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土文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乡土文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如果说,以奶奶和姥姥为代表的祖辈,利用童谣和民间故事等乡土文学,从小就熏陶了孩子的心智和三观,培养了孩子早期对语文的兴趣。那么,语文教师从孩子上学起就应该接过家长的“拉力棒”,发挥学生亲近乡土文学的优势,大力渗透核心价值观,大幅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这一认识,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改变千口一言的“学生腔”、千人一面的“同产法”、千篇一律的同质化写作习惯,笔者大胆引进乡土文学,用接地气的乡土文学“活水”,推动学生作文的生活化。初步的尝试和探索,不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一扫学生无话可说、语言呆板的窘境,作文课堂焕然一新。

一、语言上的化用,根治“学生腔”

“话有三说,巧者为妙。”一个“巧”字,既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着追求和艰苦炼字过程,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完美表达效果的价值展现。本地的乡土文学,语言简洁、修辞生动、寓意深刻。学生在写作时只要恰当的引用,或做适当的改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让作文语言变得眼顺、口顺和耳顺。在我的指导下,一个学生写《长大的烦恼》时,用“秋鸡娃下蛋”形容智力一般的自己,每天都在尽力学习;考试后面对爸妈的询问,就像“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最终还是被爸妈知道了;此时的他就像“风箱里的老鼠”,在学校里受完老师的批评,在家里还要受爸妈的唠叨;面对赶不上去的成绩,他这只“热锅上的蚂蚁”,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决定“寡娃子吃骚爬子”,从最差的功课开始逐个击破!故事是老生常谈,但就因为作文中化用了24句本地的俗语、歇后语和民谣,运用以物喻人的手法和风趣诙谐的语言,把自己渴望取得好成绩却又摆脱不了挨批的无奈和尴尬刻画得淋漓尽致,完全没了乏味的“学生腔”!

二、结构上的借用,破解程式化

当下的一些专家,倡导用公式化的结构模板量产作文,甚至打出“50天写出中高考满分作文”这样极具诱惑力的洗脑广告,让不明事理、怕吃苦而又想走捷径的学生趋之若鹜。作文就是生活的写照,不是工厂的程式化产品。这种违背语文学科特点、企图用“公式化结构”解决语文问题的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反而把广大学生引入了写作的“死胡同”。借助乡土文学灵活多变的结构,就能破解这一“魔咒”。在民间故事“大团圆”的结构下,《梁山伯与祝英台》伏笔与悬念的设置、《孟姜女哭长城》千里一线和层层蓄势的情感宣泄、《白蛇传》一波三折的跌宕起伏、《牛郎织女》抑扬参合的对比使用,各有千秋,异彩纷呈。再如,本地的《寡女婿》,运用三起三落、三开三合的结构,组织材料;《妯娌当家》百川归海的结构,大开小收,让人耳目一新。我用这些乡土文学讲结构,让学生大开眼界之下茅塞顿开。

三、素材上的套用,改变空洞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向生活源源不断地挖掘素材。但毋庸置疑,现在的学生因为考试的压力,每天“两点一线”紧张的学业生活和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而取消的各种活动,已经限制了学生接触大自然、融入社会生活的可能。而有些家长,因为教育焦虑,想当然地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剥夺了孩子仅有的自由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学生向生活索取作文的素材,已经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了。这就倒逼语文教师要另辟蹊径,引导学生向生活的集大成者———乡土文学汲取营养,以保证学生提笔时有写头,写出来的有看头,而不是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炒冷菜、热剩饭”。

四、主题上的转用,丰富思想性

语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工具,更要让学生在优美文章的熏陶下陶冶情操,但单纯的说教会变成思品课,过度的解析,又会忽略文以载道的传授。这些在课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作文课上,完全可以用乡土文学来弥补。我在“家乡的变化”主题作文课上,用乡土文学《马老二上新疆》,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勤劳致富的理念;在《我的父(母)亲》作文课上,唱景泰民歌《另家曲》和《老来难》,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思想……在学生的讨论中,乡土文学的主题成功移植到了学生的习作中,丰富了作文的思想性和时代感,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乡土文学的素材源于烟火生活,涉及人类生存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与学生生活的契合度高。再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提炼和加工,用老百姓熟知、明白的语言和乐于接受的技巧方式呈现出来,语言自然活泼、人物生动形象、故事幽默风趣,朴素中包含着睿智,平实中渗透着不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引进乡土文学,不但增加了课堂的生活色彩,拓展了内涵的深度,还能拉近学生与语文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语文学习的成绩,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发掘乡土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

作者:张万海 单位:甘肃省景泰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