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育学校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隐性教育学校德育论文
一、建设充满教育意义的优美校园
学校是育人之地,首先给人的印象应该是高雅的、美观的、有育人氛围的。学校应建设充满教育意义的优美校园环境,给师生创设出一个庄重、有形的磁场,通过校园环境的教育意义来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整个校园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首先,应做到校园环境的清洁雅致。干净卫生的环境内,学生能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美的行为。我校十分注重这一点,每天学生到校后主动打扫卫生,看着自己付出辛苦后美丽的校园,平日里看到地上的小纸屑会主动捡拾起来,不乱丢垃圾、不乱扔杂物,逐步形成了爱护校园,保护环境的意识。其次,应从校园建筑、雕塑、绿化、走廊等各方面入手,让这些景物也体现教育功能,让他们张嘴说话。如在走廊内张贴三字经或者学生的优秀作品、在校园里建设读书长廊、在校园内张贴学校小明星等,这一系列的隐性教育行为,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再者,还应重视学校环境建设的整体性,从规章制度、行为守则、校训校风、校徽校歌、等入手,形成带有自己学校的思想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形象识别系统,从而在整体上影响学生的意识与行为。
二、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教师,尤其是小学生,经常会把教师作为自己的偶像来模仿、崇拜。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修养也是“隐性教育”的重要内容。“言传胜于身教”,用教师的言行来为学生做楷模,如: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地位来相处,日常用语经常使用“请”“谢谢”等字眼,捡拾垃圾的行为、亲切的话语、朴素的衣着、文明的行为等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切忌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行为来对待学生,而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及时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另一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一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需要长期浸润。在教师的示范作用下,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等都会文明高雅,德育教育工作也就化难为简了。
三、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课堂是教师实施教育的主阵地,这是一条不变的教学规律,也是一条教育规律。任何课堂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与学生接触面广、时间长、能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最有优势。教师要本着成为“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领路人”的观念来教书育人。教师任教的每门学科中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素质教育内涵,只要教师视“育人”为已任,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素质教育内涵,把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作为第一任务来抓,并自觉地对学生开展思想素质教育,才能最大效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这也是发挥“隐性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发挥学生活动的育人作用
艺术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论文
一、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艺术教育从美的教育上来说,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认识,它增强了人的自觉性与世界观,能够在生活中引领人们的心灵,使人们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追求美感。适当开展艺术教育,不仅能培养艺术类人才,还有助于学生了解优秀民族艺术和文化传统,赏析各国优秀的艺术成果,传承人类文明,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和热爱,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艺术教育是学生美化自身、完善人格的重要方法。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进行多样化艺术教育,有助于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同时艺术教育还具有“促体、辅德、益智”的功能,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特长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的学校生活多姿多彩。另外,艺术教育也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身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约束不良风气。纵观当前的教育现状,部分艺术教育开展良好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具有更高的创造性、更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更高的精神境界。艺术教育对于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它能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与素质,提升学生的气质、风度以及审美感,这些并不是智力任务,但是不可或缺。学生能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认识到真正的美感,并实现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其次,艺术教育能扩大其教育的结构,建立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业余爱好与特长,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最后,艺术教育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目前,文体竞赛已成为学校提升自身在省市区乃至全国知名度的重要途径。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各个学校之间能进行交流合作以及发展,并能促进校园的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而艺术教育则是这些竞赛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先进的文化教育水平和扎实的艺术教育基础,就无法培养出出众的艺术特长生,更不用提参加竞赛活动或取得成绩了。
二、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发展现状
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发展和改革,艺术教育已经在部分学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开始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注重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多样化地开展艺术教育,增加艺术活动,有时还会与相关艺术团体和文化单位合作,多方面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可以说,艺术教育总体呈现出好的趋势,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虽已取得初步成绩,但从总体上看,艺术教育仍是学校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尤其在偏远山区,艺术教育在学校建设中的发展还有待提高。部分学校仍然拘泥于应试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普及并不宽广,对艺术教育认识的偏差、教学方法陈旧、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器材匮乏以及对艺术教育投入微少,都是使艺术教育不能很好开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教育认识的偏差,部分学校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足,体制不完善,忽视艺术教育对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甚至有部分学校将艺术教育贬到了可有可无的境况,一味注重文化课程的完成,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分数,文化课占总课程的90%,根本无艺术教育的容身之地,导致学生学习的疲劳和压力得不到缓解,艺术特长失去了发展的空间。这样的教育,与国家教育的方针及培养目标相悖,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学校应该重视艺术教育,以学生的艺术修养作为重要内容,发展艺术教育,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而在艺术教育本身上来说,现阶段的艺术教育普遍缺少创新性和先进性,没有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融合。很多学校开展的艺术教育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将文化教育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学科或者娱乐活动,完全没有意识到艺术教育是培养自己能力、发挥自己才能的有效手段。且大多数学校所开展的艺术教育都相对滞后,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更多的实践活动,更没有将艺术教育带来的价值体现出来。加之艺术教育渠道单一,很多学校现在只有球类、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教育课程,且每种艺术教育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也较少;很多学校存在着环境较差的因素,学生没办法在较差或者缺乏美感的学校环境中提升艺术素养。这些都给艺术教育打了很大的折扣。
三、加强艺术教育,丰富学校文化建设的对策
艺术教育不仅能健全、完善每个学生的人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在面对困难时,能勇往直前、不惧艰险。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开展艺术教育极为紧迫。
(一)认识艺术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学术化现象探讨
摘要:教育本质上是学术性的事业,它需要教育者具有起码的学术自觉。但是,教育却不宜搞成“学术化”的。因为“学术化”会让教育工作偏离其实践本位。教育工作是一件繁难的实践性工作,需要广大教师全力以赴的投入。教育尤其要坚决反对“伪学术化”发展,注意鉴别和打击各种伪学术成果。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术化发展;伪学术化;伪学术成果
本文所谓基础教育的学术化发展,就是指基础教育各个层面都过分追求教育工作与教师工作的学术化形式与成果,以至于影响和干扰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影响到了广大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教育教学实践环节,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教育学术化的错误
诚然,优质的论文、著作和课题,都是一个学校与教师的教育学术发展的表现与成果。但是,我们如果过分看重这些东西,将它们的有无和多少,作为衡量学校和教师工作绩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走上歧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春秋时期的孔子,都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开山鼻祖,他们在世时,都没有任何学术化的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但是他们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却流传千古,影响后世。根源在于他们的一生都是躬行教育实践的一生,他们全力投身教育实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但是却培养出不少杰出的弟子,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得到弟子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名垂青史。两位教育鼻祖的经历启示我们,教育最重要的是立足实践,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切实地帮助和引导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师工作的唯一任务和目标。而学术性的成果,则是自然在其中了。即使自己不去将它写成文、将它“学术化”,自然也有他人或后人来将它们“学术化”。
二、正确看待论文、著作和课题
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些只是教育的可能的副产品。一个教师,如果他的教育实践卓有成效,他最有效地促进或帮助了学生发展,他的工作任务就完成了,他的劳动就应该得到尊重和肯定。如果说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些都叫做教育的“学术化形式”,那么一切教育的学术化形式,都不是外在强制的结果,而是教师自觉总结的结果。而且一般来说,教师只有具备足够的教育学养、足够的教育经验、足够的教育成效,他才会有心思、条件和可能去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或学术化成果。而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这样的教师其实在教师中所占的比例是极少的,大概不到百分之一。因此,教育部门对学校和教师,强行规定要产生多少论文、著作和课题的做法,目前主要课题的强制性要求,是非常错误的。有些教育行政或教育业务部门,公然提出“校校有课题,人人有课题”的课题口号,这是严重脱离教育和教师实际、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同时,一些教育业务和行政部门,过分频繁地进行论文评选活动也是不切实际的教育管理行为。教育论文、著作和课题,这种纯学术化的成果形式,并不是越多就越好的。因为教育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追求物质的多样化和丰富性。教育是育人的事业,它要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始终立足基本的人性,围绕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开展自己的工作。如果说物质资料的生产,讲究“创新”,而教育可能更多的是要强调继承和传承。也就是要继承和传承教育和人性中那些不朽的东西,也继承和传承教育界那些公认的经典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教育在理论上的发展,本质上是极其缓慢的,不可能一下子就有无数的新教育理论和教育模式冒出来。因此,教育的学术化形式与成果,是不可能太多的。而且,真正适合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的教师,往往是极少的。一般只有极少数教育家级别的教师,才适合产生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如果在外力强制下,或者在教师自己的强制下,勉强去生产教育的学术化形式,其学术化产品(论文、著作、课题)的质量,往往是很差的,大多是没有价值的。
国内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综述
摘要:
学籍管理在远程教育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毕业审核及证书颁发等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更好地了解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从文献数量、著者、著者来源、期刊来源、文献被引次数及研究主题等方面,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远程教育;学籍管理;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综述
学籍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身份的象征,而学籍管理作为教务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项政策性强、原则性强的工作,是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管理的一个基本支撑,能够综合反映学生在校期间每个阶段的变化情况,同时也是学校了解、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和数据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远程教育学籍管理工作者,在对近十几年(2000-2016年)相关学术研究调研的基础上,对远程教育学籍管理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方法
管窥远程教育学习平台体制的构建
一、远程教育资源储备
1.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的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因此,在设计教学资源时,要体现出鲜明的人际交往特征,尽可能地采用便于理解和阅读的方式,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轻松地参与教学环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资源的开发
要想提高远程教学质量,还应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各试点高校应将教学资源开发与储备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各高校的师资力量、设备系统和技术条件的优势,集中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研制科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系统等,从而形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资源。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除此之外,各试点高校还应重视所设专业的精品课程的开发,利用这些优势的教学资源来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
3.图书馆资源在远程教育中的运用
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图书馆,图书馆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储备库,图书馆中的图书、电子资源可供学生查阅资料、丰富知识、参考文献。但是,如果对这些资源管理不当,或者没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可能出现学生抄袭的现象,所以,要强化对图书馆资源的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如何让远程教育的学生与在校学生一样方便地享有图书馆资源?这个问题需要远程高校与校图书管理机构共同探讨,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图书资源利用体系,给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享用图书馆资源的机会。
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综述
一、远程教育资源储备
1.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的最直接、最主要的依据,是连接“教”与“学”的桥梁。因此,在设计教学资源时,要体现出鲜明的人际交往特征,尽可能地采用便于理解和阅读的方式,选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轻松地参与教学环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资源的开发
要想提高远程教学质量,还应满足学生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各试点高校应将教学资源开发与储备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各高校的师资力量、设备系统和技术条件的优势,集中主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用来研制科学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系统等,从而形成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资源。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除此之外,各试点高校还应重视所设专业的精品课程的开发,利用这些优势的教学资源来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
3.图书馆资源在远程教育中的运用
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图书馆,图书馆就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储备库,图书馆中的图书、电子资源可供学生查阅资料、丰富知识、参考文献。但是,如果对这些资源管理不当,或者没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可能出现学生抄袭的现象,所以,要强化对图书馆资源的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如何让远程教育的学生与在校学生一样方便地享有图书馆资源?这个问题需要远程高校与校图书管理机构共同探讨,设计出一套合理的图书资源利用体系,给远程教育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享用图书馆资源的机会。
伦敦大学教育模式分析
本文作者:张晓光 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交流处
一、以学术研究为根本
伦敦大学教育学院作为英国教育研究领域的权威研究机构,其典型研究事迹为教育学院纵向研究中心对出生于1958年、1970年和2000年的三个年龄群体所做的跟踪调查研究,被誉为“社会研究王冠上的珍珠”。该研究旨在揭示健康、财富、教育、家庭和就业对人的影响,并通过比较三代群体揭示社会变化并分析其原因。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数据被世界多个研究团队引用,并为英国政府的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和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教育学院还开设有专门的教育循证研究门户网站,提供相关研究的搜索引擎。教育学院的学者及学校培训与发展委员会、英国教育通讯技术委员会等33家机构的学者参与提供研究成果,使该网站成为颇具世界影响力的教育循证研究数据库。
二、通过多种方式积极传播研究成果
(一)通过学术界
一是通过期刊、书籍或网站。伦敦教育学院的研究论文通常会在本院刊物或其他著名期刊,并同步电子版本。一些重要研究课题不仅发表系列论文、出版专题报告,还开设专门网站,提供详细研究成果。二是通过讲座和主题活动。伦敦大学教育学院科研人员会举办讲座或邀请其他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讲座以讨论热点话题,科研成果。比如英国大选后新任政府主张开办更多特色学校。针对这一问题,学院邀请美国教授就中学学校改革进行系列讲座,引起诸多探讨。三是通过研讨会。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各研究中心经常组织国际研讨会,邀请教育及相关经济、社会等领域著名学者参加,其研究成果,并共同探讨解决对策。纵向研究中心曾两次成功在牛津大学举办研讨会,还邀请到诺贝尔奖得主参加。
(二)通过决策者和公众
职院通识教育研究评析
本文作者:肖来付 单位: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
目前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以“通识教育”为主题检索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论文数量仅占全部通识教育研究论文总数的4.8%。实际上,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研究不论是论文、论著的研究数量,还是研究人员的数量及构成,与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占据国内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实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②。如果说CNKI的文献可以反映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的广度,那么,硕博学位论文则能够反映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的深度。选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增刊),以“通识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到835条结果;若以“通识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得258条结果;而以“通识教育”为题名加以检索,则得到118条结果。若再以“高职”+“通识教育”为主题,在上述数据库检索,则得结果46条,去除与高职通识教育不相关的文献后,其中有效结果为10条。若以“高职”+“通识教育”为题名再次在以上检索结果中进行检索,则只有3条有效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为“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研究”(刘秀波,2006)、“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吴地花,2007)、“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吴继红,2009)。在研究通识教育的硕博论文中,以“通识教育”为主题进行比较,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论文仅为全部论文数的5.5%,若以“通识教育”为题名进行比较,所占的比例仅为总数的2.5%。可见,目前对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进行研究的硕博论文占了绝大多数,而真正对高职通识教育展开深入专题研究的硕博论文目前尚不多见,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虽然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却并未真正地进入公众视线的尴尬现实境遇。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的定性分析
建国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和苏联的影响,在“一面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形势下,我国大学也以当时苏联老大哥专业教育模式为模板,大多是以专业教育来培养当时各行各业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上个世纪就提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和研究通识教育理论。通识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考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虽然运用调查法、比较法的研究文章也在增加(尤其是在介绍外国著名高校的通识教育以及我国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做法),不过,由于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检索、梳理与挖掘,目前学者多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因此,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中,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定量研究,但是多数仍为定性研究。同时,我国通识教育实践存在着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体系较为分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缺乏科学的通识教育理论的指导所致。当前,能够查找到的最早的通识教育相关文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卫平等人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一文。上世纪末,当时的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通识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随之在国内的各大高校加以推行。在通识教育的研究人员与队伍中,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如杨叔子、胡显章、王义遒、季羡林、顾明远等),而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的研究群体主要是各高校的专职研究与管理者(如潘懋元、李曼丽、乐毅、张慧洁、檀钊等)、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刘曙雄、甘阳、王晓渔等)、在读博硕研究生等。其中,成果被引用比较多的是王义遒、潘懋元、李曼丽、甘阳等人所做的理论与调查研究。而通过对高职通识教育论文作者的工作单位进行分析,发现: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人员多数集中在高职院校系统内,多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专门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研究人员,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高职通识教育尚未引起整个教育学界的关注,当前教育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更多的是实行专业教育而带来众多问题的普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
通过对检索到的论文主题进行归类分析,我国学者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通识教育的基本理论、支持技术、实践与应用等三个方面:通识教育基本理论。包括通识教育概念及内涵、通识教育理念及与其他教育理念(如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自由教育等)的关系、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意义和价值、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等研究。国内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涵义众说纷纭。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它既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是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一种人才教育模式。李曼丽将通识教育表述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有志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18。”陈卫忠〔2〕、梅醒斌〔3〕、陈智〔4〕等人对高职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理念、策略,彭振宇〔5〕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途径作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识教育的支持技术。这里主要是指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包括通识教育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等,如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管理制度等。“近年来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化进程并不理想,很多大学的通识教育遇到了发展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通识教育还缺乏足够的制度化保障。”〔6〕88不管是落实通识教育理念,还是深化通识教育的实践,都必须以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管理制度为前提的。刘训华从生源、教师、社会、学校与学校管理四个角度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影响因子做了研究〔7〕。吴地花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中认为:当前人们对做人与做事同等重要和对于“学会做事”的新诊释、校园文化概念的提出以及高职教育目标与通识教育目标的契合、特别是高职的实践课程等,为高职通识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行依据〔8〕。#p#分页标题#e#
目前,对于高职通识教育可行性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献很少,尤其是对高职通识教育实行过程中的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的研究更少。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檀钊2007年7月在《高校教育管理》上发表的《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该文随后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9〕。檀钊认为,尽管通识教育似乎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然而,现时的通识教育已经步入了尴尬的境地。高职院校的许多特点实际上也正是其弱势所在,主要表现在生源素质不高、师资欠缺以及学制问题上,为此,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这在当前主张推行高职通识教育的众多观点中,保持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认知。通识教育的实践与应用。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如课程编制、授课形式、课程评价、设置标准以及课程师资等;港澳台地区和欧美等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当前进展、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我国大陆部分著名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彭振宇、向丽、韩凝等人对当前大陆的高职通识教育现状、进展作了一定研究〔10〕;王前新〔11〕、李斌〔12〕等人对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盛光希对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及效果检测作了一定分析〔13〕,而王秋梅、黄星君则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对湖北省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做了个案式的实证分析〔14〕;蔡景界〔15〕、徐辉、季诚钧〔16〕、陆启光〔17〕、冯增俊〔18〕等人对国外与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及其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多的分析。对于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具体开展通识教育,刘秀波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研究》中,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就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和原因作了分析,并从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体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9〕;吴地花在《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着重分析高职通识教育可行性的同时,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实施内容和实施途径也作了深入的研究〔8〕;而吴继红则在其硕士论文中从通识教育的角度考察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20〕。“但国内研究者更习惯于在一种应然的状态下论述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意义、效果或方法,面对操作进程中的问题大都采用问题呈现的形式,论及实践中怎样解决或理论上怎样分析时,就有些不知所措了。”〔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