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景观规划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景观规划设计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素构成初探

摘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的建设,使乡村景观规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村景观规划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表象的设计,而应该建立在保护与发展并行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要素的整体控制,为乡村发展提供方向,通过对乡村各要素的分析总结,实现乡村土地及水资源有效利用和自然景观合理开发与保护,引导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景观规划;景观要素;乡村振兴

在借鉴国外乡村景观规划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全国掀起乡村建设的热潮,使得我国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理论体系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乡村景观规划在综合大地景观和乡村人居环境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有效手段对乡村区域进行综合景观规划设计[1],整体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2]。景观要素构成了景观规划的主体内容,因此,对于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要素的分析,也显得十分重要。乡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殊区域,其景观也不同于普通的城市景观和自然景观。乡村景观是指在村庄范围内,结合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在自然基底上叠加村民活动而形成的,是具有鲜明田园特征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环境综合体[3]。

一、自然景观要素

乡村自然景观是乡村人文景观的构成基底,也是乡村聚落空间的落脚点,主要包括由未受人类活动干扰或干扰较小,基本保持自然状态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组成的自然要素和建立在自然基础上,具备一定生态功能的农田要素。

(一)自然要素

自然要素构成了乡村景观的基底,它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因素。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丰富,气候水文差异大,乡村的选址、建筑的形态、植被的种类都与这些因素紧密关联,这些差异也导致不同地域的乡村具有不同的地域性特色和景观风貌。乡村的地形、气候决定植被的类型及分布,创造出独具当地特色的植被景观。与此同时,大面积的植被资源也能对特定区域的气候和土壤产生影响。水是生命的源泉,水文要素是乡村景观要素中最具生命力的要素之一[4]。早期乡村聚落一般择水而居,水决定着乡村聚落景观的布局形态。乡村中河流、湖泊、湿地、沼泽等水资源的存在,都会使乡村景观类型变得更加丰富。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自然要素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对其合理利用对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阅读全文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对于乡村景观规划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现在国内外对于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还不足,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无法对乡村景观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指导,导致现在乡村景观受到不良影响,并因此影响到新农村建设。通过对乡村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了解,总结研究分析的内容,提出乡村景观规划的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并提出对乡村具体的规划内容,为龙家堡村的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促进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景观生态学;美丽乡村;龙家堡村

1乡村景观研究背景

自2005年起,我国就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要将乡村农业与景观结合起来,进行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农村来说,最大的资产就是拥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因此需要保护自然环境,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附加价值,才能真正推动新农村的建设;良好的农村景观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农村的发展,并推动城镇化的建设。目前我国农村的发展不太重视农村景观规划,导致农村人居环境与生产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对农村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合理规划农村景观能直接为村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还能为村民创造优质的居住环境,并推动农村产业的转型。我国乡村景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农村景观的合理规划也是发扬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舐息之地指的是一个可以让人安定生活的场地,是心归属的地方。要打造这样的一个场地,需要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活氛围以及良好的生活质量,即是体现在景观、文化、经济3个方面。通过对龙家堡村现状研究,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来打造一个可实现的舐息之地。

2长春市龙家堡村景观规划现状

在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龙家堡村肌理、建筑、产业功能布局、绿化系统的研究,对龙家堡村的景观规划有一个大概的蓝图;再通过对龙家堡村场地区位、交通、自然条件、气候、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实地调研,找到龙家堡村的现状问题并加以解决;并选取了一块面积约42.5hm2,其中农田面积约14hm2的区域(如图1所示),进行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希望通过对这部分的设计助力龙家堡村的整体规划。2.1场地区位龙家堡村坐落于长春市九台区龙嘉街道,毗邻龙嘉国际机场。位于城市未经开发的周边村落集中地带,离城区较远。龙家堡村所在区县主要矿产资源有:烟煤、闪长岩、粘土质页岩陶土、沸石。

2.2场地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连片,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周围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及其它污染,是全国生态农业区域之一,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阅读全文

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反思

摘要:文章以山东滨州黄河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为例,挖掘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物质空间的特质和地域文化特色,从城市形象建设的高度出发,提出既能健康黄河生态,又能讲好“黄河故事”的黄河沿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以促进当下趋热的城市公共景观风貌规划发展。

关键词:滨州;黄河植物园;景观规划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提出,为黄河沿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生态引领,文化传承”的开发理念,为黄河下游沿河景观塑造指明了方向。2019年,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同时对黄河下游沿河开发提出要求:下游的黄河三角洲要做好保护工作,促进河流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黄河中下游是沿岸平原地区森林湿地的集中区,黄河流域山东下游段是山东地区乃至环渤海地区重要的生态组成部分。滨州黄河植物园景观规划以自然资源保护培育、构建环渤海地区生态空间结构、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黄河下游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对标滨州“河宽滩大、风情秀美、宜居宜游”的城市形象进行开发建设。

一、滨州黄河植物园景观规划项目概述

(一)项目现状分析

滨州黄河植物园位于滨州中心城区的南部,距离市中心约5公里,南至南外环路,西至渤海十八路,北至长江五路,是黄河沿岸南海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区规划范围面积约为794.0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为197.71公顷,农用地面积约为215.26公顷,林地面积约为189.56公顷。场地中湿地植物群落植被以莲、芦苇为主,沿水岸分布少量的杨树片林,风景林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南端新建的海棠园。

(二)项目规划理念

阅读全文

存量下滨江景观规划设计浅析

【摘要】随着城市开发模式从增量发展转变为存量优化,滨江空间作为市民亲近自然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场所,对城市滨江空间的更新和再开发,已成为城市规划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但其土地利用类型依然呈现单一化,高层建筑群构成新的天际轮廓线,城市形态由水平发展转向垂直发展。局部采用大挖填、高切坡等工程技术,改变了原始地形,江岸自然河漫滩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在经济利益最大化驱动下,以沿江历史街区、工业建筑、传统码头为代价。两江沿岸土地被圈占,七成以上开发建设为商住开发,作为城市休闲、观光、健身、娱乐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被压缩。滨江活动与公共生活空间逐渐脱离水岸。因此,在这种城市更新的背景下,文章将以重庆九龙半岛为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关键词】滨江空间;风景园林;九龙半岛;规划设计

1存量背景下城市滨江公共空间价值

1.1公众服务价值。城市公共空间从宏观的角度讲只是以城市环境的内容或形式存在,从人本的角度讲,空间使用者为空间附加了使用者自身的情感和意图,这时的空间环境才具有了它功能的意义[1]。滨水公共空间是城市中空间环境较为优质的区域,从古至今,水对人具有较强的渴望和向往。如今,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提高,滨水区更是城市居民对休闲旅游、交往、健身娱乐活动的理想空间场所。较之非水滨空间而言,视觉上更加通透,更具有公众性和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更广。人们可以与水形成呼应,在滨水空间观水、听水、嬉水,开展交流、休憩等各种各样的公共活动,使人获得亲近自然的放松体验。达到滨水区的人群数量更广,不仅是本地居民还有游客,人群年龄层次更多,因此,不仅要满足居住和商业办公等私有活动,对于滨水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时要加强开放全时性和空间的可达性以及人性化,多方面、多功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自发性活动和需求。

1.2经济价值。滨水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地价和租金也更加昂贵。对于滨水区的开发一般有两种倾向,一是以“私有化”开发为主,以大量住宅和商业等封闭空间为首进行开发建设。另一种是“公有化”的方式,以公共空间建设为主。有相关研究对此做了进一步的经济分析测算,采用第二种方式能够获得的长远经济利益。将公共开放空间尽可能靠近水面,不仅可以增加滨水区可达性,而且丰富多样的开放空间增加了周边建筑的开敞界面和视野。同时可以带动城市腹地更多的土地收益[2]。就目前而言,重庆主城嘉陵江两岸建设项目八成以上都是高层住宅建筑,短期经济效益可见一斑。但是长此以往,问题将逐渐显现,当局政府也开始重视并通过各种方法弥补后果。

1.3文化传承和形象展示价值。重庆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发源地,具有较好的城市文化底蕴,蕴藏着地域的人文和社会内涵,滨水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丰富的公共活动需求,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城市内涵和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区域,要担负起传承和弘扬地域的传统文化的功能,使城市空间的地域特色更加鲜明。临江区域借助河流在城市中的形态容易获得清晰的都市意象,滨水空间的景观是城市意象生成的主导因素。城市形象是内在历史文化底蕴和外在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集中表现,利用滨水区是最能充分展示城市景观、城市形象、城市历史化内涵、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区域。

1.4生态价值。滨水区处于城市陆地、水体的相间地带,具有两者的共性,并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呈现出生态的多样性,是城市中生态环境中最为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但重庆主城由于滨江路的建设,生态敏感区被恣意占用,大部分腹地空间与滨水区隔离,成为生态环境中的荒地,山体天际轮廓线遭到破坏。加强城市腹地与滨水区的生态景观联系,打通城市山体与滨江地区的生态廊道,重构城市的生态景观系统,同时营造轻松休闲的环境氛围。

阅读全文

弹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2018年,寿光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因此寿光蔬菜种植遭受到了重大打击,而弥河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生态节点,此次灾害集中暴露了弥河流域严重的生态问题,景观缺乏韧性,导致雨季容易产生洪涝灾害,旱季干旱。人们对于弥河的修复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试图让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相融,期待以一种更和谐的方式处理河流与人的关系。

关键词:弹性城市;分导疏散;生态修复;对抗相融

1项目背景

寿光市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平原地区,地理条件良好,交通便利。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集中在夏季,全年盛行风向偏东南风,河流和地表径流自西南向东北流动,地貌主要有河滩高地、坡地、平原等,弥河是境内主要河流。2000年,寿光开始创办蔬菜博览会,打造了蔬菜高科技园、生态农业园、生态林海博览园,并不断发展新型农业栽培养殖技术,在盐碱地区成功栽培无土蔬菜技术。目前寿光的高科技蔬菜栽培技术已经达到空前高度。同时,寿光还不断把最前沿的蔬菜栽培养殖标准、农业生产技术推向全国各个地方,每年有将近7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建设农产品园区以及指导蔬菜生产。2018年,寿光发生洪灾,对寿光蔬菜种植造成了重大打击,弥河作为最重要的一个生态节点,集中暴露了弥河流域的生态问题,景观缺乏韧性,导致雨季容易产生洪涝,旱季干旱。近年来,人们对于弥河的修复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人与自然从对抗走向相融,期待以一种更和谐的方式处理河流与人的关系。

2项目自然条件分析

2.1现状河道分析。受区域内自然条件的影响,目前基址内南部水流量较丰富,北边在枯水季节易出现干枯、断流现象,需清理淤泥。河流两岸的植物生长较好,城区的景观环境优良,郊区主要是农田、蔬果大棚基地以及村庄。但目前河流两岸的情况相当混乱,需要处理大量的废弃物和杂草。

2.2道路分析。现状场地道路主要有乡村公路、省道、高速、铁路等多种类型,交通方便,荣乌高速、大莱龙线经过,农村与城市的交通均很便利。

阅读全文

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指对城市中邻近自然水体区域的整体进行规划和设计,主要涉及水生态系统、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环境设施、公共艺术、灯光系统等领域,对改善滨水地带水体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增加公共开放空间、增添城市魅力具有重要作用。但观察国内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现状不难发现,一方面国内对生态城市、城市滨水景观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偏差,使得现阶段国内生态城市的建设出现目标混乱的状况;另一方面,国内的城市滨水景观建设过于注重局部,却忽视了整体,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的考量。这些问题影响着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影响着生态城市的建设。因此,我们应该在理清国内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回本溯源,基于多目标视角,准确、客观地分析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目的与合理性,以及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综合效益。在此背景下,由李杰著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于2018年5月出版的《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一书,对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研究范围、设计要素、美学意境、生态理念、海绵城市等理论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结合国内外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与实用性。读毕此书,可发现该书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色:

一、内容紧跟时代,阐释了城市“双修”举措下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根据2015年12月20日—12月21日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上中的讲话精神,我们知道,“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不止于物质空间,还涉及软环境(社会、文化、行政)的修复、修补,这是使城市品质提升、风貌形象优化的重要工作。滨水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和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改造都影响着“城市修补、生态修补”工作。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作者在理清两者关系的同时,站在城市“双修”举措视角下,对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指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规划好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包括城市的边界、节点、轴线特色片区等,以便融入城市之中;其次不管是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形式都应该符合当地的地域特色,且保持与周边地块、建筑相协调,能够传递当地的人文特色;再者滨水区的照明建设与改造应以保障夜间安全为基本要求,以突出城市总体格局意象为目标,以人的活动空间及视觉感受为重点,此外滨水区的绿地建设与修补应该对当下城市绿地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提出建设和改造的策略和措施。总之,作者以城市“双修”举措入手分析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重在突出本书研究结论,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与规划时不可一味地注重突出设计者、领导者的需求与品味,或单纯关注滨水景观建设带来的益处,而忽略实际情况,如此容易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二、人文理念突出,阐明了历史文化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类型是多样的,如根据滨水区不同的物质构成分类,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可分为蓝色型、绿色型、可变色型,再如根据不同功能分类,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可分为自然生态型、防洪技术型、旅游休闲型。但本书作者没有沿用以往的分类方法,而是总结提炼了不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类型的共同性,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作者指出,当人们首次在滨水区留下活动痕迹时,文化资源就出现了,人类在其中的装填物、残留建筑、地形等都体现出这一点,这些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印迹,是不可磨灭的文明痕迹,故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历史文化的传承问题。例如,美国考古学与历史的滨水区博物馆建设,既为探索滨水区以及与之相连接的城市形态提供了示范,又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过去的历史痕迹,传承了历史文化资源;再如卡瑞斯菲尔德滨水区的重建,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有居民的特色和重要历史建筑或重大历史事件的痕迹,如体现早期西班牙、墨西哥殖文化的普雷西迪奥军营作为卡瑞斯菲尔德开敞空间的背景保留下来,在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景观设计需求之间取得了平衡。当然,作者对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不仅仅从人文角度、城市“双修”角度着手,还从传统美学、海绵城市建设等角度入手,多维度解读了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体系,值得从事城市规划、景观规划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学者阅读研究。

作者:周峻岭 吴尧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阅读全文

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作用

【摘要】阐述地域文化的概念和构成因素,分析地域文化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运用的意义以及对策,提出要保护生态环境,绿色乡村建设;挖掘地域文化内涵,传承文化精神;增强创新设计,提升时代感受。

【关键词】地域文化;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乡村旅游具有自然和质朴等特点,吸引了很多游客特别是城市游客。但其所表现出的问题也不可忽略,例如对传统文化及民俗资源缺乏有效开发,地域文化不够突出导致旅游景观缺乏文化内涵等等。种种问题导致多个乡村旅游产品过于雷同,需要我们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不断探求和实践。

一、地域文化的概念及构成因素

(一)概念阐述

地域是我国自古以来对于区域的划分方式,但因为多种原因,地域的概念并不明确,而是指大致的某个地区。地域文化是指该地区的人们与身边事物之间所建立的联系,这主要来自于历史的积淀。从景观的角度上来看,地区之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文化、环境和地域上,从而使之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征。地域特征能够体现某区域中最为主要的特点,其中包括了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便于人们进行区分。

(二)构成因素

阅读全文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思考

摘要:我国有得天独厚的乡村景观资源,在当今日渐现代化的新时代,乡村景观资源显得尤为可贵。随着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支撑的乡村建设活动,改变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基于对乡村振兴政策的基本了解,阐述了乡村景观设计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那团村为例,遵循经济性、乡土性和可持续性原则规划设计乡村景观,因地制宜,平衡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深入探讨构建乡土景观、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等具体设计,打造宜居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景观设计;乡土景观;生态宜居

1研究背景

1.1国家政策解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如期实现的关键。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当以尊重农村生活为主题,提高农村居民参与建设的意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设计重点,发挥生态景观自然优势。生态景观良好的乡村聚落,不但能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能够为附近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游乐的好去处。利用乡村与城市景观巨大的差异,打造一个独具特色和风味的乡土景观,让游客体验到乡村聚落优美的生态自然景观,从而为农村居民带来收入,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2国外乡村景观研究进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一定高度的城市化,而它们的乡村规划也在随之发展,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比如韩国、英国、荷兰等这些国家的规划实践,一方面展示了他们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经验。从这些国外实践得出的理论中可以看出,国外乡村建设主要关注的是人居生态环境,一方面要注重农业经济的开发,另一方面也要保护乡村本土的景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最重要的就是符合当地居民的意愿,从实际出发,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