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基础文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现代文学欣赏方式及理论基础
摘要:相比于古代的文学鉴赏方式,现代的文学鉴赏方式是不同的,不仅仅是因为时代不同,是因为我们需要站在作者的角落去考虑,去理解出对现在有益处的东西。相比于古代闭关锁国,现在的文学的鉴赏方式更多应该是源于西方的文化传承。那么西方的方式就是我能明白文字所表达的事物,而传到中国,就要求人们要考虑更多方面,要以“懂”为基础,伴随着现代文学的不断进步,衍生出不同于古代文学的鉴赏方式——“反思”,中国现代文学欣赏又衍生出“反思”的方式,“反思”的文学欣赏,其深层的思想基础是非理性。“反思”的文学欣赏作为一种方式一旦产生,便不仅仅适用于“反懂”的文学,同时也适用于“懂”的文学。本文正是运用这个方式递进式进行论述。
关键词:文学;欣赏方式;理论
时代在进步,同样的,作为一个民族精神,文化也在不断的传承进化。那么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字所带来的文学也是有着阶段性的转变。那么涉及到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文学,我们去看待的方式就不一样了。换句话说,同一段文学历程,不同的时代去看待,就是不一样的结果。那么针对于现在的文学,我们持有的欣赏态度也应该有所进化。有时候我觉得说进步可能不太合适,给人更多的感受是站在不同的角度了。那么对于现代文学欣赏来说,从西方传播过来的“懂”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了。这推动了人们所说的“反思”的进程。同样,对于一个文学作品,达到“懂”的境界,已经是一个人去欣赏的必要境界。或者从递进的角度去说,“懂”是一切进步的前提以及标准。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才能对文学进行“反思”。那么我们就需要去探究这个新型的理解方式“反思”的由来以及特性。
一、清楚中国古代于西方文明有联系的缘由
对于中西方进行对比,中国古代的文学所包含的温婉含蓄是和西方文学有着天壤之别。但我认为更大的差异则在于文学批评和文学欣赏。那么存在差异,必定就存在共同点。中西方尽管在历史的开始就存在差异,但是生活中,文明的交流传递中都是有着不少的相同之处,这注定了,中国古代于西方文明有联系。中西方虽在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种族特点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在文学形态特别是在文学所反映和表现的内容上却差别不大,都是“四大文体”,都强调文学的情感性、现实性、诗性等,关于爱情、亲情、友情、人性、生命意识等,中西方文学的描写和抒写很多都非常相似,有时是惊人的一致,以至于近乎雷同。在文学作品的批评以及欣赏的方面,由于中西两两方面,都愿意用不同程度的情感修饰词去约束。相对于西方的文学欣赏,作为东方的一条大龙,中国的文学欣赏更既注重感性的一方面,注重内涵中的情感,这不同于较为理性的西方欣赏模式。但是在现代文化欣赏中,中国的欣赏方式从感性一步步过渡到理性,或者可以说,处于感性与理性之间。那么这样,中国的文学欣赏方式就趋近于“懂”了。站在这里看中国古代的文学欣赏方式,中国古代文学欣赏不是论证式、分析式的,亦即不是理论形态的。它也可以有结论,但结论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一种感悟,它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也无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同样也不可能作所谓的严密论证,因为中国古代本来就没有这样一套理论的、逻辑的论证体系和机制,也没有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同样如果从中国古代的作品去分析,中国古代的作品,是从作品推及到人,到社会。或者换一种简单的方式去说,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是立足于作者,观望于个人或者集体,但绝没有去真正发现一个作品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也就是没有让自己的想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作品,而是成为去运用说服或者洗脑的工具。之后就不一样了,中国文学的欣赏方式走向了“懂”的理性方向。这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逻辑性很强,其内容上包含的理性思维可操作性很高,作为一本传播作者观念的客观性和规律性的书,所展示的严密的理论风格。中国人们大多数以“懂”作为自己对文学的欣赏后,结果便是大家的阅读经验不会相差太多,对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看法大致相同,当然,更深层的则是大家在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上的大致相同。这更可以说,“懂”作为现在文学欣赏的基础以及前提。
二、面对现代文学的欣赏所采取的方式
面对从感性的古代文学过渡到感性不失理性的现代文学,“懂”这一点,只能说很多人都在努力去做到。然而什么,懂得反义词是不懂,那么不是极端的人,就是处于“懂”与“不懂”之间。那么他们不让自己怠步不前的办法是什么,就是我们所提到的“反思”。“反思”可以理解为对于文学的另一个程度的欣赏。好比面对一首诗,一开始会有人说用字很好,这是懵懂的人,有人会说这首诗的已经很好,这是众多的半懂不懂的人,只有一些人能自己看出来,这首诗背后是一个作者作为一名诗者的匠心,这才是趋近于“懂”。只有面对同一事物,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欣赏方式,提高欣赏水平,才能达到通过读别人的作品,反读到作者内心的情况。那么我们就可以由此得出一些结论。我们要知道,丑也是属于审美的,那么懵懂以及晦涩同样是属于“懂”的,至少从本质根源上来讲是这样的。这种不明确界限的分层次的欣赏方式,我们不得不承认,从一开始的“懂”极端到“不懂”极端,中国的现代文学批判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此同时,中国现代文学所包含的理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是一步步增加的,甚至是从无到有。事实上针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无论是什么主题的文学作品,哪怕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批评与欣赏都可以归纳在“懂”的层次里。因为如果你想去批判一个事物,你必定对于它有所了解,从而和你的认知领域进行恰如其分的了解,从而得出你的结论。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已经向“懂”更近了一步。
探索幼儿文学课程一体化设计的可行性
一、课程内容的分析和整合
1.课程内容分析
幼儿文学的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基础知识、作品鉴赏、写作训练。基础知识部分包括第一章的幼儿文学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第二章至第八章幼儿文学各种文体知识。基本理论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宏观的认识幼儿文学,增加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自觉性;文体知识包括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幼儿图画故事、幼儿散文及幼儿戏剧的相关知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具体感知幼儿文学中不同文体的特点、分类、表现手法及创作和改编的要求,为学生的创作实践和职业技能的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作品鉴赏部分安排在第二章和第八章的各章之后,分别有相应文体的幼儿文学作品,所选的作品兼顾不同类型、不同风格,部分作品的篇末还附有点评,点评以作品赏析为主,并对重要作家做简要介绍。
学生通过基础知识部分的学习提升了对幼儿文学的理性认识,作品鉴赏部分恰好可以丰富学生对幼儿文学的感性认识。写作训练部分在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有专节介绍幼儿文学各种文体的改编、创作知识,并在“思考与练习”中安排了相应的写作训练,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学会创作幼儿文学作品,把精美的精神食粮供给孩子们,是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学生在改编和创作幼儿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会更加热爱幼儿,学会以一颗童心去观察生活、观察自然、观察幼儿、勤于积累素材并认真揣摩创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幼儿文学以基础知识为指导,以作品鉴赏为基础,以写作训练为提升,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2.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和整合
幼儿文学课程定位的关键不仅在“文学”,更在于“幼儿”,我们必须考虑学生现在的“所学”能用做以后的“所教”,实现幼儿文学教学用一体化。幼儿文学的教学实践经验证明,选择与学生将来的工作紧密联系的知识是学生永远的期待,学生对幼儿园教学中用的多的文体更感兴趣,比如儿歌、幼儿故事、图画故事,所以在这些内容上可以适当多安排课时,同时也可调整文体的先后学习顺序。比如幼儿图画故事是学生最喜欢和关注的文体,也是幼儿园教学的热点,可以提到童话的前面先学,许多图画故事都是由童话改编的,图画故事中形象的直观性会加深学生对童话的感性认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将相关的知识交融起来学习,比如幼儿散文诗和幼儿散文就可以对比学习,通过具体作品的比较阅读,学生就更容易掌握这两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手法。总之,对课程内容的整合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对学生总体培养目标的落实。
二、教学目标分析
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建设探索
[摘要]
在全国重点学科遴选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各高校的中文学科应适时调整学科建设目标和具体路径,回归中国语言文学教学与科研的自身规律。具体而言,在师资建设方面,应着力实现教研团队的梯队化,合理分工;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提升教学质量,夯实学生基础,并树立学术自信;在科研工作方面,应注重学术内涵导向与质量提升,兼顾基础与应用两个维度;在学科结构方面,应整合内部二级学科的力量,并与其他学科实现协同创新。在上述路径的具体实践中,应该结合本校、本系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建设。
[关键词]
中文学科;学科建设;师资;建设路径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有重点地建设一批一流学科已经成为未来高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学科建设由成规模的快速发展向常态化的内涵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中国语言文学作为我国高校中发展历史长、学科分布广的基础性学科,如何全面、合理地开展学科建设,是亟待探索的问题。当然,学科建设的路径本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在尊重学术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各自学科的发展历史量体裁衣地进行路径探索。不过,站在学科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在中文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历史演进中,在不同地域、类别的高校各自的探索中,也存在着一些可通约的经验和“家族相似”的问题。这些都是在中文学科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产生的,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笔者以为,中文学科的学科建设要尊重历史、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探索。
一、师资建设:实现教研团队合理配置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不少高校高薪招聘学科带头人,甚至招聘多名学科带头人在某一个二级学科内细分下级方向。与此同时,中文一级学科的学位点数量较多,各层次毕业生人满为患。而在以往,为了冲击重点学科、增设学位点,不少高校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使得年轻学者愈来愈难在高校就职。这也造成了高校中文学科人才断层、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先导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远见的学科建设规划首先必然要考虑师资梯队的合理搭建,这有助于保持教学水平的稳定以及长远的学术研究、传承和学科持续发展。中文学科作为传统的人文基础学科,更是如此。对于中文学科而言,学术研究的传承性、学术积累的必要性体现得十分明显。中文学科的人才培养规律和学术发展规律决定了知识积累和传播、学术研究与创新都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范式转换,而更多地呈现出知识谱系的稳定化和学术研究中的路径依赖。中文学科建设中人才梯队的合理配置本身与中文学术传统的传承密切相关,因此,调整师资结构、搭建有助于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教研团队就显得尤为必要。具体来讲,从中文学科教学需要和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建设一级学科时,既要考虑二级学科间师资配备的平衡,也要着眼于在各个二级学科搭建“首席专家———中年骨干———青年人才”的三级梯队,并结合中文学科的特点,使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学术研究中的任务区别化、明晰化。首席专家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的是引领与示范作用,既要考虑如何提升学科竞争力,也要积极参与一级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年骨干应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与科研实践;青年人才重在积累、学习,进而在继承的基础上谋求发展。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中文学科的教学科研强调的是学术素养在积累中逐渐养成,所以不能为了完成科研制表而对不同年龄段的学者提出相同的要求,否则就会出现一种现象:许多青年人才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中,都如章学诚所概括的:“所见出于前人,不知即是前人之遗绪……盖其所见,能过前人者,慧有余也。抑亦后起之智虑所应尔也,不知即是前人遗蕴者,识不足也。”[1]这一方面体现在缺乏积累而将学术浪费视为学术创新;另一方面使得青年教师的判断力有限,无法在教学中传授真知灼见。基于此,可以看出合理的师资配置将形成一种教研人员成长的良性循环,这也将有助于中文学科发展的持续性。中文学科上承两千年古代学术,近有约百年的国际交流,传统流脉和国际视野在最近三十年的加速融合,使各高校的中文学科更加需要长期的、有序的师资代际更迭,进而形成自身学风、学脉、学派,并使本学科在学术界具有持续的影响力。
比较文学学科整合思索
一、学科合并之合理性:学科整合
把“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两个学科合并为一个学科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成立比较文学系,这些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引起学界思考和争论。笔者以为,将“比较文学”放在师范院校中文系,并将它与“外国文学”合并为一个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种学科合并具有合理性,合并以后的中文系,其实就是比较文学系。从学科知识结构建构看,将“比较文学”放在中文系,相对于放在外语系,更为合理。这既是因为中文系诸学科具有接受“比较文学”的学科基础,还因为这样做有助于整合中文系诸学科。外语系的文学学科,仅仅是外国文学,而中文系的文学学科,既有中国文学,又有外国文学,还有文艺学等,在学科知识板块基本设置上具备了在汉语语境下比较文学学科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在中文系中,“外国文学”的设置本身,给中文系学科整体带来一个可与中国文学互照互识的参照,使学生具有世界文学知识结构基础。但由于没有“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各门课程虽然在知识结构上具备整合基础,却各自封闭,缺乏沟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并以后的中文系,通过输入新学科———“比较文学”,使原有的“世界文学”知识结构有了整合的学科理论,可以对整个中文系原有诸文学学科知识板块加以自觉整合。合并以后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赋予该学科整合中文系诸学科的功能,提升了“外国文学”在中文系的学科地位,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成为中文系诸学科整体中的结构要素。确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中文系学科整体之结构要素,意味着认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性质不局限于其自身,而要放大影响到中文系所有学科,使中文系诸学科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规定的基本性质下相互作用转换生成一个结构整体,具有传统中文系原来所不具备的新的性质和功能。
这种整合后的中文系之整体性质和功能是什么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世界文学”知识结构与视野、“比较文学”异质文化文学互照互识的基本方法,以及中西诗学核心概念等,将使中文系诸文学课程整体具有“世界文学”之整体性质。这种“世界文学”整体性质放大影响中文系诸传统学科,将使中文系原有诸学科相互作用转换为一个整体———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语文工作者的载体,将使传统中文系培养的能说会道的“笔杆子”,具有当下语文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世界文学”基本知识结构和全球视野。因此,“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在中文系之合并,在全球化时代,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怎样整合中文系原来分散孤立的诸学科呢?首先,从中文系本科一年级开始,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持给学生讲“学术导引”课,让学生明白在本科四年学习过程中的总体要求,并与其他学科商讨确定读书写作的具体要求:文学课程要求背诵的基本篇目以及背诵要求、细读基本书目以及细读要求、学科小论文写作基本规范与基本要求、中国古代文献阅读基本要求、英语文献阅读基本要求等,让学生明白做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语文工作者应该在哪些方面打好扎实基础。
在中文系诸学科中,只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具有主持这种“学术导引”课程的宏观视野和整合能力。诚然,国别文学学科就具体文学事实研究可能更加深入,文艺学学科可能就具体理论研究更加具体,但应看到,封闭的国别文学学科不具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知识结构上贯穿中外、古今的跨越优势与互照互识的视野,传统的文艺学学科不具备“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文学实证基础。所以,在主持“学术导引”课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虽应与其他学科充分交流沟通,尊重其它学科的意见,但还是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持统筹兼顾这种“学术导引”课程更为适宜。虽然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主持“学术引导”课程,但学生“世界文学”知识结构建构却不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个学科的任务,而应由中文系所有课程共同承担。中文系一、二、三年级专业基础课程,应落实各学科的背诵要求、阅读要求,以及学科小论文写作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三年级(或四年级)“比较文学概论”课程讲授比较文学基本精神、基本方法等,使中文系所开设的专业学科相互沟通,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汉语语境下的“世界文学”。一年级的“学术导引”课,与四年级的“比较文学概论”互相呼应,因此,“学术导引”课程可以视为“比较文学”课程的一部分,课时由“比较文学概论”课时拨出。最后,通过四年级毕业论文写作,学生在汉语语境下“世界文学”知识结构基础上选择题目,尝试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表达自己观点。学生四年级毕业论文题目未必涉及中西文学比较,但是,由于学生论文题目是在汉语语境下“世界文学”总体知识结构基础上对某一具体问题的选择,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与传统的中文系学生相比,通常具有更自觉的世界眼光,具有跨文化语境的知识结构和学养,具有与世界沟通的能力,更适应21世纪全球化发展的跨文化交流需要。
二、学科合并方式:学科独立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合并?目前的现状是不同学校处于各自尝试阶段:有的学校把比较文学的内容放在外国文学课程中讲授,有的学校严格坚守两个学科的各自边界,两门课程分开讲授,并强调各自学科的独立性。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中指出,子结构保持自己的结构边界、结构平衡、结构转换规律参与更大结构构造的自我调整性,是结构的三大特点之一。[1](1-11)从理论上讲,如果“世界文学”知识结构是一个整体,“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国别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理论课程,都是其中的部分。各学科要参与世界文学知识结构建构,都应该保持自己作为子结构的结构边界、结构构成元素以及结构要素等。“世界文学”作为更大结构对中文系包括外国文学、中国文学等课程整合,不是打乱各学科的边界,随意改变各课程的特定对象,而是中文系诸学科保持各自学科独立性、自足性前提下的结构转换,在保证各自学科的学科边界与独特学科对象稳定性前提下整合。学生跨越异质文化的知识结构与世界眼光,是中文系各独立学科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核心相互作用转换生成的新的整体结构性质与结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中文系诸学科不仅需要各自保持自己的学科独立性,还要保证自己学科的扎实基础,这既是中文系诸学科整合之绝对前提,也是“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科合并之绝对前提。没有各学科之独立边界,“比较文学”主观随意地放在国别文学课程中讲述,学生没有各自学科的扎实基础,很有可能不同学科知识混同于一大锅浆糊。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把比较文学有关基本概念说得头头是道,但不仅学不好国别文学,比较文学也不可能学好。从文学知识结构看,只有在完整的中外国别文学基础上,才能完成“世界文学”知识建构。如果中文系学生只具备“中国文学”的知识结构,没有相应的“外国文学”知识结构,就缺乏“世界文学”观念上互照互识的基本参照,不具备进一步学习“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准备。反之亦然。如果学生不具备完整的外国文学知识结构,这时给学生讲授“比较文学”课程,对学生来说,就只是能指的游戏,学生根本不具备接受这些概念的期待视野。#p#分页标题#e#
三、学科基础:双语双文本
汉语言文学人才教育思考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实用的技能,往往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过渡,以新机制与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迅速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支生力军。独立学院的设立和发展,对传统汉语言专业在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功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什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在独立学院如何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人才?这些问题的思考,关系到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变传统专业窘迫的困境,实现现代转型和发展的命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应用性辨析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丰赡的一个学科,也是现代大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一个专业,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其学科自身的特点:第一,它承载文化熏陶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除了传道、授业、解惑,注重学生精神成人是大学的一个重要功能。一代代的中文学子,吸取古今中外人类精神成果,净化灵魂,完善人格,并把它内化为自身的现代人文精神传播实施到社会中去。第二,重视基础,夯实基本功,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固然不如新兴专业重实用技能,但重理论性、基础性、综合性,这为学生打下功底、挖掘潜力、发挥后发优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中文专业学生比之于新闻专业,凭借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后发优势往往强于新闻专业学生。第三,适应面广,融贯形上形下,为学生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中文专业的学习为今后的工作搭建一平台。藉此平台和能力,可迅速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并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从事教师、新闻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等多种行业,社会认可度较高。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体现 谈起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问题,有的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基础学科,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学、文字的重任,着重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的熏陶,是一种“情商”的教育,不应该过分强调他的功利性、实用性。有的认为中文系培养的人才及其科研成果,都难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难以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在传统专业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加以辨析。 1.处于学科理论与职业技能之间的专业修养层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基本定位 目前社会提出了多规格多类型的中文学科人才需求,且更多的是以中文为基础,兼具其他能力的人才。这种能力的具备,需要从所学的专业基础中提炼出需要的文字功夫和基本的文学素养,内化为自身对世界、对人的理解和观察能力,并最终转化为工作能力。因此,在中文人才的培养中,如果撇开专业特色,过分强调应用性,如秘书技能、新闻学,就可能因为基本功不扎实而“画虎不成反类犬”。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是上承学科研究成果,下接职业技能训练的中间环节,肩负着吸收学术成果,拓展能力,指导具体实践,形成职业技能的任务。概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既要有理论的修养做功底,又要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应用性的基本定位。 2.拓展专业方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加大,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所培养的单一模式的人才规格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在原来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拓展专业方向,寻求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点,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性的基本方式,更是其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的途径。在遵循专业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保证基本的课程学习,应积极拓展专业方向,如语文教育、新闻传播、文秘等等。这样,既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能使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3.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基本体现 在公共服务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体现在为地方社会、文化发展提供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发展动力,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为地方经济直接服务,产生经济效益,例如中文系开设的大学语文、公共关系学以及传统文化与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案例等,这些课程的学习和应用,实现文理渗透,甚至提高企事业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提高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对独立学院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要求 独立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以新机制和新模式办学的新型办学实体。办学历史虽短,却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独立学院虽然明确定位为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其培养对象与一般高校迥异,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必然有别于普通高校。2003年,教育部《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应主要面向地方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这一规定,从政策上要求独立学院应以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同时,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己任也有着现实的依据。受传统“学而优则仕”和重学术轻价值观念的影响,我国的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自觉不自觉地以造就学术型人才为己任,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高职培养模式陈旧,办学层次较低,师资水平有限等现实令高职难以担当培养优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独立学院有办学自主权,能够灵活地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这些优势都为独立学院培养优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留下了巨大的发展空间。#p#分页标题#e# 大学的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对社会的功能自然有所差异。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不同大学也自然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建设发展的方向是应用型的,培养的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一定位,决定了独立学院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既不能一味地模仿或照搬普通高校或母体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要有别于高职院校的“高级技术人才”的较低层次的人才培养要求。综合分析,我们认为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该定位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学修养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复合型汉语人才。”这是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对独立学院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三、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的定位应该建立在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的契合点上,建立在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与本校其他专业的差异点上。任何专业的应用性都在专业基础上增强能力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贴近社会的人才需求。如何把这一原则应用到独立学院的实践中去,本人结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抛砖引玉。 (一)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社会需要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汉语人才,即以中文专业为基础,兼具其他能力的工作者。就业渠道的多元化,所谓“一岗定终身”的现象趋于消失,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应该摒弃传统的“专才型”,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成立,就明确提出“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学修养、基础扎实、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运用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能胜任与语言文学相关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抓两头、重内涵,即一方面强化人文基础课程,坚守“人文教育”的阵地,强调文学修养和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应用型基本技能的培养,如汉语和英语的运用能力,计算机的使用熟练程度。这种培养目标的确立,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能力。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07年的招生计划中,打破了传统高校中文系只招文科生的惯例,招收部分理工科的学生,通过文科和理科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强化文理兼容的教学特色,使学生具备交叉型的学科智能结构和综合素质,具有能在更宽广领域拓展的可持续发展潜质。这种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也是适应交叉学科的兴起的需要。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计算机、信息处理专业交叉衍生,融合渗透,也为培养新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拓展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 传统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沿袭了苏联式文理大分家后适用计划经济体制需要、目标模式相对单一的办学模式。近20年来,虽然这种专业模式不时地有所调整,但受习惯思维和僵化的办学机制的影响,传统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仍带有“计划教育”和“专才教育”浓厚的痕迹。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面向市场的办学原则,赋予独立学院改革传统高校汉语言文学狭窄的专业设置、僵硬的专业课程体系的使命,使其摒弃传统之弊端,拓展专业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新生和发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遵循这一原则,实现了新的突破。例如在保留传统中文培养风格的基础上,依托母体学校的优势,形成了中国文学、高级文秘、汉语教育以及中文信息处理四个专业方向的发展特色。同时,注重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优化课程体系。实行“模块+特色”的新型的课程体系,即4大教育模块:技能模块、通识模块、学科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通识模块、学科教育模块重专业和基础,瞄准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基础课、专业基础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注重文理渗透。技能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多方位拓展专业方向,坚持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多样化,坚持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某个领域专业深造做好准备,充分发展学生的各种兴趣,力求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另一方面,以能力为本位,设置相关的职业课程,例如公共语言学、秘书学、公共关系学,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提高解决生产、服务和管理方面问题的实际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新型课程的设置,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需要,适应学生个人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注重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型本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应该是:课内外紧联系、校内外相结合,从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入手,本科教学专业实践的环节总时数需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一定比例,并且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加强实习带队教师的遴选、培养,真正发挥带队教师的指导作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强化实践教学与突出技能的培养,加大应用与实践的比例。有别于其他高校只设置毕业实习的教学环节,该系还增加“中期实习”,即在学生第二学年结束后,利用三周的时间进行实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到社会中去锻炼,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明确今后两年学习的方向,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增强社会竞争力。2006年暑期,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与石狮市委党校合作,组织实习小分队到石狮进行“文化强市”的课题调查,并汇编成“文化强市求索”的调研文集出版,开创了独立学院学生出书的先河,得到了石狮当地政府和学院的高度评价。同时,这次实习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力,是探索适合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的有效尝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一直致力于开辟多样化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实习基地,从建系至今,已经与各类不同性质的单位建立实习合作关系,如漳州二中、厦门市思明区政府、福建省电视台、福州晚报社等等。这些实习基地的建立,是学校联系社会的窗口,满足学生不同的专业研究、就业方向的选择,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得以真正实施的最重要保证。#p#分页标题#e# (四)与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当前社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职业技能,快速适应岗位需要,是用人单位在接受毕业生时优先考虑的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杠杆。与社会职业技能鉴定接轨,鼓励学生在完成模块教学后参加社会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考试、测试,取得社会公认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证书,这不失为一条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他们在教学中积极推行职业资格的培训,如普通话等级、“两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培训,满足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开展秘书证、人力资源师资格培训,让更多的学生获取高级秘书、人力资源师等从业资格。通过这些职业资格的培训,培养学生从业规范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使其在毕业后能够达到劳动准入制要求的相关的技能等级,为自己顺利就业“添砖加瓦”。 (五)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不仅要充分挖掘校内有效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更要发挥独立学院学生活动能力强,参与意识重的特点,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意识。学生组织是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重要平台,具有联系广、凝聚力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对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发挥重要作用。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中文系学生工作的一以贯之的思想。中文系成立之后,各类代表学科特色的课外活动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如深受欢迎的“南太武文学社”、“一方话剧团”,开展得如火如荼的读书沙龙、小说连载活动以及影视协会、羽毛球协会、华文协会等社团组织,充分体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收获颇丰。 四、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正在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有利于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没有止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承载着人类对完美精神的孜孜追求,又服务于社会科技能力的获取的古老学科,在独立学院的土壤上,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和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注意发挥专业特色,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找准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与学生成才需要的契合点,才能更好地使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相协调,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实现新生和发展。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文化传统
摘要: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学创作关系密切。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一方面关系着作品世界性和地方性的突破,另一方面也关系着作品特色的有效呈现和作品生命力的形成。以《傲慢与偏见》为代表的英美文学作品用事实证明了文学创作与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的有益性,并在文学实践中形成了与民族文化传统结合的特征和经验。对相关经验的分析提炼,有助于打消地方性、民族性文学创作中对于民族文化传统的纠结,也能提供一些破解矛盾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英美文学;民族文化传统;《傲慢与偏见》
一、英美文学作品中民族文化叙事的影响
(一)增强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
英美文学作品中民族文化传统叙事对提升文学作品的水准有着重要意义,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这样的叙事方式直接增强了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文学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多种文化基于一定的情节设置建构起来的错综复杂的文化谱系。文学作品创作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文学教化人心,因此,文化性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出发点,同时,增强文学作品的文化底蕴也就成为了文学作品创作的重要目标。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学作品让人百读不厌,多有获益;反之,文化底蕴缺乏的文学作品则往往浅薄无聊,味同嚼蜡。[1]如《傲慢与偏见》虽然是以男女青年的恋爱为题材,但是小说却在展现这个主题的同时对当时的婚姻习俗进行了深刻剖析,并通过各种文化习俗的综合展示还原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在看似普通的世态人情的还原过程中,照出了世人的愚昧、盲目和自负,让读者不仅对当时的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出场人物的性格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二)增加文学作品的地方特色
每个特定地域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正是不同的文化特色才使得文学作品和其他地域文学作品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傲慢与偏见》中不乏各种地方特色习俗的叙事,其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对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上流社会“下午茶”习俗的展示。故事发生的时代正是英国茶文化兴起的时期,《傲慢与偏见》“取材于现实,其中不乏各种优雅、精致的茶文化场景,特别是最为正统的维多利亚下午茶会,其描述之细致令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能够嗅到茶叶的淡淡清香和茶点的丝丝甜蜜,集中体现了英国下午茶文化的民族气韵与时代特征,为后人领略与研究英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文本要素”。[2]类似习俗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生活习俗、礼仪习俗都增加了作品的英国本土特色。
当代语境下的古代文学课程
一、当代语境下古代文学课程体系的多维构建
当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已不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构建全新、多维的教学实践体系,以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气息,提高古代文学的学科魅力。
(一)编写适应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大纲,确立少而精的知识体系及以“史”为纲,以“作品选”为本的教学原则
当前,《中国文学史》教材多种多样,各有特点。但大都篇幅庞大,难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编写适应学校教学实际的教学大纲尤其重要。在大纲中,应强化基础,突出教学重、难点,确立少而精的知识体系,为教师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依据和准则。尤其要妥善处理文学史与作品的关系,确立以“史”为纲,以“作品选”为本的原则,强调原典教学。文学作品是文学史形成的基础和主要构件,折射了文学的发展历程。读者正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知、欣赏和理解,来把握作家的理念与创作、文体的产生与发展、文学现象的诞生与演变等过程,并进而把握整个古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可以说,讲述文学史是从宏观视角认识文学作品产生的客观条件及其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价值,解读作品则是从微观角度考察古代文学史的形成基础。借助文学史背景揭示作品内涵,可以延伸学生的审美思考,拓展其理解的维度;以具体作品为例印证文学史现象,则可以训练学生的史学思维,培养其科学合理的文学史观。“文学史”和“作品选”先天具备的关联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了讲授者不能将它们判然分开。那种侧重“文学史”而忽略“作品选”的教学,无疑只是在形式上提高了效率,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际教学效果则可想而知。
(二)完善课程结构,建设基础课、选修课及学术讲座相结合的网状课程体系
社会需求的多层次,人才模式的多样化,知识结构的多领域,要求教育与时俱进,具备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并重的教学形式。就中国古代文学而言,课程内容广博浩繁,因而强化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展示亮点至关重要。而建设基础课、选修课及学术讲座相结合的网状课程体系不失为积极应对的合适途径。基础课是教学的重点,强调基础知识的积累,着重于“面”的拓展;选修课是基础课的补充,强调探究性学习,突出知识的研究性与前瞻性;学术讲座重在知识点的纵深,着眼于能力的提高。三者统筹安排,相互衔接补充,构成一个网状的立体教学体系,既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也有利于思维训练和能力培养。选修课的开设,就文体而言,可开设古代诗歌研究、宋词研究、散文研究、戏曲研究、小说研究等,以理清主要文体的发展线索,使基础课所学的文体知识更加深化、系统化;就文学史论来讲,可开设古代文论、文学思潮研究、文人心态研究。对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经典,则可开设专题研究,如神话研究、《诗经》研究、《庄子》研究、《史记》研究、《红楼梦》研究等,使学生加深对主要作家、经典作品的理解,提高相应的研究能力。也可开设一些跨学科研究的选修课,如经学与文学、儒家思想与古代文学、宗教与古代文学、中西戏曲比较研究等,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此外,还可增开地域文学选修课,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理认同,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的热情。选修课应根据基础课的学习进度,面向不同的年级循序开设,既避免重复,又相互补充。在此基础上,每学期再适度安排几次学术讲座,介绍学术前沿问题及治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上述三种课型,共同形成立体的教学体系,适应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三)更新教学观念,增强古代文学教学的现代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研究意识,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探索汉语言文学课程建立的构思
作者:秦军荣 单位:襄樊学院文学院
课程建设主要涵盖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课程评价体系建设等内容。本文就以襄樊学院为例从三个方面谈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优化课程内容
在阐述课程建设步骤之前,作为行文的基础,有必要将襄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于2010年进行改造后的课程设置予以简要介绍。我们的课程设置充分贯彻了学校“21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精练专业,突出能力,提升素质”的内涵精神,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等四类。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类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2+1,说明:该课程共54学时,每周3课时,“2”表示讲授学时数,“1”表示实践学时数;下类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1)、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3+3)、形式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体育等,选修类由各种综合素质拓展课组成;学科基础课程有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美学概论、文学文本解读(2+1)、基础写作(1+1)、形式逻辑、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通论等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由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应用语言学、中国古代文学(2+1;3+1;3+1;2+1)、中国现代文学(3+1)、中国当代文学(2+1)、外国文学(2+1;2+1)、民间文学(1+1)、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比较文学、应用写作(2+1)、文学批评与理论实践(1+1)等多门课程组成;专业方向上,凝炼出教师教育和现代文秘两个方向,分设专业必修与选修两类相关课程。合理的课程设置为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课程内容的厘定。为保证课程内容的优质与精粹,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了三个基本原则:
1.强化基础与提高能力并重原则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将知识转变成能力,对于教学型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读”、“思”、“说”、“写”、“做”等五个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之上,换言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单刀直入的过程,它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和历练,因此,对于本专业来说,在设计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难点时,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选择,又要兼顾提高学生能力的实践内容的设置,着力于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根本提高。比如,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古老的课程,内容庞杂。在授课周期和课时总数方面,该课程一直稳居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榜首。考察各高校关于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并无多大差异,都是以史为纲,要求条分缕析地讲解各时段的文学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课程安排主要循着社会背景勾勒、作者生平简介、作品内容概括和艺术特色归纳等路线。而与中国古代文学配套的系列古代文体鉴赏类选修课程的内容往往并不涉及鉴赏方法的讲解,多是将某种文体的历史如数道来。这种内容设计,固然有益从纵横两个层面强化学生对文学史的把握和理解,但是,几个学期下来,学生仍不知如何阅读、鉴赏古典作品,更无庸说从事相关的文体写作。鉴此,我们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周课时按学期分别设定为2+1,3+1,3+1,2+1,即文学知识讲授和学生阅读作品相结合,精讲文学基础知识,传授学生阅读古典作品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阅读乃至写作训练,从而为提升学生对文学的领悟力和鉴赏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对于我们这类地方性的本科院校来说,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为地方经济服务”也是我们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不可忽略的因素,这是我们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为我们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求生存、谋发展。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我们要结合本地的社会需求,在致力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同时还需适时增加内容以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其他相关能力,以适应本地发展的需求。
2.遵循统筹兼顾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