计的整体规划中,使广大市民在游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城市发展的痕迹。最后是人文景观要素,人文景观要素主要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为表现内容,包含节日、文化活动、历史名人广场等形式。可以以实体性建筑景观来体现城市文化内涵,例如以城市历史文化名家为主题的滨水区公园,也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龙舟比赛、滑冰比赛等增加城市滨水区的文化特性,形成深厚的滨水区文化内涵。因此,在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开发中,要合理地进行历史文化景观设计,融入文化气息,增加城市的可识别性,保护城市滨水区的历史文化特征。
三、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现状及设计原则
乡村振兴下乡村景观的运用思考
摘要: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景观现状,阐述乡村景观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提出乡村景观的规划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景观;景观规划
1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景观建设现状
1.1城乡融合发展
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为主导,利用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人造景观、乡村文化等旅游资源,形成以旅游特色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乡的融合以及循环发展。所谓乡村振兴中城乡一体的重点,并不是把乡村按城市的标准来建设,而是通过自身特色打造出乡村的标志,例如“特色小镇”以及“田园综合体”。这样不仅可以促使乡村文化得以发展,还可以把人才和资源从城市引入回来,建设具有地方风貌的新乡土文化。
1.2“三农”问题突出
目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一是村级之间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二是村庄面貌改革不彻底,没有明显的乡村特色;三是乡村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乡村景观规划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人们创造出一个具有生态、安全、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从农业的角度考虑,乡村景观可以提升产量或利用新兴产业来促进经济发展。而从农村的角度来考虑,则可以因地适宜地找到乡村的中心文化,并且在乡村构造和外形上进行创新。农民是乡村的主体,是乡村的主要使用人群,提高村民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可以有效地改造乡村现状,并且风土人情也是发展乡村的一大亮点。
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民俗文化研究
【摘要】
众所周知,滨水景观在反映人们生活面貌、经济状况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态、经济、文化功能。本文主要探索了体现民俗文化的滨水景观规划原则以及乡村滨水旅游景观设计与民俗文化的体现途径。
【关键词】
乡村滨水;旅游景观设计;民俗文化
一、体现民俗文化的滨水景观规划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滨水景观带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子系统一般涉及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在对其规划的基础上,需要由整体着手,达到多目标规划的要求,同时需要将经济、生态、政治、文化、美学等方面进行兼顾。由经济角度出发,则需要在景观塑造上最大程度上实现费用与空间的节约;由社会层面上讲,主要是将以人作为中心,在景观实际的塑造上需要严格遵循人性化原则,充分考虑公共性与人的私密性的有效统一,实现尊重人、关心人以及陶冶人的要求;由文化层面来谈,侧重的主要是意义层面,突出的是对形体环境意义的塑造。正是因为该种整体性,这就决定了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支撑,综合考虑构建整体的要素,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真正的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云南文化内容涉及繁多,如何才能有效的体现于滨水景观当中,则需要将各个要素整合起来,进行整体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