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育目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英语教育目标演变研讨
一、英语教育目标演变趋势
(一)目标构成由单一到多元
从1916年到改革开放之初,小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比较单一,能否正确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否准确地读、写是考察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标准。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则是将语言技能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置于首位。当时所秉承的是静态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对既有经验的传承,只要能够掌握大部分的基础英语知识和技能,就达到了英语学习的目标。英语工具性的特征被无限放大和绝对化。而在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的小学英语目标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往的过于单一的教育目标被现在的五维目标所取代。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与当代注重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潮是一致的。同时,目标中所包含的这五个维度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对适应社会发展的全人的教育,英语教育目标多元化的过程不仅是教育目标的完备化的过程,也是英语教育不断科学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二)目标性质由工具性到人文性
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民国初年的英语教育目标是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目的。学生能够读懂、看懂英语是当时语言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语言的工具性是语言最本质的属性,即语言的有用性,也是语言在任何一种历史环境中首先被利用的属性特征。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这样的目标要求是不无道理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语言的另一个基本属性,即人文性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在满足了工具属性之后,语言的人文性被凸显出来。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本是语言的两个共生的属性。语言的人文性是指在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这两种属性之间,不存在孰轻孰重、孰前熟后的区分和顺序。当代教育逐渐由原来的工具性属性向人文性属性过渡,或是将两者共同强调。曾经的“工具性的错位”和“人文性的失落”广受诟病,现如今,两种属性的和谐共生受到人们热议。《标准》(2011)中强调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共生,目标的转向是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发展是基于人本位的教学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真正地教学的出发点。
(三)目标指向由本土到国际
建国前的小学英语的教育目标指向知识和学生本身,视域是向内的,而不是外展的。略识外文的目的只是为了实用,广设外语学科,是通过外语这个语言工具,去学习西方的知识和技能来立命和安身。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建国初。1978年教育部出台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为建国后的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力量。但78年的《大纲》中仍是将英语教育的目的限定在为“三大革命运动”斗争的基础上。此时目标的设定仍是本土化的,被一定的社会和政治要求所裹挟。而从2001年开始,《课标》在教育目的的制定上开始出现了“向外看”的趋势。尤其是在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多次提及国际化的概念。《标准》(2011)开篇指出“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学习英语能“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学生“未来更好的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英语教育目标的国际化是社会和时代所趋,外向型的教育目标也是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综述
一、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过窄
根据市场需要,仅定位于某一个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这样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的开发,也不利于职业岗位的变动。
2.培养目标笼统模糊
在培养目标的制订上,表述过于模糊和笼统。如“,动手能力强”“高素质人才”等表述。
二、确立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目标
1.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
高中历史教育三维目标研究
摘要:
本文以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分析了高中历史教育三维目标表述产生偏差的原因,以期完善高中历史教育三维目标的概念。
关键词:
三维目标; 高中历史教育 ;解析
一、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概述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维目标”的教育方针,其中包含了两个内涵:第一,三维目标的定义并非指三个目标,而是一体多维的;第二,过程和方法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也是最终要达成的教育目标。
1.高中历史教育三维目标之间的联系
特殊教育院校目标管理
在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理念日益得到普遍接受,并且经过若干年来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就。然而,为什么实施职业教育,应该实施怎样的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毕业生……,诸如此类,都是我们必须给以明确回答的根本性问题。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目标问题,则是其中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普通职业教育目标形成过程的反思,来加深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理解和思考。 一、对普通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反思 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自从1866年创办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福建船政学堂,至今经历了百余年曲折坎坷的路程。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艰难曲折的经历,也让人们看到了今天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丰硕成果。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就是在这百余年的动荡变化当中逐渐明确、清晰起来的。考察普通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发展过程,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形成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还要有具体的目标作为指导方针。远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华职业教育社和黄炎培先生曾经先后就职业教育目标问题发表过很有见解的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其基本精神与我国的教育目的完全一致,也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1978年以来,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此举使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更加具体化和单一化。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单一目标的终结性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他们充当了近20年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认真反思起来,这种单一目标的终结性职业技术教育自有其成功之处,同时也还存在许多弊端。首先,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普通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就业以后普遍表现为后劲不足,难以适应职业结构和技术行业的变动。其次,由于他们没有完整地学习普通高中的一般课程,因此难以考取各种类型的成人高等院校,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再次,职业技术学校因其教育目标的单一性,课程设置必然更加注重职业技术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j世界各国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进程当中,大都以现代终身教育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力图彻底改革目前这种以培养学生具有一种专门技能为目标的单一目标职业技术教育,转而更加注重普通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在确定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时候,改变过去那种仅仅注重经济效果,单纯从经济目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路,而是更多地注重“人的发展”。 《学会生存》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书,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发的。书中指出:“为人们投人工作和实际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其目的应较多注意到把青年人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能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条件,而较少的注意到训练他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着重号系笔者所加)。 在1974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修订方案)》中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偷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同时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 过早的和过窄的专业化应该避免:(1)原则上应该把巧岁作为开始专业化的最低年龄;(2)在选定某一特定行业分支前,所有学生都必须有这样一个学习阶段,既学习每个大的职业部门都需要的基本能力”(着重号系笔者所加)。 由此观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如果仅仅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技术农民为目标,那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结果,就只能培养出仅仅适应今天生产力水平的人。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事实就是:生产力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它日新月异,不断更新自己的纪录。 如果我们今天培养的人才,他们的职业技能过于僵死,不善于变通,适应范围又过于狭窄的话,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由我们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人才就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惨遭淘汰。 从这个意义上来研究今天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升学与就业只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我们培养的人在升学和就业之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从长远的观点研究问题,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升学和就业。倘若我们没有从长计议来考虑一下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也没有想到过我们这种以单一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走向,甚至把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确定为只是为了眼下一时的就业,其结果必然是在培养了许多今天的就业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未来的失业者。 现代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现代人,而现代人的实质是未来人。由此观之,我们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自然应当深人的研究未来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艺术等多种元素,研究它们的品质特征,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并且以此为据,进而确定今天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2j在今天,这样考虑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有充足的理由: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掌握了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成为具有多方面广泛适应能力的人,成为对祖国今天和未来有用的人,成为一生幸福的人。#p#分页标题#e# 二、对“特殊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解 现在我们大家都十分清楚的一个事实,就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通常是依照普通学校的教育目标制定的。那么同样的思路,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通常也比照较普通学校来制定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在制定教育目标,乃至由教育目标决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问题上,必然也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思路一样,实行单一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存在同样的弊病。然而更加不幸的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显然在不利的竞争环境当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他们的残疾使他们的劣势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 三类残疾儿童,尤其是智力残疾儿童,在单一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下,他们的目标或者远远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或者明显高于他们自身的能力,最终将无法达成。而视力残疾儿童和听力残疾儿童,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智力没有受到根本性的伤害,然而视力和听力的残疾使他们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十分重要的两个通道。其结果,由残疾引起的信息通道受阻,必然对这些残疾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效果乃至就业,都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形成严重的威胁,对其未来的职业成长也形成阴影。 研究表明,相比之下,用人单位并不十分在意就业残疾人掌握了何种技术,该项技术达到何种水平,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残疾人的整体素养,特别是“一技之长”以外的“长处”。〔‘0]这当然并不能够说明,特殊教育学校或者特殊教育职业学校毕业的残疾人已经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而是用人单位一般把着眼点放在与生产劳动有直接关系的周边能力方面,这些能力是非技术性的,然而更加重要。用人单位对残疾就业者的表现比较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 因此我们认为,在特殊教育学校,特别是在弱智学校,过分强调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思路必须及时调整,代之以使学生提高从容就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心理素养和职业素养。 我们积极提倡生涯教育,主张在特殊教育学校实施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普通职业教育,有足够的理论支持和事实依据。重新明确以下几个概念的内涵,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在新的历史时代进程当中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进而准确把握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改革,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改革,将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一般职业教育。“一般职业教育”亦称“普通职业教育”或“职业和技术教育的人门教育”。 指在普通中小学当中,为使学生了解劳动世界,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素养而进行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不是为青年人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施的,而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除少数具有中级(或者初级)资格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外,绝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实施的劳动教育或职业教育应当是这种意义上的“一般职业教育”或者叫作“普通职业教育”,而不是旨在单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狭义的技术教育。 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其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在行为举止方面反映的基本倾向。一般情况下,态度的选择与确立,取决于一个人对职业价值的认识。职业态度是构成职业行为倾向的稳定的心理因素,它们容易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心境,个人健康状况;客观因素包括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管理措施。积极的职业态度,能够推动人们去钻研技术,掌握技能,提高职业活动的忍耐力,接受力和适应能力,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职业态度,将会使人在上述几个方面表现欠佳,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职业态度,无疑应该是特殊教育学校普通职业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根本性任务。 现在来考察“职业成长”。职业成长是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及其准备从被动状态逐渐转人主动状态的过程。职业成长成热的标志是能够独立地作出职业价值的判断,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支持性就业模式应当将职业成长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职业适应”。职业适应是指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兴趣和性格特征与其正在从事和将要选择的工作相适合。职业适应既表明个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乃至所受的教育与训练对工作及其环境所产生的种种刺激能够作出协调的反应,同时又表明职业性质,职业条件和职业类型和工作条件与个人需要,价值目标相融合,能够引起个体心理上的满足。 以上是从由主观到客观和由客观到主观两方面来阐述的。从业人员对职业的高度适应常常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努力追求的目标。关于职业适应能力是指从事某项职业应具备的个性特征,包括适应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它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职业适应能力受个人的思想品德,性格健康,知识技能的影响。 “就业技能”。个人寻找工作和获得工作,并且能够在特定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它包括:善于收集信息,分析职业质量,善于推荐自己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此还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社会劳工组织也设立青年就业指导组,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以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技能。这种考虑适合职业技术学校,也同样适合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 认真研究上述几个与职业教育有关的基本概念,对我们重新思考,准确把握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问题会有许多直接的帮助。 三、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思考 就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问题在近期提出一个现成的答案可能过于急切,因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关乎至少三类残疾儿童,每类残疾儿童又在致残的程度上各不相同,加之南方与北方的差别,城市与农村的差别,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六年制与九年制乃至于更高学历的差别。然而,这也并不妨碍我们经过对这个问题的认真研究和冷静思考,逐步形成一个客观务实的总体思路,作为目标最终形成的准备。#p#分页标题#e#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将面临怎样的前途,将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将形成何种模式,类似的问题是我们大家所共同关心并且正在积极探讨的核心。本文就此提出尚不成熟的意见,希望能够对于我们共同关心的主题有所帮助。 (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基于本文此前三节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分析,以及对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现状的估计,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将会向着强化一般职业教育的方向发展。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技能的训练,一技之长的培养,将会日趋淡化,代之以通用型职业技能的养成课程。 (二)特殊教育学校一般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特殊教育学校一般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将包含以下八个主要方面: 1、职业认知。职业认知包含职业种类、工作价值、工作意愿等三项内容。 2、职业技能。这里指的是从事任意一种职业的基本技能,它包括:(1)平衡与协调;(2)手部灵巧:(3)力量与耐久;(4)感觉辨别能力。 3、劳动习惯。(1)要在劳动以前做好准备工作,在劳动结束以后清理劳动现场:(2)选择、使用和存放劳动工具;(3)选择、使用和维护保养交通工具。 4、劳动质量。它包括:(l)工作速度;(2)工作品质;(3)工作方法;(4)工作持续性。 5、劳动纪律。它包括:(1)守时;(2)守规;(3)接受指示和监督;(4)能够不受监督地独立作业。 6、与人相处。它包括:(l)与他人一起工作;(2)和同事的关系;(3)和监督人,的关系。 7、劳动安全(自我保护)。这一项不但包括工作环境因素的人身安全,而且包括维护在职业法规范围内的个人利益。 8、求职指导。它包括:(l)个人职业兴趣与职业性向;(2)职业选择的一般技能;(3)获得特定的职种。
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目标与内容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高职教育要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教育必须通过文化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道德和艺术修养、人文精神、社会适应能力的社会人和职业人;其内容包括日常行为习惯养成、职业素养教育和提升生活品味的文化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目标与内容
党的对“时代新人”提出了培养要求——时代新人要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这是进入新时代以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需要。回顾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以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是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同一个梦想永续接力的奋斗过程。强调指出,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梦,归根到底靠的是人才、靠的是教育。事实证明,只有培养一大批勇于担当、大胆创新的各行各业领军人物和高素质劳动者,社会才能有发展的强劲动力;才能引领大众坚定自信、提升素质,积极投身民族复兴的伟业之中。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界定
新时代对时代新人提出了基本要求:时代新人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必须着力以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为基点,夯实综合素质基础,而培养时代新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就是文化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是指包括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意志、价值观等因素在内的人的精神品质,表现为思想、习惯、文化素养、道德水平、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心理素质等。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教育,是通过对高职大学生着重开展文史哲、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人文修养、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帮助其完善人格,获得可持续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这与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二、新时代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目标拟定、内容选择的依据
(一)相关文件精神
高等会计教育目标改革探微
摘要:
会计本科教学目标主要是在高级会计人才素养、能力培养目标之上形成的,会计本科专业是与会计职业准也结合形成的,为了使本科教学适应时代变化要求,不仅要明确高等会计教育目标,改革会计本科教学的内容,还要对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实现创新性。
关键词:
高等;会计;教育目标;本科教学
一、引言
在高等教育中,与职业专业相对接的专业比较少,会计专业为对接专业的基础,所以,对会计本科专业进行培养,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性,这样才能满足会计专业的需求与基本发展规律。
二、高等会计教育目标
职业教育的理想目标
一、职业教育的理想目标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1],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教学过程应体现这样的要求,满足接受职业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关于这样的要求,在国家的权威政策文件中已有明确阐述。 由于培养的人才规格类型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术型或者理论研究型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人才培养过程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上,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具有很多自身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认真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方法和举措,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重大战略转型调整,传统高职法律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互动”、“重阐述、轻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愈发显得不够适应,唯有重新“洗牌”,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科学地设置专业,借助工程学科的平台,与工程学科共享资源、“互利共赢”,寻求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才能生机勃勃,所培养的复合型、实用型法律专业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才会脱颖而出,实现受教育者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工程法学教育的基本思路 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调整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的必要性 1“.专业+产业”教育模式的诞生和发展,正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种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和行业性,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类合格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应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尤其是特色专业,一般要与当地行业、产业特点密切联系。 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的特征,应该以一定学科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来设置专业,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则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规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规格不同,同时体现着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教育的专业规格必须要体现出对高级实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工程法学教育实现了法学学科与工程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两大学科的共同繁荣发展,更利于复合型实用人才的培育成长,使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具有深刻的必要性。 (二)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的必然性 1.工程法学的学科属性。工程法学是一门边缘性法学学科,是法学学科与工程学科的有机融合,是以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探索提高法学教育质量的有益尝试。这一学科将工程领域中的规范、标准问题法律化、制度化,使各个工程领域都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应是依法治国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工程领域属于经济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规范的范畴,其调整的对象涉及工程领域中多重法律关系。工程法学是各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促使工程思维与法律思维有机融合,整合了工程学科与法学学科的科际资源,开辟了法律教育、工程教育的新领域。 2.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弊端。科学发展观是工程法学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谋求法律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法律教育要是钻在象牙塔里搞“经院哲学”,或者只搞理论上“空对空”的繁琐论证,注定不会有大的作为。不可否认,传统法律教育为我国培养出了包括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内的大批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法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证。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更,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以及工程文明的繁荣兴起,这种传统的、以单一学科为主要依据的法律教育模式,已越发显现出教育力的不足和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不适应。 工程文明的兴起以及繁荣、健康、和谐发展,呼唤传统法律教育与其同步伐、同进程、同发展,要求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更新换代。在工程文明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工程法学教育自觉地适应了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在工程法学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一专多能,具备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满足了工程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促进了我国工程事业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实践证明,法律教育只有与具体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统筹兼顾,与工程事业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健康、科学、和谐地发展。高职法律专业建设亦应摆脱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束缚,自觉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自强图新,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三、强化职业教育学生的规范、诚信和责任 意识: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工程文化的塑造文化对人具有持续而深刻的塑造、引导、规范功能,职业教育应在文化传承、育人育德、培育行业新风上有所作为。《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工程文化的塑造能引领职业教育学生规范、诚信、责任意识的养成,引导毕业生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建功立业,奉献社会。#p#分页标题#e# (一)优秀企业文化与和谐工程文化的对话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企业领导层提倡、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和工作作风的体现。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形态,其核心就是培育员工的规范、诚信和责任意识,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工程文化是一种和谐、美丽、生动而具有久远历史的秩序文化形态。工程文化是工程事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的社会现象,是工程文明的产物,在人们心里产生了深刻、不易变更的印记。和谐工程文化,应是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工程学科与人文学科,工程思维与法学思维,工程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一种良性有序状态。工程文化演进的过程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交织、对话、交融、共赢、和谐运行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法学思维、法学理论应渗透到工程思维和工程理论中,两种思维、两种学科的相融沟通、相得益彰,促进和谐工程文化的不断进化。优秀企业文化与工程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对话,正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工程文化价值与工程法律意识教育 工程法律意识教育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价值教育。工程法学属于工程文化中构建和谐与秩序的规范、标准与程序。没有文化的工程是浅薄的工程,没有和谐文化的工程更缺少思想内涵与价值。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这样情形,搞工程的人不具备法律知识,更谈不上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这必然会潜伏着巨大社会风险,比如极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工程成本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打折扣。还有很多法科出身的人包括法律职业者在内大多不懂得工程技术规范、标准、流程,法律职业者在涉及工程技术纠纷案件面前,总觉得无能为力、望而却步,丧失了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导致这两种情形出现的原因在于,在很多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不重视人文学科特别是法学学科教育的渗透影响,不注重科际资源的整合,把法律教育看做是一个附属产品,置其可有可无的地位。同样,在文科类院校尤其是单一学科院校的学生,缺乏工程文化的熏陶与培育,缺乏工程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工程思维的锻炼。工程法学教育正是整合了工程学科与法学学科的科际资源,开辟了法律教育、工程教育的新领域。所以,工程文化教育与法律文化教育应相互融合、充分沟通对话、统筹协调发展,不能将二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对立极。工程文化教育为法律文化教育提供客观的物质条件,为法律教育搭建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法律文化教育为工程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准备,促进工程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思路对高职法律专业改革与发展而言极具借鉴价值。 四、彰显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工程法学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不仅在于培养一个人、一代人,更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尤其对于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一)和谐社会亦是法治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中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应是工科学科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工科各个领域都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开展法律意识培养与教育,法制建设是工程事业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就要大兴土木工程,筑楼、建桥、修路等各个工程领域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以公路交通工程为例,公路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它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管理各环节,都有自身的质量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通晓这些规范和标准,保证公路交通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由此看来,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规范标准的设立和法治文化的培育。 (二)提高法律素质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定 法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环节。在工程领域应大力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工程领域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既精通工程技术、工程实践,又知晓工程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工程法学教育做出相应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回答,将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到最适合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最有利于工程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上来,造就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法律素养较高的工程领域专业人才,这既是公民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使然。 尽管我国在工程法学教育上开展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但仍处于初级化、粗放化阶段,没有把工程法学教育思维、思路提升到一个理论高度。目前,对工程法学教育理论这方面的研究,零散单薄、不成体系。所以,站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高度上,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程法学教育体系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意识到传统法律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症结,试图把工程思维、工程文化移植到法律教育中来,期待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如我国法律硕士、工程监理等新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更有意义的是这一人才培养思路和模式必将会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律专业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现实而深刻的影响,高职教育管理者应用心体会,抓住机遇,勇于实践,积极作为。
目标对自我教育的用途
作者:林慧华
自我教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定目标,有效地调节、规划、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取得自我实现效益的社会活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由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构成的统一体”[1],“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2]。可见,个体的自我教育,是各种教育发挥作用的基础。而自我教育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是关系到自我教育实现的关键。然而,目前对自我教育目标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研究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为出发点,尝试探讨如何使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准确定位。
一、新形势下突显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只会吸收、接纳外来知识,接受他人教育已难以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了。在新形势下,更是需要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成为必然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中国带来了一个个性解放的时代,令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空前增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社会的发展由原来的单一模式向多维、多向、多极转化,呈现出利益多元性、价值选择多元化,它需要一大批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和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不需要也不可能将全部必需的理论、方法、技能灌输给学生,而自我教育则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自我教育所具有的能动性、自主性、主动性和调节性适应了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要求,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获取生存发展的有效方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3]。也就是说,未来的文盲,将是那种自我教育能力低下的人。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必须要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启发和引导,让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选择,自己根据社会的要求有目的地对自己提出任务和要求,提高和完善自己。
(二)在“关系全局的战略性课题———自主创新”的形势下,要激励大学生励志成才,肯定学生的自主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主创新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十一五”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我们应该借此时机,进一步树立大学生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把创新贯穿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注重开发大学生的价值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成才。学生受到鼓励与肯定后,更加会意识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及在集体中的地位,能根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准则、学校的制度,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
(三)在高校“以生为本”的宗旨下,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促进他们自由全面发展“以生为本”,就是高校“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其内在学习的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性———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以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4]。它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自我教育来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以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自觉性;要理解学生,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尊重是人的较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作为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这种被尊重的要求更是强烈。教师尊重学生,不但使他们得到这种被尊重的满足,而且促使学生自我尊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5]。大学生对自己越是尊重,他就越容易接受教师在道德上的教诲与关于如何进行自我教育的指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教育成为大学生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让大学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在高校里,大学生一般都能简单地认识自己,但大部分学生却不能正确地引导自我发展,深入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将自我无情地压抑,承受着无名的痛苦,令人感到悲哀。一个合格的教师不应该总是想告诉学生一些知识,而是应该培养学生总想知道些什么,充分培养他的自尊心与自信心。由老师倾听学生的呼声,了解学生的情绪,关心学生的需要,第一个去帮助学生打开一个缺口,让学生自我的水奔流而去,冲破盲目、无助、压抑的心理堤坝,从而调动学生对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个人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