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计量技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信息技术在计量校准中的应用
摘要:
介绍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数字采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以及条码识别技术在计量校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了软件技术在计量校准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计量校准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信息技术;计量校准;技术应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企业数量的增多,计量校准机构在开展业务时所处理的仪器呈现出多量、多样化的发展趋势[1]。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相关机构作业的难度逐步提升。基于此,为了促进计量校准机构的管理、技术、服务等水平的提升,相关单位加强了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发展。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计量校准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并就该技术在运用过程中所取得了效果进行论述。
1信息技术在计量校准工作中的应用
为了确保我国计量校准作业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实现在智能化、数字化、便捷化方向上的发展,相关单位以及工作人员加强了对于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而实现了计量校准流程的创新以及发展。目前,在计量校准工作中最常运用的信息技术主要为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数字采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测试技术以及条码识别技术等[2]。
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分析
摘要: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医疗设备的计量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变革。现在,医院引进了更多的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医院耗费资金引进设备目的是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和准确性。大多数的医疗设备都有计量特性,通过计量检定校准可以保证计量值的准确可靠,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准。本文对医疗设备的技术管理方式做出分析。
关键词: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在医院内部,医疗设备占据医院大部分的固定资产比例,为患者提供救治服务,为医院创造经济效益。在医疗事业发展的同时,医疗活动对设备的依赖性也随之提升。医疗设备的质量也将直接影响对患者的救治效果,而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的应用也是保证设备应用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过去医院的设备计量方式采用相对保守的手工管理模式,现在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水平得到了优化,现代信息化技术逐渐得到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医疗设备的计量质量和控制管理水平,也更便于改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对患者的救治能力。信息技术是网络环境下的现代通信手段,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传递。现代的医疗设备计量技术就结合信息化技术,提升了医疗设备计量工作效果。
一、医疗设备计量技术管理的概念
计量是一种科学的测量方式,以量进行推测确认和定性分析,以量值进行统一和溯源。医疗设备计量工作就是对医疗设备参数进行校正的一个过程。目的是提升设备的使用质量,顺利完成对设备参数的矫正,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医疗设备的使用效果。工作人员在从事质量检测活动时,会对医疗设备的计量方式做出分析和研究,采取措施,保证设备计量的精准度。在应用医疗设备计量技术时,通过合理的执行程序和控制措施可以对医疗设备的使用缺陷进行矫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医疗设备计量状况
(一)医学计量意识淡薄
计量检测技术和质量技术监督探讨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的情况来看,产品质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有效提高中国产品的质量,它还可以提高产品在现代经济市场上的竞争力,只有重视产品质量控制,才能面向世界消费者,占领世界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提高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销量,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中国经济贸易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中国现有的测量和测试技术以及质量技术,文章介绍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测量和测试技术的改进在质量控制技术中的体现和应用。
关键词:计量检测技术;质量技术检测;关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跟随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壮大,市场的竞争手段和竞争力也逐渐加剧,部分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它们不看重企业长远发展,只顾眼前利益。这就是市场上一直频繁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的原因,导致市场因这些不良因素的介入,失去市场平衡,市场经济紊乱。这一问题的解决方式主要通过质量检测部门的严格把关才能缓解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市场运营问题,合理的计量检测技术能够积极地开展质量监督工作,引导企业正确把握发展方向,提高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标准和重视,更好地推动企业健康稳步发展,各个企业联合起来共同促进新时代经济建设的发展。
1关于计量检测技术的内容
概括在我国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关于产品的质量检测技术也越来越达到人们对生活要求的高标准,检测技术和科学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彼此发展,检测水平提高相对于反映出科学技术水平也高。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那么与之相关的检测技术也在发展,并为以后的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和明确了发展方向,计量工作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层面下进行协调和开展,这有利于计量工作的稳定和规划,统一国家的计量标准,在国家制定的记量单位中进行监督和管理。提高监测技术研究监测方法,文章将计量工作分以下三个方面来概括。
1.1工业方面
在企业中,工业计量是使其满足经营要求的数据活动,作为计量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使生产产品的前提,是企业管理工业生产的基础条件,计量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是重中之重,把握计量标准,促进企业经济发展,跟随现代科技技术发展,看清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保证生产活动安全,产品质量过关,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计量装置监测通信技术的探讨
摘要:目前,大量的专变箱体应用较多,因其,数量多、运维任务重,且窃电、小动物进入、损坏、短路烧毁等现象时有发生,给供电部门和用电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设计一套智能专变计量装置,利用智能感知元件和通信模块,智能感知元件包含烟雾传感器、温湿度变送器、振动传感器和智能锁具,通信模块具有和智能感知元件通信的功能,其通信方式为RS485,通信协议为DL645扩展或MODBUS。通信模块根据智能感知元件的感知信息判断专变计量控制箱所处环境是否异常,异常情况下发出告警信息,严重异常时输出节点控制开关跳闸。智能专变计量装置的技术研究与应用能够提升专变用电客户的服务水平和响应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电气火灾,对减少运维班组工作量,减少经济损失,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客户用电体验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专变箱体;计量监测装置;智能感知元件;通信模块
1研究背景
目前湛江供电局现有在运行的专变计量装置(专变表箱)达21000多套,数量多、运维任务重,且窃电、小动物进入、损坏、短路烧毁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类问题一旦发生,对供电部门和用电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计量装置缺乏非计量功能的预警、监测及控制功能。专变计量装置具有计量,部分具有售电功能:本地计量、远程抄表、本地售电、低费报警、欠费跳闸、缴费合闸、开门报警等;缺乏非计量功能的预警、监测及控制功能。近年来,随着智能感知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做了一些挖掘计量设备非计量功能的尝试和创新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本项目将智能感知技术应用在专变计量装置中,使设备具有非计量相关的预警、监测和控制功能,具体包含:1)人为或异常开门时发送告警信息至运维人员;2)小动物闯入具有本地蜂鸣和远程信息告警;3)计量装置内部异常高温(75℃)或有烟雾时具有本地蜂鸣和远程信息告警;4)计量装置内部极端高温(100℃)或烟雾较重时将控制开关跳闸,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1]。
2智能专变计量装置原理
系统主要利用智能锁具、烟雾、位移(振动)、温度及湿度传感与通信技术、开关电器远程控制分断技术以及专变计量装置制造技术。该计量装置安装有智能感知元件、通信模块和可远程控制分断的开关电器,能够监测开门、小动物破坏、火宅烟雾、高温高湿等异常情况;系统通信模块单元通过RS485与智能感知元件通讯,并更加感知元件的数据信息判断计量装置所处的环境是否异常,并将异常情况告知运维人员,并在危险情况下控制开关电器断开,切断电源。如图1所示。智能专变计量装置通过烟雾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与温湿度传感器,实时对装置内部烟雾情况、振动情况以及温度与湿度等参数进行监测,并通过通讯模块发送至控制器,使得运维人员可以实时得知计量装置的情况;同时,通过对计量装置受损时的环境数据值进行计算,得到预设报警值,使得控制器更准确的对实时烟雾感应值、实时振动感应值以及实时温湿度感应值是否会对计量装置造成损害进行判断,可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减少误报警的情况。智能感知元件采用直流12VDC电源,通过通讯单元或外部加装直流电源的方式提供。每种智能感知元件的通信均为RS485,通信议采用DL645或MODBUS,通信单元以高频的速率抄读智能感知元件的感知信息来分析当前所处环境状态[2]。智能专变计量装置采用智能锁具,密码开锁或刷卡开锁,异常告警通过RS485与通信模块通信;烟雾传感计量装置安装在计量装置箱体顶部,采用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方式,报警信号以RS485通信方式输出;位移传感器安装于箱体底部,当有小动物闯入时,感知到位移变化,位移变化超过3mm时(或通过试验获取1kg物体位于底部时的位移变化数据)输出报警信息以RS485方式输出;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计量装置箱体的中间靠近内部发热严重的位置(开关连接处),温湿度信息同样以RS485通信方式输出;系统经过反复验证,获取发生报警和控制开关电器跳闸的阀值条件,设计时,既要避免误报警和误跳闸,也要确保该报警和跳闸时动作。通信模块在获取到智能锁具、烟雾传感及温湿度传感的信息后,需要根据信息做出判断并发送相关的预警给运维人员和本地告警,当现场环境到达异常严重时,控制进线的开关电器切断电源。
3关键技术研究
BIM技术的建筑工程计量思考探讨
摘要:工程计量贯穿于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目前我国多采用手工算量和BIM算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筑工程计量。文章以某实训大楼为例,采用手工算量和晨曦BIM算量软件进行土建工程量计算,并进行对比分析,剖析BIM计量技术的优缺点及其算量结果与根据工程量清单计算规则手工算量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为进一步提高BIM计量技术的准确性提供思路。
关键词:手工算量;晨曦BIM算量;一模多用
1概述
建筑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工程量、定额工程量、实物工程量)是确定工程造价的重要依据,也是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只有在准确计算工程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编制造价文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安排施工进度、组织材料供应计划、安排工程价款的拨付和工程结算等工作。建筑工程计量贯穿于包括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运营阶段在内的全寿命周期。目前,我国多采用手工算量和BIM算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筑工程计量,以应对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签证、各专业间的碰撞等情况。手工算量主要依据清单工程量计算规范,各省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图纸及设计变更,图纸答疑等文件,借助表格工具等进行工程量计算,该过程效率较低。而BIM技术将工程图纸的二维空间转化为三维空间,大幅度提高工程信息的集成度,提高计量效率和准确率,并能够通过其可视化、协调性[1]、模拟性、优化性[2]、可出图性[3]等特点配合模型提取工程量[4],且BIM计量软件通过内置计算规则、图集做法等,能够满足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中对清单工程量、定额工程量、实物工程量的需要[5]。在我国先后出现了多种BIM算量软件,根据其与Revit结合方式不同进行分类[6],如表1。晨曦BIM算量软件平台是基于Revit平台的算量软件,更便于实现一模多用,支持全国清单定额,内置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规范,能够导出模型构件工程量及清单工程量,定额工程量,实物工程量等,满足施工进度及材料供应安排等的需要和计价需要。
2工程概况
及研究路线某工科实训大楼分为A楼、B楼、C楼、D楼、库房和消防水池6个单元,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文以工科实训大楼A楼一层为例,针对柱、梁、板、墙、门窗等构件设计对比BIM计量和手工算量。本文依据《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50854-2013)福建省实施细则、《福建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预算定额》(FJYD-101-2017)、《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等标准规范,运用晨曦BIM算量软件进行BIM计量,利用晨曦手算稿软件进行手工算量。
3BIM计量与手工算量对比
通信技术在计量检定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将从计量检定的概念及其特点角度出发,对通信技术在计量检定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相关检定单位以及人员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通信技术;计量检定;应用
引言:
伴随当前我国通信技术不断提升,检定相关部门和人员应当总结过往工作的经验,将先进的通信技术有效应用于工作环节中,使得计量检定工作逐渐以通信技术为核心,从而适应当前科技发展潮流。通信技术在计量检定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优化计量检定工作,进而大幅提升计量检定工作的效率。
一、计量检定的概念及其特点
1、计量检定的概念。“计量检定”简称为检定,是确认和查明计量相关器具是否合法、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一项程序。计量检定主要指为了对计量相关器具的计量性能进行评定,从而确定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进行的整体工作流程,包括了相关检验及加封盖印等,不仅是量值传递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形式,也是使量值准确一致得以保证的主要措施[1]。2、计量检定的特点。计量检定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检定对象为计量器具。第二,检定依据为法定的要求,主要评定计量器具的计量相关特性,包括灵敏度、稳定度、准确度以及对准确度产生影响的其他计量相关性能。第三,检定目的为量值溯源性的确保,以及量值统一的实现。
二、通信技术在计量检定中的应用策略
电气工程中计量与测试技术的运用
摘要:计量与测试技术是电气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阶段电气工程运行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计量与测试技术的应用特点,明确新时展对电气工程提出的要求,深层探索电气工程中计量与测试技术的应用情况,为电气工程运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气工程;计量;测试技术;应用
0引言
电气化是现阶段电力工程和电力网络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电气技术的持续应用可以有效提升电气工程的运转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电气工程中也存在很多技术问题,直接影响电能计量和测试的有效性。由此可知,为了保障计量和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工作特点,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下面对电气工程中计量和测试技术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1电能计量方法
1.1常规计量
以110kV侧的电量计量为例,具体操作如下所示:①在计量110kV侧电能时,工作人员会使用三相四线电能表进行计量。这是因为电气工程在引用110kV交流供电的过程中,要结合电量计量设备管理要求,将110kV侧看作中性点接地的系统。在这一背景下,工作人员可以有效解决因为电荷不平衡带来的计量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明确电量计量工作中某一阶段使用的电量,需要工作人员计算两次抄表的增量。②工作人员在对弱电侧进行计量时,要从变电器入手,这也属于对电力用户终端提出的电能计量工作。电气工程最常引用的终端包含了电气设备和电机,而供电工作主要针对居民、空调及办公等环境。在这一背景下,电能计量工作要突破电气设备带来的影响,如谐波等。这些影响因素不但会降低计量与测试的结果准确性,而且也会为后续工作的实施埋下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选择适宜的计量方法。
仿真技术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摘要】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在2011—2021年发表的689篇虚拟仿真相关期刊论文为分析样本,旨在对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医药院校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行介绍和探讨。文章借助Excel、NoteExpress文献统计软件、RStudio云图制作等软件对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制作图表,进而从文献产量、质量、内容、应用领域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和评价。结果表明:近十年,各中医药院校虚拟仿真相关论文数量增长迅速,但论文质量不高;研究热点内容多集中在虚拟实验教学、虚拟筛选、分子对接等方面,且虚拟仿真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中医药领域的各个方面。最后就此次文献研究中发现的虚拟仿真技术在院校间的发展存在差距,学科发展不均衡,期刊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建议和方向。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虚拟仿真;文献计量学
虚拟仿真技术是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等信息科技迅猛发展的基础上,将仿真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该技术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最初被美国军方用于对飞行员和宇航员的模拟训练。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创新,虚拟仿真技术逐渐转向民用,并逐渐应用于教育、医疗、工业、科技、交通等领域[1]。近年来,国外高校在教学中应用虚拟仿真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中国为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校实验教学的融合,不断强化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大力提倡高校建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014年教育部批准了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7—2020年,教育部开展普通本科高等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2],中医药虚拟仿真技术的开发也正在大力开展,虚拟仿真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与崛起也为中医药院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些年,中医药高校在学校的建设中,已将虚拟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医理论、中药、中医诊治、中医教育及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等领域[3]。当前,中国的院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学术成果、论文产出的重要基地。文献作为科研产出的主要形式,其数量和质量能从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最新进展[4]。在2011—2021年十年间,中医药院校的虚拟实训平台建设情况如何?该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2011—2021年所发表的论文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医药院校学科建设和传统医学发展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该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重庆维普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全国独立法人建制的24所高等本科中医药院校为检索对象,其名称如下(以首个汉字拼音排序):安徽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选择数据范围为期刊论文;选择时间范围为2011—2021年;以“虚拟+中医药”为主题词检索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的相关文献,然后查看题目、摘要、确定文献是否符合入选标准,如不能确定,则查看内容并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只纳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论文为该校论文;用Excel软件,借助Note-Express文献整理工具和RStudio云图制作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进行文献产量、文献质量、文献内容和应用领域的图表分析与结果研究。
2图表分析与结果研究
2.1文献产量分析。共筛查到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2011—2021年虚拟仿真相关期刊论文689篇,利用Excel软件对筛选出的论文按照年份进行统计归纳,生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从2011年到2021年,全国24所中医药院校有关虚拟仿真方面的文献量总体是增加的;随着2014年教育部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投入,自2014年开始虚拟仿真相关文献的数量出现明显增长,且在2015年后增速明显;2016—2019年间发文量略有下降但保持稳定状态;2019之后增速明显,这种增速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源于国家和教育部对虚拟仿真项目的更加重视[5]。该研究对各中医药院校的发文量进行进一步筛选统计,发现发文量位列前五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64篇)、南京中医药大学(57篇)、山东中医药大学(50篇)、广州中医药大学(48篇)和上海中医药大学(42篇),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发表相关文献最多(如表1所示)。这5所院校也是国家最早兴建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具有良好的学术声望和优质的科研资源[6],近些年在虚拟仿真平台建设方面也走在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从表1不难看出,单就发文量来说,各院校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各院校虚拟仿真技术的各项投入和建设情况的差异,位于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山东等省份地理位置优越、科教规模大的中医药大学,其虚拟资源的投入和论文析出情况均优于其他地区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