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递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层递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层递式教学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运用

摘要:写作文需要学生具备大量的知识积累,包括字词、句式、语法等,也需要学生开发想象力,调动自主思维意识,可小学生处于抽象能力较弱的阶段,由于作文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层递式教学是一种逐层递进、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教学方式。运用层递式教学,可以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进行写作,有效简化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自主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一项基础学科和重要学科,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为提高小学生的作文学习能力,教师应通过层递式教学模式,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学习写作,逐步激发学生的作文知识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写作学习能力得到突破性提升,从而实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良性发展。

一、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思想主张,其中最关键的一项指导思想就是以生为本,层递式教学模式既是以生为本精神的深刻体现,也能切实梳理以往混乱的作文教学流程,使学生的语文习作能力得到有效、有序的培养和提高。经过细致分析总结,将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归纳为三方面。

(一)层递式教学模式更贴合小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思维成长规律,有助于学生克服作文写作的心理障碍

语文作文课程对小学生语文素质的考验表现在多个维度,包括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发散能力以及语言综合性运用能力,小学生的以上素养都不够完备,教师应用的教学措施如果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很容易适得其反,造成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遭遇思维阻滞和心理障碍,长此以往学生势必难以体验参与文学创作的快乐和成就感。层递式教学模式具有先进的教学理论作为基础,与小学生认知经验和思维成长规律的匹配度是非常高的,教师将语文作文教学和层递式教学模式相缔结,不但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克服写作心理障碍,也能促进学生创作思维的横向和纵向延伸,从而缓解学生的思想压力,使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参与语文作文课程探索。

(二)应用层递式教学模式可以兼顾学生创作思维品质的训练以及写作技能的强化,有助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的全方位重塑

在素质教育思想下,以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目标缺乏多样性,无法覆盖到小学生综合性知识技能体系建设的各个分支和层面,这不但会限制学生作文质量的显著增强,给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整体改革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无疑是巨大的。层递式教学模式的生成和实行,有效夯实了过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弱势环节,教师大力实施层递式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兼顾学生创作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写作技能的培养,也能对固化的作文教学目标进行全方位重塑,从而切实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大幅度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拓展性和丰富性。

(三)应用层递式教学模式可以优化学生对作文写作的认知方式,加快学生个性化写作思维体系的构建进度

语文作文创作最忌内容和思路千篇一律,然而就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实情况而言,很多学生的作文中都缺乏亮点和创新元素,真实情感的表达效果也差强人意,追根溯源,还是学生对作文写作的认知方式过于老旧,致使学生作文的流水账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破除。实施层递式教学模式最显著的功用,就是可以将语文作文创作的思维发展流程细化分解,包括学生写作思路的构建、语言知识技能的运用以及内在情感的表达等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良好的启迪。因此,教师借助层递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开发设计语文作文学习路线图,一则可以全面优化学生对作文写作的认知方式,减缓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使学生能够专心体验创作思维火花的迸射过程,二则也能助力学生突破流水账写作和非理性思考的误区,加快学生个性化写作思维体系的构建进度,这些既可以体现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也是确保学生作文内容文质兼美的前提条件。

二、层递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基础能力,夯实写作基础

写作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的作文是其内心情感及对生活认知的一种客观反映。为提高小学生的文字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及语文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应从强化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入手,以此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夯实写作基础,让学生能够从简单的知识入手学习,确保学生能够从小处着眼,逐步写好作文[1]。教师在对学生开展逐层递进作文教学引导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词汇量进行丰富,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进行强化,以有针对性的方式,在课堂上丰富学生的词汇认知量,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个汉字进行引申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渐渐认知到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不仅要了解到其基本内涵,也要学会不同文章中其用意,更应学会在不同文章中运用这部分内容,这种逐层递进的引导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字认知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巩固性提升。同时,教师也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将每天在教材上、课外书籍阅读环节、网络碎片阅读环节,将具有意义的句子进行摘抄,这会让学生通过文字记录,可以逐步丰富语文积累,为确保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

(二)鼓励自主观察,激发创作灵感

大部分小学生在完成作文的学习环节,会存在不知道要如何下笔的情况,即便针对教师留出的题目进行写作,也缺乏新意,犹如流水账,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脑海中缺乏写作素材。为突破这一不足现象,教师应在教学环节有意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为学生构建写作体系,使学生能够养成热爱写作的良好习惯。教师也应明确,观察是开展写作的基本要素,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是由于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才能丰富自身的写作内涵,让学生在写的时候可以有内容可写。在观察的过程中,也应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立体化的方式进行思考,并在观察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这些观察和思考到的内容,都可以在后续的写作环节进行运用,使学生的思维意识能够通过文字得以实践,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引导,提高学生的作文实作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多元化长效阅读机制,可以从不同渠道对学生开展写作教学,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察任务,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无论哪种观察方式,教师均应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对学生开展层递式分层教学,以此确保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可以在自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学习。比如,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观察人物和事件,并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及事件之间的关联性,然后设定一个主要人物及主要线索,为整篇文章的写作列出提纲,并以此为写作学习做好铺垫;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这部分学生观察周围的动物、植物,并根据观察到的内容,通过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以此强化中等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对写作缺乏兴趣,也缺少自主写作意识,因此,对这部分学生开展写作教学,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观察静物,并从外形、色彩等方面进行简单描述,教师也应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鼓励,以此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的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将产生的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帮助学生梳理观察内容,也可通过文字记录,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优化结构内容

小学生写作虽然内容较为浅显,但需明确文章的立意及整体构思,这才是确保能够顺利开展写作的关键因素。但大部分小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相对较差,通常会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构思,即便写作能力较强的小学生,也往往缺乏对整篇作文内容的构思,大都只能将想到的内容进行直接描写,这种方式容易是作文内容缺乏条理性和完整性,同时,作文的结构也不够严谨,使文章在整体层面缺乏可读性。因此,为突破学生的这一写作认知局限,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不仅懂得如何描写一个场景的写作内容,更学会从整体着眼构思全局,可先设计好文章的框架结构,然后逐步完善每一个章节的内容,从而使文章具有较为深刻的条理性,也可确保在整体层面使文章结构可以得到有效优化[2]。教师还应告知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切勿将没有层次感的内容加入作文中。部分学生认为应将尽可能多的内容融入作文中,认为这是写作内容丰富的一种表现,殊不知这种方式不仅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也会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一种一头雾水,不知具体描述内容的感觉。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的主题,并让学生懂得一篇内容只能有一个写作主题,而在每一个段落中,可以将这一主题以多元化的角度进行描写和拓展。这是一种层递式的作文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有章可遵、有迹可循,会突出写作主题,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得到循序渐进地提升,更可凸显出层递式作文教学模式的优势。

(四)结合生活内容,彰显真情实感

语文知识源于生活也运用与生活,而作文内容更是产生在生活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文的过程中,应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认知写作的内涵,也应鼓励学生将在生活中产生的想法在作文中进行运用,以此实现在写作中彰显生活中真情实感的效果,让学生通过文字能够真切地表达出写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尽量多的与人交流,这能够拓展学生的眼光,让学生学会从多维视角看待世界,使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在学生形成一定的生活积累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部分内容进行表达,并逐步对写作内容进行完善和扩充,使这一段内容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片段,并在这一基础上,教师通过层递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后续的写作学习,应让学生懂得写作并非朝夕之功,完成一篇完善、优质的作文内容,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感想进行记录,并逐步将几段记录的内容按照一定线索进行综合,并逐步对作文的内容进行修正和完善,直到完全满意为止。通过这种逐层递进的方式创作的作文,大都属于较为成熟的文章,教师可以将这类文章在班级整体层面以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方式,对作文内容开展评价,以此确保作文的创作者能够了解到更多作文中存在的优势及不足,进而能够做出针对性的提升和改件。也可以对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案例教导,让这部分学生可以学习到优秀作文的写作方式,以此实现层递式作文教学的价值,让每个层面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五)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创新素养

若想创作出一篇好的文章,教师应遵循层递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切记不要按照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方式模仿教材或作文书籍的套路进行描写,更应逐步鼓励学生抛开写作设限,应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描写“人人眼中有,人人心中无”的文章,这会在写出后容易引发读者的心灵共鸣,并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思想,让读者读起来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3]。但这种写作能力并非单纯地通过阅读就可以获得,教师还应带领学生开展多元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不同的感受,这对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层递式的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写作,可以在主题活动后,让学生描写参加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生的事情,以及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感受,并注意将这些情感进行梳理,以此将其整理成文字,并逐渐通过调整,将其完善为一篇文章。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创作过程及创作结果开展测评,使学生能够真实地了解到自身写作的情况,教师还应以此为依据,帮助学生分析写作思路,并为学生后续开展写作学习指明方向,这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知到写作的目的,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写作主体意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环节,教师应通过层递式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入手,然后应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观察,并将其融入写作内容中。这种先提高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再进行作文实践创造的写作方式,能够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

作者:何红燕 单位:甘肃省临洮县辛店镇辛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