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作文教学应如何建立“绿色生态圈”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作文教学应如何建立“绿色生态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谈作文教学应如何建立“绿色生态圈”

【摘要】当前,不少语文教师受功利思想的影响,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虽有华丽的外表,但却缺乏必要的思想性和真实性,呈现出“亚健康”之态。为此,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生活;形成理性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和谐文辞;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联想与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从而建立作文教学的“绿色生态圈”。

【关键词】积极心态;社会与生活;理性思维;和谐文辞;绿色生态圈

综观各地语文中高考试卷,作文分值都占“半壁江山”。因此,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上急功近利,指导学生在文章的语言、形式上下足功夫,甚至教学生如何去套范文。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驯化成了只会使用华丽的辞藻、无病呻吟式的抒情来“装修”文面的机器,写出来的作文缺乏思想、真情和个性,呈现“亚健康”之态。因此,语文老师有必要建立起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引导学生写出“绿色”作文。学生应以昂扬积极的心态来阐发对社会生活的独到见解,以恰当和谐的文辞来表达主旨,以合理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来升华内容的一种文章。“绿色”作文不仅让作者的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而且让读者的心灵受到碰撞与震荡,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一、打造积极心态,点亮“绿色”作文的灵魂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从一篇文章中能窥见一个人的品格、素养、境界。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健康的人格、积极的心态,那他就难以写出“绿色”作文来。积极的心态可以点亮“绿色”作文的灵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全方面渗透,学生获取的信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对缺乏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说,一些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导致部分中学生的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呈现出病态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语文教师平时应多阅读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让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拥有满满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感染、感化学生。其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或文学鉴赏课,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参照对象。如感悟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品味诸葛亮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体会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通过名家与名篇,让学生感受到,从古至今,凡是在文学创作上获得丰硕成果的人,无不是思想境界高尚的人。再次,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最直接的启发与教育。最后,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籍,比如《西游记》《可爱的中国》等,阅读这些“营养价值”极高的作品,可洗礼学生的心灵,净化其精神世界。当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体验和感受这个五彩斑斓的现实世界时,他们自然会形成如善良、责任、诚信等积极向上的思想与情绪。而势必会促使他们形成健康人格、积极心态,从而写出至真、至善、至美的“绿色”作文来。

二、关注社会生活,浇筑“绿色”作文的血肉

“以我手写我心”,这是写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通俗地说,就是用手中的笔来自由地抒写内心的独特感受,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从客观上讲,写作是作者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本应是一件充满快乐的事情。然而,不少初中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头疼”,搜索枯肠也写不出一篇作文,最后只能应付了事。这种“交差式”的作文,要么虚假老套,要么做作肤浅,根本无质量可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初中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积累,视野狭窄;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生活缺乏仔细的观察,细腻的体验,多姿多彩的生活在他们的眼里或许黯淡如黑白照片,毫无吸引力。因为缺乏社会生活,人生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的,而没有感悟的写作更是肤浅的。也只有关注丰富的社会生活,才能浇筑“绿色”作文的“血肉”。要改变这种现状,语文教师就必须引领学生关注并感悟丰富的社会生活。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让学生用心去感悟社会生活,从而真正领悟到社会生活的丰富性和多彩性。一是开展“每课一说”活动。即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关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文,从中选出最有感触的内容在课上说一说,要求不仅说出这些“人”“事”“文”,还要谈及自己的感悟感受。每课抽选一两个同学“说一说”,其他学生的“每课一说”可用书面形式完成,教师及时批阅。二是要求学生坚持记日记。告诉学生,日记可以是原汁原味记录学习与生活的;也可以是评论时事的等。因为以上这些内容都是学生的亲身经历、思考、感悟或想象,所以表达的都是他们的真情实感,阐述的都是他们的真知灼见。这样就避免了假话、大话、套话、空话。如能持之以恒,必然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关注社会生活、真话、诉真情,也就能够写出有血有肉的“绿色”作文来。

三、培养理性思维,搭建“绿色”作文的骨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这两句诗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视野才会广。写作也是这样。因为文章是作者思维的衍生品、思想的传达器。只有独特的见解、深邃的思想,才能支撑起一篇优秀的作文,才能真正地征服读者。但是,在实际写作中,不少初中学生仍存在着这样一些突出问题:选材肤浅化,语言幼稚化,缺乏基本的理性思辨能力,往往仅是进行大量的引述,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或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样的作文是“虚弱”的,甚至是“不堪一击”的。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帮助他们搭建“绿色”作文的“骨骼”。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形成理性思维。一是作文立意训练。每一节作文指导课,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立意训练。因为一个题目或一则材料的含义通常是丰富的,有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生从正面、侧面、反面等多个角度立意,通过多维立意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如正向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并使之形成习惯,从而让思维变得深刻和广阔。二是辩证思想的养成。语文教师自己平时也应多学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把一些基本的辩证思维方式适时地传播给学生。当学生在眼花缭乱的大千世界选择素材无从下手时,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观点,洞幽烛微;当学生面对遥不可及的历史人物或事件时,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思考,既不厚古薄今,也不以偏概全。久而久之,初中学生的思维势必会变得理性,势必自然地运用于作文中,写出具有深度的“绿色”作文。

四、运用和谐文辞,美化“绿色”作文的肌肤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这两句诗,营造了无数人向往的物我和谐的境界。写作也应当追求这样一种和谐的境界,即作者所运用的文辞应当与内容相和谐,让读者陶醉于其间,从而产生共鸣。然而,随着信息渠道的繁杂化、表达风格的创新化,现代中学生的文风大受影响,他们改变了往日生涩的“学生腔”,而表现出标新立异之态。他们喜欢把网络语言当作时尚,把油腔滑调当作幽默,把空泛花哨当作前卫,喜欢把社会上流行的奇谈怪论用来调侃生活。文字中洋夹杂,句式欧化西化。别出心裁的“原创”,毫无意义的“洋化”,文辞层面混淆的“拼凑”,让全文好似色彩斑驳的“画皮”,读来有一种极不和谐的刺目之感。因此,语文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运用和谐文辞,美化“绿色”作文的“肌肤”。那么,具体如何做呢?其一,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其中深刻、灵动、典雅、富有哲理的词句,要反复推敲涵咏,必要时摘录,尽最大能力吸收。二是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运用不同风格的文辞。例如各种文体的语言美。三是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课文让学生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例如比拟句生动形象、内涵丰富;反问句情感强烈、铿锵有力;排比句内容广博、富有气势;对偶句整齐匀称、言简意赅;夸张句突出特征、烘托气氛。学生在充分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基础上,会自然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四是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检验。学生完成每一篇习作后,教师要求学生检查所用的文辞是否符合文体,是否自然和谐,如若有不和谐,要进行修改,直到与文章的内容自然和谐为止。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写出和谐自然的“绿色”作文来。

五、发挥联想想象,安上“绿色”作文的双翼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里这样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可见,作者对联想与想象在写作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时至今日,不少语文教师也充分认识到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巨大作用,于是千方百计地想要将此方法传授给学生。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学生在运用联想与想象时存在诸多问题。如夸张过度、缺乏合理;想象拘泥、丰富不足等。因此,即使学生写的是真实生活,但由于联想与想象运用不当,也给人乏味或虚假之感。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合理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教给学生联想与想象的相关知识。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的方法有很多,如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等。总之,它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想象则是人们对头脑中已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借用英国诗人雪莱的话来说,“想象是创造力”。二是结合优秀范文讲解,指导学生感悟、运用。在学生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联想与想象虽各有特点,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教授《繁星》一文时,可以让学生知道,作者巴金就由眼前的繁星联想到了“无数的萤火虫”,进而又想象自己回到了童年,成为了一个小孩子,睡在母亲的怀里,微笑着,沉睡着……读者可以从中真切地领悟到作者的童心、童趣,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是进行联想与想象的专项训练。要让学生学会恰当地进行联想与想象,专项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地进行有序的训练。一开始,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如有趣的漫画,让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写一段话等,通过长期专项训练,学生就会真正学会正确地运用合理而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此时,教师会欣喜地发现,学生的作文犹如安上了灵动的双翼,内容丰富了,思想深刻了,感情鲜明了,意境深远了。这样的“绿色”作文应该是人人都喜欢的!在日益重视生态环境、日益重视绿色生活的今天,作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建立起对学生写作终生有用的“绿色生态圈”。

【参考文献】

[1]于泓.新课标教学指南系列丛书[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21.

作者:陶玉芳 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先锋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