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材料的储备盒
作文是要把心里要说的话用系统的语言表达出来。说来简单,对学生而言,却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心里的话”从何而来?“心里的话”如何形成?表达些什么?怎样表达?许多学生常常面对题目,手足无措,不知写什么,硬着头皮把文章拼凑出来,往往言之无物。可见“写什么”是作文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材料的新颖、切题是写作成功的第一步。从“无物”到“有物”的过程是艰难的,是生活阅历缺乏的学生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难关。所以,在每次作文前,我就提前布置学生仔细观察,收集写作材料,制成自己的阅读盒。顿时,一个变成几十个,一种角度变成多维空间。例如,在教学“第一次做什么”时,同学们纷纷打开自己的阅读盒,一时间,材料可以说“堆积如山”。有“第一次买菜”“第一次单独睡觉”等,甚至有的同学写道“第一次去香港”“第一次去澳门”……在相互交流中,一个材料又会引发数个全新的材料,使学生在介绍中不断充实自己的“材料库”,便于学生日后持续地开发使用。又如:“第一次买菜”,可以是在菜场里买,也可以是在超市里买,这两种买菜所涉及的地点、人物、环境不同,以致最后的表达效果也不同。因此,一次作文就是一次开发材料的过程,而阅读盒也成了每次作文能源的储备盒。
二、成文的加工场
“言之有物”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有些学生有很好的材料,却为表达而犯难,要么是内容太多,无从安排,要么是内容太少,无法具体。学生的表达顺理成章、生动具体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涉及各自语感的强弱。抽象的教学过程常常是隔靴搔痒,难及痛处。因此,笔者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种拼句游戏的启发,利用阅读盒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领悟叙述的诀窍。例如:分组分要求制作阅读盒。A组,制成时间、人物盒;B组,制成地点盒;C组是事件盒;D组则为主题分类盒。各组拿出一个语言信息,看谁能将四个信息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有中心的材料,再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表现出来。以四年级下《他真行》为例,A组出示“妈妈”,B组出示“医院里”,C组出示“抢救病人”,D组出示“妈妈是一个工作出色的护士长”。再请同学把这一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一篇初稿就完成了。这种分组还可细化到“开头—经过—结尾”的分组;“主角—配角—事件”的分组;“中心—分内容—小节”的分组,各种单个材料经过组合便能成为一篇篇风格迥异、语言丰富的作文。
三、再生作文的训练营
再生作文是在原有文章基础上的内容改进或形式的改编,是再创造的过程。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修改自己的作文,二是改写课内文章。第一点: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必须有正确、积极的动机为推动力。所以,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必须从激发自评动机,培养自改意识开始,教师可以通过制作阅读盒这种形式来激趣。具体操作步骤如下:⑴接受信息,可以是自己的作文,也可以是同学的作文。⑵将修改建议制成各自的阅读盒,包括选材、遣词、造句、结构等方面内容。⑶交流修改建议,将可行建议制成一个新的再生作文阅读盒,根据盒中要点修改作文。第二点:改写作文(或选段)内容重新演绎内容。这种有意的改动可以使原作的语言环境更鲜明。如:充当其中一个角色;用第一人称改写;改变主人公的性别、年龄;改变时间与环境;另写一个结尾;与文章的主题唱反调(如:战争—和平);改变语言形式或文体等。
四、举一反三的几点构想
阅读盒是学生作文的聚宝盆,无限开掘的一个新起点,在阅读与作文双面并进的道路中,还可以有不少新的做法、新的思路;阅读盒就其形式来说,可从阅读盒演变成阅读袋、阅读箱、阅读信息库,日益壮大它的规模,甚至运用最热门的多媒体来助威。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感觉思维的。”能够将具体的形象化为生动的语言文字,这是作文能力强的具体表现之一。但愿阅读盒如一颗石子激起作文生趣的万千浪花,让作文回到学生生活中去,让阅读盒赐给学生一支神笔。
作者:卢丽萍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