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计算机运用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计算机运用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计算机运用思考

摘要:2019年国家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等相关指导性方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性工作。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生毕业证、学历证书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标准进行分析,以企业人才需求作为目标,以服务学生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提出构建适应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计算机应用;教学标准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经济的各个方面,计算机应用呈现出网络化、平台化、服务化、融合化、通用化的新趋势。《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等国家政策的深入推进和落实,对产业变革与计算机应用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通用型、技能型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更加强劲。但笔者通过市场调研,深入企业了解市场人才需求,发现我国对于中等水平的技术性、通用型信息类专业人才缺口巨大,各类职业学校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进,人才输出质量较低。所以,对于中职学校,只有制定符合现行1+X证书制度,满足企业技能需求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问题分析

1+X证书制度是国家教育部门基于职业教育规律和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制定的人才质量保证政策,在全国中职学校、高职学校、技能型本科学校实施。该制度通过技术标准既保证了学生在校学习取得毕业证书,又与企业用人需求和岗位定位接轨,通过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定了人才技能等级,成为企业评价、聘用人才的重要参考。如何更好地在职业院校实施这一制度,专业教学标准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尺子,原有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专业教学的需要,如何结合1+X证书制度构建新的教学标准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标准原则

构建新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要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明确1即学历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前提和保障,X是学生职业技能的进一步提升,是满足企业人才岗位需求的能力证明。在制定标准时,不能因为学生要考取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忽视本专业的课堂教学、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基础人文教育。所以,高质量的毕业证书获取必须放到第一位,是最基本的要求,摆在考取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前,要求学生在学业没有达到合格要求时,不能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报名、考试。所有在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标准时,一定要吃透1+X证书制度内涵,不能仅仅关注某项技能解决当下问题,要避免掉入培训化、考证化、快餐化的模式。职业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必须重视个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职业面向

基于1+X证书制度,调研企业人才需求,重新定位学生将来职业面向,即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面向计算机技术相关应用领域,培养从事办公自动化操作、Web前端开发、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产品界面设计等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工匠精神,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职业面向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四、课程设置

根据计算机应用专业在1+X证书制度的Web前端开发、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界面设计三个方向上的定位,重构课程设置,充分分析三个证书的技术标准,调研企业技能需求,划分为三个专业课程核心体系,对原有课程进行调整、整合,融入课程体系,相关课程或者教学模块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学期课程中科学合理安排。具体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公共基础课侧重学生基本素质、社会责任等的培养,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国家职业教育要求,重点开好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加强爱国教育、思政教育、历史教育,开好政治课、道德课、法规课和历史课。专业课以三大核心技术为主轴,充分考虑专业基础课的基础辅助作用,突出技能性、实训性、应用性,注重学生劳动工匠精神的培养和职业道德的规范。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确定2~3门1+X证书制度技能专业核心课程,并明确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专业课程设置要注重引导和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具体课程包括:常用工具软件、网页设计与制作、HTML+CSS网页设计、JavaScript语言、网页美工、Web前端开发综合实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网络信息安全、动画设计与制作、图形设计、UI设计、影像编辑、AutoCAD等。在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上,尊重教学规律,做好学期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加大、加强实训考核力度,在计划安排上深入企业调研,聘请企业一线工人参与设计、制订。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基础上,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合理开设选修课。进度安排中,注重实践检验环节,每门专业核心课每学期安排实践、实训课时,可集中进入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学习性实习,也可从企业拿项目和案例任务,请企业师傅到学校进行实训教学、辅导。

五、实习规划

学生实习结合计算机应用专业1+X的三个方向技能特点,结合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优势,分流规划、安排。明确检验、补充、提升知识技能,熟悉、适应将来从事工作岗位的综合目标。实习中的任务或项目必须为企业正式承接项目,学生真正参与在其中,实施在其中。对于已经取得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同学,要给予侧重、关注和考核,重点考察其工作水平和技能等级是否一致,以此来反哺在校教学、实训的实施。在确保学生总实习时间的情况下,可采取多种灵活方式,采取分时段、分企业、分岗位等形式安排实习。让学生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内容,从事办公自动化操作、Web前端开发、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产品界面设计等相关工作。实习中,在锻炼技能的同时,注重职业精神的培养,劳动纪律的培养、劳模精神的培养,可采取传统的师傅拉徒弟的形式,与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形成师徒关系,一对多传帮带。制定实习规范,学生要遵守企业管理规定,服从管理,在师傅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实习工作,并每天做好实习记录,写好实习总结,确保实习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

六、实施保障

专业教学标准实施保障主要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学习评价、质量管理等方面。

(一)师资队伍

校内专职教师基本要求:生师比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师要求专业对口或者相近,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具有教师从业资格证,有良好的师德,具有企业工作或者实践经验,参加过1+X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获得1+X教学资格证书或者培训合格证书。制定完善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培养机制,通过传帮带、教学教研、省培国培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知识、技能和教学水平。完善教师社会实践机制,利用暑假、寒假,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保证教师知识、技能与社会、企业需求接轨,与当前主流技术一致。完善教师考核、考评机制,实行听评课制度,帮助低水平教师迅速提高教学水平。完善聘任企业专家、能手到校任教机制,深入推进教师层面的校企融合发展,鼓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专业教学标准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教研实训等工作。

(二)教学设施

优化专业教学实施,配备理实一体化教室;具备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教学、实训软硬件条件;具备理实一体化机房、网络综合、硬件组装、综合布线等实训室。

(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在国家政策范围内,调研1+X证书制度相关技能需求企业,择优开展合作,建设实训基地。在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生产、开发实际需求,又要充分满足学生实习需要,在场地选择、设备选择等方面保证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训练等的需求。建设学生实训基地的同时,考虑教师企业实践的需要,为教师提高技能、接轨社会提供平台。建设实训基地,充分考虑学生将来就业的需要,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对于合格的、具备1+X职业技能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实习企业就业。

(四)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教学实施和社会服务需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区、市)关于教材选用的有关要求;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选用1+X证书制度试点培训教材;可充分利用新型职业教育服务平台资源———工单课堂,选取真实项目案例,进行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活动的设置以及过程性考核评价,设置企业实际开发情境,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移动通信工具,发掘手机功能,使用超卓文本编辑器APP,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满足实时操作需求。对各类教学资源整合、优化,从而形成符合中职学生特点,与企业技能需求无缝对接的教学、培训资源。

(五)教学方法

根据企业专业能力要求,依据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标准,与培训评价组织、合作企业等共同完成教学项目、教学案例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职业技能、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在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基本情况,采取以行动导向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采用任务引导、项目教学、案例分析、操作演示、线上答疑等形式,通过“做中学、做中教”,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施。同时合理利用学校实训室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探究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完成立德树人、传授技能的教学任务。

(六)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采用开放式的多元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考核等形式,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时开展过程性评价,以完成企业真实案例设计开发作为终结性考核,使学习评价更为真实、客观、全面。

(七)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是教学效果的保障。通过教师培训考核、企业实践制度保障教师自身师范师德、理论与技术水平;通过听评课制度保障教师教学质量;通过期中、期末测评检验学生基本学习效果;通过企业实践、任务完成、项目开发保障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轨;通过考取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评定学生职业技能等级水平,为学生就业、升学提供必备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中职学校职业教育实践中,落实1+X证书制度,重新构建专业教学标准有突出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计算机应用专业探讨专业教学标准构建,实现书证融通,为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满足社会技能人才需求提供指导与帮助。

作者:王磊 谢丽丽 单位:河北商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