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培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基础教育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基础教育培训

舞蹈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现状

【内容摘要】艺术可以给人以美的体会,能给人带来震撼、希望和较大想象的空间。艺术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教育培训方式,舞蹈艺术亦是如此。舞蹈的教育培训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普及和推广,其对于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在内的、各层次的艺术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种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对舞蹈这门艺术自身的审美价值和美学效应认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基础教育;舞蹈培训;教师素养

舞蹈艺术是将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也可以说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舞蹈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发展较快。舞蹈基础教育培训市场遍地开花,但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素质却存在较大的差异。笔者对目前市场上舞蹈培训教师的素质状态做了简单区分,大概分为五种:第一类是专业老教师,其在学校或在舞团工作多年,或在社会上做舞蹈培训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第二类是专业中青年教师,其在专业院校或舞团工作,对舞蹈培训有热情有想法,接受了新鲜、科学的训练方式;第三类是刚毕业的学生或舞蹈专业在校学生兼职,他们年轻、有干劲,更受到学生喜欢,但教学经验不足;第四类是师范类非专业出身的教师,对舞蹈专业了解不足,很多教学内容会照搬教材;第五类是与舞蹈学科邻近的学科教师,这一类教师可能来自于戏曲、杂技、体操、健美操等专业,虽然同样是研究身体运动,但与舞蹈专业存在一定差异。这类教师并不了解舞蹈艺术本身的特殊性,对舞蹈的训练与其美感的呈现了解不充分。这一分类方式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有经验、从事这项专业研究的教师;另一部为经验不足,或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就目前社会的总体状况而言,第二类教师在社会培训中心的数量远高于第一类,这一情况在二三线城市尤为突出。由此,不得不令人担心中国舞蹈基础教育在未来的发展,担心热爱舞蹈的学生或家长因师资力量的不足对学习产生反作用。笔者通过从事舞蹈教育工作的多年经验,分析造成舞蹈基础教育市场相对混乱的三个原因,并提出部分整改意见。

一、大批舞蹈专业毕业生流向市场创业

近年来,中国的“艺考”人数逐年壮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舞蹈专业对高考文化课的录取分数偏低,一般定在一本分数线的60%左右,甚至更低。对于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舞蹈的学生来说,高考时能通过专业课考试是要付出很多时间和辛苦,随后才进行文化课考试。二是全国培养舞蹈本科学生的高校数量日益增多。据初步统计,全国开设舞蹈本科的大学有132所之多。这些具有舞蹈本科培养资格的学校分别为:以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为首的一批一类艺术大学,还包括以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一批综合类大学;还有各省一类艺术学院,如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等;但除此之外,二类和三类舞蹈本科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三是国内大部分舞蹈院校相继出现了扩招的情况。这三种现象直接导致二类、三类舞蹈院校的生源成分多为“速成艺术生”,即高中才开始学习舞蹈的学生。部分高中生由于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在高三时投入“艺考”培训班中,由此形成高中要升学率、家长要本科学位、高校要生源的链条关系。目前,各舞蹈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从几十到上千不等,由此可以推算出每年舞蹈专业毕业生的庞大数量,由于部分学生基础并不扎实,必然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社会相关就业岗位数量较少,从而导致为数不少的本科生在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成为能力与经验都不充分的社会舞蹈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二、影响舞蹈基础教育发展的市场因素

目前,中国的舞蹈艺术还处在发展阶段,舞蹈基础教育市场科学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舞蹈基础教育的重任基本交给了社会培训机构,使其缺少系统性和规范化。舞蹈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缺少专业教材的指导,没有公认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很多教师单纯按照自己的经验与理解来对学生进行入门训练和深化教育,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对舞蹈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埋下隐患。加之,有些教育内容和训练方法并不适合基础教学,可能导致学生在训练中受伤或产生厌学情绪等。除此之外,社会上相对主流的舞蹈基础培训是以应付各类舞蹈考级为主,相关的科学的教学内容较难被部分舞蹈爱好者以及专业教师接受。考级多出现在钢琴等乐器的培训与学习中,如钢琴考级会结合乐器本身的特点,明确每一级别对于曲目难度的要求,要求学生在钢琴表演中具备一定的表现力、节奏感、肌肉的控制力外,还存在着掌握一定的竞技性和技巧性的要求。而舞蹈与音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很多社会培训中心照搬音乐教学和考核模式的做法并不专业,也不科学。从基础教育工作岗位情况来看,当今社会就业强调竞争机制,考查学历就成为较为简单和直接的方式。近年来,很多中小学,甚至部分幼儿园都打出了招聘教师的学历要求为本科或硕士以上学历,舞蹈学科在教育体系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其实践性较强,大部分毕业生只具备本科学历,这使其在就业竞争中不具优势。同时,舞蹈艺术学科至今也没有纳入九年艺术教育体系,舞蹈专业毕业的学生往往要与音乐专业毕业学生竞争同一教学岗位,就业压力较大。

阅读全文

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与改革研究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培训市场不断壮大,充满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的基础教育培训市场虽运行较好,但是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和障碍,结合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试分析如何在新教改时代对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进行改革。

【关键词】新教改;基础教育;教育培训;培训市场

一、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1.行业准入门槛低,市场难以管控。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市场也处于难以管控的状态。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培训机构随处可见,除了较知名的大牌培训机构(如新东方、新思维等),其他各大、中、小型培训机构也是并列存在的。甚至许多私人老板看中这片红利,自主进行工商注册,聘请各学科的教师,也就组成了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这样看来,目前我国的培训行业准入门槛太低,许多地方并未严格审查是否合规,就允许开办培训机构;有的教师并未注册,私人开办培训班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市场具有自发性,若国家不提高基础教育培训机构的准入门槛,当培训市场变得失衡,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必定会逐渐失控。2.品牌定位较模糊,市场竞争残酷。随着国家政策逐渐开放后,各类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很多小型甚至私人开办的机构也争相出现,基础教育培训市场逐渐泛滥。就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很多基础教育培训机构的主打课程还是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考冲刺班等常规课程,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等多学科,但是大多数培训机构都对自己的品牌定位和品质服务不清晰,只是开办了课程却对自身的定位和品牌竞争力不了解。这样一片市场必定是很残酷的,培训机构失去竞争力将难以在这片市场上立足。3.培训机构逐利性太强,教学质量无法保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能够给予学生基础知识,通过知识的学习搭建起他们完整的知识框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目的,也是为了弥补学校内基础教育的不足,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基础教育的机会,拓宽他们的眼界,或者帮助学生们去突破他们的薄弱知识点。但就了解到的情况,目前的基础教育培训机构,大多对利润的追求超过了对教育质量本身的追求,很多培训机构单纯为了盈利、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导致他们的教学质量急剧下滑,使得培训机构的教育变得无意义,这是目前基础教育培训市场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二、“新教改”时代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与改革前瞻

1.加强市场准入规范。由于市场存在自发性,因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常常导致资源失衡,想要提高基础培训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真正帮助学生们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国家需要用“看得见的手”,来对培训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准入规则,提高基础培训机构的成立门槛,筛选出一批有实力的、有质量的师资力量来成立培训机构,将市场风向标引导向教育本身,才能真正提高基础教育培训的质量,使得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变得有序。2.培训机构应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除了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想要长远发展,培训机构本身也应该花更多精力去思考和明确自身的品牌定位,思考如何树立良好的品牌口碑,通过提高自身的品牌竞争力和教育质量来来吸引更多的客群。培训机构在成立前要清楚自身针对的学生群体定位:是为了培养更优秀的学生?是为了拔高中等学生?还是为了帮扶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只有做好了品牌定位,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也更能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品牌口碑。3.培训机构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培训机构的最终竞争力,还是其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内基础教育的补充,课外的基础教育培训班,其存在的最大意义,也是为了教育本身,因此想要更长远地发展,各大培训机构一定要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不仅仅应该涵盖基础课程,还应该多多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创新类课程,将多类型课程纳入各学科的课程体系之中。培训机构还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引进国内外优秀视频、引进国内外优秀教学课件、邀请教育专家为老师们进行培训,引导教师们将学到的新知识、小亮点融入自己的教学中,从日常的教学中逐渐培养起学生们的基本素养。老师要将“师本”课堂转变为“生本”课堂,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通过观察和总结学生们普遍喜欢和接受的方式,采用更合理的方式,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学,提高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

三、结语

阅读全文

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与改革

摘要:素质教育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到来给教育培训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在政府不断严格规范市场准入的情况下,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必须加快其战略布局与规划,围绕教育本质规律促进自我的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对资金的风险预警和管控能力,进而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助力。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培训市场;教育本质规律

2018年两会召开以来,围绕“减负”、推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针对课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整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次教育联合四部展开的教育培训机构整改行动不仅是对教育培训市场秩序的肃清;同时,在教育培训市场群雄逐鹿,大量资本快速涌入、盲目跟风的时期,对于教育培训市场自身而言,这一次的整治行动将会促成一场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关键变革。

一、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

基础教育培训主要是以是提升学生成绩,顺利通过小升初、初升高、最后到高考的升学考试为目标,其业务集中在外语、数学、语文或特长培养等课后辅导和艺术培训层面,是我国教育培训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不断萌芽而壮大,主要有以下几点特性:第一,朝阳产业,拥有强劲的资本支持。由于相对于其他培训市场,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的门槛准入相对较低,更加受到资本的青睐;第二,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激烈。当前该市场仅有新东方和好未来这两家具有代表性的机构,“独角兽”仍然没有完全出现;第三,体现在发展的区域分布上。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仍然集中在发达一线城市,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较为薄弱;第四,市场对基础教培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产产品业务的升级已是必然趋势。

二、“新教改”时代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发展迅猛,在行业领域内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由于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隐患:第一,行业准入门槛低,规范性不足。目前,我国基础教培行业规范性不足、乱象丛生,大量无证违规经营的培训机构涌现,冲击着整个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例如,许多机构打着教育订单式服务的名号,承诺与名校教师进行签约,为学生提供所谓的“保证提分”服务,吸引了无数家长和学生。而事实上这一服务确是虚假宣传、恶意营销的产物:其鼓吹的名校教师不过是由普通教师或是经过短期培训尚无教师执业资格的人员包装而成;其设置的承诺合约也是陷阱重重,许多学生和家长饱受迷惑,损失惨重。第二,品牌定位模糊,服务低端重复。我国基础教培机构对于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定位模糊,导致行业所提供的服务大量重复且相对低端,缺乏对市场更为深入的细分。此外,过度追逐利益而开展“快消式”的教育模式,教授所谓的快速记忆方法、心算能力,这种投机取巧、博人眼球式的教育活动,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其教学服务的品质。第三,产品忽视教育本质规律,可持续不强。受升学指挥棒压力的客观存在以及教育竞赛不良风气的引导,社会对基础教育尤其是拔高式教育的需求长期居高不下。而原本只是补充的基础培训机构更是抓住这一市场动态,渐渐取代正式课堂教学,成为推动应试教育的重要推手。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考试机制的健全以及劳动力市场对素质性人才的需求。这一应试培训的教育模式终究会被淘汰。第四,资本缺乏沉淀,风控能力较弱。我国基础教育培训繁荣市场的背后埋藏着较大的隐患,资本竞相追逐的背后是大量的泡沫:许多机构以教育为幌子,盲目跟风进行资本运作,并未开展实质性的教育活动。教育投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些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机构未必能“慢工出细活”。当投资市场的预期收益低于成本时,资本的泡沫就会破灭。而我国基础教育培训市场在资本缺乏沉淀,风险控制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其危机更是不言而喻。

阅读全文

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探究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学生和家长对基础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教育培训市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与此同时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对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调研,查找存在问题并进行对策探究,以期更好发展,使之成为校内教育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

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发展;问题;对策

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是指从事中小学学龄段教育辅导的社会机构,它是相对于普通学校而言的,是教育培训市场的主力群体。随着十几年的发展,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已经成为普通中小学校的知识补充体和深化体,为教育服务行业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成为教育行业持续繁荣的一股新的增长极。

一、中小学校外教育培训兴起的原因

近年来,教育培训市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笔者实地考察走访,发现自2001年南通市第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成立以来,教育培训机构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发展势头迅猛,数量逐年提升,现如今全市总计共有236家在教育局、民政局、工商局注册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教育资源,科学进行教育功能的区分,有利引导,成为笔者关注的课题。因此,对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调查和研究有着积极的社会学意义和教育学意义,这是对社会教育发生重大变革的一次实践性探究,也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所做的深度思考和策略组织。笔者对该选题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了江苏省南通市29家典型的中小学辅导机构,实地探访了3家普通中小学校,发放612份有效问卷,访谈36人,并查找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作为本文的数据来源和论述依据。中小学教育培训兴起的原因较为复杂。从社会文化环境上来看,家长期望子女能通过教育选拔机制来改变命运,教育需求显著提高,由单一转向多元,为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补习功课,从而催生了这一现代教育产业。从应试教育体制来看,我国的升学考试选拔人才机制是教育辅导产业得以存活并发展的重要原因。从经济层面来看,教育行业本身就具备极大的市场潜力和经济价值。从政策导向来看,随着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基础教育办学力量从学校的一元封闭向社会的多元开放。

阅读全文

乡村美术教师教育培训路径

摘要: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大力加强了对乡村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乡村教师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教师教育队伍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国家对美术教育的重视,新课程改革和培养目标的变化,美术教育师资队伍的优质化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基于美术乡村教育教学实践与专业发展需求,通过主题式培训,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乡村教师了解美术教育新动态,把握新课程标准和教师专业标准的精神实质,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发展教师专业能力,促进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到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乡村美术教师;教师教育;教育培训

初次接触和了解乡村美术教师教育培训,是由于2018年11月参与了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承担了“国培计划(2018)”—河南省乡村教师访名校项目中的乡村紧缺薄弱学科培训项目。在此期间笔者一直负责此项目的实施,从中便学习到很多知识技能和师德品德方面的素养,了解到美术教育的前沿问题和乡村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针对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的一部分问题对乡村教师教育的培训做出分析和探究。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乡村美术教育的相关分析

面对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国家、地方教育相关责任部门和单位必然要对乡村美术教师的培训有所思考和重视。新课程的改革,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等方面要有自己的教学见解和理解,乡村美术教师也必然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乡村美术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大的提高,意识到美术教育在学科领域中的影响和发挥的作用。针对乡村美术教育,要落实美美术核心素养,一部分寄希望于具有真正教育情怀的校长和对美术教育有理想追求的教师,另一部分需要具有艺术教育热情的教育工作者向乡村美术教师,提供参与培训的机会和接触了解到美术教育学科的前沿问题的机会。核心素养理念下美术教育的实施,主要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培训解决认知层面的问题,让乡村教师对核心素养概念提出的背景、缘由、价值所向、实施途径等有基本的了解。与此同时还应通过专业素养与艺术表达能力的提升,解决技术实践层面的问题。乡村美术教师要学会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在培训过程中,带有自己的问题和观点去学习,同时加强对知识的融通和理解,建立多个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自身对艺术的认知力和理解力。其培训大致可以分为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网络研习等长期培训和学习。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环境的影响,乡村美术教育长期以来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乡村美术教育致力于文化传承,具有其丰富且有特色的本土、特色的文化艺术资源,这些都可以为学校美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所用。这些资源既有物质层面美术表现的媒介和材料,又有精神和文化层面的人文历史、特色民俗、民族传统等,将其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体验,在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同时,形成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信心。

二、乡村美术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现状分析

乡村美术教师的培养和造就,既依赖于教师职前的师范教育,又取决于教师职后的系统培训。一名成熟的教师要经过三个时期:一是职前学习时期,主要是学习学科知识和教育原理;二是初职时期,约2至3年,在学校中经过老教师的指导和实际锻炼,逐渐融入教师的角色;三是成熟阶段,约需3至5年,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反思,逐渐熟练地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成为一名成熟的优秀教师。乡村美术教师的培养单位主要包含地方性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为乡村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职前培养开设的美术课程与职后实践联系密切,所以绝大多数乡村美术教师在职前培养中的美术技能水平比较低,在职后实践中难以灵活运用,多数美术教师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磨合。高质量的培训课堂不是中小学课堂的简单回炉,而是能够授之以渔,让教师受到启迪,得到拓展,通过培训反思自己的教学。目前,教师参加的职后培训主要分为教育局委派、校本培训和学历提升3种,其中以教育局的公事委派占比最多,教师自行提升学历位居其次,且多以本科函授为主。针对乡村美术教师培训的教课人员,大部分是中小学一线名师、教育局负责培训工作的政府官员、高校从事中小学教育研究的教授等,乡村美术教师通过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分享,深刻领会了国家基础教育相关文件的精神,提高了对国家基础教育政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同时在乡村美术教师培训过程中,其使乡村教师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了中小学美术教师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提升了责任意识、爱心意识、奉献精神,提高了职业规划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切实掌握了开展教学活动的新技能、新方法和新技术,提高了专业水平和安全管理能力,领略了专家的风采,感受了名师教学风范,分享交流了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能力与教育能力。

阅读全文

教育培训与农村劳动力素质

一、农村劳动力亟需教育培训

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对培训的需求大,涉及面广,培训要在“实”、“新”、“特”上下功夫。这是农村劳动力对农业教育培训的要求和呼唤。呼唤之一:目标要“实”。即实用技能是农村劳动力的第一需求。近几年,国家提出了“应用型、技能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培养这三类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区别于农村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从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现实需求分析,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应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农村劳动力最需要的技能是实用,培训的实用技术,要能够很快应用于生产实际,应用于增收致富,应用于改善生活。呼唤之二:内容要“新”。即创新。即在培训内容要结合实际具有新意。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向他们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帮助他们创业致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实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生产点和有效途径。如十八届三中会召开以后,要及时培训农民如何保障自己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如何实现对集体资产股份拥有、收益、有偿退出,如何实现抵押、担保和继承,如何保障自己宅基地用益,从而引导和帮助农村劳动力增加收入。这就需要在培训内容上既要把政策理论和实现方式告诉他们,又要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有机联系起来;在培训老师选派上,既要请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还要请其他政策操作人员来讲解,既要请创业示范户讲实战还要请用人单位的业务人员讲要求;在培训的方式上要通过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创新培训方法,从而达到满足农村劳动力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呼唤之三:方式要“特”。多种方式培训才能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应首先满足教育者学习知识技能,形成一定职业能力的需求。一般来说,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村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为了使他们能打好文化基础,又能保持职业教育的特色,教育培养模式要有所改进,注重效果。一是针对性专业设置。农村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只有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专业结构,农村职业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中,应大胆根据落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围绕重大规模企业和重点项目需求预期开展储备性专业培训,并搞好岗位对接。二是产业化带动。用企业化的方式组织农业生产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方向,要以产业为导向,在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实现农民由传统到新型的带动。三是专业化指导。农民是最注重实效的,要采取面对面、手把手、方便农民的方法,尊重农民意愿,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综合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和科技书屋等载体,把农民需要的技术、信息,及时送进农村,交给农民;把培训班办在村里、田头,以基地和村为单位设立培训点,实现一学就会,一会就用的效果。

二、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

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通过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并具地方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实现南通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

(一)统筹规划,培育各具特色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农村职业教育首先必须结合地方传统技能和社会人才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办教育,正确处理培养目标、人才质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关系,既要鼓励社会办学,又要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不宜一哄而上,避免出现目前很多民办培训机构生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在政策上公办民办一视同仁,国民待遇。逐步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农村职教品牌和体系。

(二)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侧重技能提升。新型农民的素质含义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农民的培养内容不应仅局限于提高某些方面技能,更要有机地将基础教育与技能教育培训结合起来,提倡农村职业教育前移,将农业融入基础教育,从义务教育开始学习农业的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既要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又要大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发展农民职业培训。

(三)多形式、全方位开展教育培训,重点是农村实用人才。一是“公司+培训班+学院”培训,在龙头企业内设置相应培训班,使农民直接感受到企业的运行方式。二是“专业协会+农民”培训,把农民培训工作和各种专业协会有机结合起来,使农民较快获得专业技能。三是现场指导和咨询。通过农业专家,技术员深入农村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具体指导农民在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四是专业专题培训。根据季节农事活动,为农民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及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五是订单培训。按“市场订单”开展培训,使培训和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六是“校企联办”。既由企业出资,学校派老师,出实习场地和设备,实现二者在资源上的互补,共同培训农民工。七是专业合作社内建立农民培训制度。还可以通过专业户带示范户,示范带大户、大户带小户的方式进行培训。

阅读全文

探索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发展

摘要:随着各种各样网络在线教育服务产品的推出,我国网络在线教育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网络在线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对教师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方便,其在大学教育中受到了广泛推重。但是,一些在线基础教育产品服务很难让中小学生进行个性化、系统化的学习,且因为中小学生的自制力差,难以保证其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其次,家庭传统的教育理念、网络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线上教育的资本导向较为明显等问题,阻碍了网络在线教育的发展。为此,本文针对线上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阶段;在线教育;可持续发展;对策

2020年我国的网络线上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基于超星、钉钉等网络教育平台层出不穷,其用户数量也在不断攀升。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在线教育的必要性、优势日渐突出,在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领域,受到推崇。但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网络、在线教育产品与服务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难以满足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很难保证其学习治疗,导致网络在线教育的效果并未受到广大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因此,如何清楚网络在线教育的“绊脚石”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1当下在线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1.1网络教育时教育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首次强调网络教育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了保证在线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2020年2月正式开始运营国家中小学网络在线教育云平台。截止到2020年6月底,该平台浏览量和点击量高达9.94亿次,并有11门学科给予学生学习。其中,中小学课程的课堂数量几乎达到了2000堂,有近2亿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学习。截至2020年末尾,我国网络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达到了3538亿元。

1.2加快现代化教育的进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5G网络的普及,各行各业都进入了信息化发展阶段,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功能的普及,为各行各业的经营活动带来方便,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移动终端等科技的发展为在线教育提供了设备支持,让教育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自由平台。由此可见,网络在线教育能够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成绩[1]。

2在基础教育中发展在线教育的优势

阅读全文

加强气象教育培训质量监控思考

摘要:加强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我党治国理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始终坚持计划性、系统性、统筹性原则,在现代化气象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创气象干部教育和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现基本形成了“分层分类”气象教育培训新格局。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加强气象教育培训质量监控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气象教育培训;质量监控;思考

1我国气象教育培训现状

自2012年以来,气象培训学员的整体满意度水平高达95.4分;截止到到2017年,针对国家级在职培训,气象部门共完成815期,培训不同种类的学员高达3.2万人次,平均每天的培训量高达89.3万人。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远程培训基本满足了各级气象部门和基层台站职工的远程在线学习要求。针对学历后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方面,气象部门不断延伸培训内容,使其涵盖气象基础教育、世界先进水平、气象业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构建起了与气象事业发展相关的全覆盖、网格化的气象教育培训体系。培训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预报、观测、服务、资料等不同的群体,而培训方式主要包括基础类、上岗、岗位、新知识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2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气象教育培训质量监控内容

2.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的开展需在数据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应积极借鉴“教育大数据结构模型”理论,根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的流程,在大数据理念的基础上尽快构建与之相关的大数据平台。其中数据采集层的主要作用是采集信息和对应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能对数据进行储存和质量控制;将展现层与数据分析进行结合可实现数据的分类和分析;将服务层与数据应用集合则能生成对应的产品,并实时推送相关的数据信息。为确保全流程数据采集的正常进行,需积极打造出相应的数据平台。其一是“训前”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培训要求、以往调训、人才信息、需求调查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其二是“训中”数据采集,包括教学中的数据、教育管理中的数据和校园活动数据等;其三是“训后”数据收集,包括学习情况、工作能力、培训带来的效益等,“训前”、“训中”和“训后”的数据采集可对培训项目进行完善,同时还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