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急救培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急救链式管理在胸心外科护理中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急救链式管理用于胸心外科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调整胸心外科护理管理方案,构建急救链式管理系统,从理论培训、急救操作、现场模拟三方面提升护士的急救能力。同时制定规范化的抢救流程,梳理急救工作链,对各个环节进行完善,确保各个抢救环节环环相扣。将2018年设为实施前,2019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胸心外科护士的急救能力评分、护理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结果:胸心外科护士的各项急救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胸心外科护理有效抢救时间为(44.9±7.6)min,显著低于实施前的(63.8±11.2)min(P<0.05);抢救成功率为95.6%,显著高于实施前的89.1%(P<0.05)。结论:构建胸心外科的急救链式管理方案,能够确保护理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胸心外科;护理管理;急救;链式管理;效率
急救是医疗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必要手段,急救工作的效率往往直接影响着抢救成功率[1]。由于危重症患者病况危急、抢救工作内容复杂,急救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完善、科学的流程进行指导,就可能导致护理工作出现重叠或空缺,严重影响抢救效率[2-3]。因此实现抢救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链式管理是指将工作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优化,确保每个环节平稳过渡。同时每个环节紧密相连,为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提供科学指导,实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升[4]。本文就急救链式管理在胸心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医院自2019年1月调整胸心外科护理管理方案,构建急救链式管理系统。将2018年设为实施前,2019年设为实施后。胸心外科共有护士16名,均为女性,年龄21~46岁。专科8名,本科8名。护士3名,护师8名,主管护师4名,副主任护师1名。实施前患者64例,男33例,女31例;年龄38~76岁。实施后患者68例,男35例,女33例;年龄32~78岁。实施前后护士及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构建急救链式管理方案。首先做好人员安排及培训工作,对胸心外科全体护士进行急救培训,分为理论培训、急救操作和现场模拟三方面,不但要求护士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备娴熟的操作技巧,急救中能够冷静面对各类问题。要求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必须独立负责某项抢救。培训后,所有护士必须通过考核,未通过者进入下一轮培训,连续两轮未通过考核者扣除相应绩效,直至达标。在此基础上,管理层对急救流程进行梳理,按照链式管理思路,对急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合理性评估,要求骨干护士模拟急诊流程,评估并分析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强调流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流程构建后,采用现场模拟形式,组织胸心外科护士进行学习,并发放流程手册,确保所有护士熟练掌握急救流程,能在工作中准确找到自己的定位。1.2.2完善辅助管理工作。围绕急救流程,完善辅助管理内容。对科室环境进行优化,安排专人负责环境维护,确保进入急救流程后,所有护士能够快速响应,急救车内物品每天清点并补充,每次急救工作完成后立刻进行药械补充。走廊内不得堆放杂物,减少意外事件拖慢抢救进度。1.2.3成立指导小组。充分考虑目前胸心外科护理队伍偏向于年轻化的特点,在构建链式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由护士长带头成立指导小组,由4名护理骨干组成,负责急救相关护理工作的开展。每次急救工作完成后,由指导小组进行总结分析,对急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流程优化的形式逐步完善管理方案,从管理角度来实现急救效率和成功率的提升。在危重症患者抢救时,要求指导小组至少有1名成员参与抢救,并对抢救工作进行指导。
1.3观察指标。对比实施前后胸心外科护士的急救能力评分,包括体征观察、风险评估、急救操作、突发事件应对4项内容,均以百分制计分,分值越高则说明该项能力越好。分别统计实施前后胸心外科的工作数据,对比不同时期胸心外科的护理抢救效率及抢救成功率。
市政办危化品企业应急演练通知
各镇街区安监所、危险化学品企业: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提升年”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市安委会办公室研究确定,全市危险化学品企业要积极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进一步增强应对和防范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就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急演练工作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应急救援演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活动,是考验企业和职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检验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锻炼应急救援队伍的重要手段。通过应急演练,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和配合响应,充分调动各个层面、各个节点应急救援资源,健全完善统一领导、反应迅速、科学决策、处置有序的应急系统,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有条不紊地组织应急救援工作,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
二、进一步做好应急救援预案修订完善和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一是各危险化学品企业,要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对现有预案通过演练认真修改加以完善,预案要注重针对性、实战性和实用性;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当明确危险化学品事故初起时岗位操作人员的应急报告内容和程序,企业负责人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等相关内容。要对具有爆炸、泄漏、火灾等危险的重点单元装置和储存区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结论,明确相应控制手段,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能力。二是要做好与当地政府和周边企业、住户、单位等的衔接,减少事故对周边的影响,要将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情况和可能造成的危害情况向周边的单位和居民进行告知,并提供基本的紧急疏散、个体防护和自救互救方法和知识。三是要配齐配足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器材、应急处置物资和相应品种、数量的急救药品,明确维护保养责任。
三、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期间的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全市化工企业都要组织一次应急演练活动,特别是氯碱、炼化以及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要针对火灾、爆炸、剧毒化学品泄露等恶性事件开展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活动。在应急演练过程中,要切实做到科学计划、结合实际、周密组织、讲究实效,保证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安监局拟确定1-2家典型企业,组织辖区内所有危险化学品企业现场观摩学习应急演练活动,取长补短,改进提高。各企业应急演练活动结束后,要加强对应急演练的评估、点评和总结工作,将应急演练的详细文字记录、现场照片存档备查,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视频档案。各镇街区安监所要建立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考核制度,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安全生产月”活动结束后,请各镇街区安监所将本地区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救援演练情况于7月5日前报送市安监局危险化学品监管科。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保障工作。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处置与预防相结合,将日常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要求,重点做好应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制定、物资和经费储备、应急队伍建设等工作,并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计划,按照各工作岗位在事故应急处置中的职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使全体员工熟悉本企业的应急预案,掌握本岗位的应急工作要求。通过不断加强培训演练,确保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常备不懈。
各企业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一些好做法和建议,请及时总结整理,报送市安监局危化科。
急救药品与物品安全管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急救药品、物品管理现状存在的不足,总结安全管理对策,以确保急救药品、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提升急救效率。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医院门诊急救科室急救车药品、物品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采用鱼骨图手法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以此拟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评价管理后质量。结果:2016年1月检查急救车药品、物品管理质量平均得分为(90.13±1.25)分,实施1年后上升为(96.77±1.36)分,最终2018年1月统计检查得分为(98.53±1.12)分,与2016年1月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2018年1月统计药品标签清晰、同种药品批号一致、不同种药品存放无混乱、高危药品有标实、账物相符等改善情况,与2016年1月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于门诊急救科室急救车药品、物品管理现状展开持续安全管理确有必要性,是提升管理质量、减少药品与物品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急救药品;急救物品;现状;安全管理
急救药品与物品是抢救、治疗危急重症患者的必需品,如何确保急救药品、物品的规范、科学管理是现阶段医疗机构实现安全医疗的重要思路,虽然近年来各大医疗机构均加强了相关管理力度,但究其效果而言仍收益不大[1]。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医院门诊急救科室急救车药品、物品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采用鱼骨图法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以此拟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以期减少急救药品在管理期间的风险,提升管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6年1月~2018年1月医院门诊急救科室急救车药品、物品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医院实行院长领导下,由护理部主任、专科护士长、护士长等构成的三级管理体制,并设有门诊科室、临床科室,其中门诊包括注射室、口腔门诊、CT室、腔镜室、产房、卫生服务中心、血液透析室、介入导管室、门诊部等科室。
1.2方法
严重创伤急救护理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开通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0例,女32例,年龄14~72岁,平均38.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7例,高空坠落伤32例,打架斗殴致伤3例。受伤部位以颅脑损伤为主者42例,以胸部损伤为主者13例,以腹部损伤为主者25例,以多发性骨折为主者12例。
1.2方法
为做好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相关工作,保证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有效实施,患者得到快速高效的救治,科室护理组在护理管理及人员素质培养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具体实施如下。
1.2.1制度建设及规范流程(1)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度,优化抢救流程,加强医护技术训练,抓好质量检查等,为急救绿色通道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2)规范流程,急事急办。危急重症患者到达急诊医学科后由分诊护士直接送入抢救室处置,抢救室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后,立即上报二线医生或创伤中心医生,由二线或创伤中心医生启动绿色通道。科室将相关表格包括病情记录单、检查单、手术通知单、手术同意书、入院证等右上方均盖上“创伤救治急救绿色通道”印章,其他救治科室接到盖有印章的相关表单后,急事急办,一律执行“先处理后交费”的优先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急诊医学科后病情记录单由每个环节的医生进行填写和移交,要求护士填写好病情观察表。原始医疗资料应妥善保管,专人负责,详细记录好患者出入急诊医学科及各项辅助检查室的时间节点,便于总结和分析,查找不足,及时整改。
1.2.2人员管理(1)定人定时。创伤急救工作随机性强、无规律,伤病员时多时少,病情轻重不一,难以预测。针对此特点,护士长合理安排抢救人员,提高工作主动性,面对批量伤员时做到忙而有序。具体做法是以人定事,谁值班,谁就负责到底,时刻不离岗位,全天24h安排护士机动班、120值班等。(2)增强急救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急诊医学科具有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等特点,加之护士人力不足,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确保救治的质量和成功率,科室积极开展“假如患者是我亲人”的活动及医德医风教育,增强护士的急救及服务意识,热心为患者提供服务,把握“社会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的原则。(3)加强在职训练。为了提高创伤急救护理的质量与水平,不贻误患者抢救时机,本科室严格按《严重创伤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管理手册》上的要求演练,并不定时进行抽查。采用操作训练、授课、教学查房、晨间提问、情景模拟演练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使护士均能熟练掌握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并了解国内外急救医学的新进展。在抢救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参与抢救工作。
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护理管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开通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0例,女32例,年龄14~72岁,平均38.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57例,高空坠落伤32例,打架斗殴致伤3例。受伤部位以颅脑损伤为主者42例,以胸部损伤为主者13例,以腹部损伤为主者25例,以多发性骨折为主者12例。
1.2方法
为做好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相关工作,保证严重创伤急救绿色通道的有效实施,患者得到快速高效的救治,科室护理组在护理管理及人员素质培养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做法,具体实施如下。
1.2.1制度建设及规范流程
(1)加强制度建设。根据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岗位责任制度,优化抢救流程,加强医护技术训练,抓好质量检查等,为急救绿色通道的开展打好坚实的基础。(2)规范流程,急事急办。危急重症患者到达急诊医学科后由分诊护士直接送入抢救室处置,抢救室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后,立即上报二线医生或创伤中心医生,由二线或创伤中心医生启动绿色通道。科室将相关表格包括病情记录单、检查单、手术通知单、手术同意书、入院证等右上方均盖上“创伤救治急救绿色通道”印章,其他救治科室接到盖有印章的相关表单后,急事急办,一律执行“先处理后交费”的优先政策。在运行过程中,出急诊医学科后病情记录单由每个环节的医生进行填写和移交,要求护士填写好病情观察表。原始医疗资料应妥善保管,专人负责,详细记录好患者出入急诊医学科及各项辅助检查室的时间节点,便于总结和分析,查找不足,及时整改。
中医急诊多元化教学措施及作用
作者:赵海滨 李冬华 张秀静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学院
中医急诊学是运用中医药理论并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手段研究急、危、重症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和诊疗技术、救护措施的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临床学科[1],在临床急救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多元化教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综合教学方法,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相结合,讲授、讨论、模型、图表、幻灯、录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运用,将单纯的教师活动变成师生的共同活动[2],笔者将之应用于中医急诊学教学实践,效果颇佳,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从中医急诊学多元化教学应用必要性、基本方法探讨、问题展望3方面详述如下。
1中医急诊学多元化教学的必要性
中医急诊学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在临床急救医学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面对目前复杂的医疗形势,如何进一步搞好中医急诊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医急诊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鉴于该学科临床实践性极强、难以掌握等自身特点。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逐渐暴露出诸多缺陷,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3]:(1)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自学能力较差,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医急诊学多元化教学具体方法探讨
多元化教学基于“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以启发式教育和主动性学习为目标,结合中医急诊学的学科特点,笔者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应用,激发学生求知欲
急诊医学本科生毕业实习论文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起点,是从医学生转型为一名医生的必经之路,急诊医学的实习中,急症的思维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临床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等均是实习过程中的难点,本文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环节安排、开展形成性评价、评教评学等方面探讨在地方三级甲等医院更好开展急诊医学本科实习教学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毕业实习;急诊医学;形成性评价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起点,是从医学生转型为一名医生的必经之路,这意味着要求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转化为治疗患者的能力。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培养医学生如何正确识别和处理急危重症[1],掌握急诊医学独特的临床思维方式、知识体系和基本的急救临床技能,将为培养学生成为专业素质好、技能强的实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实践基础[2]。本文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环节安排、开展形成性评价、评教评学等方面探讨在地方三级甲等医院如何更好开展急诊医学本科实习教学的实践经验。
1全面做好教学准备
1.1持续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培训
虽然承担教学的临床教师都是很好的专业医师甚至是某个学科的领军人物,但是在教学原理、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如果没有通过相关的教学培训,很难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来开展本科生的实习教学。美国舒尔曼教授曾提出[3],真正的专业教学需要将教学原理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相结合,即将教与学的目标转换为教学内容。因此,医院和科室非常重视对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通过“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临床医师在接受教学任务前就做好从学者向教师过渡的工作。科室每年都选派教学骨干参加国内各高校举办的教学培训,并鼓励年轻医师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教学专题培训,在参加培训回来后,不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运用,还对本科室老师进行传帮带,整体提高科室老师的教学水平。
1.2任命实习兼职班主任
急救医学设备安全及风险管理
〔摘要〕急救工作是医院的日常医疗工作当中必不可少又至关重要的环节,急救医学设备的安全性关系到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该文对急救医学设备的风险类型展开分析,对风险管理的模式、风险分析、评估及控制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急救医学设备的安全及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保障。
〔关键词〕急救工作;急救医学;急救设备;风险管理
急救医学是独立的一门学科,随着近年我国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急救医学取得长足进步。现今我国各个城市各大医院均设有急诊科、120急救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等急救单位,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的急救医学设备投入使用。在急症、重症、危症患者和伤员的抢救任务当中,急救医学设备指能够在短时间内抢救生命的一切医学设备,主要被用于医急、重、危症患者或伤员的抢救、手术工作,是各医院的常规医学设备,也是医院临床当中所使用的特种设备[1]。急救医学设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医学的稳步发展。
1急救医学设备的特点
1.1长期空闲
急救医学设备的特性决定其使用不会过于频繁,大多时都处于闲置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极易导致其质量下降或功能障碍;因为使用次数不多,医护人员对其操作相较于其他医学设备来说熟练程度一般较差。
1.2使用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