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作文教学仿写模式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仿写的合理性
中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阶段,学习内容非常单一,生活阅历简单,对一些事物的体会不深,因此教师采用范例式教学,让学生仿写范文。范文给基础不深的学生提供了最直接、最形象的写法指导,即写些什么和怎样去写。对学生来说,这比教师怎样解释都清楚。
(一)仿写范文能示范性地把文章的结构格式以及文章应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写,为学生的作文构思提供一种框架。
(二)仿写范文能帮助学生在学习写作文时扩充知识,开拓思路,丰富想象,而且学生可以学习榜样范文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方式。逐渐从模仿范文的外部特征到模仿范文的内部特征和实质性内容,即应该写什么。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一般从仿作到改作,最后是创作。因此,开始会有一定程度上的面目雷同。但随着学生的生活阅历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学生在写作文过程中仿作减少,改作增加,略带创作,作文中不仅有范文的故事框架,更有学生的生活感悟,“依葫芦画瓢”现象明显减少。
二、仿写的局限性
1980年,叶圣陶先生针对教师在仿写训练中指导不当,学生仿写不得法的情况,为小学生作文选《幼芽》题词中写道“模仿不是好方法”,引发了一场关于学生作文可不可仿写以及仿写是否是“好办法”的争论。下面,我们具体谈谈仿作的局限性。
(一)仿写能加强追随别人的动机,大多数学生只是模仿范文的结构、布局或写作思路、记叙的顺序以及仿用部分语言文字,包括词语、句式、警句及部分自然段,不能深入模仿文章的写作方法。
(二)仿写违背了我们一直以来承认的作文先有内容后有形式的观念,造成作文千人一面,不利于健康文风的形成。现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不少教师习惯给学生总结模板,让学生填写内容,这种方法虽然见效于一时,但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作文仿写的教学策略
(一)加大中小学生的阅读量,同时坚持读写结合。在我国作文教学中历来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我国伟大诗人杜甫有一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深刻揭示了阅读与写作的内在联系。在阅读中学生懂得布局谋篇,选择、组织材料,连缀成文。同时,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知识积累,储备更多的作文材料。
(二)激发学生写创造性的想象作文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然而,长期以来的写作教学,大多偏重于审题正确、中心明确等技术要求。其实对于初学作文的学生过多强调这些写作规范,反而会冲淡了创新这一要求。让小学生写创造性的想象作文,顺应了儿童乐于想象、善于想象的心理发展规律,也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整体发展。
(三)学生作文应写真情实感。学生作文本是由内而外的表达,是最能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感的,但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过于强调“思想健康”,反复强调写“有意义”的事情。为此,学生只能编造一些假、大、空的话来表现“有意义”,绞尽脑汁拔高作文思想。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否认学生作文的“思想性”,而应真正理解学生作文的“思想性”是真情实感,是“我手写我心”。事实上,模仿是学生作文的心理需要,是教学的必要手段。如果教师利用好了仿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事半功倍。因此,应处理好仿写与创造的关系,搞清楚仿写仿的到底是什么以及怎么仿,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作者:孟俊英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