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发展对策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教育发展对策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教育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职教育,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一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是当前中职教育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中等职业教育为特定研究对象,主要从专业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合作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继而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仍从以上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中等职业教育;瓶颈问题;对策分析

由于我们国家“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在人们看来,只有饱读诗书,才有资格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尽管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中等教育却没有像高中和高等教育那样一直发展的顺顺利利,再加上,近年来“高校热”的掀起,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是到了瓶颈期,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动机。

一、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相关概念

(一)职业的概念。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为获得一定的回报而从事的经常性的、专业的和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它具有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和发展性。

(二)职业教育的概念。

职业教育就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三)中等职业教育的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专业设置杂而不精,缺乏特色。

一个学校能否吸引大量的优秀学生,关键在于这个学校的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是否具有发展前景,是否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专业课程不符合学生的主体性需求: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在学术领域较弱,但在实际操作等其他方面很有可能具有巨大的潜能。然而很多中职学校并未认识到这一点,在设置专业课程时,不能满足学生的主体性需求,重理论轻实践。(2)理论课与实践课缺乏衔接: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缺乏必要的衔接,他们往往都是前一年或两年集中上专业基础课,然后留出一年或半年的时间让学生到企业或其他实习基地去接受实践训练。

(二)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缺乏“双师型”教师。

中职院校主要的职责就是培养熟练地技术工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精深的理论知识,也要拥有高超的操作技能,而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都缺乏这种“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顾名思义就是既具有精深的理论,同时能够具有熟练地动手操作能力。而中职学校目前最缺乏的就是这种教师。很多教师上理论课,讲的是头头是道,甚至都可以说是“讲课专家”,但是让他们到实训场地真正动手操作起来却是那么尴尬。

(三)校企合作浮于水面,落实不到位。

自90年代提出在职业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到近年来“校企合作”热,可以说校企合作也经历了二十几年的风雨,但是这一做法并未真正落实到位。对中职学校来说,实行校企合作是其摆脱普通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操作型人才的正确途径。当今中职教育“校企合作难”的主要原因是缺少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真正落实校企合作,关键在于校企双方实现“互利共赢”的合作目标,但是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教育仅仅局限于表面,很多中职院校缺乏办学特色,缺乏企业与之合作的吸引力;由于学校不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企业也就失去了再与学校继续合作的信心,这样校企合作也就沦为了企业可有可无的“附属品”。

三、促进中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专业设置突出优势,增强吸引力。

职业学校要想稳稳地扎根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就必须具有自己的优势,而形成自己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专业设置要博而精,突出自身的优势,增强吸引力。在“普高热”的冲击下,中职院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家长和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就必须形成自身的特色,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要根据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将那些渐渐被社会潮流所抛弃的专业进行裁剪,将那些发展空间窄和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停办,增加在社会上热门且急需人才的专业。

(二)加大教师培训,转理论型教师为“双师型”教师。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的象征。提高办学质量,深化改革,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关键在于教师。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态度,改变以往对中职学生的看法,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其次,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尽可能的创造条件,使纯理论型教师转变为“双师型”教师,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引导教师到企业或其他实训基地参加训练和顶岗实习,同时引进企事业单位的优秀的技术人才到学校担任实训教练和技术指导员。

(三)落实法律保障制度,推进校企合作落于实处。

校企合作一直被倡导,但没有真正落实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法律的保障。仅仅出台措施是远远不够得,还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校企合作双方。一是我们要落实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学校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督,让双方明确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可以做;二是切实保障企业的利益,对那些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与合法的政策保护与奖励,也要对那些无缘无故退出校企合作的企业或学校给予适当的惩罚;三是建立校企合作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作者:白瑞霞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章红萍.当前中职教育发展中的几大突出问题及对策分析[J].职业,2012,S1:6-7.

[2]杨立君,辛勤.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大瓶颈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0,No.32909:284-285.

[3]安杰山.中职校企深度合作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0,No.42828:64-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