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小学足球教学困境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中小学开展足球教学的实践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足球场地及器材不足、足球专业教师匮乏、教师专业性不强、教学方法陈旧是足球教学有效开展的主要障碍。开展足球教学应遵循“四基准一推进一提高”的原则,加强足球教学硬件保障措施,提升足球教师业务水平,协同学校领导、教育部门及社会组织给予支持和帮助,分工明确形成合力,成立足球专业教学实践指导小组定期督查与评估,辅助中小学足球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校园足球教学质量,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园足球;学校体育;足球教学
近几年“校园足球”一直是公众讨论的话题。2013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意见》特别指出要提高校园足球活动质量和水平,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2015年7月《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出台(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积极推进足球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标准、教材教法和教学资源等教学要素更加衔接配套,校园足球教学质量明显提升[1]。足球教学对促进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深化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工作跨越式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中小学足球教学实践活动的困境
现如今足球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足球教材、足球场地器材、足球教师、足球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开展中小学足球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要素。笔者借助参加山西省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专项督查的机会,紧紧围绕这四要素对山西省某地区的校园足球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现状如下。
1.教材短缺,教学手段相对单一
在抽查的30所足球特色学校和20所预申报足球特色学校中,大部分学校没有适合的中小学足球教材,县级以下的学校此现象尤为突出,足球教师参考的教材大部分为自身寻找的足球书籍或网络上的足球教学内容,与现实的学生情况有所差异,做不到因材施教。由于所参考的教材不同或无教材参考,所以各学校之间的足球教学大纲制定也差异较大,这为进行正常的足球教学实践活动增加了难度,势必影响教学质量。在足球教学方法上,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居多。以脚内侧踢球为例,即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模式,其间教学手法变化较少,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接受式”学习,学生相互间没有交流,与教师交流也很少,因此教师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情况只能停留在表面观察层面,忽略了学生的本体感受,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得到发挥,严重影响足球教学的效果。
2.足球师资匮乏,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足球专业教师的缺乏是中小学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调查统计,足球专业教师仅占体育教师的1/6,体育专业教师匹配勉强满足正常体育教学所需。但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所表现出的足球技术不规范,示范动作不标准,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确,教学语言学生难以理解,这些都不利于足球在校园的开展。另外,由于教师缺乏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等学科的知识,难以进行科学的教学和训练。
3.场地存在安全隐患,足球器材不齐全
按照专项督查文件规定,小学开展足球教学至少保证有一块5人制足球场地(30m×20m),初中满足7人制场地(60m×45m),高中满足11人制场地(90m×50m)。从整体抽查情况看,基本都能满足前提条件。但是场地的质地令人担忧,大部分学校足球场地均为多用途的水泥场地和柏油场地,增加了从事足球教学的风险,为进行正常的足球教学实践增大了难度。有条件的学校为学生配备了护膝、护肘等装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受伤的几率,但还是存在安全隐患。县级以下中小学除了场地条件差之外,足球数量不足也成为障碍,有所小学有将近1300名学生,足球仅仅为十几个,令人唏嘘,足球教学要想良好开展谈何容易?
二、开展足球教学实践的对策
足球在校园开展应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使孩子们充分了解足球知识,激发足球学习兴趣,在积极参与足球运动中学习并掌握足球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针对当今中小学足球教学的现实困境,开展足球教学应采取“411”模式来进行,即“四基准一推进一提高”的原则,努力使中小学足球教学落到实处。
1.开展足球教学应以深化校园足球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全面开展为基准
2009年,体育总局、教育部为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开展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足球知识和技能教学,推广校园足球活动[2]。足球教学进入校园以来,成为贯彻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一支生力军。2015年国务院出台《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将发展和改革足球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深刻明确了校园足球发展和改革对中国足球发展的整体战略意义。在此背景下开展足球教学活动,依托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障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好形势,必将对进一步深化当前校园足球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2.开展足球教学应以体现人本理念、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基准
足球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互为联系同时又相互制约,在达成最终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两者又都是受益者即“教学互长”的过程。突出体现了教学理念的现代性,它包含有两个层面的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学生。首先,足球教学实践是足球教师依据学校的现实体育资源和学生整体的足球需求,充分考虑学生整体的足球认知水平制定针对性足球教学计划。其次,足球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改变学生的运动习惯,使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并在参与足球运动过程中体验足球带给他们的乐趣,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第三,足球教学必须注重每个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因此实施教学充分考虑到足球课程的结构创建、教材内容编写、课程大纲的制定、组织教法的实施及评价机制的设立等方面均能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使学生无论在整体性还是在个体差异性方面都能很好地学习和掌握足球知识和技能。另一个是教师层面。首先,教师专业通透性要强。这样才能对教材制定有一个全局的把控,包括足球教学内容选择、难易程度的确定、教学方法的使用等诸多教学要素的考虑。因此使得教师也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和充电,通过参加学术研讨、外出培训、进修、相互学习等多渠道获取足球教学的理论和经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其次,教师要具备“察言观色”、处理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能随时注意每个学生的本体感受和心理变化,解决学生“疑难杂症”的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千差万别,性格迥异,特别是性格内向、孤僻,教师要有效地帮助他们“打开心扉”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足球教学中来。第三,教师要具备安全救护能力。足球是一项较强的身体对抗激烈的运动,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或伤病,作为第一现场的体育教师必须有最基本的救护能力,第一时间内把学生运动伤害程度降到最低,保障正常的足球教学训练。第四,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教学实施过程中面对的学生群体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的生理特征,故教师应具有独特、科学的手段,保障正常教学秩序,让学生在严肃活泼中学习足球。
3.开展足球教学应以普及校园足球、扩大足球人口为目标
《总体方案》文件精神强调,将校园足球作为扩大我国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作。校园足球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开展足球教学为丰富校园足球活动注入了一支强心剂。通过足球教学的实践活动,使得没有接触足球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接触足球、认识足球、喜欢足球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足球,参与足球活动,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的同时普及了足球在学校的覆盖面。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形成足球在校园的常态化发展,使足球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踢足球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时,也毋须为我国的足球人口数量不足而担忧,校园足球也就顺其自然地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4.开展足球教学应以营造足球氛围、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为基准
足球教学的实践活动开展应充分体现灵活性和多面性特点,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应延伸至课堂外及日常生活中。它的覆盖面比较广泛,包括校园内的足球板报、足球文化节、足球赛、足球主题班会、足球球星介绍、网络足球视频等等各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拓宽了学生们对足球的全方位的接触面,让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足球,喜欢足球,参与足球活动。同时在体育教师正确的引领和帮助下,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开展足球教学应积极推进足球校本课程的建设
《实施意见》指出,各地中小学要将足球列入体育教学内容并成为一门体育课程。各学校应根据自身地域环境、现有资源、学生整体足球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参考《课程标准》全方位地参与到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打造适合学校自身的足球教材,并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实施足球实践教学过程中并能及时地采取阶段性的总结和评价,不断进行修正和调节,努力创建成完备的足球校本课程,最终形成独特的、区域性足球教学特色,以此来提升足球教学质量。
6.开展足球教学应以健全足球竞赛体系、提高足球竞技水平为目标
开展足球教学最终的落脚点是足球比赛,通过足球比赛来检验对足球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在足球教学实践中不能单一进行技术教学,要保证学生体验足球比赛的时间,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足球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北体大张廷安教授指出,真正的校园足球应是更多的学生能够自发地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足球活动中来,并且是那种无拘无束,脸上带着汗水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的场面。在保障全体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前提下,适时地开展足球比赛,应以班级为基点,逐步扩散至班级联赛、年级联赛、校级比赛等,逐步形成完备“金字塔”式的足球竞赛体系,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足球竞技水平。中小学的校园足球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我国足球水平整体腾飞的有力抓手,其价值已经超越了足球教学本身。积极的开展校园足球教学也是当今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体现“以学校体育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全民体育思想”、与以校园足球为切入点带动其他体育项目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一致,是“建设体育强国,实现民族复兴”梦的根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开展足球教学,是充分发挥足球育人功能的前提下,肩负着学生掌握足球技能,提升其身体健康水平,培养健全人格的任务,在注重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学校领导阶层、教育部门、政府部门及社会组织的相互协作,多方努力形成合力。第一,各学校应建立校长为组长的安全机制保障小组,解决足球教师后顾之忧;第二,对于足球教学用具、场地条件方面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第三,为足球教师提供平台,提升业务水平;第四,走出校园,连接地方高校,充分利用高校优秀教学资源成立专家足球指导督查小组,实现高校与地方中小学对接,促进足球教学实践的良好开展。同时,也应充分理性地认识和考虑到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搞好校园足球教学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想达到与其他学科(语文、数学、外语)平起平坐的局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应相信只要做好足球教学的前期积淀工作,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做,校园足球的春天终究会如期而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EB/OL].
[2]邓春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7).
[3]陈智军,付杰,王志国.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和内容[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4).
[4]姚健.校长引领校园足球推广实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
[5]沈建敏,等.校园足球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底层回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
作者:刘伟 单位:忻州师范学院体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