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思考(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思考(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思考(5篇)

第一篇: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转变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并且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一、引言

目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到了全面深化的阶段,高中历史新课改对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在侧面上也反映出了我国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以新课改为指导,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找出可行的对策。

二、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中历史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制度引领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其他方面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有所改进,但仍有不足

目前,我国高中历史课程设置越来越往多元化发展了。国家教育部放开了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权,如今,历史课程也同其他学科课程一样,在各级各校都出现了校本课程,与以前只有国家、地区课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在教学上,高中历史课程积极汲取了其他学科的优秀教学方法,更加丰富了历史课程的蓝本;同以往的历史课程不同,现在的高中历史课程建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中会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合理设置,历史课程内容也以专题模块形式出现,更加有利于针对历史知识的重难点提出新的教学方案。

尽管近年来在高中历史课程上有了如此多的进步,但是还是有些许不足[1]。在课程的衔接问题上,高中历史课程和中小学的历史课程内容衔接不紧密,内容有重复且没有特色;在课程种类上,高中历史课程可选的种类不多,现在大部分的高中历史课程是必修课而不能作为选修课;在课程内容上,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也缺乏结构的严谨性,导致体系不够健全完善;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很大问题,没有形成独立的有特色的教学体系。

(二)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和观念依然有所欠缺

在教育的整体方向上,新课改已经明确了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虽然各级各校也已经在此要求下严格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但是就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对于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是没有改变,依然是以强迫学生死记硬背、海量做题为主,没有教导学生如何正确掌握系统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也没有合理地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改变教学方式,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新课改下我国高中历史教学中可采取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

高中历史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进行大胆创新,正确认识到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双主体地位,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双方主体尤其是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绝大部分时候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学生只是枯燥地记忆,举手回答问题的都只占据少数,这样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并无帮助。新课改要求应该让学生真正回归本位,教师要大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因此,要正确树立发展学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力倡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

(二)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

现代技术的应用为高中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生机。众所周知,生动形象的画面比书本文集记录的知识更让人印象深刻,高中历史新课改就要求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元化发展教学方式,尤其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和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寻求历史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平衡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开心愉悦的条件下更多地接受新知。因此,在教学模式和手段上,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学会将多媒体和教学有机结合,将问题情境和教学有机结合,将表演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目标

高中历史新课改对教学目标也有了新的规定,要求尽量多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重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要求教学中要体现出学科本身的人文性和现实意义。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中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教学目标要将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应试教育的目标相结合,考虑多方面的相关因素进行制订,同时教学目标要具有可行性、具体性和科学性。

高中历史教师因自身历史素养的限制和历史教材信息量的局限性,对于所教授的历史知识难以进行扩展和延伸,同时,高中历史课本内容上的衔接性又有所不足,经常使学生感觉历史知识很复杂,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3]。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完善自己的知识架构,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其他的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衔接,完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和有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程在教学上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历史课程无论是在教学理念上还是教学模式上,都还需要进行调整。同时,为了更好地丰富课堂知识,教师还应该适当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帮助学生将书本知识形成更加完整的体系。相信以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出现的问题会不断减少,学生的历史素养能够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明华.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理论观察,2014(02):174-175.

[2]许明华.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135-136.

[3]方亮.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中小学电教,2014(Z2):108-110.

第二篇: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四法

【摘要】学本课堂教学模式中,强调以问题设计为起点,自主学习为基础,学生讨论为途径,自我展示为目标。从中可以看出问题设计是课堂高效的关键,学本课堂中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呈现,而且问题设计遵循科学性与针对性,逻辑性与层次性,趣味性与启发性的原则。以问题形式来切入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设计;有效性;四种方法

在长期的课堂改革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历史教师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江苏省实践的学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问题设计为起点,自主学习为基础,学生讨论为途径,自我展示为目标。其中教师点拨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5分钟,自我展示的学生大于学生总人数的20%,从中可以看出课堂高效的关键是问题设计是否有效,是否高效。

高中历史教学问题设计注重有效性,应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一、有的放矢发轫之始

如何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应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在历史课堂中不能也不应该出现科学性的错误,因此,我们可以结合课程标准、高考考试说明、学业水平测试要求来保证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依据江苏省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是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了解世界银行和国际国币基金组织,理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来设计问题。明确课堂的重难点: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通过一个主导(美国),两大体系(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三大支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来理解此重点,更为清晰。

其中了解、知道型为基础知识,设计此类问题必须明确目标,例如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国家,通过了以什么为基础的法律文件,可以让学生借助问题导学单自主学习完成,课堂上可以通过填空、判断、选择题的方式检测反馈。同时课堂上必须保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背诵和消化。重难点问题设计围绕理解探究类知识点展开。例如:如何理解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二、层层递进条理清晰

怎样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重点在于问题设计应具有逻辑性与层次性。教师首先强调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知识结构,同时创设问题情境来分层次、有梯度地设计问题。例如:本课线索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从“无序”到“有序”,强调了第17课与第22课的内在逻辑,点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系化、制度化。

设问: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无序”的原因?(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国家普遍衰落”;人教版必修二“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各国引发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危机破坏了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混乱不堪。”)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从“无序”到“有序”过程中,美国为何提出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世界货币体系?(企图建立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货币体系)该体系是怎样建立的?(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1945年根据协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如何体现美国为主导,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得特权和支配地位?(《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内容即双挂钩,使美国取得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绝对控制权,总部设在华盛顿,关键职务由美国人担任,获最大投票权)突出美国为主导的货币体系,从其酝酿到诞生都有美国的意志。

三、不愤不启渐入佳境

问题设计应具有趣味性与启发性。在历史课堂上,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觉行动,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区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求助热线:以下国家纷纷打来国际求助热线,可以向哪个组织求救?他们组织的宗旨分别是什么?

材料一:1997年,韩国突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1/2以上,韩国政府不得不向某国际组织申请贷款来稳定货币。

材料二:2008年中国5・12汶川大地震后,需要大笔资金用于震后重建。

材料三:金融危机之后,冰岛破产,冰岛克朗对欧元汇率缩小,冰岛人均负债曾达到25万美元!

材料四:2008年3月21日,某国际组织执董会昨天批准给中国3840万美元贷款,用于修缮保护甘肃省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文化自然遗产,开发可持续旅游业。学生小组讨论可得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贬值和收支失衡,提供短期贷款;世界银行――恢复和发展经济,提供长期贷款。

历史课堂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达国家在外交上表现出来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充分体现了他们在当前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中掌握了充分的主动权,成为最大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面对此情此景,更应该团结合作,谋求双赢,在某些领域更应该掌握国际话语权。例如2015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InfrastructureInvestmentBank,简称亚投行,AIIB)。它是政府间性质的组织,总部设在北京,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你有哪些感悟?“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就是掌握国际规则制定权的国家”。――当代著名国际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学生对此自然感同身受。

四、不疾不徐水到渠成

问题设计应注意适量与适度。针对不同阶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问题设计要适量,题量控制在10题以内,当堂练习,及时讲评。同时,问题设计也应适度,可以设计成基础题与能力提升题。基础题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为主,要求能准确记忆历史事件的要素和发展过程;明确历史事件不同阶段的特征。能力提升题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概括和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

例如:材料一,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协定,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缺乏法律的强制性,已经不适合时展的需要。已经多次出现其成员国利用该弊端,无理地打击竞争对手,为本国谋取不当利益,直接导致许多国际贸易纠纷得不到真正公平、公正地解决。回答:归纳关贸总协定的弊端有哪些?分析: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规则不严谨(贸易保护主义有可乘之机);关贸总协定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性。

材料二,关贸总协定在其生效后的40多年里,经过多次多边谈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下降到13%,发达国家平均关税降到4.7%。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回答:关贸总协定对世界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分析: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自由贸易的平台,有利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至此,重难点理解水到渠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三大经济支柱,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逐步导致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推动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只要有历史教师的共同努力,并从历史整体上高屋建瓴,从历史细节处精雕细琢,同源共流,就一定会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素质。

【参考文献】

[1]周洪宇.陶行知: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李林川.关于历史课堂“问题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

[3]左燕.关于历史备课智慧的几点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4

第三篇:高中历史教学问题与对策探讨

【摘要】在高中教育中高中历史教学是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历史教学不仅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同时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并借由中国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但从当前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形式上来看高中历史教学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整个教学模式或教学体系还有待完善。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提供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供以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0.引言

从目前高中教学大环境来看理科生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文科生,从高校教学资源配置来看理工科的比例也要高于文史科,这种情况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重理轻文"的现象。在该背景下历史教学也就被置于了一个较为尴尬的地位,使得历史科目成为了边缘化科目。由于高考压力以及考纲要求的限制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消化并记忆知识要点让学生将精力都放在了背诵上,这使得历史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甚至造成了学生出现厌烦感,这让真整体性的教学效果出现了极大的下降。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给予重视,在历史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提升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日后的成长也是大有裨益的。

1.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分析

1.1教学目的不明确

历史学科作为高考文综的一部分占有了一定幅度的分数比例也正是由于高考压力的限制让很多学生包括老师都视高中历史教学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就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侵蚀,最终学生对历史只剩下了枯燥和厌烦,不得不说这已经成为了历史教学的悲哀。从客观角度来看历史事实上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它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并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以历史来丰富学生的人生、来丰富学生的生活才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历史。

1.2教学模式有待完善

尽管近年来素质教育的普及面正在不断加大,但是大多数老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依然抱着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施。教学课堂主体依然是老师,学生仅仅是作为"旁听者"来吸收知识,这就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制约。另外部分老师对于课堂的把握性不高,他们为了营造课堂气氛并想构建出一个开放性的课堂但由于拿捏尺度不够使得课堂看上去十分活跃但最后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这种开放性教学也会占用过多的课时最后导致课时紧张。

1.3老师对于历史教学内容把握度不够

在新课标的推行下历史教材较以往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部分老师并没有适应这部分变化,那么也就造成了自身对教材不能进行充分的理解。另外新版教材较原版教材结构层次更为丰富,知识涵盖面也更广泛,部分老师对教材没有吃透、吃熟,这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效果。

1.4师生间未进行充分的沟通

师生互动沟通是教学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师生互动环节显然存在明显的缺陷。若出现这种教学沟通机制缺乏的情况将会使得教学反馈受到限制,老师就不能全面地掌握自己的实质性的教学情况。

2.优化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对策

2.1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具备最基本的自学能力并且要善于积累,通过积累来丰富自身的知识面。这样也就可以更好地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驾驭,同时可以将更丰富的知识带给学生让学生的兴趣得以提升。当课程出现变更后作为老师应该主动学习,将教材内容"烂熟于心",以课本知识为基础但是不要被教材内容完全束缚,可以适当地跳出课本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展,让教学变得更具有层次性,教学结构也更为丰富,让学生都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2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对当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进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老师在课前先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参与到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将学习过程转变为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善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将社会热点时事贯穿于教学当中让历史观点与社会实际现象产生共鸣,让学生可以更加形象地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深度的理解。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及主流思想有哪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我思考并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让课堂效率得到了提升。

2.3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师生沟通

教学评价是教学反馈的重要体现,通过课堂教学评价以及自评来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价。比如在自评过程中实际上给予了学生反思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对自身的学习状态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老师协助学生进行调整让学生可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课堂教学评价则可以促使老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再优化",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在课外老师应该与学生多进行沟通并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3.结语

高中历史教学任重而道远,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个体,通过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优化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加强师生沟通来提升课堂效率,促进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宝云,王静.高中历史教学中推进合作学习的探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20):112-113.

[2]王子英.高中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及解决策略[J].成功教育2010(06):117-119.

[3]梁冬殊.浅谈"自学导读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05):79-81.

第四篇: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高中历史课程也出现了新的特点、新的动向和新的发展变化。其主要呈现在历史教学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意识越来越强。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变、新颖多样、层次鲜明的教学手法,来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实用性和层次性,从而在牢牢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新课改;自主学习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了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要求教师将学生从历史课堂“喂养式”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促进学生由被动学习积极转变为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人翁地位。这种提倡多元化、层次化、梯度化的历史教学,不仅能“活化”单调枯燥的历史课堂,同时也为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分析历史问题、探究历史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实现平台。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新课改为导向标,从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新课程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一、新形势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陈旧,授课方式枯燥单一

众所周知,高中历史课程具有课时紧张、知识点繁杂、记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在高考的重压下,很多历史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知识的溶解量,通常会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来开展日常的教学活动,即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学习为辅的课堂形式。由于教师在课堂对知识点的讲解、知识体系的构建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思考的时间可想而知。这种以画重点、押考题的“授之以鱼”的历史课堂形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因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和沉闷导致学生的课堂效率迟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此外,很多历史教师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理念比较落后,极易单纯的将历史看成是一门考试科目,而忽视了历史在学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形成、个性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种仅仅为了“授课”而“授课”的历史课堂,不仅无法深层次挖掘历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同时,也容易使得历史课堂陷入应试考试的泥潭而无法自拔。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一刀切”现象严重

俗话说:教师是学生灵魂的铸造师。孰不知,学生既是教育的主观承受者,又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构建高效优质历史课堂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建立以学为主、教为辅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去分析历史问题、探索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从而在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上,让学生由“让我学”积极转变为“我要学”,逐步实现学生学习主人翁地位的转变。

然而,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很多教师为了保持课程进度的统一性、一致性,通常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提高课堂授课速度,而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性的分析和研究。这就导致了学生一味的为了追赶教师讲课“步伐”而疲于誊写课堂笔记、死记硬背疑难点。这种层次不明、梯度不分的历史课堂,极易使得高中历史课堂陷入“好学生吃不饱,坏学生吃不了”的尴尬境界。

二、新形势下提高高中历史课堂质量的措施

(一)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构建高效优质高中历史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在充分研究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选取难度适中、层次鲜明、实用性强的历史素材来丰富课堂内容、充实课堂形式,为学生构建一个可观、可想、可操作的全方位、立体化、全面性的历史学习氛围,从而在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谆谆善诱、步步深入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爱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虎门销烟时,教师可以采用图片、映像、网络、影视片段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重现历史情景,增强历史课堂的历史感、凝重感和现场感。同时,在恰当的时候,教师在配以声情并茂的课堂讲解,帮助学生消除疑问、深层次理解知识点。这种表现新颖、层次鲜明、师生互动的历史课堂形式,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也为学生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陶行知曾经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针对性强、代表性高、梯度性明显的教学手法,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真实实现有的放矢、有条不紊的历史课堂目标的实现。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着重进行基础知识背记、知识疑难点归纳、基础知识练习等学习;而对于学习能力高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允许其跳过基础题目,而让其根据自身能力进行自选题目性质的进行拔高题训练、知识体系构建、简单课件制作等活动。这种层次分明的历史课堂,不仅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为加强师生间交流、生生间互动创造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结束语

科学、合理、规范的历史课堂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第一步。因此,在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根据授课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层次鲜明、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来增强历史课堂的灵活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转变,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真正发挥其学习主人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丽明.基于新课程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08).

[2]郭争杰.高中历史“异步”教学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6(08).

[3]王欣.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05).

[4]姚华丽.新课改下高师历史师资培养问题及对策[D].河南大学,2013905).

[5]苗家瑞.新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J].成功(教育),2013(03)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问题及反思

【摘要】历史学科在民族素质提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应被重视起来。从现阶段来看,高中历史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看待历史问题较为片面。据此,本文将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高中历史教学进行反思,结合抗日战争史的教学探讨高中历史应当如何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一、前沿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也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教材的编订和教学大纲的选用到教学教法的实施和开展都进行了全面整合,高中历史教学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期,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改变传统僵硬束缚的教学模式,对历史教学的新方法进行探讨。

历史学科的教学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多个模块,例如可以根据分别按照经济、政治、文化将历朝历代的知识进行整合,也可以按照每一个历史时期进行教学。为了更好更具体对历史教学进行反思,本文将选取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抗日战争史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

二、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现状有待改善。高中历史以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教材编排和内容选择上的问题

纵观历史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在抗日战争主题下,教材主要将一些重要的侵华事件和人物列举在案,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的主要史实教材都做了阐述和说明,重点突出了日军的惨无人道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但是,如果仔细研究就可以发现,教材内容安排上不够全面,日军对中国人民的侵略除了军事掠夺之外,还有在经济上对中国人民的掠夺、殖民统治和文化摧残等诸多方面,教材编写人员忽视了这部分重点,导致学生在看待侵华战争时不够全面。其次,教材没能很好地反应学术界的新观点,对抗战中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国民党领导的证明战场的评价依然沿用传统的评价,缺乏进步性。

(二)应试考试的负面影响

虽然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鉴于考试依然是目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很多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就完全依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在抗日战争史中教科书上将“八一三事变”列入了选学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很多历史教师在实际上课时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就忽略不讲,或是一笔带过,以至于学生对该事件的影响而后果一无所知。这种详略教学法虽然有助于减少学生的课业和考试负担,但是教师忽略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系统掌握抗日战争史是十分不利的。

(三)部分教师依然沿用旧的史学观点

随着对历史不断的深入探讨和发现,现如今史学家看待历史的角度也越来越多样化,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这些史学观点也逐渐在教材中有所呈现。但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仍然有部分教师固守陈规,对学术界的新动态和新思潮十分漠然,甚至忽视改版后教科书上的新观点。例如很多教师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就照搬了传统的经典看法,认为抗日战争的意义只限于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性质之上,对于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上的意义就不够重视。这些片面的史学史论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片面地看待历史,对历史存在误解。

三、高中历史教学反思问题及其教学建议

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令人十分堪忧。面对这种情况,做出适时的调整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宏观把握教材,对教材中的不足适时弥补

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教师要做的就是在遵循教材的基础上宏观把握知识。例如对抗日战争史的教学,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教材上记载的一些史实和史论之外,还要用更为科学更为准确的历史观对书本知识进行升华,切不能局限在书本的观点之上。抗日战争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反侵略战争,它还激发了民族意识,对促进我国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不能简单以教学大纲安排详略,而是要尽力让学生对抗日战争史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随着教学地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当中得到了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高中历史教师来说在历史教学中也要适当引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活化课堂,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除了将传统的讲授法表达地更为准确、清楚、通俗易懂以外,教师还应当多增加课堂互动的环节,让学生从“教师为主”模式下解放出来,在课堂当中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在与同学交流和自主探讨中学习新的历史知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我国抗战获得胜利的原因,并且找出其中的关键性原因。由于少了书本的限制,学生们就可以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对这些观点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赞扬,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之相类似,教师还可以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课,例如针对抗日战争教学就可以举办一次话剧大赛,鼓励学生多多截取一些历史片段进行演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历史知识。

四、结语

历史科学是认识人类发展过程的一门学科,其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高中历史教学非常重要,我们应重视高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总而言之,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必须认清历史教学现状和问题,并采用相应方法解决这些问题,这也是推动历史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希望通过高中历史教学能让学生更好更扎实地掌握历史知识,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待历史事件,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积极反思,不断改革。

参考文献

[1]冯荣军.新课程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

[2]曲丽泓.突破传统,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J].现代阅读(教育版).

[3]王海涛.关于高中历史会考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

[4]罗淑仪.有效情境创设,课堂活色生香——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