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经典案例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实训课程下物流仓储管理论文
一、实践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的区别
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一般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本知识把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概念通过讲授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并且通过提问和例子来帮助学生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思考,主要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和课后的习题来巩固专业知识。实践教学法则是不同于传统理论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对具体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锻炼学生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处于被动的学习者,而是扮演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所以学生必须在上课前就仔细阅读老师安排的案例,并且思考在遇到合格问题的时候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决策,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些都必须要符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才能得出现实并且具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实践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授课方式的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主要是教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听,教课的重点基本都是围绕教学的重点和中心。而实践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实际的案例。实践教学的基础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做课堂的主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探讨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课前都会把案例交给学生供其提前思考,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2.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以及责任的差别
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把课本的理论重点传授给学生所以主要熟悉教材,表达清晰就可以算的上是一个好老师了,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教扮演的角色是一个引领者的作用,责任是使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当中。所以实践教学法比传统的理论教学更加适合当代的学生,结合仓储管理课程的基本性质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实践教学的方案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二、实践教学的作用
生本教育在中医经典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生本教育是一种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的教育方式。“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生本教育最核心的本质。通过分析生本教育在中医经典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优势及注意事项,以提高生本教育对中医经典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本教育;中医经典;教学
生本教育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其教学观认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的作用表现为引导学生,使学生获得学习的能力。生本教育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这与我国的传统教育完全不同,其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只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1]。
一、生本教育的理念
生本教育是由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即以“生”为“本”的教育,这个“生”既是指学生,也是指生命,即教育要尊重生命发展规律,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生本教育的特征之一,就是真正认识和把握学生的发展规律。“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则处于主导地位。生本教育认为教师是学生生命的“牧者”,而非拉动学生的“纤夫”[3]。所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其学习方法。
二、生本教育在中医经典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方式
生本教育有“四个突出”特点: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突出学习者的学习、突出小组合作、突出探究。“四个突出”相辅相成、紧密相结合是将生本教育应用于中医教学中的关键[4]。中医经典课程通常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医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临床应用人才是中医课程教学的核心任务。中医经典课程对中医理论的完善以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优化策略探析
摘要: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而网页设计课程更当关注应用实践、企业实践、设计实践。结合过往教学经验,探讨了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优化策略,希望从教学资源、校企合作、设计经验等层面,优化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践视角;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优化
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教学经验丰富,然而真正从实践层面上探讨课程质量优化的研究却不多。实践经验的累积,是学生获取实践能力的先决条件,更是设计出优秀网页作品的基础。鉴此,从实践视角探讨了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优化策略,希望对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具有参考作用,为网页设计行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现做如下分析。
一、网页设计课程实践维度
(一)应用实践。高职院校开设网页设计课程,首先是从应用层面上教会学生使用各种网页设计工具。学生对于网页设计软件各种功能的熟练程度,决定了学生日后完成网页设计任务的速度。实践层面上,需要学生至少能够临摹优秀作品,而临摹的基本条件便是学生掌握网页设计软件的各种功能。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网页设计课程,所教授的应用软件类型主要为三个方向,图片设计软件、网页布局软件、网页代码编辑软件。图片设计软件主要是在线优化图片质量,既要保证上传和加载速度,也要保证图片像素质量。学生至少需要掌握AdobePhotoshop、AutoCAD等制图软件的基本功能,才能在网页设计上达到从业水平。网页布局软件的应用,决定了网页总体设计效果,是网页设计课程的主要讲授内容,如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等软件使用频率最高,也是当前高职网页设计课程的重点知识结构。最为主要的是教会学生使用网页前端制作工具,对网页呈现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掌握其中的设计技巧和方法。网页代码编辑软件较多,编程语言常用代码包括:CSS、HTML、JavaScript、ASP、PHP、CGI等。由于高职院校课时有限,需针对某一种常用代码进行详细讲解,以保证学生至少掌握一种网页代码编辑方法,达到设计网页后台程序的基本需要。
(二)企业实践。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最终实践层面在于企业,尤其是那些网页需求量极高的企业类型,对于学生网页设计经验要求也很高。从企业实践角度考量,学生必须具备帮助企业不断完善官网首页、子页面、各种链接页面设计效果的能力。因此企业实践才是学生走出校园,走上职业岗位的学习实践目标。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发展目标,而评价学生是否具备了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不应当由校方直接评价,而应当由企业评价和客户评价作为实践基准。由于网页设计市场高速发展,尤其5G时代的来临,令智能终端流量激增,H5页面的设计需求也在不断更新。真正了解市场需求的网页设计课程,才能契合市场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那么单独依靠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实际上是很难实现市场需求的全面对接。学生设计作品也更需要企业平台的检验,才能透过企业了解客户需求,真正反映出市场发展动向,以及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职业能力条件。因此,企业实践是当前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的必然发展趋势,更是拓展学生眼界、增强实践能力的必然发展之路。
(三)设计实践。网页设计归根结底着重于“设计”,设计能否被企业满意,能否令用户欣赏,都决定了学生的职业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的实践,究其根本仍然是设计案例的反复实践,并从中总结出各种实践性较强的设计经验,以供学生从业所需。网页设计课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各种设计软件的基本功能,适应企业人才发展需求,更要在设计层面上有所创新。一味效仿临摹他人设计作品,并不足以培养学生的设计灵感和审美能力。故而设计实践才是真正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课程标杆,更是为网页设计行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发展尺度。以往时期,高职院校误以为将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网页设计工具,便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网页设计行业。而从近些年的行业入职标准来看,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其中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在于,网页设计作品更趋向于大众审美,实践经验不足的学生很难获得就业机会。这种设计经验并非对于设计软件功能的使用能力,而是超出以往设计构思推陈出新的设计构思和创造力。那么唯有突破设计实践的局限性,才能提升高职院校网页设计课程质量。
经典诵读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中探究
摘要:中华经典诵读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影响,对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虽已有经典诵读的元素,但缺乏系统性、融合度不够。基于此,本文就经典诵读融入播主专业教学的必要性及两者深度融合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具体分析了课程设置、课程教学与课程考核如何进行相应地改革创新,以期对现今播主专业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中华经典诵读;深度融合;实施策略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我国文化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美。她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我们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更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诵读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宛若享用一道精神上的饕餮盛宴。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诵读经典不但有助于其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而且对其人格的养成、情操的陶冶、道德的修炼都非常重要,更是青年一代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的具体实现。但过去相当长时间里,经典诵读在国民教育阶段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高等教育为例,很长一段时间内偏重专业教育,对中华文化传统经典弘扬和发展不够,这导致高校出现缺乏人文精神、实用主义盛行的现象,年轻一代缺乏文化自觉与民族自觉。因此,国家提倡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在国民教育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教育部与国家语委也通知指出高校大学语文及中文、播音主持、影视话剧表演、师范类等专业相关课程中应进一步强化经典的讲解、诵读和书写技能的训练、考核。所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融入经典诵读是十分必须且必要的。
一、经典诵读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必要性
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是敢言善言、勇于担当、知识丰富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者。经典诵读的开展对播主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
(一)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首先,诵读是播主专业基础教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训练方法。将蔚为大观的经典作品选做诵读素材,能为很好地为基础教学中的吐字与发音训练、气息运用训练、语言表达技巧训练等提供助力,为学生实现“有稿播音锦上添花”夯实基础;其次,诵读所需的表演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舞台表演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意识,教学中充分开展诵读活动,能提升学生相应的这些能力。因此,在专业教学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势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二)有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既要求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也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播音主持的工作岗位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在专业能力之外,还应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史功底与人文素养。所以在专业教育阶段,应该要重视学生这一素养的形成。中华文化经典从秦汉传承至今,诗词、曲赋、小说等作品灿若星河,满含汉语言的美感、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情感。诵读经典即能在理解、学习作品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文学修养、美学修养、历史文化知识,也能从诵读的音律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
经济学案例教学论文2篇
第一篇
一、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采用应试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师进行“满堂灌”甚至“填鸦式”课堂讲授,而学生则采取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无疑,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作为区域经济学课程老师,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注重要最新社会热点的应用,同时采用同学们更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如随着“两会”的召开,可以快速将两会传递的最新信息,利用专题讲座,或者案例讨论等形式,应用于自己课堂教学中。
二、理论教学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如区位论、产业理论及增长理论等,因此,区域经济学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的讲授,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熟悉与系统掌握整门课程的系统知识;另一方面,理论知识可以有效地指导案例教学,如增长理论,在讲授学习完基本理论,清楚理解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的基本理念后,可以在课程上,让同学们讨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采取的发展策略,如“”时期实行的发展策略,而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因此,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是前提和基础,而案例教学是对区域经济理论学习的升华与应用。
三、经典案例与地方性案例相结合
在区域经济学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经典案例与地方性案例相结合。在区域经济学发展中,一些经济学家总结和积累了许多经典案例,在经济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案例时,应注重学生的熟悉度,尽量选择学生有所认知的。如区域经济学中“区域开发”理论,其经典案例是“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但对于广西的学校与学生来说,更加熟知的是“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开发。经典案例比较典型,在教学中可以对讲授的理论进行分析说明,但是由于学生认知程度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会对自己城市自己身边的案例更感兴趣,更加容易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会使理论学习更加有效。
国际关系课程案例教学应用
摘要: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的运用及讨论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在国际关系课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国际关系中标志性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弥补知识缺陷。通过个案分析将国际关系相关理论与国际关系史相互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把握国际关系发展的核心原则,进而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增强其跨学科研究的意识。
关键词:
案例教学;国际关系;经典案例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学的主题、内容以及课堂组织形式,要求学生按照既定方式完成学习过程,学生处于相对消极和被动的地位,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这只是知识的单一流动,即从教师向学生传递。案例教学则大不相同。教师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必须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量,尽量多地提供相关案例资料并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对话,教学方法以讨论为主。此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知识是双向流动的。在国际关系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当代国际关系中标志性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在弥补知识缺陷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一、何为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具有较强的启发性与实践性,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中,加强案例教学十分有必要[1]。案例教学的关键是案例的运用。案例所展示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件,是对事物从静态描述到动态演进的过程。案例往往是包含冲突、矛盾的事件,其应该具有典型性,通过事件反映问题,并给人带来一定的启示。在利用案例时,必须要明确案例的主题,突出事件所蕴含的对立与矛盾。当然,案例也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要有具体的叙述,并将事件还原到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这样才能揭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心理活动[2]。可见,案例教学并不只是简单的教学技能,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材料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编排等,教与学融为一体。就教师而言,其首要任务是选取适当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要经历材料选择、问题设置等过程。教师要对这些案例有明确而具体的认识,这样才能将案例的整体性呈现出来。对学生而言,则需要发挥自身能动性,主动自觉地肩负起学习责任。学生在课前应就案例的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进行研读、分析,并得出自己对事件发展的认识与结论。学生在做好课前准备的同时,还应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在课上课下都要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和智慧。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自觉加强彼此间的讨论,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事件发展的洞察力,使课堂成为历练能力、提升智慧的真实场所。在与教师和同学的讨论中,在不同观点的交锋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案例教学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的运用
摘要:有关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可以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分角色扮演法、案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在《酒店管理概论》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学生的能力培养为着眼点,重点分析案例教学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案例教学的策略。通过案例教学,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
关键词:案例教学;酒店管理概论;创新
大众旅游时代的今天,旅游业作为新兴战略支柱产业,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而酒店作为旅游产业之一,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酒店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目前,高等应用型院校的专业核心课程《酒店管理概论》,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酒店及酒店的业务特点,酒店的社会性和社会联系;酒店管理的含义和要素;酒店管理的内容;酒店组织管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公共关系、酒店营销管理、酒店物资管理、酒店设备管理;使学生熟悉酒店的服务项目和服务技能,具备酒店分析问题能力、业务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酒店服务礼仪,树立酒店管理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团队意识以及语言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结合行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融合实践能力。案例教学在《酒店管理概论》中运用,这是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案例教学运用于酒店服务技能、服务流程控制能力;酒店基层和部门管理能力。例如酒店餐饮管理能力、酒店客房管理能力、酒店前厅管理能力、酒店会议管理能力等;酒店综合管理能力。再如酒店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酒店营销调研与活动策划等。了解加盟、运营经济连锁酒店或进行酒店管理培训机构的运营及技能培训的能力,具备涉外服务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提出
(一)案例教学的起源
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开始提出案例教学法。20世纪80年代,师资培育中也采用案例教学,且尤为重视。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也提倡采用案例教学。21世纪很多高等院校,推荐采用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逐渐成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中国的院校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自1994年正式引入,主要是培训企业管理人员。此后,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也逐渐采用案例教学。通过一些经典的案例,例如模拟酒店服务的场景,学生置身于案例现场,解决旅游服务中的各种问题。很多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通过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分析、讨论各种管理方法,归纳一些基本原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扩展了自己的视野。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行政法互动式教学实践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的14门核心课程之一,随着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同时,这门课程需要面对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实践性日益增强,教学的难度也不断加大。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将案例教学与互动理念融合的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应该成为下一步教学改革的方向。 一、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优势 1.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是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一系列实际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使学生掌握有关的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周川,2002)。1869年,时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兰德尔教授首次将案例教学引入法学院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案例教学已经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法学教育的重要方法。而互动式教学理念是一种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创造出师生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等方面的相互交融中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的本质是平等与相互尊重(王伟伟,杨秀丽,2005)。 因此,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是指以互动式教学理念指导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案例分析的单向模式,让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体,全面参与案例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评价,通过师生互动完成案例教学的方法。 2.互动式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式案例教学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案例分析的模式,主动地参与到案例的选择和分析过程中,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社会热点案例,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互动式案例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释放他们的能量,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创造力和批判精神(孙枝俏,2010)。 (2)自主分析案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动手能力。互动式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独立分析、独立思考,将搜集资料、分析复杂法律关系的重任部分或者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完成,有助于培养法科学生必不可少的法律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3)师生互动,有利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知识传授的效果。互动式案例教学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热烈讨论,能够在不断思考和相互辩难的过程中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生动化,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行政法学互动式案例教学的流程设计 1.案例的选择与课前准备 (1)案例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案例是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实现案例教学法功能的前提。由于学生是《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内容的初学者,因此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指导。笔者认为,在案例的选择上,教师和学生应该合理分工,协调互补。 教师负责对部分经典案例的分析。对部分经典案例进行讲解是教师的责任,一方面这些案例重大复杂,对于同学们掌握相关知识点十分重要,必须详细分析讲解;另一方面,也是给同学们作出示范,有利于案例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教师为学生列出备选的案例信息,指出案例搜集渠道,指导选择方向。互动式案例教学区别于传统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列出备选的不完全列举的案例信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次程度,结合社会热点,作出合理的指导。 (2)案例的课前准备。案例教学的信息量很大,如果课前不能很好地归纳提炼,讲解的效果就无法保证。对于需要精讲的案例,教师应该仔细剪裁,既不遗漏重要信息,也要做到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尤其是要理清复杂案件的脉络,归纳出主要争议点,为接下来的分析讨论打好基础。案例展示的形式主要是PPT课件,应该努力做到图文并茂,必要的话还可以包括简短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教师对部分经典案例的介绍应该放在学生自主分析案例之前,给学生以必要的示范。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比如背景资料的补充、不必要信息的删减、显示效果的调整等,都会对案例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尤其是要注意指导学生控制时间,避免内容过多匆匆讲完或者拖沓冗长占用大量课堂教学时间。 2.互动式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 (1)引入案例的时机。教师除了在课程开始时选择一两个经典案例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提出案例,供大家讨论。但是学生自主讲解案例的时间不宜过早,因为案例涉及的行政法知识点比较多,课程刚开始时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不够,所以学生自主讲解案例应该在课程进行了一半以后进行,之前主要还是参与教师介绍案例的互动讨论。 (2)课堂互动讨论。不论是教师选择的案例,还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案例,一般都可以按照“介绍案情—提出问题—表明观点—课堂互动—重新评价”的步骤进行。为了使讨论更加深入,可以将案例在课前发到班级公共邮箱,让大家有所准备。为了使讨论更加集中,也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先小组讨论,再推举代表集中表达观点。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必须要保持“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的开放氛围,鼓励同学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即使这些见解不够成熟全面,但这种“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对于启迪思考、探索新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师在讨论的最后应该给出总结性的评述,对讨论中出现的各种观点要及时回应。当然,对于一些复杂案例,教师应该强调讨论结果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以此作为学年论文甚至毕业论文的题目继续深入研究。 3.课后的修改完善与成绩评定#p#分页标题#e# 如果案例的讨论仅限于课堂,其作用也是有限的,互动式案例教学法要求课堂讨论后的“二次互动”,即负责主讲的同学根据课堂讨论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案例分析,作为作业上交,讲师对作业进行批改,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本门课程成绩的依据之一。 实践证明,由于学生们重视平时成绩,对案例的修改完善起到了很好的知识巩固和复习的作用。同时,教师通过批改案例分析作业,能够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案例教学的得与失,有利于接下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这种“二次互动”也使平时成绩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学习的努力程度,较为公正合理,避免了由“书面考试成绩决定一切”的片面考核方式带来的弊端。 三、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行政法学教学中的进一步深化 1.互动式案例教学与司法考试复习的结合 自2008年以来,为了缓解法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国家司法考试政策放宽,法学专业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可以参加国家司法考试,这也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司法考试主要通过简短的虚拟案例考查学生对于现行有效的法律条文的理解,与以前偏重理论分析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大差距,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行政法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互动式案例教学应该努力使理论教学与司法考试考核要求相结合,使学生不仅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理论,也具备相应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在案例教学中,除介绍经典案例外,还应引入“虚拟案例”、“微型案例”甚至司法考试真题,模拟司法考试的情境,锻炼学生的实战能力,为学生将来参加司法考试作好准备。 2.互动式案例教学与“法律诊所”教育的结合 “法律诊所”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又称“临床式法学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实践性法学教育模式,该模式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通过指导法学院学生参与处理实际的法律案件来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即将学生安排在直接面向社会从事法律服务的法律诊所中,让学生承办真实案件,面对真实的客户和真实的对方当事人,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经历整个办案过程,使学生掌握办理法律案件的技巧和技能,增强对法律职业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培养高水平的法律人才打下基础(马海发•梅隆,2002)。 为了更好地贯彻法学实践教学的教育方针,笔者所在学校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已于2009年建立了法律诊所。诊所的常规活动包括组织模拟法庭、组织学生到法院听审、在校内外提供法律援助等,这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课程深化互动式案例教学提供了载体,借助这一平台,将鲜活的实例引入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法律援助实践中学习,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增强互动式案例教学的时效性 近年来,《行政强制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先后出台,《行政诉讼法》正酝酿大幅度的修改。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发展迅猛,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案例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增强时效性,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补充教材、拓展视野、激发兴趣的作用。比如,在讲到行政征收的时候,笔者结合举国瞩目的“新拆迁条例”的立法进程进行分析,结合“重庆最牛钉子户案”、“成都唐福珍案”介绍了2001年旧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出台背景和在现实中产生的弊端,对2010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破天荒地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条文进行分析比较,使大家了解了行政征收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关键因素,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也有了新的、专业化的视角。 4.建立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反馈机制 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互动”,在课堂教学完成后,互动交流也必不可少。从交流的效果来看,由于本身就是互动式案例教学的主体,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成效与不足的评价非常中肯,大多数学生认可这一教学方法,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建议。 这一反馈机制的建立,体现了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师生平等与相互尊重的本质,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