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招生困境对策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教育招生困境对策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职教育招生困境对策分析

一、中等职业教育逐渐陷入招生困境的原因

(一)就政府层面而言,持续扩大普通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是中等职业教育生源严重不足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因。

在生源总体减少的情况下,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中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中职教育的生源逐渐萎缩。据了解,从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招生规模由1999年以前8.5%左右的增长率达到35%以上,录取率由10%直达80%。在高考万众瞩目的氛围下,更多的学生选择考大学,中职教育难免边缘化。1996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保高职教育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阶段。这对中职教育招收高中毕业生入学无疑更添一种压力。

(二)就社会层面而言,整个社会环境对中等职业教育持观望态度。

受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再加上高校扩招,读大学机会越来越多,很多学生选择升入高中考大学,少数升学无望的才“低就”中职学校。同时,由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思想影响,社会上存在轻视技能工人的现象。虽然大学毕业生就业早就不太乐观,即使这样,家长也不愿意主动让孩子选择去职业学校学习一技之长。另外,中职学校入学门槛低,“双差生”居多,也影响了教育效果,降低了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认可程度。

(三)就学校层面而言,招生、硬件、师资、专业等方面科学程度不够。

首先,中职学校的招生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不少区县教委为了保证所属的职业学校有足够的生源,给所属中学下达供应生源任务,甚至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中学校长的一个条件。这些人为操纵生源走向的行为,损害了学生自主择校的权利,也损害了中职学校公平竞争的权利。长期看来,这不利于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其次,中职学校的硬件、师资和专业设置缺乏明显优势。目前的公办中职学校是在国家资助的情况下免收学费,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致使硬件更新、师资培训无足够的资金保障。同时,中职学校的专业存在同质化竞争,特色建设的能力不足。这些是中职学校招生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

(四)出生率下降,适龄生源逐渐减少,竞争加剧。

以西南地区某市为例,该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约38万人,2013年初中毕业生约36万人,2014年初中毕业生约32万人。普通高中计划招生人数一直保持在19万人左右。在不计算流失的情况下,可供中职学校招生的初中毕业生越来越少,全市共有227所职业学校,各学校的招生困难可想而知。

二、职业教育走出招生困境之对策

针对以上招生难的多种原因,下面有几点建议:

(一)打破地方招生保护主义,实现招生市场公平竞争。

恶性竞争损人、害己,毁行业。良性竞争讲究有序、有德、有度,有利于中职学校共赢发展。因此,政府在顶层设计中应该坚决制止某些区县教委和中学的不当行为,促进中职教育招生公平,让学生“用脚投票”,让好的中职学校有学生可教,让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二)加强宏观调控,加大中职教育政策宣传力度,提高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政府部门应该出台政策,扩大中职招生比例,保障中职学校尤其是优质学校的生源。同时,还应妥善考虑中职毕业生的出路,根据想深造的毕业生较多的现状,政府应提高对口升学比例,做好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对就业的毕业生,政府应逐步建立就业准入制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水平。

(三)职能部门应根据区域产业发展,优化专业布局,扶优扶强,以特色吸引生源。

瞄准市场需求,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加大投资力度,建立特色鲜明的专业结构体系。对于特色专业,学校要配备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强势中职教育力量,增强和提高中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四)建立区域性职教联盟,统筹优化地方中职教育资源。

纵观我国中职教育的总体情况;学校各自为政,呈散沙状,缺少整体规划,专业设置同质化。例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校一窝蜂搞数控专业,如今,数控专业面临窘境。目前,电梯人才缺口很大,但是全国开设电梯专业的中职学校寥寥无几,许多学校都扎堆搞汽车专业。建立区域性职教联盟,以整体视角,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给学校的专业建设以合理的建议,让各个学校的发展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态势,让每个学校都办出特色,让每个技能人才的优势更加突出。统观我国近十年的中职教育发展,有些地方改变还太慢,满足不了市场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化、政府的重视,属于中职教育的时代将再次来临。初中毕业生在面临升高中考大学还是进入职业院校时,必将会做出务实的选择。

作者:余艳 薛佼 单位:重庆五一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