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家庭教育案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生家庭教育探析
[摘要]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高中生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和缺陷会导致各色家庭悲剧的产生。家长是子女的监管人,是子女的榜样,是子女的首任老师。有许多家长对子女缺少管理,溺爱子女;缺少诚信,疏于励志;缺少思想沟通,造成子女自虐自残。实际上,子女教育得成功,才是家长真正的成功。
[关键词]溺爱;管理;诚信;励志;敬畏生命
家庭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终生持续不断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活动。它既包括家庭成员之间自觉的或非自觉的、有经验的或有意识的、有形的或无形的多重水平上的影响;又包括家庭社会背景、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其成员产生的无主体影响。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这些悲剧的产生不仅反映学校层面的教育与管理的乏力,更折射出部分高中生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这里就一起高三学生的生命陨落案例来挖掘高中生家庭悲剧的产生背景,研判家庭教育的失误点,以期对高中生家庭教育起到警示及指导作用。
一、案例再现
2015年春节过后,各校纷纷开学了,学生基本都能准时到校,但某省属重点高级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赵某一天都不见人影。班主任立即联系其家长,得到的消息是令人震惊和悲伤的,赵某已于前一天夜里溺水身亡了。人们唏嘘的同时,也在寻问事情发生的缘由。原来,赵某于2012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所省属重点高级中学,被学校编入强化班,高一时成绩稳定,名列班级前茅。进入高二后,他迷上网络游戏,一发不可收拾,成绩一落千丈,班主任与家长多次沟通,通过管理教育暂时控制了他的网瘾。高三上学期,家长为了哄其学习,承诺春节后购买电脑,让他在家上网,条件是他必须取得一定的名次。但春节期间电脑涨价,家长以“高三下学期要备战高考,上网影响学习”为由,决定高考后再给他买电脑,于是,就这样产生了家庭矛盾。赵某一气之下,趁家人不备,投河自尽了。
二、背景调查
赵某家住农村的集镇,他以前就有玩网络游戏的习惯,父母没有认识到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影响力,再因经常外出打工,平时对他管得较少。赵某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认为,只要成绩好,玩玩网络游戏也没关系。实际上,家长在节假日爱打麻将、赌博,这对赵某也是有影响的。赵某进入高中后,父母在县城租房陪读,对他更是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满足其所有要求。长期以来,赵某也习惯了,稍有不如意之处,就会用自残或自杀来威胁父母,这也是产生悲剧的主要因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探究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家庭教育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群众开始关注家庭教育的发展情况。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学前儿童所接受的家庭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的未来发展高度以及核心素养。可以说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极为重要,该项教育属于为学前儿童今后的学习生活打基础的教育活动,关乎着学前儿童的未来成长情况。因此,家长必须要重视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就学前儿童视角下的家庭教育探究做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关键词:学前儿童;核心素养;家庭教育;措施
随着我国教育研究学者及学前儿童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要想有效地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需要从为学前儿童创设出良好的家庭环境,优化革新教育教学理念,规范自身的行为作好示范工作三方面着手进行具体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以此来保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为学前儿童创设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阶段,我国学前儿童家长已经极为重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化改革。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改革重点就是要为学前儿童创设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这样可以保证家庭教育变得事半功倍。有效地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保证学前儿童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各项知识的核心含义以及实践应用途径。因此,学前儿童家长必须要重视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为此,首先必须要准确有效地认知到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创设对于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并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积极努力地学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创设的要点。其次,必须要给予孩子较多的陪伴,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前儿童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陪伴,家长在此阶段需要以教育子女为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教育子女。最后,家长要结合教育教学内容将生活元素引入其中,告知子女学好这些知识点对其今后生活的帮助。
二、优化革新家庭教育教学理念
教育教学理念是影响家长家庭教育行为的关键,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整体质量。基于这一情况,学前儿童家长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重视对于家庭教育理念的革新。为此,首先,学前儿童家长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基于孩子更多的尊重,鼓励孩子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来想象各类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同时还要鼓励孩子表述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想要学习的内容,家长要依照孩子的想法来选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孩子能够一直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其次,必须要凸显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孩子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实践家长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孩子去探究各项知识点的具体应用,并做好示范。最后,家长在孩子犯错期间严禁对孩子提出批评教育或者体罚,要保持着高度的耐心告知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要有意识地告知孩子,犯错不怕,就怕犯同样的错误,将孩子所范的错误,当作一个典型,来告知不要犯相同的错误,以此来提升家庭教育的直观性。
家庭教育课程的实施
摘要:家庭教育课程,对象应该面向家长,家庭教育课程的理念是以家长为教育主体实施科学育儿的教育模式。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挑战及家庭教育课程的实施。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课程实施;创新模式
2015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给孩子适宜的爱”,旨在通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宣传,让家长认识儿童,关注儿童的行为并理解儿童,与儿童一起成长。
一、家庭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
(一)家长重视幼儿园教育多于重视家庭教育
从“学区价值”看,家长幼儿园关注的点大到办园水平、园所发展趋势,小到班级保教人员的业务水平。大多数家长重视学校教育,且年轻化的家长更趋向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选择。从教师对未入学幼儿进行入学前家访看,行为习惯养成、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等出现比较大的差异,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的幼儿行为习惯比较好,生活自理能力强,入园后对班级规则适应比较快,集体活动及游戏中表现的专注力、细心、自信心等良好学习品质比较突出。
(二)“被动式”家园合作现状为日常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原则
摘要: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新发展阶段学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它秉承“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育人”是根本目标,“协同”是达到“育人”目标的重要工作方式;坚持“关爱原则、科学原则、实践原则”,培育充满关爱的文化夯实情感基础,从培训教师队伍、厘清家校的角色任务、开展多元的家庭教育指导、做好评价激励等方面着手,构建系统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常态化开展。
关键词: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协同育人
在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育人方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等方面,学校和家庭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更是使命紧迫,是“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理念和原则对行动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学校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过程中,有怎样的理念和原则,决定着选择怎样的策略进行实践。因此,把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以及由此指导下的路径选择,对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起着关键作用。
一、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核心理念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核心理念是“协同育人”。其中,“育人”是根本目标,“协同”是达到“育人”目标的重要工作方式。
1.关注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
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家校协同育人的终极目标。学校推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大力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凸显家庭教育在引导学生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等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育人者必先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才能完成教育孩子的重任。学校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过程中,教师学习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提升指导服务能力,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自身专业素养得到提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改善教育行为,营造良好家庭育人环境,提升育人水平;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两大场域的正面引导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育人”的内涵是指教师、家长在学校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成长,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理论与实践
一、开展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研究的时代背景与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市场经济和价值多元等新的社会条件下,金钱至上、恶性竞争和个人主义等有所蔓延,国家利益、民族传统、社会责任和修身养性等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在新时期变得更重要、更迫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促进人的德性成长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强调德性成长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报告进一步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也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立德树人”。这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问题的回答。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在学校教育中被频繁提及,而在家庭教育中却少有声音。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只有牢牢扎根于家庭并通过家庭教育才能更好地加以落实。同志多次指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可见,立德树人不仅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也是家庭教育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遗憾的是,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实践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虽然家庭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重视,但家庭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家庭教育对立德树人的忽视。不少家长“重智轻德”、向孩子传递错误的价值观、为孩子做出负面的道德示范等,不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合力的形成,也阻碍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是新时代对家庭教育研究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也是亟需解决的家庭教育实践问题。“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以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标,基于“儿童立场”开展调查研究,回应时代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在综合研究理念下,构建“四个结合”的研究模式
本课题在“综合研究”的理念下,构建“四个结合”的研究模式,促使总课题与子课题结合、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保证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一)总课题与子课题协同创新,切实有效地开展研究
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也为提升研究的代表性和广泛性,本课题面向全国征集子课题,经过严格的申报和论证,子课题覆盖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保证了课题研究具有广泛性。在总课题的组织与协调下,面向个子课题负责人开展培训,统一学术共识。通过总课题与子课题的协同创新,历经实证研究、结题现场会、经验总结、成果提炼、撰写报告和出版成果等过程,使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有效。
(二)多种研究方法优势互补,确保研究层层相扣、扎实推进
家庭教育课程化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现代化步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家长渴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期望他们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大多数家长过于重视学校教育和技能教育,忽视了家庭教育和人格教育。一条腿的人肯定是走不远的,何况是在激烈的赛道上奔跑。因此对家长进行再教育,提高他们进行家庭教育的认识和能力意义重大。只有学校、家庭共同发力,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才会走得更远更稳。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家长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持久也是最深刻的,尤其是在孩子的幼儿时期。陶行知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大多数家长也想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问题是有些家长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去配合学校教育。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给家长提供再教育的机会,帮助家长探索适合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模式。
1课程开展
1.1家长有固定的家庭教育时间这是参加培训的必要条件
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苏轼也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这些都说明想要把一件事做成功,必须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肯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家庭教育也是如此,持续不断的努力最终才能转化为成果。一些家长工作繁忙,对孩子的教育时断时续,甚至有的处于放养的状态。这种情况就是把孩子的成长交给了运气,家长对孩子人格的塑造再也没有了主动权。家长不能抽出固定的时间教育孩子就没有必要参加培训,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持之以恒就走不到终点,那走多远都没有意义。
1.2课程以周为单位开展,反馈效果再培训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一致性问题
【摘要】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一书主张: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应保持一致性,对为人父母者及幼教工作者都具有极大的教育性和启发意义。本文尝试围绕幼儿家庭教育的教养模式、父母教育的一致性等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父母一致性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中国幼儿教育的奠基人。先生撰写的《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一书,以其子陈一鸣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年的连续观察和追踪实验,提出了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此书贯穿始终的一个主张是:父母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应保持一致性。拜读之后的确受益良多。
一、家庭教育的两种基本模式:“严父慈母”与“严母慈父”
由于早期受父权制社会的深刻影响,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严父慈母”的教养模式:父亲在家庭中拥有绝对的权威,主持惩罚、支配一切,在孩子的心中通常是高大威严不容置疑的“一家之主”。而母亲与孩子朝夕相处、骨肉情深,通常是慈爱、温柔、体贴的形象。母亲在亲子关系中一般处理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情感交流问题,而孩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大多依靠父亲。“严父慈母”的教养模式其实削弱了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体现了不同性别带来的不同性格因素对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现代社会,随着妇女家庭地位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且现代男性的首要任务是工作,因此大多数家庭抚养和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母亲肩上。国内一调查表明,有六成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超过15%,由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的只有一成。于是乎,以往的“慈母”变成了疯狂而焦虑的“虎妈”,而以往的“严父”们因没时间管孩子、在妈妈责骂时又心疼孩子,则向“猫爸”的方向发展。
二、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一致性”问题的探析
(一)父母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
高校普及家庭教育课程探讨
摘要:家庭教育是最重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教育形态。从国家和家庭层面以及家长素质方面科学分析我国家庭教育滞后的现状,梳理在高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的优势,探讨高校普及家庭教育课程的途径,对提升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课程;家庭教育
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我国已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构建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而家庭教育由于其有别于学校显性教育的隐蔽性,虽然在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但受到的重视不够,教育成效不容乐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对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无法替代的。我国大部分家庭教育仍处于朴素的、自发的、随意的阶段,导致家庭教育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将家庭教育素质纳入大学素质教育体系,必将为我国未来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升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一、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家庭教育是三大教育形态的基础。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无时无刻不受到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家庭对人的教育最具生动性、隐匿性和时效性。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家庭的熏陶和教育直接影响其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养成。从小接受同样学校教育且智力水平相当的孩子,长大后展现出不同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无不折射出其成长经历背后不同的家庭环境和参差不齐的家庭教育素质。而个体教育的失败,也绝不仅仅是家庭的悲哀,还是国家和社会的损失。
(一)国家层面对家庭教育的经济及技术支持仍需加强
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数据来看,自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历史性突破4%的目标以来,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执行数据均在4%以上,这显示出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教育经费逐年增加,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57亿元,比上年增长9.43%,其中,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间的分配占比分别为7.65%、45.48%、15.68%、26.1%和5.09%。从统计数据来看,国家层面在学校教育上的投入占绝大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日本早在1994年就通过《家庭教育手册》向大众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我国台湾地区也于2003年颁行了《家庭教育法》及相关系列法规,并且从组织平台、经费保障、继续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展了较为完善的实务推展模式。从我国大陆家庭教育法制化进程来看,自1985年前把家庭教育作为个体私人问题的模糊表述,到2007年至今的家庭教育法制社会化,虽然将家庭教育纳入法律法规的制约管理中,为家庭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法制化进程的速度仍显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