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阶段自我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自我学习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的现状。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某学院本科学生为例,选取该学院卫生管理专业全体学生,共计137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从学习态度、学习环境与条件、学习成绩、发展状态4个方面分析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结果1)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总体较好,但该专业学生在不同年级阶段,自我满意度存在差异。2)结合调查分析情况提出:关注中间年级、注重传授成长方法、专业培养结合就业规划的对策建议。结论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情况较为理想,但需要加强对中间年级的关注,同时注重成长方法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自我学习;成长;满意度;年级阶段
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的质量是卫生健康人才建设和更好地为保障国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的关键[1]。党中央将“健康中国”作为国家战略,给卫生行业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制定并实施全新健康人才发展战略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推进卫生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3]。而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卫生管理人才教育与卫生事业发展有所脱节[4]。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也是国家对高校评估的内容之一[5]。因此,本研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对卫生管理专业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进行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以数据为依据,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学习机会提供和资源投入的评价及其对取得成绩和发展状态的满意程度,总结医学管理人才成长规律,为构建卫生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1理论基础
美国学者B.J.Zimmerman从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的物质环境、学习行为表现、学习的社会性6个方面对自我学习进行了阐释。他认为,自我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学生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者能有效识别学校提供的资源和环境,并及时根据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做出调整[6]。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的定义可理解为:学生通过主动诊断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习所需人际及物质资源,运用学习策略取得的学习成长效果与学习成长目标比较后形成的心理状态。本研究提取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中的感受为关键指标,调查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为医学管理人才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2研究设计
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某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专业2015—2018级本科学生,数据收集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调查问卷内容包括3个部分:1)一般信息:调查对象基本情况;2)学生对专业的认知;3)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的评价。调查问卷以范晓等人于2017年提出的《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初始量表》为框架进行设计,大学生自我学习与成长满意度量表主要包括了学习态度、学习环境与条件、学习成绩、发展状态4个维度[7]。要求调查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对条目所述内容选择最符合实际情况的选项。选项分为完全不符合、不符合、基本符合、符合、非常符合5个级别,分别记1、2、3、4、5分。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为该学院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全体本科生,共计137人发放问卷;实际收回137份,其中有效问卷137份。大一41人,占29.93%;大二31人,占22.63%;大三30人,占21.90%;大四35人,占25.55%。年级分布较为均衡。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比较分析,能初步了解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自我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运用
一、高职项目教学的提出
1.高职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虽然只有十几年的历程,但其办学方法和培养模式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社会发展的各种转型,使得原有的培养人才模式的教学方法遇到了许多问题:①关于教学模式的问题;②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③关于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等。
2.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的凯兹博士和加拿大的查德博士共同创立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或项目交给学生自己完成,从收集资料、设计与实施方案,到任务完成后的评价等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完成教学任务。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是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完成教材内容为目标,学生习惯于教师对课本知识填鸭式的讲授,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职业教育再庞大,也很难找出大批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项目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主体),以课程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转变为新三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主体),以实践、探究为中心,以项目活动为中心”。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具有“自主性、开放性、社会性与应用性、人本性”。
二、项目教学法中教学的设计与策略
1.项目教学法的原则。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重要使命。要实现有效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要树立新观念,勇于创新与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学习,有效学习。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学习情感;上机操作;任务驱动
现代社会是计算机迅猛发展的科技时代,因此,现代社会的人才必须具备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而中学阶段正是学习的黄金阶段,此阶段的学习直接关系着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高。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不能走老路,用旧观念、旧模式,只是机械地来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这样只能让学生陷入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机械地记忆知识,而并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实现有效教学,这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趣中学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活动,以兴趣、情感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引发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身心更放松,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还可以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切身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爱学、乐学。为此,要实现有效教学就不能无视学生只是进行机械的讲解,而是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展开主动而快乐的学习。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浅析
没有正确的引导,没有给学生创造和探索知识的机会,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不能自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通过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不能由教师包办,要给他们一展身手的空间和时间,给他们创造的自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没有经过锻炼的孩子永远不会走路。结合以往教学的经验和新的课程改革的观念,在实践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1.三先三后;
2.三结。
一、三先三后
所谓“三先三后”即要培养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写作业,先思考后发问。
1.先预习后听课。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中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必须自己做,实际操作也尽可能地自己去理解完成。如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地完成预习任务,再以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展示,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展示”,即是把自己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小组内解决,这就是学生的提高。课前预习是自己的独立探索,无需教师以往的“满堂灌”,培养了学生探求知识,渴求知识的欲望,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
2.先复习后写作业。这是对学过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以往学生写作业是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没有什么积极性,作业是在给教师写,给家长写的,而现在让学生先复习在熟悉的基础上去写作业,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乐趣,完成作业,不是先交给教师而是学生小组内交流,给他们自主改正的机会,然后再由教师批阅,保护了他们的自尊,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价值。学生的作业都非常认真,而且都想别出心裁,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高中语文教学中过程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过程教学法运用的根本意义在于强调整体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多元策略的运用模式角度进行分析,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过程教学法的运用方案进行深度探究,进一步完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
【关键词】高中语文;过程教学;运用
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过程教学法的完善运用,不仅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探索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探索期间,充分认识不同学习环节的主要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以此达到强化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发展目的。
一、构建因材施教方案,强化学生综合素养
在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教育体系中,科学完善的过程教学方法主要通过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核心基础,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过程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继而利用多样化且丰富性的教学活动和引导措施,帮助学生全面掌握重点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以此达到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修养发展的目的。为了保障过程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育体系中的完善运用效果,教师需要以因材施教方案作为核心条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综合特点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具体化的教学策略,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效果的根本目的。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根本意义在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角度进行科学性及针对性地引导。在此期间,语文教师要全面探索学生的基本情况,深度了解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不足、问题和多方面优势、特点,从而保障因材施教教学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具体化,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例如,高中语文《百合花》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因材施教,使学生对课文中主题建构、细节描写、形象分析、语言特色等重点进行深度探究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在分析小说写作技巧的过程中,深度掌握重点学习内容,突破难点,达到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修养的目的。比如针对基础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即可结合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突出过程教学方法的运用意义。对于此类学生设计针对性教学方案期间,教师可以借助过程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度分析和咀嚼小说中的语言特点和人物形象表达方式,使学生强化自主探索能力,不断提升能力水平,从而为实现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修养奠定良好基础。
二、完善教学目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的完善化设计是高中语文以及多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条件,同时是完善学生基础能力水平的关键因素。无论如何,科学的教学方案设计,教师均要重视以完善且多元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全面保障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以核心素质能力提升作为重要方向。过程教学法及完善教学目标的构建,对于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及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分别结合认知能力发展目标、学习能力提升目标以及价值观念树立目标三个方向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索,帮助学生通过多角度学习达到强化学生综合学习水平,提高语文整体教学质量的发展目的。例如,高中语文《致云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结合课文内容及其中的核心思想元素,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发展方向,使学生在多元目标探索过程中,深度掌握学习重点内容,提升语文综合学习效果。首先,基础认知能力发展目标的完善设计,对于学生语文基础能力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强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充分突出课文内容中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现效果及运用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课文过程中,结合过程学习方法,了解和掌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方式,以此达到强化学生基本认知能力的发展目的。其次,设计完善的教学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将学习能力提升目标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在过程学习方法辅助作用下,全面了解写作手法及文字的表现形式,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带来极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向,使学生在多元内容探索过程中感受和体会到相关写作手法,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另外,价值观树立目标的构建重点在于教师通过过程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探索学习内容及课文中的核心思想内容,帮助学生在道德观念及精神境界等方面完善和提升。因此,利用完善且多元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是促进全面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丰富过程教学方法运用模式的基础条件[1]。
艺术美感中音乐教学论文
1艺术美感式培养的意义
艺术美感的教学方式力图发掘学生最浓郁的自然兴趣,环境在于教育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景中生情,情中应景,如若在学生感知萌芽阶段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自我兴趣,情感思维开始发展,直至成熟完善,这将对人的思维判断,情感理解等多方面的感知领域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艺术美感教育方式对成长初期的学生来说意义深远,有着一定的人生启蒙作用。
2艺术美感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艺术美感教育途径多种多样,最为根本的便是能够遵循“以人为本,自然为主,抓住审美”几大要素来组织教学或者安排活动。中学课程将教学划分为听、唱、形式演示、理论普及、探索现实等多种教学模块,实施教学时需要将各个模块联系组合,形成生动形象的知识链,情感主线等关键因素,能够让学生深入学习,激发兴趣。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观察学生状况也要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效果,做好及时的总结,以便于快速调整教学方式。
2.1音乐互动及交流
师生间的交流形式多半限于言语的交流,艺术美感教育可以注重利用声乐“无界限”的特点,在一些抽象问题做以形象音乐的表达,学生能够快速全面的理解问题现象,同时增强了互动性,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根据老师示范的节奏让学生模仿,接着使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即兴发挥。
2.2抛砖引玉形式
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研究
一、新课标下初中与高中数学脱节问题分析
1.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安排与要求的脱节
从初中数学的教材内容和要求出发,初中数学教材多为常量、数字方面的内容,题型不仅少而且简单,但是在高中数学中,其内容抽象,对变量和字母之间的研究非常深入,同时要求学生不仅要注重题目的计算过程,还要注重题目的分析过程.虽然,新课标下对近些年来初中与高中的数学教材内容都做了调整,难度系数也都有降低,但是,因为高考的限制,初中难度降低的系数是比较大的,而高中数学的难度却不敢降低.从初中与高中数学教材的的难度减低系数分析,两者之间的难度差距不但没有缩小,还存在着加大的现象,以此导致着学生在两个阶段的学习中无法得到良好的衔接.
2.初高中数学内容量的脱节
初中阶段,由于初中数学的内容比较少,时间比较充足,题型也较为简单,在教学中可以对初中数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反复的强调,而教师因为课时的充足也能对各类习题的解法进行举例示范讲解,以此来增加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下进行巩固.但是,在高中阶段,随着高中数学知识点和知识难度的增加,课时的容量和进度也随之增加、加快,对于高中数学中的很多重点与难点问题就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很多题型也无法得到全面而又详细的讲解,而学生也没有时间对各种题型进行巩固.此时,高一新生因为对高中学习的不适应,就导致了成绩下降的情况.
二、新课标下初中与高中数学衔接策略分析
1.注重对初中数学的温习
软件工程深度学习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软件工程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学习”以及“如何促进能力培养”是需要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命题。文章把深度学习思想引入到软件工程的实践教学中,从课程目标、内容设计、开展形式、教学指导模式等环节进行改革,详细介绍了专题设计、创设场景、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自我总结与点评等具体措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进而建构个体知识体系用以解决现实复杂问题。
关键词:软件工程;深度学习;实践教学模式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软件和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软件工程以提高软件质量,降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成本为目的,将系统化、规范化、可度量的工程化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从而将经过时间考验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开发技术结合起来。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结构的产生,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软件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信息时代新一轮的竞争焦点。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不仅需要对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熟练掌握,而且突出对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专业技能的培养。目前国内外行业产业最需要的都是真正能够很好实践软件工程的人才。在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如何开展学习”以及“如何促进能力培养”是两个需要研究探索和实践的核心命题。软件工程教育界早已认同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战能力的培养思想。而今,面对以碎片化为特点的浅层学习方式的渗透、覆盖和影响,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学习者已经开始认识到,流行的快餐式教育和浮光掠影的学习方式远远不能适应软件工程理论技术与实践发展的需求。反之,对信息予以深度加工,深刻理解和掌握复杂概念的内在涵义,建构起具有个人特点的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的吸收、迁移、内化来获得完成任务的能力,成为软件工程学科所必须的教育和学习理念[1]。
一、深度学习模式概述
根据学习者获取和加工信息的方式,可以分为深度加工和浅层加工。前者采用深度学习,这是一种主动的、批判性的学习方式。后者的浅层学习则是一种被动的、机械式的学习方式,被动接受、简单重复和机械记忆信息,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自我加工及长期保持,犹如沙滩上构建大厦一样没有基础,是无法实现知识建构、迁移应用及问题解决的[2]。从学习目标的角度看,根据布卢姆(B•S•BLOOM)对认知领域学习目标的分类,包括“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这六个逐渐提高深化的层次,浅层学习的认知水平停留在“知道、领会”这两个层次,主要是知识的简单描述、记忆或复制,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涉及低阶思维活动;而深度学习的认知水平则可对应“应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四个较高级的认知层次,不只涉及记忆,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处于高级的认知水平,涉及高阶思维活动[3]。显然,深度学习的实现与高水平思维的运用密切相关,发展高阶思维能力有助于实现和促进高级能力的获得,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水平和学习效能。从二十一世纪伊始,历经二十年,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新型学习方式相继出现、发展到盛行,而越来越多的来自大、中学的调查研究和统计结果却表明,运用浅层学习虽然可以利用零星时间快速了解和接触碎片化信息,但在整体学习效率和综合效果上并没有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相反,由于对新型学习工具和技术的不恰当使用,有些学习活动反而受到了阻碍[4]。高度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更要求学习者能够深度加工知识信息、深度理解复杂概念、深度掌握内在含义,进而建构个体知识体系,用以解决现实复杂问题。深度学习已作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引起教育者和学习者极大的兴趣和关注。
二、深度学习模式在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中的运用
(一)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