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作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创新命题
如果把作文比作一个人的话,作文题目就是这个人的眼睛。文题要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要能够不落俗套,标新立异。比如要写地震中让人感动的解放军战士,可以以“赞歌献给绿军装”、“最可爱的人”等为题;又如表现父母之爱的习作,如果用“伟大的父亲”、“慈祥的母亲”等为题,难免会落于俗套,如果思想敏锐,善于联想和想象的话,就能命出像《无悔的爱》、《永不消逝的爱》等新颖别致的题目。
二、创新写作体裁
以往的作文教学常常是老师不仅给学生定题目,还给学生定文体,把学生放在一个设定的固有的框里,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情感,这能不把学生逼上千篇一律或者胡编乱造的死角吗?其实同一命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经历和见识,在文体上完全有自己自由发挥的空间。比如,以“校园里的桂花树”为题,经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命题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审视,习作中有可能出现不同的体裁。可以着眼于桂花树的枝、干、叶、花的特点,利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写一篇说明文;或着眼于桂花把无私地把芬芳洒向校园这个意象,写一篇关于赞誉老师的记叙文;或着眼于桂花“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特性,写一篇童话故事……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会五彩纷呈,绚丽夺目。
三、创新立意
生活中事物呈现扑朔迷离的复杂性,从不同的层面、方面、角度可以发现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形象”。但是,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大多数老师往往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一个固定的模式:例如写蜡烛,一定是要赞老师;写腊梅,一定要写它不畏严寒、凌寒独放的特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四面八方的各个角落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比如在指导内容为运动会的习作时,就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构思。一节课后,一篇篇见解独到、灵活多样的作文便跃然纸上:有的写了训练时的苦、累、汗,体会到了训练很辛苦;有的则写的是比赛的经过和最后的胜利,总结出比赛胜利的结果,明白了“铁杵磨成针”、“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或者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通过这种多思维、多角度的写作,既可以使学生突破应试教育固定、僵死的思维模式,又可以使学生写出灵活多样、内容丰富、新颖、见解独到的好文章来。
四、创新构思
文坛常用“匠心独运”、“构思巧妙”等词来赞扬成功的习作。的确,表现同一主题的文章,要想“鹤立鸡群”,必须在谋篇布局、表现技法上下功夫。比如教学写一篇记叙文的习作,让学生不要完全“忠实”于顺叙的记叙方法,可以运用倒叙的写作顺序,设置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或者运用插叙的写作顺序,插叙的内容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与主要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运用动态描写、静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里描写等多种表达方法来达到目的。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就是要经常激励学生打破常规写法,巧妙构思,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习作中就会逐渐崭露头角。
五、张扬个性,点滴做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学生在“难于上青天”在习作中做到创新,培养学生习作的创新意识,需从平时的教学点滴抓起。要想看得更远,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同样,独特写作个性的养成,往往需要借鉴巨匠们成功的写作经验。教材中的文本就提供很好的典范,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和借鉴优秀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逐步将这些优秀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用于自己的习作,达到“攻玉”的目的。做到作文要有个性,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都要体现个性特点,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延伸,凭自己的个性发展,教师指导学生写好日记,这就不时为一种好的训练方法。日记每天写上一两段,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像命题作文要在规定时间里写,并且要写规定的内容。在作文教学中,以此为基础,我们还试着刻意摒弃教材,允许并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日记中挑选一篇,修改扩充后,取代一篇规定作文,作为平时成绩。学生从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都努力地表现着自己的“文才”。有的一事一议,颇见深度;有的亲身经历,妙趣横生;有的观后评论,大有见地,初步尝到了作文走个性化道路的甜头。
六、结语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想,引发学生从命题新、体裁新、立意新、构思新出发,从平时的教学点滴出发,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就能在自己的文章中尽情闪耀。
作者:潘晓芹 单位:重庆市合川区双槐镇黄土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