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典诵读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诵读经典与中职艺术学生德育教育整合
摘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学生德育工作之根基,塑造青少年本民族文化特点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影响。诵读经典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整合,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新型的德育之路。本研究选择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80名学生,通过设计经典诵读诗文、多形式的课堂诵读活动、师生经典享读沙龙等诵读研修活动,运用反思、论证、总结,推广多种策略,结果表明,诵读经典对中职生德育教育的渗透与有效整合,对学科课程建设与新德育多元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诵读经典;德育教育;中职生
21世纪的新型教育态势中,各国对青少年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更看重溯归本源,追根传统。我国青少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担负着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青少年德育品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民族的“根”与“魂”,是德育之根基。根植于中华文脉传承土壤的传统魅力和经验,只有继往开来,激活传统,积极参与人类理想和教育标准的当代建构,才会勃勃生机。弘扬我国经典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塑造青少年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理念与价值规范,努力探索有特色的、成功的德育教育路子,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经典教育是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最好的人文教育。“经典”之“经”引自《诗经》、《道德经》之“经”。经典即指经久不衰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传世之作。经典诵读(又称读经)是让青少年、儿童在人生记忆力最好的黄金年龄段,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名作的阅读、朗诵、背诵,来夯实文化素养基础,从而有利健全其完整人格与正确三观。经典诵读运动是1994年由从事传统文化教学实践的台中师范大学王财贵教授发起的,得到社会广泛响应与推行,对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当今社会上一些功利性教育和快餐文化的不良风气,容易影响个性较强、追求自我的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忽略中华民族五千多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易造成他们的内心浮动,缺乏文化自信与精神指引。中华传统文化中倡导“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意识,包含着尽忠职守、责在人先等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党的报告也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这些均对有效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有利制度保障。目前我国各行对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遍认可与重视,但其发展与运行仍受到当前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待改进。中职学生因对文化学习与社会实践要求更高,以课程教授为主的传统灌输式的德育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倦怠与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目前德育相关的课程内容偏政治理论性的内容较多,文化性的内容偏少,还没有形成各校共同遵循的科学、统一、合理的德育教学体系,其德育教育的结果必然受到限制。此外,当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遵照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自主意识、个体自我意识较强,而服从意识、权威意识较弱,不满足单一灌输和说教和接受现成的观点和结论,还没有形成独立自律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教育体系还尚不完整,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与欠缺。因此,利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在课堂之外开展多种形式的隐性德育不啻为一种开发与利用传统文化德育资源的有效形式。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比,并不直接通过讲解和说教来体现德育,而是将德育元素融入到各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潜移默化的、间接内隐的方式施用在教育过程中,其对学生的影响是终生深刻而持久的,尤其是在学生青少年时期,教育功能更为凸显与重要。就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大部分学生的艺术专业学习,与以古诗文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关系尤为密切。将诵读传统经典以隐性方式与德育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情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长远看,对于学生的人文情操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也不无裨益。
一经典诵读渗透学校德育特色教育
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线教育者,掌握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动态,追踪着学生的各类身心问题,即时高效的解决学生的素质教育问题,要比其他学科老师更具有与学生的亲近了解、接纳沟通的优势。认真研读传统文化文献资料,结合问卷调研和访谈等手段,取其精华,去其糟泊,精选出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符合当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和审美品味的古诗文篇目,并按照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进行专题分类。设计各类诵读经典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途径中,设计自主、快乐的情景活动教学,引领学生走近经典文化世界,吸收中华文化经典诗文的精华,放眼世界文化精髓,达到弘扬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的目标;在师生享读沙龙中,德艺双馨的老教育家、艺术家作为传承经典、诵读带领,聆听诗文书韵,品味国学经典,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遵循艺术规律,帮助学生修得尚雅崇信,心灵智慧,孕育艺术创新能力。在经典诵读中,又能修得回顾反思,培养学生诵读习惯与兴趣。探索出一条课内外结合、师生共读共享的诵读经验,寻求经典诵读的新德育教学方法,总结出行之有效的诵读策略。
二建设经典诵读与德育整合的途径
我校作为全国戏曲传承教育基地之一,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教育职责。经典诵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传统文化底蕴与艺术修养,还能潜移默化的激励学生学习文化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艺双馨的优良品质,成为德育工作独具特色的元素。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推广经典诵读与德育的整合教育。
中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实施策略
一、经典诵读教育失败的原因
1.目标不清
在升学压力下,老师和学生都只关心这篇文章是否有用,考试考不考,正是处于这样的教育氛围下,经典诵读才被忽视。但是经典诵读的教育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不是马上就能够体现出效果的,只有经过长期的累积,才会发现学过的东西对人生有帮助。因此,教师应该目光长远,正确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业在当代,功在千秋”,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2.教法不当
经典诵读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这种指导不仅仅是诵读技巧,更是对学生把握文章情感基调的引导。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学生诵读经典大多处于随意状态,大多学生把诵读当成背诵课文的手段,老师也很少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只要求学生朗读流利即可,很少注重诵读的情感、节奏、韵律。长久下来,学生的诵读水平会越来越低,诵读的热情和兴趣也将慢慢消失。
二、经典诵读的策略
1.加强学生认识,培养诵读兴趣
初中语文经典诵读中学科素养培养探究
【摘要】经典诵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国学经典著作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重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语文综合能力,让学生在经典诵读中扩大自身的知识量。本文旨在研究在初中语文经典诵读中学科素养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语文素养;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素养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分别是语言的构建、文化的理解、思维的发展以及审美的鉴赏。教师在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堂中,要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经典著作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堂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要教师注意修改。
一、当前初中语文经典诵读课堂现状
首先,对于初中生来说在阅读经典著作的同时,很可能会因为自我认知的差异而不能理解著作的中心思想,从而在阅读中体会不到经典著作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深刻认识到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认知水平,选取的经典著作不符合学生的水平,导致经典诵读课堂的效率低下,学生也没有阅读兴趣。其次,学生在阅读中没有良好的阅读氛围,一个好的阅读环境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学校不重视经典阅读对于学生的深远影响,没有为学生设立阅读的平台,学生可阅读的选择小,时间也不够充裕,导致学生无法接触到优秀的经典作品,体会不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在初中语文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策略
(一)传颂经典著作文化,增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周庄中心小学坚持“传承太极文化,促进和谐育人”的核心理念,确定“静心定志,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依托课程,浸润学生心灵
一是依托传统文化教材。河北省望都县教体局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确定传统文化教材,为各个学段提供了学习的便利。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千字文》、三年级《声律启蒙》、四年级《孝经》、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孟子》。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做到课前研读,先熟读、理解,才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读法,尤其是字音、断句要准确。二是充分利用品德成长日记。德育成长日记的应用是一个把学生的学和习有机结合的关键点,既避免了只学不习的“长浮华”,也避免了只习不学的“任己见”,加固学习与力行并进的根本。与此同时,学校还利用班级内张贴孝亲照片、办黑板报等形式,来净化学生心灵,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三是开发校本课程。我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编写了校本课程《孙式太极拳》教材,把“太极拳”列入学校的特色教学项目。以校本课和大课间为主阵地,把太极拳融入教学中,学校师生在大课间练习太极拳,动作整齐、规范。通过“身心合一,形神兼修”的太极拳练习缓解大脑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二、依托修学机制,加强教师、家长德行修养
一是教师修学。骨干教师的引领,团队建设是根本,而经验分享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学校成立传统文化教研组,着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教研活动,以推进传统文化课程为研讨主题。比如,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课程的架构,以及《弟子规成长日记》如何实施等,教研组成员都加入传统文化师资共学班,扎实开展师生诵读工程,成立经典诵读社团,让其成为师生锻炼的平台、成长的舞台,引领学生与经典同行,擦亮人生底色。学校定期组织大型朗诵比赛、诵读节、读书月等经典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践行经典。教师诵读团队荣获我县第一届经典诵读大赛第一名、第二届大赛一等奖。二是家长修学。提升家长的素质,家长课堂是支撑。学校开设家长课堂,每周开展一次班级家长课堂,每月召开一次校级家长课堂。家长们学习王宝寨老师的《圣贤文化与家庭教育》,肖陈颖老师的《爱心伴孩子成长》等名家讲座,了解了教育要有“仁、义、礼、智”四端,应该注重预防教育和时机教育。随着每周一期的学习,家长明白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到学习圣贤经典重在力行,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真正实现家校共育。
三、依托教师培训,让教师坚定信念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教师的态度与思想改变是前提。我校通过制度化的设计,让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研修成为常态,组织全体教师多次参加县教师研修班培训,一次次全封闭师资培训让教师收获颇丰。无论是王宝寨副局长的《让经典教育回归生活》的精彩讲座,还是薛松老师所做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念与落实》分享,都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经典素养,帮助大家解答了工作、生活中的困惑,扫除了心中的雾霾,让教师听后有感、感后有悟、悟有所得。通过教师全员培训,转变理念,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培植信仰,创造氛围,为更好地落实传统文化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我校还多次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参加全国各地传统文化师资班培训,如江苏丹阳的诚敬儒师资培训、《弟子规》夏令营、希贤基金会德修师种子培训、东方书院经典学习骨干教师培训等。
未成年人传统文化社会教育探索
一、以孩子带动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从孩子抓起则会更好地带动家庭影响社会。丰南区文化馆自推广传统文化教育以来,提倡并坚持从一本书,从一个人,从一个家开始传递经典文化,建立多个平台,让更多的人接近并使用经典文化,使传统经典文化产生广泛影响。免费发放《国学经典选读》书本、建立家庭亲子经典诵读沙龙、招募和培训志愿者,建立沙龙QQ群(301753530)和论坛。平台建立后,利用网络每天进行志愿者老师、家长、孩子之间的互动交流,开展经典诵读的课程、感悟、方法的总结和汇报;利用每周休息日开展各项沙龙活动,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平台开设“我读经典”的栏目。通过这些方式,大大吸引家长和学生的广泛参与,弥补了学校教育的空白。启发孩子诵读经典以带动家庭,从细节入手,从家庭入手来实现幼儿养性、蒙童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的理想。在陪同孩子读诵经典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竞相背诵经典,在家庭生活中感悟经典。家长们纷纷感慨,通过这些几千年流通最广、指导最强的篇章,指导了工作和生活,获得了深厚的教益。
二、以兴趣引领学习,以活动打造体系
经典不乏枯燥,将经典融进现代生活,并用通俗的形式加以阐释,经典才易于青少年所接受,才能够达到教育的目的。充分发挥文化馆的职能,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成以“演绎经典”、建立特色辅导基地、开设国学艺术辅导培训和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等内容,构成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几年来,为社会培训各类师资330人,创建特色教育基地22个,创编、辅导经典短剧多部,建立“乐学园”国学艺术普及班,亲子诵读沙龙,明德读书会等分支项目。每年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的各类培训辅导、讲座、演出、比赛等活动百场以上。“演绎经典”活动,是结合全区中小学经典诵读工程,广泛开展演绎经典活动,提倡自编自演、师导生演,先后推出“弟子规”“三字经”“道德颂”“红色少年”等十余部文化短剧在全区上演。实小西校区特色基地大型诵读节目“少年中国说”,荣获2012年“中华诵”全国诵读经典大赛一等奖;“小丑娃”舞蹈基地红色经典舞蹈《草原英雄小姐妹》《映山红》《闪闪的红星》等作品多次参加唐山、丰南等地的大型演出活动。传统文化辅导基地,是联合优秀社会文艺团体、文化志愿者所建立。目前建立以经典诵读、舞蹈、民族器乐、民间剪纸等为特色的传统文化辅导基地22个,分布在庠瑞国学馆、柳树圈小学、稻地小学、西葛中学、尖字沽小学、小丑娃舞蹈学校、爱尚舞学校、育才民乐团。“乐学园”国学艺术培训班,是文化馆开设的假期国学艺术普及班,培训内容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配合多彩的艺术课程,既解除假期家长无暇管教孩子的忧虑,又让孩子们学有所得,乐在其中。培训班里设立中华经典诵读、心性静定训练、少儿瑜伽、书法、合唱表演练习、手工绘画制作、少儿故事讲读表演、经典电影赏析等多项课程,得到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明德”读书会,是在亲子经典诵读沙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益性学习团体,由社会各界传统文化爱好者组成。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主题下,通过阅读共同的书籍,分享心得,讨论观点,体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自身修养,进而扩大生命空间。“明德”读书会每周六早7点在户外开展诵读活动。
三、以创新促进发展,以试点推动规模
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才有好的教育结果。自“快乐阳光”未成年人传统文化普及工程项目创立以来,为解决师资辅导问题,我们在社会招募传统文化爱好者,建立一支志愿者教师队伍,将普及活动不断延伸。为方便组织管理,将传统文化、舞蹈、书画等各类艺术培训进行整合捆绑,通过总分馆和数字文化馆的渠道层层复制,建立快捷可行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体系。到“十三五”末,实现500个基层服务点同时活动,同时培训、同时参与的无缝模式。建立科学体系和完备机制,对工程普及很重要。通过合作协调与统一规划,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文化资源的调配,依托总分馆网络实现总馆、分馆、各基层服务点之间的流动服务,推动全区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和互联互通,打通群文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建设,完善志愿者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和激励保障机制,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结对子、种文化”机制,做到人人有注册、人人受培训、人人有能量的管理体制。目前,区文化馆志愿者人数达500人,志愿者团队15个。到“十三五”末,实现志愿者人数3000人,志愿者团队150个。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文化,内化为青少年的个人思想意识,外化为他们的行为规范。丰南区文化馆开展的这项活动,正是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实践,有利于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变成“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习惯。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并立,共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由文化馆建起这个集青少年思想教育、文化学习、培训、娱乐为一体的综合型校外阵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化馆探索未成年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份重要职责,更是润物无声,静待花开的伟大事业。
作者:王丽珠 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文化馆
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探索
摘要:小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以培养人才为主要教育目的。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型教学模式也被广泛应用到当前小学语文“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中,不仅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微课程作为新型教学手段,给教师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向,本文针对微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小学语文“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运用方式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诵读;微课程
微课程是依托于现代网络技术及产业所形成的新型教育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信息交流优势,同时也为教育深化改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微课程具有时间短、能量密集、知识点直观等特点,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同时微课程还能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方案调整,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基础,进行有针对的教学[1]。
一、重视微课程教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微课程”即微型视频课程,以互联网为传播载体,由小学语文教师对“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内容进行录制,既包括真人视频讲解,也包括动画视频讲解,尤其对抽象性的教学更有优势。微课程的制作可以针对特定的教学知识点开展,一般情况下微课程内容较短,仅仅针对一两个知识点进行教学,有强烈的针对性,而且形式更加多元化,便于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反复观看,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典古诗词诵读”学习过程是学生了解作者意图,并进行自身的思想转换的过程,而“经典古诗词诵读”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主题内容,或单个或多个,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按特定的诵读原则整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经典古诗词诵读学习的方法,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于文章及主题思想的深入探究,对于理清诵读内容的主线脉络具有积极性作用。相较于传统的诵读教学而言,微课程诵读的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化,符合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诵读理解能力,教师应了解经典古诗词诵读的教学特点,并针对当前学生的古诗词诵读学习现状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2]。
二、整合多元化微课程资源,构建学生语言能力框架
首先,微课程的内容篇幅较短,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知识要点,对于学生而言更容易理解及记忆。其次,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基础,微课程本身具有针对性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选择教师,教师也不必为了迁就学生而加快或放慢教学速度。最后,微课程具有能量密集的特点,教师会通过视频的方式统一讲解课程要点、难点、重点。实际教学中可能需要教师反复进行讲解才能理解,但是通过微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减少教师的工作强度,这样就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创新方面。在微课程教育背景下,“经典古诗词诵读”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更加复杂化多元化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通过横向及纵向的诵读对比,使学生能够接触丰富的课内外诵读资料,不仅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开阔思维。同时“经典古诗词诵读”需要教师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指导方案,并通过听说读写等多个环节进行语言实践,从“读得懂”到“读得通”,让学生不断积累语言经验,从而更加精准地把握作者的意境传递,实现自身语言能力的框架构建。“经典古诗词诵读”需要教师依托于现有的教材内容,为学生制定符合其学习需求的教育主体框架,并不断拓展学生的诵读范围。“经典古诗词诵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以及语文思维能力的提升,微课程转变了以往单篇诵读的模式,而以多篇文章的对比进行诵读,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诵读量,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写作技法,对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论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路径
一、开展经典诵读,丰富语言储备,使学生厚积薄发
各种经典书目和经典作品的诵读已经在中小学普遍开展起来,可以说经典诵读在不少学校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另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经典诵读活动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唤醒智慧和灵气。除了要做好书目的推荐工作,教师还要让经典诵读全面而有效地开展起来。“课前古诗诵”、“班级赛诗会”等诵读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好词、好句摘录”、“读后感”和“手抄报”等活动可以让经典作品的精华得到积攒和内化。有了这些积累,学生运用起文字来就不会生涩了。正如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正如苏轼所主张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二、重视写法指导,掌握写作技巧,使学生轻松习作
1.教给学生基本的构段谋篇法
有了内容该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出来呢?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谋篇构段的方法就很有必要了。我们很多语文教师会结合文本,让学生从“模仿”入手,不失为一个聪明而有效的做法。比如: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东方之珠》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用“中心句总起”法,按“总分”或“总分总”的写法来练习写片断。另外,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逐步渗透“开头法”和“结尾法”的指导。学生心中有了这些基本框架,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2.教给学生基本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如何具体生动地表达,把内容写清楚写精彩呢?这就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了。对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小学中年级学生,必须掌握几种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和设问等。但在训练时,不宜一蹴而就,应让学生从仿到创,从句到段地逐步训练。例如:《校园一角》、《有趣的云》等习作可让学生重点练习比喻、拟人等写法。当然,在实际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习作要求灵活调整训练要求和目标。而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学生也是必须掌握的,比如:描写景物时,可以把动静结合的描写法以及从景物到人物的写法教给学生。在描写人物时,如何抓住人物特点,如何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等方法,也是学生需要明白的一些基本技巧。
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教育功能定位
一、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教育之功能定位
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逐渐转变观念,对高校人才培养开展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广泛的认同。应当说,通识教育理念为长期处于困惑状态的大学语文教育指出了一条明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对大学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语文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基于“语”与“文”,一方面,语文具有工具性:语言是认知的工具,是传播文化的工具,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提高人们认知、交流、交际的水平,这是现代语文教育最具功利性和实用性的价值。另一方面,语文还具有人文性:语言文字本身不仅是交际的工具,更是生命的符号,是人类用来传递事、理、情、志的载体,是文化的载体,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再加之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故而同时又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人格和国格的教育,同时承载着传承、发展人文精神和养成人格、陶冶情操的“育人”功能。长期以来教育界就有语文教育属性的工具性或人文性之争。其实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在作品学习中不能截然分离: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优美的意境、崇高的精神和深刻的哲理,都必须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是在面对不同教育阶段的不同教育对象,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设置有所不同。面对初级语文学习者,语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之提供语言学习的入门知识,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应用能力;随着中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为学习者“登堂入室”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有条件可以超越专门知识训练,面对处于“精神成人”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以实现人格养成和文化传承为最终目标,致力于培养健全的、博雅的、和谐的“全人”。徐中玉先生说:“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审美能力的提高,学好、教好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它的价值是无法用一时物质回报的多少来衡量的”。基于教育的人文化,大学语文教学以中国传统语言文学经典的解读为主,同时注重文史哲乃至自然科学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在教育实践中长于创设富有情感因素的教育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促使知识内化为素质。这些教学特点与通识教育理念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所以以文学、文化和人文精神为题中应有之意的大学语文教育成为通识教育实施的重要课程。
二、现行大学语文教育的非通识性
(一)功利主义导向下大学语文教育的工具化
功利主义导向在中国当代教育中长期占统治地位,或把教育政治工具化,或经济工具化,语文教育亦未能幸免过度。在建国初期一段时间,语文教育一度成为道德伦理、政治教化的工具;19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学教育很长一段时间被直接纳入实现工业化、科技化为目标的现代化建设中,呈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明显的重实用轻基础、重技能轻理论、重短期利益轻长远效益等倾向普遍存在。那么,在这一价值取向影响下,大学语文课即非专业课程、又非统考课程,在各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心目中自然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多开实用性课程、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成为各学校不约而同的选择;在总课时受限制的条件下,大学语文成为课时削减的首选目标。既算是勉强保留课程开设,也是一味追求功利效果,反复强调强化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应用性、服务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成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性意见,语文教育的存在价值,即是为专业课服务、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相应的,在教学内容方面,与专业学习、技能学习联系紧密的相关选文备受青睐,而涉及文化审美的选文被认为是“无用”的“风花雪月”而被拒绝进入。为迎合专门人才的培养,大学语文教育的领地在很多高校仅仅只有剩下应用文写作,该课程也被迫把教学中心放在适应专业需要的技能训练上而非写作素养上,已远远偏离通识教育的要求。
(二)科学主义倾向下大学语文教育的模式化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实际上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认知活动,或称智力过程,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形成的过程,与之对应体现出的是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功能;一是情感活动,或称非智力过程,实现的是非智力因素(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的培养,与之对应体现的是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功能。基于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二者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但事实上,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度风行“智力至上”的教育主张,单方面强调学生的记忆、理解、归纳概括等智力因素培养,相应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被忽视。体现在语文教育上,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专门的语言技能训练充斥课堂,注重语言认知功能的实现,重视知识的死记硬背和技能的训练,对一篇作品的阅读往往执着于字词的表层意义、句子的静止结构、修辞的格式种类、篇章的逻辑归纳;一部有血有肉的作品在文学课上常常被教师“大卸八块”,在对诸如背景、年代、人物、情节、结构、艺术特色、影响等进行条分缕析、面面俱到的技术性“解剖”之后,语文学习不再是个性飞扬、情趣盎然、充满生命活力的创造性活动。语文教育公式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课文学习=字词认知+段落划分+中心思想的归纳+艺术特色总结,文章写作=开门见山+阐述事例+结尾点题。相应地考试也走向模式化,试卷只有一份标准答案。学生面对的是一大堆要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的东西。如此这般,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千篇一律、千人一律,无需个性和创造,习惯用统一的标准和同一模式来规范来约束学生的发展;通识教育自然也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