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基层治理实施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中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治理现代化是政府当前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农村治理现代化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实现治理现代化,将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文章给出农村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内涵,并通过对M旗进行调研,发现该旗在实现农村治理现代进程中,存在一些困境,通过分析,给出解决路径。
关键词:农村治理现代化;基层组织;村民
1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对乡村基层治理做出了详细部署,在规划的第八篇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中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夯实基层政权。2021年4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力争5年内建立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服务平台。多主体治理,使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力争再用10年时间,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基层治理制度优势充分展现。这充分表明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如今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将推进农村的发展,推动农村的富强。如今,农村发展相对落后,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全国乡村发展程度不均,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备、农村发展动力不足、村民文化水平、整体素质较低。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探讨出一条清晰、有效的农村治理现代化道路。本篇论文将以M旗的农村为例。M旗位于偏远地区,是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研究发展落后的旗县在现阶段对于如何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是比较有意义的。
2价值意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联系起来,着眼于现代化,并以现代化为落脚点,揭示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而农村治理现代化就是将治理现代化应用于农村,运用现代化方式手段来进行治理。农村治理现代化将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人民充分参与治理;有利于规范治理手段。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尺度应该包括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和科学化。建立现代化的“法治国家”体系应该作为最重要的尺度标准。这些价值尺度在农村治理现代化中依然适用。笔者认为农村治理现代化的意蕴为依法治理;多元主体共治;管理人员精英化;基层组织体系完备。
2.1依法治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新目标。中共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对法治建设给出了具体指导。这要求广大行政人员要依法治理国家公共事务,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公平公正的服务,对于行政人员来说可以起到约束作用,把权力更好地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基层社区治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第全国人大的胜利召开代表了中国试点体制改革政策的稳定和成功。会上,提出要建立一个共享、共建、共同治理的社会治理结构。以内蒙古赤峰市基层社区治理为例,在基层社区治理过程中,组织领导对职能定位不明确,行政管理过度,政府部门资金不足,没有建立专业管理队伍,职工队伍没有接受稳定的培训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在完善赤峰市基层社区治理建设的同时,提出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理念,加快完善基层社区治理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一流的专业管理团队,并建立全面的制度机制,形成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关键词:赤峰市;基层治理;社区治理
1基层社区治理概述
社区组织是指社区的社会结构。它包含动员和规划的意义,即社区组织的形式。社区治理是指由共同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活动或管理机制。为居民提供更有利的帮助,在有效机制下帮助居民快速解决问题。社区治理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社区。按照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规范,协调和协商法律法规,有效管理公共事务和社区共同利益相关的协同作用,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治理能更好地帮助基层群众在任何未知的地方进行沟通和回应,使居民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有效地监督基层人员。党的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注重基层社会治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管理,社会调控与健康互动的居民自治。从这个层次上讲,城乡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的主要目的是直接参与居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在条件下实现自我发展。我们从积极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现代概念出发,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基层自治制度的社会组织建设,更好更快地建设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团队规则的有机联系、实现政府与自治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现代化社会的良性互动。
2赤峰基层社区治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赤峰基层社区治理的现状
从基层保障中心和各类基层保护和治理网站,我们可以了解到,赤峰现在正响应国家政策,重点建设和应用基层社区,以便更好地保护群众的利益。我们要自觉维护人民的利益,坚决反对一切损害人民利益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为了确保和改善民生,我们必须抓住对人民最直接,最实际的好处。社区民生工作作为课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会议上提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的民生数字为5000,本市的招纳人数为700。2018年,赤峰的社区录取线分为三类,普通学生:93分、贫困生:83.5分、蒙古族学生:84.5分。2018年1月,赤峰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公布2017年度赤峰民生支出364亿8970万元,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其中:教育支出85亿4847万元,增长3%;文化体育和媒体支出6亿5867万元,增长1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2亿4813万元,增长0.7%;卫生和计划生育支出43亿343万元,增长12.6%;节能环保支出13亿5725万元,增长8.7%;农林用水支出73亿7966万元,增长0.3%;交通支出33亿2509万元,增长10.5%;住房保障支出26亿6900万元,增长28.5%。2017年,从财政支出职能分类来看,全市财政补贴资金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33万元;教育支出14135.71万元;文化体育与媒体支出63.7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16087.67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564.33万元;保健和计划生育支出7179.42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3481.82万元;城乡社区支出6952.29万元;农业、林业和水支出355609.38万元;运输支出5683.80万元;商业服务和其他支出36.08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2893.67万元;粮食、石油和物资储备支出13073.46万元;其他支出5067.20万元。为了加强和规范惠民县管理补贴,提高城乡居民的财政补贴支付业务,2017年还引入了信息工程的民生金融服务平台,自治区财政厅,升级原有的“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卡系统”为新的“金融服务民生信息平台”,我市喀喇沁旗列为六个试点县优先操作。我市“财务民生办事信息平台”升级工作于2017年11月开始,到目前全市12个旗县区已有9个旗县区完成升级工作。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基层政府职能分析
摘要:“绿色”是云南省一张靓丽的名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云南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明显短板。云南省基本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所设目标,五年行动刚刚开展。“十四五”时期,如何立足云南省情,优化现有基层政府职能,更好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通过研究云南省近年来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现状及基层政府的履职困境,提出优化对策。
关键词: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基层政府
0引言
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的理论创新,绿色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绿色发展理念是对人类发展活动客观规律的自觉认识,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新阶段的发展指明了发展,也表明了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云南省作为以“美丽、绿色”为特色的西部欠发达典型代表省份,在“十三五”时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是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仍存在部分问题,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不容乐观。研究力求在对云南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进行剖析的基础上,理顺基层政府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仍然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有针对性地优化举措。助力云南省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突出短板,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治滇兴滇打下坚实基础。
1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云南实践
1.1绿色发展的云南篇章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再次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早在2020年1月,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就已强调了“两山理论”。2021年9月10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会上部署了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十三五”时期,云南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生态文明建设在推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资源节约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云南省现阶段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创建中国最美省份。但是云南省依旧与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还有较大差距,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急需加强,特别是广大山区农村地区人居环境问题还很突出。因此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云南省补齐生态文明短板的制胜之策,也是确保到2035年美丽中国云南篇章基本实现的题中应有之义。
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现离不开农村地区交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人居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即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存在天然的联系,因此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合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乡村振兴内涵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作用的基础上,研究乡村振兴发展目标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即从提高乡村振兴人员素质带动乡村发展、形成便利的互联互通推动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乡村治理条件引导乡村治理三方面开展,最后就乡村振兴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的动力机制更有效发挥作用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动力机制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特别是以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为重点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系列补短板政策的实施,使广大农村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根本性的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在“十四五”时期开始全面实施,意味着农村地区从全面小康向现代化征程的全面推进。实际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与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与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有着天然且紧密的联系,只有做好乡村振兴各项政策的实施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融合,一系列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才会产生应有的效能。
一、文献综述
长久以来,因城乡二元制度安排或发展方式,我国农村地区与城镇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直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中国的“三农”事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城镇一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这一系列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安排不难看出,“公共服务”或者是“基本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提出之前最重要的关键词,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一系列制度、政策安排的重要目标,也可以认为乡村振兴提出之前,中国“三农”事业的发展更多是通过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中国“三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布局的大提升,也是着眼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中对“三农”事业“管全面”“管长远”的重大部署,实际上也是将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延伸覆盖,以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全面升级、进步和发展,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可见,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乡村振兴与公共服务的关系如何,相互的作用机制又怎样?学者们就这一问题做了多方面讨论。首先,在公共服务的供给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方面,普遍认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乡村公共服务是否完善是检验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同时,毫无疑问,交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教育和医疗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乡村振兴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次,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动力机制方面,从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经济结构调整等视角来看,无形资本投入、创新激励对乡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人力资本视角提升乡村内生动力提供了理论基础。也有文献从缩小城乡差距、减贫效应视角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资源要素流动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最终促进乡村振兴。最后,大量文献从制度效率的视角进行研究,认为乡村的制度体系和政府管理效率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制度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具有正向作用;崔凌瑜和祝志勇;也有文献对同一制度框架下的政府管理效率差异进行研究,管理效率的差异会明显影响制度实施效果和农民对政府能力的主观评价。由此,乡村振兴的相关制度和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对于乡村振兴的推进既是动力又是关键影响因素。有关乡村振兴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除了研究两者的关系外,更多集中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如何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即使在推动方面的研究也是偏向分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推动乡村振兴某方面的发展,鲜有乡村振兴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以及推动融合的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在深入剖析乡村振兴内涵及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作用的基础上,就乡村振兴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融合从内生动力、外生动力、制度环境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也试图在当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二、乡村振兴内涵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作用虽然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农”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城乡发展差距仍然存在,特别是当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农村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相辅相成,两者之间有效融合,在前期以改善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为主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统筹发展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一系列关于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等方面的政策落地实施,全面推动乡村升级发展,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当下的主要矛盾,也将农村建设成为与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村振兴下三农工作队伍培育分析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首次被提上日程,这一伟大战略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与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全党全局性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需要实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培育,即需要构建热爱农业、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2019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四个优先”的策略为“三农”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河北省“三农”工作队伍培育现状为依据,分析“三农”工作队伍现存问题与优化“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的路径,针对“三农”工作队伍培育策略提出建议,以期为同行相关人员及行政职能部门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队伍;队伍培育
在社会建设水平日渐提升的当今时代,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工作重心的重要转移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战略以来,“四个优先”也为“三农”队伍建设提供了明确方向。在培育“三农”队伍过程中,需要以实践要求为依据,使三农队伍中的人才机制得以有效建立,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迅速发展。
一、“三农”工作队伍现存的问题
推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立足河北省农村发展实际,我省“三农”工作队伍的建设仍需进一步加以完善,其中现存的问题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造成了严重的制约[1]。
(一)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农村人才匮乏
2019至2021年,我国城镇化率连续突破60%。新时期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乡村工匠等人才短缺,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输出,农村贫困地区“空心化”、房田闲置现象日益严峻,造成农业人才支撑后备力量不足,此现象导致农村劳动力布局的不平衡,无形中使农业与非农业的差距日渐加大,同时也使城乡之间的差距扩大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进程[2]。
乡村振兴下乡村有效治理路径探析
摘要:开展乡村有效治理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前乡村治理过程中依然存在治理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道德素质需提高、智能化建设不足等问题,应积极探索有效的乡村治理路径,提升乡村治理的水平。本文阐述了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性,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提出坚持乡村治理的政治引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等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有效路径
党的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在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中提出了进行乡村有效治理的方针。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城乡关系的重新定位,是当前推动我国农村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并对其提出了新的要求[1]。乡村振兴的内容丰富、工作复杂,不仅包含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要素的全面推进,也离不开文明乡风建设、乡村有效治理等方面的多举措并举。建设美丽乡村、开展乡村有效治理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利实施,需首先明确乡村振兴战略价值,明晰战略基本要求,加快补足农村农业发展滞后的短板,以乡村治理为抓手,探索有效的乡村治理路径,提升乡村自治的水平,寻求符合我国农业农村实际的发展策略。
一、乡村有效治理的重要性
乡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地方,是各种利益冲突的始发地和社会矛盾的集发地,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实现乡村的有效治理,有利于培养乡村振兴的参与主体[2]。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为了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决定了乡村振兴离不开广大村民主体的全面、有效参与。而乡村治理正是在基层政府、党组织引导下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的行动。一方面可以增强广大农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和理解,另一方面能有效增强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有利于构建乡村振兴良好的社会秩序。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乡村治理,村民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自觉维护和倡导乡村良俗及公共秩序,有利于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形成良好的乡村道德风尚,有利于防范风险,使乡村社会矛盾得以有效化解,有利于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村村和谐美丽,每个村的治理都井井有条地开展,能够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更加牢固,坚不可摧。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一)乡村治理的水平有待提升。第一,村委会自治功能弱化。当前,“一肩挑”在我国村级组织全面推行,目的是通过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两委”把党对乡村工作的领导在乡村基层实现有效落实。但在“一肩挑”的推行和实施过程中,部分地区存在宣传不到位的问题,导致群众基础差、乡村基层群众对“一肩挑”缺乏全面和系统的认知、不能理解和感知到“一肩挑”好处的情况。由于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由一人兼任,个别村对村“两委”和村干部的职、权、责、利缺乏相关的规定,导致“一肩挑”变成村干部“大包大揽”,把村民自治错误理解为“村干部自治”,部分“村官”权利独揽,产生以党内民主掩盖人民民主、弱化村民自治的情况。个别村干部动机不纯,把村干部权利当成自己以权谋私的工具,钻政策空子,借助自身“权利”,产生腐败,不仅影响了农村正常的社会秩序,还造成农村基层干群紧张,村民无法把村干部当成自己的“当家人”,反而使村委自治功能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治理的效能提升带来损害。第二,乡村治理人才短缺,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当前乡村人才短缺、精英大量外流是造成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参与程度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实的农村社会环境中,很多有能力的人才和精英都走出了农村,在城市工作和生活,这导致他们与乡村的利益关系被割断,不会积极参与乡村公共事务。例如,四川XC县一个行政村,2010年人口普查,这个村有326户,人口1627人,其中青壮年985人。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前统计,这个村95%以上的青壮年都在外务工,或在城市购房居住,返乡创业的仅1人。居住在村里的以60岁以上老人为主,有238人。由此可见,长期留守在乡村的都是些老、幼、病、残。由于留守老人既要务农,又要照顾年幼的孙(曾孙)子(女),再加之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是6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受出生年代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基本没有接受过学校教育,导致他们缺乏乡村治理的参与能力。这种乡村社会结构现实模式影响了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挑战。
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摘要】利用社区治理的视角,以党建为引领开展社区党建工作,是我国基层党建工作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方向,立足于社区化的党建工作角度,促进社区多元治理,实现网格化管理。本篇文章基于社区治理的视阈,探讨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提出服务平台搭建、以活动促进社区多元治理、网格化管理、党建协调机制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四项措施。
【关键词】社区治理;党建工作;工作模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密集度加大,社区这一治理单元出现了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基层社区治理中,其面对的主体多元,工作内容多样,既要协调好社区各居民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同时又要调动多元主体的建设积极性。为了解决社区治理的矛盾和问题,尝试引入区域化党建工作模式,通过全面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的资源,形成对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由此发挥其主体和领导力量。
一、搭建覆盖社区治理的服务平台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农村人口格局出现了相当大的变化,加之商品房人员流动性较大,传统的基层党建工作模式,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城市社区治理的需要。其凸显的问题,就表现为基层党组织无法有效覆盖服务范围,由此出现了党建工作的“盲区”,不利于相关工作开展,由此产生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党建工作进行一定的改革,建立起覆盖社区治理的服务平台,其发挥的作用是协调和整合好党各基层组织的工作。要求建立的服务平台,既能发挥党组织的指导、协调作用,同时又能纠正党组织在开展党建工作时的缺位、越位问题。在功能服务上,主要是加强党员志愿者队伍建设,并按照着特定服务项目设计实施。以品牌化、制度化、精细化的理念运营和建设服务平台,提高为基层党员、群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服务平台通过划分服务范围,统筹规划党建资源,将其作为工作的基本平台。此外,服务平台发挥党群关系维护的积极作用,通过规范的功能、制度和设施配置,强化平台各工作人员的技能,提高其服务水平,使这一平台真正成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1]。
二、以活动促进社区多元治理
构建社区多元治理的管理体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实行区域化党建项目管理,通过建立分级的党群服务网络体系,搭建供基层党员学习、交流的平台。从传统党内事务向社区党务工作模式转变,全面推进和深入基层、社区党建工作,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造良好条件。第二,丰富党建活动载体,以社区服务平台为中心,联系其他党组织工作委员会、党校等载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由此营造积极、和谐的社区环境,培育社区意识。第三,探索党建共建机制,上文提到社区治理面临着多元主体,因此党建工作要加强与区域内的群众、组织联系,通过开展交流会、联谊会等活动,促进党员与群众的联系,增加交流的机会和频率,推动党建工作区域化发展。通过共建机制,将辖区内各单位有效组织起来,构建资源、信息共享管理机制。第四,提高基层党员综合素质,不论是管理还是服务,工作的执行主体是人,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了社区治理的质量。因此党组织需要定期或不定期,针对基层党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新环境下,社区治理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理论。拓宽基层党员受教育的渠道,尝试网络教学的方式,对其进行培训和教育。
微腐败预防和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深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着力构建基层良好政治生态,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上级关于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一系列制度规定,聚焦涉农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强化教育、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突出监督、从严问责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微腐败”预防和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见效,实现信访案件有下降、党风政风有好转、基层事业有进步、基层干部干成事不出事的目标,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建成小康吉水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委统揽、高位推动。把基层“微腐败”预防和治理列入年度一项重点工作,镇党政主要领导自觉把第一责任扛在肩上,党政班子成员协调推进,相关镇直单位积极参与,各村要切实抓好具体落实,把农村基层工作中各类矛盾问题,实现在基层末端解决。
(二)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治理。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深挖细究严查基层存在的“微腐败”问题,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基层“微腐败”问题发生。
(三)坚持依法依规、改革创新。在充分吸收借鉴以往农村基层治理好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整合纪检、组织、民政、农业等多方资源,进一步提高思维层次,拓宽工作思路,持续探索创新预防和治理工作的方法途径,确保问题逐年逐步化解,效果不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