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基础心理学知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基础心理学知识

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心理学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针对当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心理学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设意见:优化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增设符合特殊教育专业的特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当前研究热点和前沿性心理学板块知识,与时俱进,打破知识内容的陈旧单一局面;在心理学类课程建设方面,处理好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关系。

[关键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心理学类;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残疾儿童数量的逐步增长,特殊教育事业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特殊教育人才的培养数量与层次在同步提升。诸多学者也开始聚焦特殊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其中心理学类课程是一个主要议题。从目前来看,学者对心理学类课程的设置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心理学类课程体系建设在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中成熟,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高师院校特殊教育本科专业开设心理学类课程的必要性

1.心理学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内容

特殊教育是指通过使用特别设计的教材、教法、课程以及特别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使用幻灯片、音像设备辅助教学,对有需要的特殊人群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1]近年来,特殊教育对象逐步扩大,接受特殊教育的对象从传统的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儿童逐步扩大到自闭症、脑瘫、情绪障碍、言语障碍、多重障碍等多种类型、多种障碍程度的特殊儿童。[2]对于生理有缺陷的儿童来说,生理缺陷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如自卑、自闭、焦虑、敌对等。王美玲等研究发现,聋哑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前焦虑、孤独倾向等方面。[3]与此同时,生理正常但由其他各种因素导致心理问题的儿童也逐步增多。卫萍等研究发现,合肥市中小学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55%,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孤独、抑郁倾向及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4]这要求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对特殊教育对象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教育。目前,高师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从事特殊教育的专职教师,其教育对象正是这些心理上有特殊需求的个体。这要求高师院校特殊专业学生在职前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从而为其从事特殊教育奠定知识基础。

2.心理学类课程是维护特殊教育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阅读全文

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转变

摘要: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一门核心课,也是一门理论性以及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在中职生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有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一阶段学生的特殊性,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的状态,所以需要对幼儿心理学的课堂教学进行转变,本文主要从学科本身进行分析,为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转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效果;转变方式

幼儿心理学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核心课,这门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了解研究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掌握3~6、7岁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必备的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喜欢幼儿,热爱幼儿,能够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幼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是幼儿心理学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单单是进行理论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转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从而为社会市场培养更多的实践型专业人才[1]。

一幼儿心理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设计和现代就业形式有些脱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孩子们的思想观念也会不断地变化,而且现在独生子女较多,用以往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阶段的学前教育要求。而且一些学校的课程过于死板,课程的设置也是经过很多年没有变动过,一些课程还存在着重复交叉的现象。很多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很难处理文化课、技能课、专业基础课的关系。把较多的时间安排给了公共基础课,而没有留出大量的时间给专业基础课,所以导致了现在学生们对于学前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减少。

(二)对基础理论学习的热情不高

阅读全文

研究生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的思考

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目标的建构应体现出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阅读全文

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课程革新

 

从学科性质上看,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介于音乐学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具体来讲,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类教育、心理的关系、人类的音乐反应及行为的科学。它包括人的听觉对音高、音值、音色、音强、调式、调性、协和与不协和音以及稳定与不稳定音的反应,包括对乐曲整体艺术结构的感知。还包括音乐的心理功能,即音乐对人身心的调节,对人的情感、智力的作用;环境音乐对人生产效率的调节;音乐对疾病的治疗;音乐创作过程的动机与心理动态;创作的心理规律与灵感;音乐表演再创造的心理特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不同欣赏客体、不同欣赏主体、不同欣赏场合在心理现象上的规律等。此外,还包括音乐才能的研究与测试,建构音乐人才最佳心理结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群体力量等许多内容。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声音与人的教育关系、音响与人的心理关系等问题,以此作为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现在一般将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与音响心理学作为既独立又有联系、既互相交叉又有区别的学科来对待。《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篇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念为名发表的学术论文,阐明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的性质,并将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五个基本方面:(1)以音乐音响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把音乐的基本要素与人的听觉感受对应起来加以实验和研究;(2)从审美的需要出发,对音乐欣赏的心理研究。这是音乐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课题之一,许多音乐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3)从对音乐欣赏心理的研究发展到对音乐创作心理进行研究;(4)关于音乐表演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5)关于音乐才能的研究,这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20世纪下半叶,在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是十分突出的。《音乐心理学基础》这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以音乐教育心理学元理论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对音乐的认识、情感过程,人的个性特征,人的才能和音乐学习,以及音乐与人的关系;涉及音乐的特性、音乐的要素、声音和听觉、神经和大脑、嗓音和歌唱、空间和时间、记忆和注意、意象和想象、出神和联觉、情感和审美、兴趣和意志、气质和性格、音乐才能诸问题、音乐学习等方面,描绘出当前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基本面貌。虽然本书涉及的音乐教育心理学问题比较广泛,但只是做了一般性的知识描述,还缺乏与音乐本体的对应性研究和实证性的研究。在这本书里,作者给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独特定位,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的研究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作者围绕着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展开了对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状况总结如下:由原来的状况逐步转向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美学的结合,促进了音乐教育式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西方音乐美学的主要方向;音乐教育心理学也涉及到音乐社会学,二者的结合开辟了音乐社会心理学的新领域;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的结合,建立了音乐教育心理学这一新生的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教育心理学还把参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参与为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生活音乐的研究、参与以调剂精神为目的的研究、消除疲劳的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性音乐的研究、参与利用音乐所具有的心理效果、医治某些精神病症和异常心理的音乐治疗学的研究等方面作为应用部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注重音乐心理学理论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提出许多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拓展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与其他音乐学科的内在联系等方面也做了科学的理论分析。这是一段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前,应该比较多地给予学生触及身心的教育。教师应该努力让现在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实践行为相互密切关联。学习心理学的学生都知道心理学的原理和教育学的原理,但就是无法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审视自己。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中缺乏的是实证方法论。掌握良好的方法对学科的研究是很重要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虽然不是唯一的方法,却是很重要的方法。在以往的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中,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强调在实践当中增长知识。在上音乐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时,要完全改变以前传统的讲授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查阅各种资料,总结规律;再把每个章节的知识做成电脑课件给同学讲出来,教师要给予批评和指导。在讲述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指导,并一起探讨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动脑、动口,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既培养了学生探究性的思维能力,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是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重要一环的。因为,理论的研究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学科的成熟。基础理论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正确与否的,所以,在许多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将我国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高度,奠定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基础,初步构建起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如何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将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研究更深入地进行下去,还需要广大音乐心理学家和音乐教育家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完成。

阅读全文

心理健康教育在化学课程教学中渗透

从学校教育系统内“学科分类”来看,化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典型的“专门用途心理学”范畴(这一概念的产生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教育理论逻辑推演)。本质上,化学教育心理学源自于教育理论的不断细分,这是教育改革创新的必然需求和必然趋势。其中,心理学是奠定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一,而“教育心理学”既可以看作是心理学在教育维度的延伸,也可以视为心理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是专门服务于化学教育领域“非智力素养培养”(如心理健康、思想品德、完善人格等)的学科。不难看出,化学教育心理学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知识融合特征,它以化学课程为媒介,为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吴鑫德教授编著的《化学教育心理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一书,立足心理学视角探索化学教育问题,从尊重学生心理及思想差异的角度出发,指导化学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为我国化学教育工作开辟了一个新局面。全书侧重化学、心理学的跨域联结,内容组织逻辑清晰、要点呈现主次分明,阅读体验令人耳目一新。

一、逻辑清晰,系统论证化学与心理

学交叉的理论可行性回顾我国近代教育史,自20世纪初教育心理学被确立为正式学科以来,关于它的研究分化成两个大的方向,一是不断建设、完善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系统,以增强它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二是从教育实践角度出发,将教育心理学理论观点、主张、原理等运用到其他学科中,以实现对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等素养的培养。本书明显属于第二个研究方向,化学教育心理学是最终的研究成果,它与方向一的研究具有具有一定共性,即均体现出了学科交叉性。为了阐明化学教育心理学的价值,本书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逻辑分析,论证了化学与心理学交叉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具体论据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化学教育心理学被定位为教育心理学范畴,化学课程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方法、量表工具等均撷取自心理学领域,有助于定量、定量分析化学学习主体的心理及思想特点。另一方面,本书提供了多种教育理论作为纽带,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无论是化学课程教学还是心理学课程教学,都对以上理论具有很高的认同性。

二、聚焦难点,阐明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渗透化学课程价值

事实上,从教育心理学诞生之日起,教育价值的作用范围就呈现持续扩张的状态,它促使教育者从狭隘的教法、教材中走出来,更多地关注教育对象的非智力素质培养,如发现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的态度、面对挫折的勇气等。但遗憾的是,早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过于宏观,前人虽然将教育心理学价值延伸到学科教育层次,却并未对其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探索。《化学教育心理学》一书从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教育心理学在具体学科领域的应用缺憾,其价值也从隐性转变为显性状态,本书重点探讨了化学学习中的认知规律,有效突出了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强调道,不同年龄、个性、知识基础等差异下,学生对于化学的认知规律存在显著区别,了解这一规律后,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展开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则有利于教师设定多角度的教学模式,如注意规律模式、记忆规律模式、思维规律模式等,同时促进教师化学课程专业发展能力及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全面整合了化学教研领域的难点,引入教育心理学原理、方法予以破解,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效能。

三、方法具体,结合化学知识类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如何发挥教育心理学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优势与作用,这是本书的终极目的,也是最大的困难。围绕着“化学课程教学”这一具体诉求,教育心理学必须尊重学科的特殊性,相关理论、观点等不能盲目的套用。本书提出了一种创新模式,即结合化学知识类型构建具体的方法,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在化学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所谓“化学知识类型”,主要以化学课程教学中知识呈现方式进行区分,其一是陈述性知识,也可以称之为验证性知识,此类知识以平铺直叙的方式给出,都经过了化学实验、观察、推导、计算等验证,可视为“不证自明”的知识类型,教学主体目标是建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需要借助教育心理学框架,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兼任、勤奋的心理品质。其二是程序性知识,泛指化学课程教学中体现的科学思维、数学建模、认知逻辑等,并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点,需要借助教育心理学框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学会学习、质疑求证等思想品质。本书通过化学知识类型的科学分类,结合教育心理学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可供教师设计实效性化学课程教学案例,具有一定启示性和指导性。

阅读全文

水行政执法工作中的心理学应用

水行政执法是水利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水利行业依法行政、依法治水的实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要认识到水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题,主要是和被执法对象的沟通问题,这就需要在水行政执法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水行政执法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将会提高其执法能力,促进水行政执法工作效率的提升。由马恩超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的《水行政执法理论与实践》一书详细地介绍了水行政执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知识,对于在水行政执法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知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水行政执法理论与实践》一书共十一章:第一章介绍了水行政执法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生效要件、行为分类等内容;第二章对水行政检查的概念、特征、分类、方法、基本内容进行了介绍;第三章对水行政处罚的概念、种类、程序和自由裁量权的适用规则进行了介绍;第四章介绍了水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机关、实施程序、法律效力、听证程序;第五章是水行政征收的概念和类别知识的介绍;第六章是对水行政强制的措施、执行和基本做法的介绍;第七章介绍了水行政裁决的概念、特征、种类、作用和程序;第八章概述了水事纠纷的内容,并介绍了水事纠纷调处原则、程序和预防;第九章是水行政救济知识的介绍,包括水行政救济、水行政复议、水行政诉讼等方面的知识;第十章是水利综合执法的内容,对于其概念、法律与政策依据、必要性、目标、原则、内容以及水行政监察工作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最后一章是水行政执法的相关试题和答案。

水行政执法工作实际上就是水利事务的管理过程和沟通过程这就需要水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使得被执行人员打消抵触心理,起到执法教育的目的,保障顺利执法。因此,在水行政执法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知识是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对水行政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下面将在该书内容的基础之上探讨在水行政执法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首先,水行政执法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调控能力。在水行政执法的过程中,执法人员会面对不同类型的违法人员,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心理活动是不同的,因此每一个违法人员的违法心理也是不同的,有的是无意的,有的是有意为之,还有的是屡教不改,这就需要执法人员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调控的能力,能够根据违法人员的话语和表情动作来判断其心理活动,以调整自己的执法策略,要能够根据自己对于违法人员心理活动的判断来进一步掌握证据,使违法人员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主动交代违法事实,并且在处罚下达之后能够安抚受罚者,避免出现新的问题。

其次,水行政执法人员需要加强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促进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一,作为水行政执法单位不仅要重视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培养,也要重视执法人员在执法时语言的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加强对水行政执法人员关于心理学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培训工作,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或者有经验的执法人员进行心理学常识和执法语言的讲解,提升水行政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提高水行政执法的效率,降低可能出现新问题的概率。其二,水行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要不断积累相关的执法经验,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可以利用网络教育等途径强化自己的执法能力,提高执法效率。

再次,在水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要能够灵活应用心理学知识来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弱点,以应对不同的执法环境。问询是执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良好的问询技巧能够打开当事人的心结,了解违法事实,掌握相关证据,提高案件办理的效率。在问询的过程中执法人员要能够通过聊天的方式逐渐降低当事人的畏惧心理,同时采用多种形式消除当事人的心理防备,让其主动交代自己的违法事实。这就需要执法人员在掌握一定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在执法实践中不断打磨,以促进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水行政执法工作涉及的领域较广,执法人员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较大,面对不同的案件和不同的当事人需要执法人员能够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适当给自己减压,在执法工作中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工作之余,执法人员可以通过娱乐活动来愉悦身心,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以便在新的工作中应对更大的压力和未知的困难,不断强化自身的心理承受力,更好地开展水行政执法工作。

综上所述,心理学在水行政执法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水行政执法人员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执法能力和执法技巧,促进水行政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阅读全文

高中数学心理学评析

本文作者:陈江洪 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

发生认识论提出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可以比较好地解释知识发生的过程,简单言之,学生头脑中原来具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及学生的认知结构被看做学生原有的图式.当新的数学问题被提出之后,需要提出问题解决策略,而当新的知识发生时,如果所用策略及新生成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没有冲突,则学生就会将新的知识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当中去;如果有冲突,则学生就会改变自身原来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知识,这被称之为顺应.无论是同化还是顺应,其最终结果都是将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并达到一种被称之为平衡的状态.

奥苏泊尔的认知发展理论内容丰富,此处不作太多描述,只引其最经典的部分,即其特别强调旧知对于新知的作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句话就是,“如果要我将全部教育心理学归结为一句话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就是弄懂学生已经知道什么,并且据此实施教学.”无独有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发生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其建构基础有三:学生具有的先前经验(也被称之为前概念,类似于奥苏泊尔的旧知);学习情境;学习共同体.

知识发生的关键在于学生的“主动建构活动”.这三个教学心理学理论博大精深,非三言两语所能说清.拙作取其精要,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考虑,认真汲取这些教学理论的优点,并以它们为工具,来分析高中数学的课堂引入.教学心理学视角下的课堂引入原则浅析从数学教学的外在表现形式来看,课堂引入的形式是各式各样的,特别是在优秀的数学课堂上,由于表现形式各异、内容精彩纷呈,因此容易给听课者造成纷繁复杂的感觉.然而,当我们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审视时,我们会发现很多不同表现形式的背后隐藏着相同的规律.因此,教学心理学可以看成是打开研究高中数学课堂引入的一把钥匙.

那么,教学心理学视角下,课堂引入一般需要遵守哪些原则呢?隅举两例,分析如下:首先,要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文已经说过,无论是传统的认知发展论,还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非常注重学生原来的知识基础、经验基础.例如: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的教学引入中,笔者先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看成是一个“面”,然后再去判断哪些面之间是一种垂直关系.这一教学策略试图借助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来为研究面与面垂直的判定方法打下基础.事实表明,这一策略是有成效的.首先,学生可以举出生活中的墙壁、地面、桌面、讲台面、书面等,其均可以看作是一个面.其后,学生能借助于生活经验,举出生活中相互垂直的面的关系.如:墙壁与地面是垂直的、墙壁与桌面是垂直的、书本打开后可以控制两个面处于垂直状态等.然后,教师顺势提出两个问题:生活中瓦匠是用什么方法使得所砌墙面与地面垂直的?当我们认为打开的书的两个面是垂直的时候,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

笔者后来分析,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来源于生活,学生容易产生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引入取材于学生原有的经验,学生有比较丰富的材料可供思维加工,因此在学生既感兴趣,又能充分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思考的情况下,后续的教学推进得就非常顺利.由此可见,课堂引入是必须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的.其次,课堂引入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经过比较研究,笔者发现,凡是有着丰富数学教学经验的老师,都善于在课堂中通过短小精悍的实例的引入来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一种追求和谐的本能,即如果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被打破,学生就会主动地想办法去寻求解释,而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学习内驱力.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内驱力,则很多激励性的工作就不需要再做.

例如,在教“等比数列的前n项之和”时,笔者思考,这种知识由于相对枯燥,如果单纯地以数字作为引入,则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笔者想到一个故事并以这作为引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蕴含着等比数列前n项之和的故事大体是这样的:一位大臣为国王立了大功,国王要奖赏大臣,大臣坚持不收,国王却一定要奖励.一日,国王与大臣下棋,又提及此事,大臣推脱不掉就跟国王说:“如果陛下坚持要奖赏臣,则臣有一简单要求,就是请陛下赏赐臣一点大米,我们面前有一个棋盘,陛下在第一格中放一粒米,第二格中放两粒米,第三格中放四粒米,第四格中放八粒米,以此类推,只要棋盘放满了,臣所需要的奖赏就足够了.”国王心想,棋盘也就六十四格,如此小要求,还不简单?于是让手下的人去准备,谁料手下的人来报告说国家的粮库中的米根本不够.

阅读全文

心理学实验课程系统建构

 

科学心理学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一门实验科学,以实验的手段探讨人的心理现象并为人类服务,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心理学专业的教学,如何适应心理学发展和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使其在专业学习中能够真正把握专业基础和实验研究的精髓,为其后续的学习工作奠定基础,这正是心理学本科教学需要研究与探讨的关键问题。心理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正是从实验课程体系构建入手,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   一、构建以《实验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模块   实验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基础研究能力与应用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内容体系却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同课程教学内容重复,学生经常因学习重复内容而觉得枯燥乏味,并导致对所学科目失去兴趣;知识陈旧,讲授的理论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方法,不仅内容枯燥,很多理论与实验方法与当前的实验研究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晦涩难懂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给学生理解和接受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对实验心理学产生畏惧心理。[1]   面对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借助当前课程改革的模块化理念,我们在心理学专业本科教学中设计了多课程协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构想。作为心理学的专业人才,要对心理问题进行探讨,就必须运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独有的视角及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独有的方式就是运用量化的方式来探讨人的心理与行为。因此,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掌握用量化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技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而实验心理学等课程正是培养学生量化研究方法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所以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认知心理学》三门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相关课程为依托,通过合理整合课程资源,形成实验心理学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应用三大课程模块,在模块下构建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验训练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实验方法课程与基础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优势,增进本科教学效果。这种课程设置有效地避免了传统实验心理学教学体系的问题,既减少了课程有效时间资源因内容重复而消耗,同时又发挥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最大作用,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多课程协作的模块化教学,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和掌握的程度出发设计和安排课程内容、实验和练习等活动,这种灵活的内容设计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的重点,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探索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课堂教学形式   纵观当代教学改革的实践,无论是建立在何种理论基础上的研究,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都强调掌握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基础的必要性,因为缺乏基本训练的研究者是难以真正运用本专业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理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基础的训练离不开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有效形式才能便捷高效地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双基”功底。心理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不比例外,也要以课堂教学为支撑,探索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优化形式。   首先,以课堂教学为主线,讲授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和认知心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验设计原理,使学生建立实验类课程的基本知识结构。实验类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的讲授,更注重量化研究方法的训练。因为量化研究方法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真正领悟心理学研究成果的精髓,形成心理学领域独有的思考方式,形成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并有助于其在日后的科研与生活应用中发挥作用。因此,实验类课程体系的课堂教学要注重“授人以渔”,有效地运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讲授教学法,使学生初步形成实验设计的基本理念、掌握实验和认知研究的理论和相应的方法,能够理解实验研究成果及其设计思想,真正体现心理学专业学生专业化训练的深厚的专业素养。   其次,结合学生的兴趣开展课外研究性小组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心理学科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借助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主动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不同研究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学术沙龙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研究性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心理实验研究的新成果,并在沙龙中讲解和分享自己所看到的心理学实验研究报告的独特的研究视角、精妙的实验设计以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不仅有利于学生体会与消化课堂所学原理知识、研究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也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再次,采用多元化的考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永远依赖老师,而是为了实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即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发展出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在今后信息爆炸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立足社会,更好的适应与发展。因此,教学改革从改变单一的以死记硬背为主的考试模式入手,采用多元化的学习效果考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具体操作上,采用笔试、口试、实验设计、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全方位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在实验训练中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和学习潜能   良好的实验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介入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主流领域,为学生的专业成长提供理论前提和方法基础。[3]因此,要提高心理学专业建设水平,必须重视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课教学。[4]以实验训练为依托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正是实验类课程的精髓。实验教学与训练要模块化,不仅给学生实验训练的时间保证,而且给学生实验拓展的机会。   第一,充分发挥心理学实验室的功能与作用,为学生树立科学实验的基本信念,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为理解心理学实验原理和阅读心理学实验报告奠定基础。#p#分页标题#e#   第二,向学生开放心理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新型开放式的实验环境。开放式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开放和自由的实验环境,在教师有限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有步骤、有目的地学习相关知识,设计实验内容,完成某一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5]定时开放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和资料,为学生验证经典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巧、控制实验过程提供空间,为学生真正掌握实验操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资源进行创新,设计并验证自己的构想、疑虑以及有新意的小设计,增加学生对枯燥、繁琐的实验研究的兴趣,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完成创新实验设计的实验操作和学年、毕业论文实验设计操作,开发实验室的应用功能。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中如能够进行一定的创新实验设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增强学生实践演练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真正有利于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中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和实验训练,有意识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尝试,为创新实验设计和论文研究实验提供实验设备和实验指导,使学生的创新设计得以实施。经过扎实的心理实验训练,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实证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较大提高,不仅促进了多数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信与能力,在学生后续发展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心理学专业实验类课程改革一直“以模块化多课程协作培养学生实验心理理论素质为核心,以心理学实验训练为支撑,以教学方法优化为手段,提高学生能力”为教学改革思路,并在2006级本科生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不仅该届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达到本专业的新高,而且学生就业适应性较强,这体现了学生对自己的基本能力较为自信,也基本实现了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初衷。当然,心理学专业实验类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改革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仍有许多不完善的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需要不断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专业发展内容予以充实,更需要所有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心理学专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