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基层社会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基层社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与管理
摘要:基层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管理关系到社区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政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重难点,是政府长期坚持并贯彻落实的根本任务。最近几年,政府加强了对基层社区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力度,为社区人民提供了较为广阔的休闲文化活动产所,同时还让社区群众的获取丰富文化知识渠道的得以进一步拓宽,让社区人民的业务生活得以丰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基层社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和管理还存在社区人民没有深刻认识到群众文化活动认识力度不足,举办活动单一,建设和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缺乏资金建设和管理渠道等问题,基于此,基层社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要从当前基层实际情况入手,采取各种途径,扎实推进基层社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和管理,最大限度的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深入探究了基层社区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基层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管理
群众文化事业对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而言,意义极其重要。在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新生,并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充分发挥出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以及服务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功能。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所谓社会文化建设,就是指社区成员共同创造精神财务以及物质心态,其主要功能为引导社区群众共同创建和谐稳定的社区环境,这也是开展社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增强社区文化事业责任意识
近年来我国发展速度很快,人们也变得更加富裕,在文化上需要承担更大责任与使命,党和政府特逐步提高了对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很多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文化建设,体现在缺乏清晰工作思路上,也未能履行好相应政治责任。殊不知加快社区文化事业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关系着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这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文化管理部门等充分考虑到大局,在思想观念上作出创新,能够真正提高对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解决其中遇到的难题。通过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氛围,才能为社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有利基础。
2不断拓展文化资金筹措渠道
社区文化要想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应该在从传统政府投资、包办文化等模式上作出改变,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在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投资中,各级政府应该增强自身主体责任,在财政预算中纳入建设资金,让群众文化建设有足够的资金。要加快文化阵地建设步伐,注重对已有资源的整合,运用新建、扩建和改建等措施,将公共文化设施配置齐全,真正在公共资源上做到共享。此外,政府部门要实行一系列激励政策,在社区文化事业中吸引企业与个人资金,将社区办文化积极性调动起来,让社区文化今后的快速发展获得有利条件。地方政府应该安排足够数量的专业文化管理人员,在工作经费上提供可靠保障,让群众文化管理工作能够正常开展。
基层社会管理群众文化活动与创新途径
摘要: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相应的也对文化需求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要求。深入到民众当中去,有效提升百姓文化建设水平,以推进实施和创新开展双措并举,举行符合群众需求、丰富群众生活的多元化文化活动,使群众具有新时代的文化满足感和幸福感,是新形势下对基层文化工作者提出新的任务。只有走好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基层社会文化管理,凝聚民众、服务民众,才能积极探索文明传习中心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找准百姓关切点,抓住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键点,激发群众的思想情感共鸣,以群众语言、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对基层百姓的文化供给。因此,作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中,应立足群众的多样性文化需求,不断加强百姓的文化活动与创新形式,才能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提供助力。
关键词:基层社会管理;文化活动;活动创新
1群众文化活动的含义及重要性
1.1群众文化的构成及含义
所谓“群众文化活动”,以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为主导,以满足百姓的文化生活为目的,以开展多样性的文娱活动为体现形式。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开展的主体是群众,客体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其群众文化既包含了文娱活动,也包括群众的文化工作、文化事业、组织群众的文化队伍等[2]。因此,常见的广场舞、社区书法比赛,是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一部分,主要仍需依托基层文化部分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引导、推进建设。推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创新,具有多重现实意义。简而言之,从文化沉淀来看,中国具有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这一部分文化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和促进群众文化展开都重大意义,应在文化活动中得以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落实好基层社会管理中的民众文化事业开展,才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3]。
1.2创新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
创新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于促进社会建设具有重大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党的路线方针、科学理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群众具有更多元化文娱活动的同时,能够深刻感受到源自文化的民族自信,对国家新政的充分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愈发热爱[4]。因此,只有以潜移默化中,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创新活动为载体,才能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进以促进群众具有参与文化活动、关注文化活动的热情,并通过文化活动的开展,提升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展示群众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进以使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价值最大化。创新活动开展,为群众呈现精神的“饕餮盛宴”,以高质量的文化活动给予群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时展所需,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探讨
摘要:群众文化舞蹈是基层群众文化的一部分,群众文化舞蹈主要就是群众自发自娱的活动,它联系着群众的生活,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群众得到活动健身、放松心情的作用,并且有利于人们深度认识到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是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探讨群众文化舞蹈的创作创新对文化建设的发展,对群众文化舞蹈做进一步的探究。
关键词:创新;群众文化舞蹈;基层;创作
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舞蹈作为群众文化其中一种的文化表现意识形式,是以人民的生活为来源的,对于群众以后的生活都有着密切想换的影响。群众文化舞蹈主要就是群众自发自娱的活动,它联系着群众的生活,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使群众得到活动健身、放松心情的作用,并且有利于人们深度认识到中国文化建设的基本,使人们逐步了解舞蹈的意义。随着人们对舞蹈的了解,文化建设部门要积极鼓励人们创作舞蹈,对舞蹈进行创新,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在这个迅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需要不断加强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创新编辑,需要不断的去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这才是中国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思想。
一、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新的现状
根据我国近几年来的现状来看,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是相关部门对于社会的文化建设最理想的创作,基层文化舞蹈在组织活动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也有由于近几年来文化舞蹈在各区域的发展越来越好,导致人们对与文化舞蹈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以后的工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在创作上受到了限制,随着好的作品越来越多,具有新颖的创意更难以思考。再者,人们对于艺术的审美情感有所提高。所以这更需要创新基层群众文化舞蹈的基本内容,但这对创新工作人员又是极大的挑战,要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舞蹈的基础技巧,还需要技巧上的创新制作。
二、对于创新基础群众文化舞蹈的探究
(一)加大文化舞蹈的宣传力度
群众文化路径研究
摘要:
普通民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整体道德素质能折射出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水平,群众文化才能真正说明社会水准。况且在基层中进行群众文化引导和建设不仅能有效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还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社会稳定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以通过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得到一定的促进,通过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因此,在群众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并且国民整体素质得到提高的时代,社会主义能得到和谐化发展。从现今看,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文章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群众文化;开展路径;现实意义
群众是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主体,他们对社会和国家发展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纵观历史上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发展,群众文化素质和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能深刻影响当地当时国家的发展。基层社会建设和群众文化素养能促进社会文化学习氛围营造,应当给予群众文化建设足够的重视。而且基层群众是否具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影响群众之间的联系和社会稳定。因而通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提高群众的整体素养,而且能促进群众身心健康发展。从目前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看,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因而本文中我会基于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具体分析这一问题,仅希望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在我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
所谓群众文化活动,就是以群众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交往和联系紧密,在基层群众中激化了一些矛盾。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有效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文化水平,因而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或者消除群众当中存在的矛盾心理和状态。上升到国家角度,国家政策和意识需要及时传达给广大群众,促进他们理解。这样在工作人员进行文化活动的时候,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进去,才能以群众生活作为基础践行国家理念,才能从群众需求创新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才能推动国家软实力和社会主义的发展。
闽南文化中企业文化建设分析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定义及作用
二十世纪70年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被提出,并在改革开放初期引入中国,是一种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方式。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中的体现的总和。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企业特有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又反过来激励和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本质就是唤醒人的创造力,将企业成员的使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并与企业相融合,形成企业的精神与灵魂。企业文化的作用取决于企业文化系统中的各要素质量以及文化的结构,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一般而言,企业文化主要发挥着以下几方面作用:一是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建立企业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规范,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二是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成为企业成员的精神和情感寄托,发挥企业的凝聚力。三是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强化工作动机。四是完善企业能动性,缓解企业各部门、企业成员以及社会公众之间所产生的矛盾,约束企业成员的行为规范。五是将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地区文化相融合,通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对社会的文化发展产生影响。
二、闽南地区文化的内涵
闽南地区位于福建的南部沿海地区,从行政区域划分来看主要包括厦门市、漳州市以及泉州市。闽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2014年福建省的生产总值为24055.76亿元,其中漳州、厦门、泉州三地的生产总值总和为11512.72亿元,占到全省生产总值的47.86%。闽南地区的居民主要由中原人、闽越族人、广东等邻省人、波斯等外国人在闽南地区经过长期居住融合而构成。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闽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化及文化的冲突磨合,并结合地区独特的地理人文因素融合而成,它集中地区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等多种文化于一身,多元互补,融会贯通。从某种意义上讲,闽南文化的历史,就是中原民族开发闽南、台湾、南洋的迁移史。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及独特的人文魅力,其主要特点表现在:
(一)源于中原文化,又具有独特的边陲文化特征
唐宋时期,随着北方汉族文化引入闽南地区,儒家正统思想在闽南社会文化结构中确立了核心地位,并开始对闽南文化的形成起主导性的作用。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闽南地区乐于接受外来文化及海外文化的传统,这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着中原的传统文化,具有边陲文化的特征。突出表现在思想上追求革新变化、摈弃因循守旧,在行为上脚踏实地、务实做事、追求效益、商品意识较强,对外来文化具有较强的宽容性。
(二)多元性的人文性格
社会管理创新论文(共5篇)
第一篇
1、大庆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主要特点
1.1减少管理层级。以地域面积和服务半径为依据,按照居住人口2-4万人的规模,将市区的29个街道和200个社区整合为70个新社区,使城市社会管理层级由市、区、街、社四级变为市、区、社三级。
1.2建立新型架构。新社区实行“一委一站一会”模式,即社区党工委、社区工作站和社区居民议事会。构建起以党工委为领导核心,工作站为服务平台,议事会为协商机构,居委会为自治主体,社会组织为有效补充的运行架构。
1.3实行“一社多居”模式。改革现行“一社一居”模式,实行“一社多居”,在一个社区管理服务范围内设置多个居委会,居委会不再冠以“社区”称谓,不再承担行政管理性事务。
1.4明确工作职能。新社区明确了社区党工委办公室28项工作职责,修订完善了社区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等10项制度;明确了社区公共服务中心15项工作职责,将原街道经济工作规划和实施、对外经济合作、协税护税工作归口到区政府部门;明确综合管理中心职能定位和下沉的城市管理、劳动监察等工作的执法权限。1.5整合各类资源。改革后将原街道819人、社区1703人、协管员2551人全部整合到新社区;将原街道3.1万平方米办公场所和原社区34万平方米办公和活动场所统一由新社区安排使用;实行“统一核算,集中管理”。
1.6推进规范建设。提出了打造2000平方米社区服务综合体的硬性指标,办公设施设有综合管理厅、公共服务厅、居民议事厅、联络室、警务室;活动设施设置图书室、文体室、健身室、日间照料室和慈善超市等。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困境与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进步,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也愈加重视精神上需求的满足,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而想要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必须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当前,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必须找到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策略,才能推动我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困境;对策
基层群众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都非常强,能够很好地引导人民群众的行为方式和行动方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我国文化社会体系完善非常重要,能够推动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群众愈加重视精神文化生活,但是和经济建设相比文化建设依然落后,基层群众文化形式单调内容单一,无法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不够重视
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应该将人民群众作为基础进行多元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同时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帮助其更好地健全人格,从而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奠定基础[1]。我国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认识到基层群众的重要性,在完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需要,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群众文化,进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举办,帮助人们更好的完善其精神世界。但是,当前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没有得到较好的普及,参与进来的人民群众也比较少,没有根据社会时代的需要来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这也导致了我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没有针对性,我们必须拓展文化活动的范围,切实提高文化活动开展的质量。此外,在建设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应该对其进行正面的宣传指导,将其作用发挥出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时候,文化建设呈现出来的形式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些地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开展的特点比较明显,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人员不够重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这种情况下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人们也不愿意参与进来,这也会给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质量的提高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类型过于单一
农村经济延伸和乡村治理体制关系
一、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的转型
(一)农村市场化发展与基层治理的历史变迁
中国历史上乡村治理的形态是和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制度相联系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是社会政治结构变迁的基础和必然要求,每一次经济社会的重大转型都带来了基层治理结构的历史变革。中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古老的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由古代的自然经济形态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几千年漫长过程,与这一变化相适应,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结构和管理形态也经历了从宗法自理型、皇权支配性和地方保甲型到基层自治型的演变过程。这一变化的历程,反映了中国社会由皇权到民权,由封建专制到现代民主和法治的进步,反映了农村政治文明现代化的发展历史。1978年开始的农村市场化改革,开创了农业经济市场化发展的道路,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土地不再是维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唯一资源,农村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农村建立起来,这一时期国家先后制定了许多“三农问题”的发展政策,农村经济社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农村市场化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加固,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激发了农民的发展热情,激活了农村的社会空间,农村社会自主性显著增强。农民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和发展,其对民主权利的要求越来越高,政治意识增强,农村的社会权力结构发生了悄然变化,村民自治由于能够满足农民对民主政治权利的需求,由国家推动在我国农村广泛建立起来。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与经济市场化发展是密切相连的,市场化发展是基层政治民主发展的基本前提。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引发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刺激了农村商品经济的空前大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开始了市场化的变革趋势。随着市场导向的经济改革的推进,传统农村的政权机关、经济组织、基层社会三种功能高度混合的体制,很快就被市场化的经济改革瓦解,农村社会出现了“权力真空”,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在这一背景下,1980年底广西的部分农村自发组建村民委员会,协助乡镇政府维持社会治安,后经中央政府认可,成为基层农村群众的自治组织。与此同时,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开始渐趋成形: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农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以此为基础开始探索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的制度建设。1987年《村委会组织法(试行)》公布,农村的基层群众性自治有了明确的法律规范和运行依据,在国家的推动下,基层群众性自治作为农村基层治理的基本制度在全国各地相继建立起来,村民自治走上制度化的轨道。与农村市场化改革同步,中国农民在创造了联产承办责任制的基础上,又创造了村民自治这一既适应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体制,又能与整个市场化经济发展战略相耦合的农村公共权力新的制度安排。中国基层治理制度建设是以农村市场化改革后基层出现的民主选举为出发点的,经过选举,“建立起一系列民主规则和程序,并通过运用民主规则和程序的民主实践形式,训练民众,使民众得以运用民主方式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不断赋予民主以真实内容”。“通过选举,公民可以审定或否决送审的政治决定,同时,送审的统治者也就对公民负起政治责任”。在民主选举的过程之中,基层的政治生活得以延续,基层的政治秩序开始形成。尽管在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初期,基层选举的政治层次较低,选举技术和操作规程较为粗糙,村民的民主素养和法治意识还有待提高,但选举成为农村基层治理发展的突破口,成为基层政治参与的起点,成为基层有序政治参与的最重要形式。“在缺乏民主的历史传统且市民社会力量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利益与民主实践之间的关联紧密,则民主政治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在民众中生根、生长的可能性就越大”。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发展策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激活和激发了人们的发展活力与发展激情,全国经济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村的市场化改革也取得了成功,乡村在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民主、平等、自由、权利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政治理念在广大农村扩展开来,使得农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民主自治要求不断提高,村民普遍认同并亲身参与到基层治理的实践之中,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的制度体制之中,全国在一段时期内掀起了村民自治的大高潮,民主程序和自治理念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贯彻与落实,村民自治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也正是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和乡村村民自治广泛且实质性实施的大背景下,需要对基层治理取得的成绩进行认真总结,需要对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需要对基层治理的更大发展进行规范和保障,1998年11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历经11年的自治实践,终于去掉了“试行”二字,意味着村民自治作为农村基本的治理模式被正式地确定下来。11年村民自治理论的丰富发展和11年村民自治实践的艰辛探索,反复说明一个问题,即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与农村市场化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平等与民主精神投射到农村政治领域,引发了基层治理的根本变化,最终解放了村民的自治精神,将中国农民由传统政治的边缘者转变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参与者与建设者。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对1998年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首次修改。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乡户籍制度、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深化,村民自治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有必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后的村委会组织法从多方面完善了村民自治制度,丰富了村民自治组织体系,拓展了村级民主的参与渠道,着眼于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的程序与制度,主要从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和罢免程序、民主议事制度、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完善,突出了法律的时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农村市场化发展带来基层治理根基的变化
乡村社会的治理结构必然是建构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为农村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提升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能够为乡村社会的转型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农村市场化改革开始了乡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探索之路,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模式和经济增长体制刺激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的自主空间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展,传统农业经济形态在向现代农业发展跨越的同时,使乡村社会的治理资源和社会基础发生了质的变化。
1.乡村社会的经济结构改变诞生于1978年的安徽小岗村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实践,揭开了中国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宏伟序幕。农村实行市场化改革的经济发展道路,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一个创新和变革,是推动整个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一环。农村市场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经济市场化,就没有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完整的中国市场经济体系框架需要健全和完善的农村经济市场体制,只有完全的农村市场化体制,才能让传统的经济计划保护不会再对农业生产起到任何约束的作用。时至今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释放出的巨大活力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农村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农业发展蓬勃向上,农村面貌欣欣向荣,农民生活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市场化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题,“农业市场化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具体的说,农业市场化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投入市场化、农业产出市场化、农户收益市场化、土地市场化、资金市场化、劳动力市场化、技术市场化等农村市场化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标志性变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农产品供求关系和供求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全面短缺走向结构性和地区性相对过剩。(2)农村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比重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上升,全国工业化加快了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开始被打破;与此同时,农业部门劳动力就业总量下降到50%以下。(3)农业增长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劳动力和土地贡献作用不断减弱,资本和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显著上升。(4)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即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区域化、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分配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5)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加强。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00美元以上,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下降到20%以下,农业部门从业比重下降到50%以下,城市化水平达30%。这一系列指标表明在国内经济转轨和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已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也带来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促进农业经营朝着专业化、组织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已经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经营管理体制和农村的经济结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促使传统农业走上市场化道路。市场化农业的全新实践,又必然突破传统的理论范式,提出许多农业发展中需要重新认识和解决的新课题,从而要求相应的理论创新”。
2.乡村社会走向开放和流动社会结构的静态稳定、社会空间的保守封闭和社会文化的迟滞落后是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基本特征。农民被严格限制在土地上,土地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惟一资源,也是农民生活的惟一来源,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这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状况。与传统农村社会和小农经济相适应的是,农民和农村人口不能自由流动,长期固定在一起,彼此之间生产和生活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农民生活区域形成了以血缘为纽带、具有健全体系的家族组织,在家族组织的控制和影响下,农民的生活行为、社会关系都受到了严格的规制,再加上深受传统思想文化的熏陶,农民的封闭思想和保守意识愈加坚固,这是中国传统农民生活的基本形态。“由于种地的产出极为有限,小农无法进行必要的积累,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弱。加之乡土社会中对发财致富者总是怀着极端的敌视和嫉恨,以及乡民对外部世界的不了解,这种种因素都使得乡民们悲观保守,凡事只会按老样子做、跟着大家干,不敢冒尖”。近代农村在国家整体遭受外力强制干预的情形下开始社会转型,但它不是基于中国经济社会自身发展的自然需求,体现得更多的是一种压力性的被动选择,虽然客观上使很多现代社会基因和进步因素逐步渗透到了农村基层,但并未真正开启农村社会现代转型的历史征程,反而因为农村社会结构在被动转型过程中的变更,而新的农村社会秩序结构尚未建立起来,乡村社会陷入了一时秩序混乱的困境,乡村本土资源流失,这一时期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崩解。农村市场化改革开始了乡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农村社会逐步开放,农村人口开始流动,封闭保守的乡村社会开始变革。体现在:第一,市场化运行机制使得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乡村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强,土地不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惟一资源,农村经济在市场化机制调整下不断开放,乡村经济开始通过市场走向外部,构建起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经济发展空间,同时,外部经济通过市场走入了农村,改变了农村经济的传统生产方式。第二,农村市场化改革带来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走向了城市,他们成为连接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在不断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同时,也把在城市获取的经济资源、开放观念、进步思想带回了农村,给农村社会注入了新生活力,农民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心理结构逐步改变,传统的村庄共同体意识不断瓦解,农村社会在市场化改革中逐步打破了落后封闭的格局,走向了开放。第三,农村市场化改革在农村社会中传播了科学观念和发展思想,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了农村,提升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水平和技术含量,科学技术的广泛引入改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也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活方式,密切了农民之间的社群联系,加快了农村的社区建设。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呈现出经济飞速发展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勃勃生机,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应用于社会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特别是交通、通信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于农村社会加强了村民之间的联系,拓宽了乡土社会的社群空间,传统封闭、保守、落后的农村社群发生变革,原有的农村村庄共同体开始瓦解。传统农村的风俗习惯随着乡村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而逐渐发生变化。农村人口流动开始加快,村民联系日益频繁,社会空间逐渐扩大,村民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范围和内容不断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广泛运用已经提高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开放与流动程度,带来了农村治理空间的拓展和农民政治需求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