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学作文教学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形势下中学作文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形势下中学作文教学论文

一、生活:感性美学的再发现

人就其本质而言乃是感性生存的,爱恨情仇、心灵波动、五官体肤、言语动作均构成最切己的生活状态,构成了对各种禁锢规则的解构力量,也是最人性化的、最能打动人的力量,人性的光辉唯有在这里才能闪现。因此,对人感性生活状态的观察是作文教学的基础。中学生都是“未成年人”,仍带有浓厚的“孩子气”,受到“成人世界”各种规则的限制较少,因此他们本能地可以看到生活中感性、灵动的东西,这恰恰是作文充满活力的根本。常言道,“诗本孩子话”,“诗”的本源就是“孩子”们说出的“话”。要鼓励学生说出“孩子话”,就要鼓励学生尽量远离“大人们”的世界,回到生活本身,用孩子特有的嘴巴、眼睛和耳朵来体验生活,还原它本来的样子。这样,作文中的人、事、物才血肉饱满,它因与成人世界僵化的景象不同,显出特有的“生动形象”之感,甚至惊奇之感。生活,因其显得“陌生”,才“活”起来;生动,因其显得“陌生”,才“动”起来,这样的作文才切中了“美”的精髓。因此,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对好作文的评析不能仅停留于生动形象、语言简练、比喻贴切等这些大而化之的空洞言辞。教师应具备文本细读“、文心雕龙”的能力和眼光,及时捕捉、保护、发散学生的感性灵光,将精彩的字、词、句拿来作深入分析和品味。让学生在感性层面上对它们的妙处真正有所会心,认识到原来自己天然就具备“生动形象”的资质,不必再在“装高深”“伪深刻”的泥淖中徘徊。这样,学生作文里的生活世界之门就真正敞开了。

二、情感:寻找逝去的本真性

富有“真情实感”,是在作文训练之初就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情感之“真”,是评价一切文学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新形势下,一篇作文,故事可以编造,人物可以虚构,但它给人的情感洗礼必须是真挚的,否则就会令人生厌。然而,在当下的作文教学中,我们遗憾地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真情已大量流失“,为文而造情”的现象十分普遍。“复制”情感的套作将人最宝贵的东西———情感给淹没了。那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如何寻找逝去的情感的本真性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造成了真情的“贫乏”。一是我们的作文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将人的情感当作学习和规范训练的对象,殊不知,这违背了人性的本质。莫言在诺贝尔奖的获奖演说中沉痛而深刻地说“,当哭成为表演,应该允许有人不哭”。“允许”一词,实则无奈、艰难而又坚定地发出了维护人的情感自由的呼唤,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最低限度。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青春的特质就是饱含激情,它激起人情感的多样性,激荡着成人世界中固化的情感秩序。但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将“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感情”这一问题固定化、标准化。父母情、家乡情、朋友情、师生情等应该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是在学生们的笔下却千篇一律,甚至麻木无情。

学生们的情感世界是如此“贫乏”,性情是如此难以激发,作文的灵魂被掏空了。要知道,世界上一切都可以灌输和制造,唯有情感不行,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里犯了大忌。二是传媒时代和信息时代俘虏了大多数情感正处于动荡期的学生,进一步消解了学生们的情感能力。网络传媒平台无时无刻不在制造情感,一张图片加一段夸张的叙事就可以“煽”起人廉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虚浮的,转瞬即逝的,没有人的身体、心灵、思维的真正投入,不可能带来真情实感。但这种虚假情感经过精致包装和强势宣传,却击中了人本性中逐新好奇的软肋。在浸泡了这些“虚情假意”之后,本真的情感神经麻木了,“为文而造情”就成了必然。语文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苏醒和保护情感神经呢?我们认为,关键还是要回到生活本身。作文训练不应在教室里闭门造车,而应更多地有意识地组织室外活动,让学生在切切实实的生活中,在人与人、人与世界的真正交往中去经受喜怒哀乐、人伦情理。痛,要痛得彻底;喜,要喜得无羁。新形势下情感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中,将情感的神经“惊醒”,真正拓展开情感生活的疆域。当情感的世界被打开,离“为情而造文”的理想境界也就不远了。

三、思想:恢复原初的判断力

思想,不是情感的升华和总结,它与情感构成人之精神世界的一体两面,二者彼此交融,相互启发。一个没有丰沛情感的人,不可能有独立深刻的思想,同样,一个思想僵化的人,也将失去体味人间真情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中心思想”的归纳,成为必不可少的压轴环节。不管前面分析了多少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最终,这一切都是为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在作文教学中,“中心思想”又成为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的前提,思想先于情感,先于形象。无疑,深湛、精辟的思想是议论文取得高分的关键。但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活”思想从哪里来呢?这就要求在作文教学中保护和发展学生原初的判断力。

我们通常认为,学生未入社会,不谙世事,思想总是单纯幼稚的,我并不否认这种情况的存在。我要反问的是,在教学中总是亟不可待地要给学生灌输的“大道理”又是真正的思想吗?当然不是。这里要区分道理和思想。道,道路,是按照定好的轨迹向固定目标进发的路径;理,定理,就是将统一不变的知识固定下来。然而,我们凭日常生活经验就已经发觉“,大道理”往往大而无当,空洞僵化,遮蔽了“小人物”的实际感性生活。因此,“小人物”需要的是思想,思,是源自“心田”的精神活动;想,想象,是对规则秩序的越界,它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因此,作文中可贵的是闪烁思想,它是学生凭借其稚嫩的双眼打量社会时获得的最新鲜、最直接的感受,这正是酝酿思想的契机。然而,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们总是怕学生思想太肤浅、幼稚,于是,在启发学生构思阶段就忍不住将各种“大道理”灌输进来。为了让学生在写议论文时有例子可用,便直接从网络媒体上采编人物事迹。

由于这些道理并不是学生从自己生活中体验、观察得来的,于是,学生的议论文多呈现论点和论据两张皮的现象。论据看似新潮热点、丰富有力,实则根本没有进入思想,没有进入形成论点的逻辑推理过程;论点看似鲜明雄辩,实乃早已被说滥的“大道理”而已。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做的是尽量不灌输“大道理”,而是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从亲身体会中去思考。当学生疏忽或困惑于身边的生活现象时,老师应从较高的层次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看学生能得出什么结论,而非直接引到自己的结论上去。比如,在今年的夏令营中,我曾带领班上同学去爬山,上山时,多数同学都冲着山顶最高目标奔去,不看身边的风景,气喘吁吁。原路下山时,同学们都悠闲自在,流连于山间景色,谈笑风生。回到课堂,我便问学生“:你们是上山时快乐还是下山时快乐?”同学们普遍都对下山时的感受印象深刻。我继续问:“为什么走同一条路,看到的景色和沿途的心情却大不相同?”此刻,班上沉默了一会,我观察到,同学们都在沉思刚才的爬山过程,反思自己的心灵体会。我意识到,此时学生的“思想”启动了。于是,我便以“上山与下山”为题,让学生写一篇议论文,最后的习作给我很大惊喜。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在教学实践中,用感性美学的方法来指导作文教学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一方面,这种方法是从人的感性生存之本质以及中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征出发,对人感性生存抱以尊重与呵护;另一方面,这种方法是从文学艺术的精髓出发的,作文要想真正打动人,就必须写出感性化、个性化的独特感受。最后,这种方法是从根本上对传统作文教学方法的反思,揭示其缺陷的根源,并为教学方法的改善提供一个重要参照系。

作者:韦庆芬 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