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主体意识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作文教学主体意识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文教学主体意识探讨

一、引“主体”培植生活土壤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主动获取“源头活水”,以解决“无米之炊”难题,这是学生走出作文困境的基础。每每文题一下,环视教室,学生中苦瓜脸陡然增加。究其原因,是“无米之炊”难为了他们。这就像大家很熟悉的秀才写文章的故事中秀才一样,在想了半天写不出一个字而被他妻子嘲笑时,说了很到位的话,“汝有腹,吾腹无。”“腹无”怎变“有腹”?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别无他途。“大语文教育”的倡导者张孝纯先生说过,“语文与生活同在,凡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都有语言实践与语言学习。”鲁迅也说过,“如果写作,第一须观察。”社会生活是写作源泉,也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土壤。认识社会生活必须借助于观察,而观察必须有主体的投入,否则,“身在宝山”也会“不识宝”。我们不难发现,即使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活动的观察,有的同学感受深刻,因而描写细致入微;而有的同学则漠然置之,因而写得粗略空泛,其主要原因在于“身入”而“心不入”。

如果主体没有观察生活的意识或意识不强,没能把“心”投入到应观察的氛围中去,眼神虚视,岂能有感有物?因此,要解决“无米之炊”难题,引导学生植根于生活土壤,当为对症下药。当然,要“识宝”,“心入”还须讲一点技巧。有些学生常埋怨学校生活单调枯燥,认为这是“无米”的主要原因。其实,这种归因不够正确。当今的学校生活并不是没有东西可写,关键是怎样去观察、认识和挖掘。这里包括观察是否全面细致,是否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有正确的观察分析方法等多种因素。就说学校生活,本是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些学生仍觉得难写。比如写一堂课,极易抽象笼统并缺少个性特色。如果平时是个有心人,那么诸如老师的音容笑貌、教态举止、学生心态、课堂气氛、不同科目的教学环节和方法,乃至精彩的场面和教学细节等等,都会奔涌于笔端,“这一课”就会跃然纸上。又如写周围的一个人,学生常会写得貌相似、性相近、事相类,而不是活生生的“这一个”。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精心观察,学会比较分析,学会总结规律,即要解决好对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本源问题。

教育实践证明,善观察还须善积累。比如鼓励学生坚持写观察札记或生活日记,或者是课前5分钟演讲就以身边事为素材,都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起始阶段,学生会有“要我写”“要我说”之感。但坚持下来,会逐渐感受愉悦,因为在此可完全自由地写我思我感,说我喜我乐,能充分展示“自我”。长此以往,文思会日进,写作时自会信手拈来,“情动而辞发”,岂不乐从心底起?同时,此等感受又会反过来促进观察,自会更加投入,此乃良性循环。

二、把“主体”纳入指导过程

走进生活是为“厚积”,而要“薄发”,则必须激发学生写作冲动,形成乐写的心境。众多的作文指导课中,教师讲学生听基本成为定律,大家都说这是适应应试教育需要的,然而职业学校呢?教师往往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甚至材料选用一揽到底,不可不谓尽职尽力,用心良苦。问题恰恰是教师这种过分“热心”,甚至越俎代庖,客观上使学生逐渐丧失了“自我”,形成依赖教师的心理定势。看来,是得改一改。

首先,命题要灵活。如果老是固定命题,要求学生不能越雷池半步,那么极可能导致学生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去“榨文”。不少学生脑袋里储存的材料本就不多,现又因命题所囿,可供选择的材料更是寥寥了。再说,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而写作者“只能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形成题材,从生活这个唯一源泉中发现题材,而决不可能去选取自己从不知晓,也不准备知晓的生活事件作为创作题材。”因此,固定命题对学生的题材选择画了框框,学生就难免“双手摸白纸,两眼望青天”了。对此,笔者极赞同魏书生老师和学生“商量商量”的办法,真正让学生能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如此,岂有”榨文”之理?

其次,观点要开放。按道理,处于心理发展加速期的青年学生,接触生活面已比较广阔,知识积累也有一定的厚度,思维已比较活跃,故而能从多侧面多角度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完全有诉说见闻、发表观点、倾吐感情、交流思想之需要,也渴望被人发现自己,以体现自身价值。但为什么不少学生榨文中会“异口同声”呢?原因是唯师唯书,无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努力设置利于学生表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大谈对生活的感受,去争辩是非曲直,去发表一己之见。如在指导中用论辩式、对问题的补充式等,很能激起学生感情波澜,进而文思涌动。这里,教师一定要做到教学民主,循循善诱,教学相长,切忌作风霸道,师道尊严,搞一锤定音。特级教师魏书生特别倡导口头作文,随意出题目,可各执一端,各抒己见,使整个课堂呈现活跃状态。也有老师鼓励学生写“争鸣作文”,他们在指导中绝不先行定调定框,而是设法启动学生思维闸门,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他们的学生作文绝对不是教师思想的演绎、教师观点的传达,展现的是主体的意识。有位老师在教完《孔雀东南飞》一诗后,指导学生写《小议刘兰芝》一文,只就文体和基本格式作一要求,然怎么看刘兰芝这人物形象,则提倡学生论辩,气氛甚是活跃,观点也各异。如对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举动,充分肯定其反抗精神的有之;同情其不幸遭遇的有之;叹惜其死得不值的有之;从美学范畴析其悲剧意义的也有之,闪烁着求异思维的火花。

三、让“主体”参与作文评改

“乐写”是关键,但“会写”才是最终目的。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主动探求“其所以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评改作文几乎由教师全盘包揽。每次作文本收上来,教师总会字斟句酌,“增、删、调、改”,眉批总评,红笔簇簇,费时费力,领导审阅后笑颜点点。然作文本发下来,学生往往卷首看分数,文尾看总评,至于个中细节,眼光扫也不扫。看来,我们是该解放一点,把评改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这样一则可让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二则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发智能,从批改中学会作文,以使学生逐步做到“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先生语)。这种事半功倍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当然,把作文批改权下放给学生,决不是教师可以放弃自己的责任,而应精心组织引导,切忌放羊式地活动,热闹是有了,文仍没学会,那就又在由教师全盘包揽之下了。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方式可不拘。

自改,即学生评改自己的作文,也就是“学生给自己当老师”。叶圣陶先生说过,“自己写成初稿,认认真真修改一回,比另外写一篇习作有好处,容易得到进步。”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认真修改。要以成功的事迹激发他们自改作文的兴趣,鞭策他们养成自改的习惯。当然,学生自改能力不是自然形成的,要靠教师长期诱导、磨砺,同时必须循序渐进,分年级、分阶段实施,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教学设计要科学。

互改,即同学之间相互评改。从心理角度讲,同学之间总是渴望相互了解,也想看看别人的作文水平如何,甚至来个暗中比较。同时,因各方面都与自己贴近,透过相互启发,极易产生竞争的心态,势必会形成努力写作的动机。组织互改要注意几点:一是教师要讲清评改要求,尽可能细化一点,比如要求改出错别字和病句,写上眉批和总评,要打上等第,签署姓名,以示负责。二是要定出较具体的评分标准,如改记叙文,可从材料选择、情节布局、主题表达、语言运用、标点使用、卷面状况等定出量化指标。这可防止出现“放羊式”的互评,也可减少主观性差异。三是最重要的,要求客观、公正,尊重他人劳动成果,不能轻下极端性断语。学生互改时,教师要随堂指点,答疑解难,并及时作出一些信息反馈,比如学生的批改态度,在互改中较重要,对认真的要及时表扬。

群改,即全班改同一篇文章。教师要精选好样本,并印发全体同学。方法上可让学生先各自书面修改,然后可组织学生讨论,要求各抒己见,鼓励各种观点碰撞。对学生发言中有失偏颇、甚至走极端的观点,也不宜即时作出否定性批评。对问题可说得具体,但也要尽量挖掘积极因素,以保护学生的发言积极性,这对作文基础较差的同学尤为重要。教学实践证明,作文群改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方法,它一则有利于学生的发表欲和争辩意识,二则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有利于智力开发。

四、总结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植根生活土壤,获取源头活水,是为基础;鼓励学生投入指导过程,营造“乐写”心境,是为关键;组织学生参与作文评改,探求作文规律,则为根本。抓住这几方面,作文教学当有一定的起色。

作者:唐国维 单位:江苏省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