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价值观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价值观论文

教育价值论文:农村教学价值观探析

本文作者:李幽然 张莹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主体旁落的农村教育

2008年义务教育推行“两免一补”,并且首先在农村落实的举措,大大减轻了农民家庭的负担,特别是偏远贫困的山区。但是农村孩子并未因此而决定服务家乡,“走出去”依然是坚定的信念,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市民比村民精贵,城市生活比农村生活优越。这与传统等级观不无关系,成绩优异者希望以考试为跳板走向城市;成绩一般者以基础教育为台阶,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后加入打工浪潮去改变农民身份,古代是这样、近代是这样、至今还没变。农村孩子所经历的农村教育也是如此———以城市为中心,在农村教育中渗透着偏向城市教育的影子。与城市相比,农村教师学历偏低,民转公、代课教师较多且变动大。近几年,许多省市采取了一些政策,让刚刚考入教师编制的大学生在农村学校教学3至5年,本意是希望大学生留到农村,扎根农村教育,实际上使得农村学校成为新教师的练兵场,一旦能力成熟便奔向城市。与此同时,在职培训对于广大的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农村的教师,更是可望不可及,常听培训之风,却总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2010年6月,一个支持农村教育的基金会委托某高校进行的甘肃某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中,当调查人员提出“到最贫困的乡村了解教师需求”的请求后,被该县一位教育局副局长以“那里的老师没必要培训,不会给学校带来多大价值”为由直接回绝,一种以分数为导向、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笼罩在农村教育的周边。农村教师的来源差、成分差,继续教育条件少,城市教师学历高、经验丰富、学习机会多;城市教育是强强联合,而农村教育则是弱弱相加。农村教育材料与城市无异,均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材,但这些教材的编写一致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孩子的生活场景为视角,且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参也忽视了农村教育基础的薄弱性,更多地顾及城市教育对灵活性的要求,多以方法指导的形式出现,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剖析。另外,农村学校缺乏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管理来看,城市学校会关心学生的吃饭、喝水等基本需求,而多数乡村学校能保证孩子接受教育已是尽到本分。中午,在一所农村中心学校,一个学前班的孩子在乌烟瘴气的教室津津有味地吃着方便面袋子里泡的面,另一位打扫卫生的二年级学生告诉笔者,学校不管学前班孩子吃饭。没有人关心他们是否吃的饱,吃的健康。与此同时,合并农村学校是近几年持续推进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农村学校是农村最重要的、主要的、有时候由于已经形成的条件还是唯一的文化策源地,它对整个农村的智力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2]。

虽然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成本,短期可以使学生享受优惠的教学环境,但从长远来看,一所学校的消失意味着文化氛围的离去。农村人民生活在无现代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将是可怕的,它意味着封闭与停滞。尽管农村教育在改善,但整个农村教育的环境依然呈现出以城市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城市教育是制度的宠儿,而农村教育是制度的弃儿,二者有明显的等级差异[3]。师资、教学材料、资金等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并且农村的优质人才也逐渐流入城市。农村教育就是为城市服务,成为主体旁落的教育,失去了自我的价值。优质的教育资源与过程被城市占据,优秀的农村学生走向城市,农村教育最终还是脱离了农村。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做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4]。农村教育的贫乏,城市教育的丰富;农村生活的艰苦,城市生活的舒适;农民身份低微,市民身份高贵,过程辛苦与结果的榜样渗透在农村教育的动态资源中,日积月累构成了农民向往城市根深蒂固的愿望。

农村教育的回归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必须特别关注农村教育。因为,农村教育是农村科技文化知识的集合点,是个体与群体和谐发展之基础。回归农村教育本位,实现个体生活的改善与农村地区发展相统一的核心在于“爱农”思想的培育,促进农村地区物质、技术、文化等条件的改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我们不努力做到,使一个农村居民在少年时代就以自己是一个种粮食、养牲畜的人而感到自豪,那么农村学校的最优秀的学生还是要继续离开农村[2]。热爱农村,以农民为自豪的精神培养是改变整个社会“离农”倾向之根本。当然,这种培养应渗透在教育生活的点滴中。首先,采用具有乡土气息而非以城市为中心的教材呈现学习内容,但并不是使反映城市生活的内容彻底消失,而是实现城乡的平衡,给予学生生活价值取向最大、最长远的选择空间;此外,还应培养城乡孩子对农民、农业的热爱情感。与教材相辅的是形成农村科技文化氛围,只有把土地、果园、菜园当成思考的实验室,把单调的劳动过程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使人享受到创造、研究和实验中的快乐,才能产生对农业劳动的热爱[2]。

阅读全文

组织价值观内部审计论文

1内部审计的产生

当外部人士和公司曾经的铸造者面对公司倒塌之后的残垣断壁兴叹的时候,不禁感概:如果当初……。是啊,如果当初能加强风险管理,如果能够预测到市场的变化,如果能够及时看到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那么或许今天辉煌还会延续。所有的如果,今天我们可以归结为如果有内部审计的有效存在。近代内部审计是随着企业结构的变化和规模的增长,管理人员经济责任的加重而产生的。当企业的经济业务拓展日加迅速,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管理人员不能有效的完全的亲自观察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接触所有的直接或间接责任人,管理人员开始寻求专业的人士,帮助自己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参与人进行监督、评价,以便更好更有效的完成自己的管理责任。

随着公司制的出现和上市公司、跨国公司的增加,管理层受股东之托,最大化股东财富的企业价值目标更加明确,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更加迫切。内部审计在传统的追求信息客观、真实的基础上,从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和管理审计转变,从事后真实性审计向事前事中预测性、前瞻性审计转变,从账项基础审计向风险导向型审计转变。内部审计有了前所未有的理论和实务发展。在我国,内部审计区分于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指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人员,对其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等开展的一种评价活动。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将内部审计概念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在《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不论是从内部审计的实务发展还是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定义我们都可以看到,内部审计已经打破了保证信息真实完整的传统职能,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角色扮演中其正在通过监督、保证和咨询、评价活动,识别企业风险,增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加企业价值。

2内部审计增加组织价值的体现

(1)通过对企业业务循环关键控制点的分析

识别可能风险,减少损失发生。内部审计首先是属于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一项管理活动,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还要熟悉企业的资金运营、人事管理,运用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找到企业在各大循环审计领域的关键薄弱点。如在销售与收款循环中,内部审计通过对销量变化和应收账款账龄及资金回笼速度的分析,可以判断出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竞争地位,通过数据分析客观的为管理者提出警示,促进管理者改变策略。市场的定性认识加上内审部门提供的惊心数据,或许能让管理者更好的认识市场。

(2)客观认识企业业务

阅读全文

员工价值观与企业文化论文

1价值观的概念

大量的管理实践证实,价值观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甚至会决定个人和组织的实际行为。一般情况下,个人和组织都愿意朝着一个有价值的、有前景的方向努力,而不愿在无意义、无价值的事情上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因此,组织应该充分发挥价值观在集体导向中的作用,有效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以此为切入口,设计或者调整组织成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组织结构和激励制度等与日常运行体系相关的内容,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

2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直接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成效。随着企业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取得了良好成效。从本质上来看,企业文化好似一个投影仪,将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有机融合在一起,并反映在管理领域。而从文化层次角度分析,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亚文化,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之一,集中反映了集体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标准。目前,我国学术研究界对企业文化的概念界定尚未达成一致。其中,比较流行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五因素说:该学说是由迪尔和肯尼迪提出的。他们认为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五个因素,即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和企业环境。其中,前四个因素是构成企业文化的必要因素,不可或缺,而企业环境则是影响企业文化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决定着其未来发展方向。②两种文化总和说:这种学说指出,企业文化主要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内容。其中,物质文化不是一种显性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基础设施、技术、产品、设计、材料、商标等内容。而精神文化则是一种隐性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价值观、作风、习俗、传统等。该学说明确了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后来相关研究影响较大。③群体意识说:此学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意识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员工群体在企业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和行为方式。群体意识主要包括员工所共有的集体思想、情绪情感、意志、性格风貌几部分内容。五因素理论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定义,而是对企业文化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概括性罗列。两种文化总和说中的物质文化,其实是某种具有特征性行为的结果;而精神文化是企业整体心理特征的体现,主要由价值观、信念、作风、习俗和传统等构成,它是企业发展精神和理念的凝结,包含了企业的建立发展特征和方向。而群体意识中的行为方式契合了上述定义中的行为特征。因此“,行为特征”一词更能反映出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3员工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契合度

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企业文化的发展有赖于集体成员的个人价值观和企业共同信念。价值观贯穿于企业文化发展的各个环节,并最终内化于企业成员的行为规范,并积极引导其行动。价值观甚至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发展,对其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企业亦是人力资源的集合,员工与企业文化的和谐程度,直接决定企业文化竞争力的高低。企业又称和谐的一致性,即员工个人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相一致,是员工的个人特征和工作岗位相一致的一种状态。一般地,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不同员工的价值观是不同的。个人会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需求选择职业岗位,而组织也会根据员工的个体特征安排培训,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进行激励,从而达到员工价值和企业价值提升的双赢局面。领导与企业文化发展密切相关:首先,领导与企业文化是一种相互塑造的关系。即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和功能要求。而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领导产生一种导向作用,影响着其行为方式和价值态度。而这种相互塑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双方寻求契合的方式。其次,领导风格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能够对企业员工的满意度和经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作用。根据领导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将企业领导划分为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两种。其中,变革型领导与发展导向型文化具有内在一致性,交易型领导和经济导向型文化相匹配,这两种组合方式有利于员工满意度和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这显示了领导和文化的契合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值得企业管理者研究和深思。组织文化是组织创始人意愿和使命的综合反映。企业创始者通常会根据其发展理念确定企业文化的基本框架和整体结构,进而根据阶段发展特征和员工的实际需求构建企业文化。他们通常不愿受传统行为方式和习惯的约束,更倾向于自由地实施这些想法。企业高管同样对组织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其影响途径主要有企业组织架构、工作过程、工作程序等。久而久之,这些基本内容就会成为企业文化创建的基础和前提。Scheinde:(1987)提出了吸引-选择-磨合ASA过程理论,认为组织行为是集体成员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了集体行为特征。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创立者或高管会通过实际行动制定出符合其需求的组织目标,并积极付诸实践。而他们的行动又会对组织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对组织结构进行改进和塑造。这些组织的结构和过程决定了最终留在组织的成员类型和特征。同一类型的组织成员在行为方式和思维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共同点,他们能够共同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

4述评

阅读全文

基于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论文

1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1.1物质文化层面。

企业作为各类生产产品的制造者之市场经济体系的一分子,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企业所制造的产品以及企业自由的物质设施等为主体的器物文化,它是以企业的物质形态为代表的处于表层的企业文化。

1.2行为文化层面。

行为文化主要指企业的领导和各级员工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在企业员工的学习培训和业余生活中的各类活动的文化特征。它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精神气质和社会形象。

1.3制度文化层。

这个属于企业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层面,它主要涵盖企业管理机制、企业的组织运行机构和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制度文化层是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是否先进的核心层面,其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实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阅读全文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企业文化论文

1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1.1物质文化层面。

企业作为各类生产产品的制造者之市场经济体系的一分子,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企业所制造的产品以及企业自由的物质设施等为主体的器物文化,它是以企业的物质形态为代表的处于表层的企业文化。

1.2行为文化层面。

行为文化主要指企业的领导和各级员工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在企业员工的学习培训和业余生活中的各类活动的文化特征。它代表了一个企业的精神气质和社会形象。

1.3制度文化层。

这个属于企业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层面,它主要涵盖企业管理机制、企业的组织运行机构和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制度文化层是现代企业管理水平是否先进的核心层面,其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实生存状态和未来的发展空间。

阅读全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论文

1.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

其一,开展教育型社会实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是基础性工作。教育型社会实践是实践性和教育性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充分、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例如,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烈士陵园和革命历史纪念馆等,让大学生从中学习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献身精神和崇高理想,观看和倾听革命阶段的历史故事,激发其爱国主义热情;组织大学生开展“续家谱、写家史、传家训”活动,让大学生在家庭故事中诠释幸福内涵,感受、体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其二,开展宣讲型社会实践。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现实参与意识,渴望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做出贡献。通过开展宣讲型社会实践,大学生要在更广的范围内、以更生动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弘扬,就必须熟悉、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大学生巩固知识、理解创新奠定基础。例如,组织大学生宣讲团,利用假期或节假日深入基层、社区、农村、民族地区,在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性基础上,结合地区、民族特点,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宣讲路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其三,开展研究型社会实践。开展研究型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在社会现实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辨别主流和支流,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例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调研实践活动,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开展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研实践活动,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等。

2.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吸引力。

其一,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创造性活动,要求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考虑社会实际,结合自身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为社会发展作贡献,从而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信仰。例如,法学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开展法律咨询、纠纷调停等实践活动,培育公正、法治等精神;环境保护专业的大学生通过参与环境监测与评估、水污染治理与保护等实践活动,培育文明、和谐等精神,既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社会价值的认识,又在检验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其二,与服务社会相结合。实践活动必须走进去、沉下去、融进去,引导大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组织大学生开展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志愿服务活动,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突破口,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组织大学生深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针对区域亟须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实践,切实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动中。其三,与新媒体相结合。当前,新媒体正在对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心理意识、行为习惯等产生深刻影响。有效利用新媒体,可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吸引力、凝聚力、感染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发微信、转微博等方式,沟通实践动态,交流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及时处理各种难题,可以分享知识、引发思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现互动性和即时性。可以通过制作微视频、微电影等方式,记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故事、历史人物等,帮助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3.完善社会实践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规范化。

其一,建立完善的组织机制。建立强有力的社会实践工作机制,形成统一领导、目标明确、各方参与、权责分明的组织保障体系,是社会实践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高校要组建由学生工作部、教务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专业教师、两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实践基地业务骨干组成的社会实践指导团队,并亲自带队参与社会实践;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专项课题,鼓励广大师生开展调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形成社会实践活动选题指南,供社会实践参与者结合实际选择,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科学性、连续性、统一性。其二,创建科学的考评机制。科学的考评机制,是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高校要建立由相关领导、辅导员、专业教师、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共同组成的测评小组,对社会实践活动成效进行综合评价;考评标准突破传统的以“调研报告”、“总结”等为主要考量依据评价方式,注重定性与定量测评相结合,静态与动态测评相结合;建立健全激励体系,将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与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推优入党、推荐就业等绑定,对优秀大学生的实践锻炼和创新给予表彰和奖励,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落到实处。其三,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能够保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的系统化、经常化、制度化。高校要在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建立一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推动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指导和管理体系,实现大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和服务社会的三者的有机统一;建立高校教师到实践基地顶岗实训和实践基地工作人员到高校进修培训的双向协同和沟通机制,发挥各自优势,确保社会实践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与效果的统一。

作者:焦敏 黄德林 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阅读全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论文

一、文化的功能及其育人的表现

(一)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必然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文化的功能,有时也称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作用。总体而言,文化具有“存史”“、资政”“、教化”和“休闲”的功能。具体来说,文化的功能还可以从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层面来加以细分。从文化的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就个人而言,文化具有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文化具有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功能;就社会而言,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以上三个层面的功能是互相联系的。从文化的使用价值来分,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功能,即文化具有传递社会经验得失,从而维持社会历史连续性的功能;二是育人功能,即文化具有造就人、塑造人的功能,这不仅表现在生产技能上,还表现在社会教育上,即通过积极的引导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下一代;三是动力功能,即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的存在,对社会的发展有作用功能;四是认识功能,即文化以特有的方式渗透在认识主体、中介系统和认识客体中,制约和规范着人类的认识。除此之外,文化还具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

(二)文化育人的表现

育人,是文化的功能之一。文化的育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传播知识。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来自人类的活动,是人类的记忆和活动的印记。完整意义上的“文化”应包括“与人类活动有关的一切客观实在”和“反映客观实在的人的意识”,即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前者是“形而下的”,后者是“形而上的”。知识,指对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是描绘“对事物了解广度、认识深度”的静态表述。知识,内含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内容。知识与文化,形影相随,相互依存。因此,文化的传播必有知识的传播同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其中的“化”和“育”离不开“文”的传导和传授,而这里的“文”即“知识”。

阅读全文

学校德育论文:学校师德价值观研究

本文作者:石长地 郭玲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干事

师德在德育中的启动价值

学校的德育工作从师德开始,结合鲜活的社会生活与德育实践,以引导帮助学生塑造美好生命和培养健全人格,进而形成强大的道德合力,推动社会的发展与人类进步。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内在地包含着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接受活动。教育接受是受教育者出于自身需要,而对教育者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理解、择取、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过程。学生的“接受”意味着他对于教师传授内容的认同和确信。在这一活动中,德育的特别之处在于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一般知识教授不同,它是对人类价值认识成果的接受,它受制于接受主体———学生的价值倾向性,这种价值倾向性决定了学生在多大程度上接受道德教育。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自觉有效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更要求教师对学生实施的道德教育具有可接受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品德教育能够有效进行的起始点。

师德在德育中的示范价值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衡量德育工作效果的关键是看德育目标转化为个体品质的程度。道德素质的构成是复杂多样的,它是知、情、意、行等多种品质的综合。道德素养的形成并非是从认识活动、情感交往、意志培养、道德行为等单一道德交往形式中一一对应实现,它们是交互融合发挥影响的。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其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方式去直接影响教育对象。在校园生活中,师生交往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交往形式,一切宏观水平上的社会关系都要通过师生之间的直接交往来表现。因此,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比单纯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因为这种交往关系不仅仅是主体间知识、信息的传达,而且包含着精神世界的相互作用。在师生长期的接触和交往中,师生彼此从观察、理解对方之中学习其思维方式、情感体验方式、处事态度、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从这个角度讲,师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感染效果。同时,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相互间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而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主体,是一种受激发、诱导和帮助的主体,即非独立性发展的主体,一般都具有向师性。因此,师生交往关系中,特别是道德交往中,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帮助。教师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治学态度、价值取向、品德修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师生互动中,学生把对教师的崇拜之情升华到“像老师那样做人”的神圣目标,这便是成功的道德教育过程。如果教师的良好德行能够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外化为学生的实践,那么,在这“润物细无声”中,德育的效果便得到了强化。

当前强化师德价值呈现的路径选择

对高尚师德的追求由来已久,而在每个时期又有其鲜明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迫使我们认真思考师德建设的要求和内容、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期最大化地发挥师德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在多元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师德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师德建设的内容多元化,设置不同层次的师德目标。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作为师德的要素,教师的价值取向将对学生人格、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细化到教师日常思想行为准则当中,使教师能经受多元文化冲击的考验,抵御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诱惑,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观,坚持德才兼备的教师培养方向,注重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双提高。多元化的社会现实也提示我们,在师德建设的具体工作中,还应把握师德结构的层次性,实现先进性和广泛性的有机结合。教师也是社会人,其业务水平、思想境界各有不同,如果用一个标准、一种规范去要求所有人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也容易诱发各种矛盾。因此,师德建设要针对时代特点和教师实际设置不同层次的师德目标,确立“上有目标、下有底线”的师德标准,把最低要求和最高理想结合起来,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发挥其鼓励先进、肯定正当、带动后进的作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