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程中职教育质量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德育工程中职教育质量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德育工程中职教育质量研究

一、德育工作已成为学校质量提升的引擎

(一)紧扣中职学校学生特点,把德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优先位置

河北城乡建设学校把德育工作列入党委和行政年度工作重点,明确提出“优先推动德育工作”,并辅以制度建设、资金支持、人力调配、氛围营造等,立体打造学校良好的育人“大环境”,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感、先进性、开放性、实践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教育者、受教育者、学生家庭、社会机构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实现育人无缝隙。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品德端正、会学习会生活、身心健康、爱岗敬业、具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德育优先”做到既有名又有实,使“成才先成人,教书先育人”这一理念成为河北城乡建设学校师生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二)独创全新培养模式,德育工程保驾护航

我校在国内独创“双证菜单式“培养模式。该模式为:学生入学后进入由某个职业负责人率领的职业教学团队进行培养,毕业时对其能力水平进行测试分级,由职业负责人分别签发其署名的《推荐证》、《培训证》或《认知证》。学生在完成职业课程的同时,按照学分要求选修一定数量的基础、专业和拓展课程,达到规定学分由校长签发《毕业证》。职业方向和选修课程,均由学校以“菜单”的方式提供给学生,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校只用学分要求进行总体调控。该模式的提出是基于职业教育的服务需求和就业导向两大宗旨,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征,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经过充分调研,学校把“职业素养”和“人格养成”作为该模式的必修内容,而且划定“德、体”课程在职业体系中的比重,凸显了对德育工作的重视。该培养模式首先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过程教育为中心,突出了德育的主导地位。学生培养方案设定为:要健康、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懂技术。具体来说,一是立足本校学生现状,在技能上低标准、高要求,以职业岗位的最低技能要求为标准,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标。二是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组织管理等活动以服务学生为目的。三是德育工程做保障,教学活动围绕立德树人进行。努力使学生在毕业时达到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的标准。

二、全天候德育工程陪伴学生成长

(一)建立全员参与德育工作机制

学校的《德育工作手册》内容包括管理、教学、活动、自我教育四大部分,基本涵盖了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已成为指导全校德育工作的工具书。学校整合了学生处、团委、公寓办、德育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心理咨询室,成立了德育中心,负责全校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划、设计和指导。设立了运转方便高效的“德育一站式工作大厅”,负责职责范围内具体事务性工作。各职业群负责落实学校德育方面的规划和工作布置,并在全天候德育理念下创造性地进行德育工作。另外,作为学生德育工作一线实践者的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日常德育工作,同时接受职业群和德育中心的工作指导,从上到下紧密配合,形成了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学校制定了包括思想政治、道德行为、综合素质和个性品质四个方面三十条细则的《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评价办法(草案)》。考核人员参考各职业群、班委会、团支部、教师、同学、任课老师及学生本人等多方面意见,每学期对学生思想品德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其结果作为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构建全天候德育工程网络

目前,我校已经构建领导助力、德育中心制定方案、各职业群布置落实、班主任具体实施、学生自我管理的立体化多维德育网络体系。

1. 建立领导助力体制

2015年,学校下发红头文件,实行领导干部助力班级工作的新型德育机制,旨在以领导为先导,逐级发挥全校教职工的育人能力。在这一机制下,包括校领导在内的30余名中层以上干部分别深入到60余个班级包班助力,配合班主任对学生开展日常德育工作。

2. 充分发挥德育中心的作用

德育中心负责全校学生德育工作的规划、设计、指导工作,并完成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性工作。德育中心规划部主要负责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职业教育课程部分,包括德育课程的设置、专业课中德育内容的设置、职业素养教育设置、实习实训德育设置、网络课程德育设置和学生德育评定考核办法的制定等。二是师德建设部分,会同督导室、教务处、各职业群负责人确定师德建设的标准与要求、师德考核的方式方法。三是指导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工作。德育实践部则直接面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开展工作:一是负责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开放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以及家长QQ群、微信群、短信平台等的组织管理工作。二是负责各类仪式和集体教育活动。三是负责学科拓展、专业竞赛、竞技体育、人文艺术、装扮校园、环保卫生等相关活动的开展。四是系统设计并实施各种先进的评选工作。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3. 建立职业群

打破以前的专业系设置体系,建立以职业负责人为主责人的职业育人团队,以团队为基本单元组成职业群。职业群负责人协同职业负责人完成各职业团队的组建,共商“菜单”的设置,确定课程模块的内容,提出课程的标准,确定课改的方向,开发实用的教材,组织教学的实施,负责群属学生的管理。各职业群是所属学生的管理部门,班主任的学生工作范畴由职业群负责管理。职业群负责落实学校德育规划和工作布置,并在符合育人理念的规划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4. 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建立班主任库,对其进行定期培训。学校党委号召全校教职工积极主动承担班主任工作,参与到德育工作的第一线,并从制度上加以保障。把担任班主任,从事学生一线德育工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和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这促使更多年富力强、责任感强、有学生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了班主任工作,对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起到强烈的催化作用。

5. 加强学生自主管理

把学生自主管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落实的重要辅助手段,由德育中心负责具体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比如,由校学生会总负责,各职业群学生会配合进行晚自习、教室卫生、夜间就寝等日常检查;由教师引导,自主精心设计广播内容,广播台自主管理与执行;定期邀请相关专家、老师、学生代表等对进行自主管理的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学生们的自主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不断提升。

(三)全天候德育工程的时间拓展

我校全天候德育工程遵循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德育过程原则,将传统的德育工作进行前展和后延,把学生入学前的2-3个月和毕业后2-3年纳入德育体系。学校把全天候德育工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是选择期。学校把德育工作有机地融入到招生工作中,招生工作人员和职业方向讲解人员在宣传各职业方向的时候,将该职业对人的品格、特点、职业素养等要求作为重要信息进行传递;在使用统一范本进行德育宣讲时,都会加入富有教师自身特点的德育情节。学校官方网站了由校长亲自撰写的《给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信中对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校、家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担负的使命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中职生遇到的困惑,解答了家长担心的问题,表明了学校勇挑重担的决心。该信作为学生入学报到须知的一部分,由家长和学生签字认可后办理入学手续。同时,在学校印发的《入学须知》中,明确了纹身、异发、浓妆等“入校门六不准”,及早让学生感知正确的是非观,为学生入校教育奠定良好基础。第二是融合期。学生在入学初期,会面临诸多选择,如职业方向、对学习的态度、生活方式、环境、人际等等。通过综合全方位的入学教育,如军训、专业介绍、校规校纪的强化、职业规划的教育等,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引导学生走上正轨,做出适合自己又符合社会需求的选择,为之后几年的学校生活树立好方向。在树立好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全天候的德育影响,让学生在学习上喜欢自己的专业,在生活上适应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和周围的同学、老师们熟悉和融洽。达到视学校为家,视老师和同学如家人的道德情感水平。第三是培养期。这是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强化阶段,一方面是专业上的德育影响,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在此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岗位素养、职业安全、职业审美等全方位职业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会做事的基础上学会做人;另一方面通过生活上的全方位教育,同时融入相关的职业内涵,让学生在做人的基础上学会做事。生活与专业学习相互作用,共同达到思想上的强化,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第四是展示期。学生即将走上实习和工作岗位,经过前几个阶段的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诚信友善的为人处事习惯等已经深入学生的思想当中,形成了道德习惯。以此为保障,学生在工作中必然会以规范的言行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把自己良好的职业面貌展现给用人单位。学校依托校友会平台,建立毕业生德育跟踪信息库,及时收集刚毕业不久的毕业生在诚实守信、和善待人、热心奉献、拼搏立业方面的典型案例,同时收集企业和社会对刚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的期望和遗憾。学校不但要通过多种载体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正能量,还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转达建议、劝告,并把展示期的信息加以剖析,作为在校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参照。

三、德育工作步入科学化轨道

(一)设立德育实践课题,突出德育成效

中职德育贵在实践。从2014年底开始,我校开展了第一届德育实践课题立项工作,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最终有40多位教师参与的11个课题通过评审立项。这些课题都是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责,渗透学生德育理念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包含了学生德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工作过程的标准化、学生社团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良好班风的培育、德育导师制度的尝试、教室德育功能的发挥、宿舍文化建设、学生自我教育、主题班会德育功能研究等等。德育实践课题立项后,教师们积极行动,深入实践,根据设计方案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二)优化例会制度,保持德育工作热度

每周六由主管副校长召集德育中心和各职业群的工作人员召开学生工作研讨会,研讨并解决本周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部署安排下周工作和提出要求。各职业群每周定时召开班主任例会,传达学校和德育中心关于德育活动的安排,各班就上周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报,就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讨论,力求每一次例会分享一个经验、解决一个问题、明确一项认识。对于部门例会,除了布置部门日常工作外,还有专门针对学生德育的主题,并做到主题人人知晓、内容人人记录、会前个个有思考、会中有交流、会后见实效。重要的主题例会还要在学校网站上推广宣传,把经验介绍到全校。通过例会制度让广大教师时刻绷紧学生德育这根弦,让德育工作的热度持续下去。

(三)借助校友会平台,为德育工作探新路,增奇效

2015年初,我校召开了校友会成立大会,诸多校友回归母校,对学校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指导在校学生的职业发展。以此为起点,我校进一步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与交流,由招生就业处制定校友报告会详细计划与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各种规模的校友报告会。校友会注重实效,以职业群或以班为单位制定校友座谈会计划,让校友深入班级,切实走到学生身边,进行实质性对话,包括座谈、报告、活动、参观等多种形式,让成功的校友们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以他们切身的成功经历引导学生,让校友的良好精神风貌最大化扩散,帮助在校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全面的职业素质。

(四)将信息化引入德育工作,建立家校共荣机制

密切与社会和家长的联系,让社会及家长了解学校支持学校。让社会及家长认识到,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才,是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幸福的大事,要和学校积极配合,按照学校的发展思路做好学生的家庭德育工作,让家庭教育成为我校全天候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保证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加强了德育信息化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建设,使广大师生在校内更便捷、合理和有序地访问网络资源。二是加大网络宣传教育力度,多渠道收集信息,充实网站内容、增加网站功能、改善板块布局、丰富德育板块等。及时学生活动的德育信息,并适时采用多种方式(如海报、招生简章、微信公共号等)推广,使学生随时随处能够接收。三是应用数字化平台,完善模块功能并加快师生对软件的适应性,使其在德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四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开辟多种形式的家校沟通联系方式。通过电话、QQ群、微信群、短信平台等进行全方位沟通,让家长随时随处能够了解学校和学生动态,成为自己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真正把家庭和学校联系在一起。

四、德育工作的显著成效

(一)“以校为家”、“一家人”的思想深入人心,德育热情空前高涨

2013年以来,学校大力弘扬“一家人”思想。经过两年的扎实实践,“一家人”思想已经深入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全校教职工做到了以校为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德育热情被激发出来。

1. 各位领导干部深入班级,在“深入”上做足文章

学校领导拿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走进教室,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想法,体察他们的心态。主动和班主任共商共研,一起想办法出点子,把班级的建设搞起来,把班级的管理促上去。

2. 各位领导干部深入班级,在“实效”上做文章

学校领导帮助班主任制定出方向性、阶段性、可实现性的目标,并按照符合班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去实践。把培养孩子的上进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长期的目标去实践,而把班容班貌、组织纪律性、约束性习惯等等作为短期阶段性目标来开展。

3. 各位领导干部深入班级,在“帮带”上下功夫

学校领导一方面通过参与活动给班主任树立好标杆,传递正能量;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经验,迅速找到班级管理工作的着手点,使深入的班级工作出成效。老同志把自己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与年轻班主任共享,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在教工中代代相传,不断创新和升华。教师在德育实践课题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同样树立了以校为家的意识。他们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深入学生进行实践。例如:“实施德育导师制”课题组在为部分学生确立导师后,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手把手地指导,经过一段时间,这部分学生确实能够在班里起到表率和带动作用。“发挥教室德育功能”课题组,通过在教室里设置手机袋的形式,规范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开展主题班会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包括潜能开发、人生价值、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主题内容,学生分组讨论,找到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班风的实践研究”课题组,通过问卷了解情况,并在相关班级的干部队伍建设和良好班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发。“自我教育实践”课题组的教师从小处入手,设置阶梯性的问题让学生学习,提高其信心,并试着让学生自己讲课,提高其能力,每节课进行测评,让学生自己评价该次课的学习效果,反响较好。除了领导干部和广大任课教师,后勤服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也立足本职岗位开展相关的德育工作。比如:生活管理中心的教师立足于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饮食、利用标语等形式提醒学生勤俭节约,注意卫生;后勤处的教师经常温馨的提示信息,教育大家节约用水、安全用电、爱护公物等等,形成良好的生活德育环境。

(二)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显著改善,学生爱校如家

我校全天候德育工程的一个重大实效,就是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间的友谊。随着全员德育工作的深入推进,教师不再作为单纯的管理者,不再以权威自居。他们放下架子,运用课堂讨论法进行教学,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进学生的生活,课后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文体交流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了,敢于积极发言了,行为更加规范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道德水平不断提高,从道德的认知,道德的情感水平,逐步上升为道德意志,自觉规范自身言行,形成道德行为,达到师生与生生关系的融洽。学生视老师为长辈,视同学为兄弟姐妹,视学校为家。

(三)德育效果显现,学生活动质量显著提升

在我校“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下,生活育人、活动育人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在活动育人建设过程中,社团建设首当其冲。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学生有效地组织起来,达到“自管自育”的效果。德育中心指导学生成立了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话剧社等十几个学生社团,并且由各社团组织了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棋艺争霸赛、羽毛球比赛、轮滑专场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体验了成功,增强了自信,培养了主体意识,锻炼了综合能力。2015年上半年,我们还精心组织了春季田径运动会,以各职业群为单位组成的方队是我校改革学生管理模式后的首次公开亮相。由教工组成的教工方队和骑行方队也惊艳全场,气氛隆重而热烈。本届运动会组织周密细致,筹备精心认真,举办得隆重节俭、文明热烈,圆满成功。广大师生在运动会上充分展示了在德育先行的环境下,城建学校人人团结友爱、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自信和豪迈。基于学校大德育环境的初步形成,师生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2015年6月份,举办了我校第一届辩论赛和“诗歌的力量”朗诵比赛。学生积极参赛,刻苦训练。比赛使学生提升了素养,展示了青春风采,收获了品德的成长,繁荣了校园的文化。

(四)学业质量提升,德育功不可没

自从我校实行全天候德育陪伴工程以来,德育老师改变授课形式,专业老师把德育融入课堂,班主任经常对学生进行感恩、养成、理想等主题教育活动,良好的班风学风已悄然形成。现在经常听到教师们谈论的是这些孩子们的可爱、哪个班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原来比较捣蛋的学生有什么样的优点和特长等等。德育陪伴正在我校开花结果。

(五)校内结果校外香,德育工作得到社会认可

基于对全天候德育工程的理解和学校德育工作已取得的成果,学校通过组织志愿者活动,把德育课堂和展示舞台转移到校外。2015年5月6日,德育中心指导学生团组织、学生会和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自发地积极参加社会爱心义卖活动,帮助患病儿童。该活动于5月28日、5月29日连续两天在石家庄电视台都市频道“小吴帮忙”栏目进行专题报道,在校内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5月30日,德育中心指导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了由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组织的帮助先天脑瘫患儿进社区义卖募捐活动。此次爱心义卖活动在6月2日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老三热线”栏目中有相关报道。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获得了由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颁发的“优秀志愿者团队”证书,协会负责人获得“优秀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荣誉证书。类似这些活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这也为我校全天候德育工程注入了一支支强心剂,鼓舞我们把德育工作继续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开展下去。2014年,全国职教会议胜利召开,标志着职业教育春天的来临。全天候德育工程是河北城乡建设学校在新形势下进行的德育工作新尝试,又是全校教职工对社会的庄严承诺。在上级领导的坚强支持下,河北城乡建设学校一定会凝聚力量、众志成城、不断开拓,让全天候德育工程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作者:王健 单位:河北城乡建设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