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教育理论课程一体化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日益深化,文章结合我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针对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的理论课程,提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的新尝试。
关键词:中职教育;理论课程;一体化
党的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以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为例,专业核心课已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实现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和谐统一,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为主,以教师辅导评价为辅的教学模式,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解决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如何改变传统方式适应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呢?
一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要求高技能人才既要熟练掌握专业技术,适应企业的用人需要,又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实践工作中的难题。理论文化水平是制约技能人才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中职教育中必要的开设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以任务为导向,理论知识部分主要针对单个任务涉及的部分进行着重介绍,理论课程的开设将弥补遗漏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将各个不同任务间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联系,系统性、层次性、整体性、完整性都会更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
二以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为例探讨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
食品营养与卫生是研究各类食品的能量、营养素与机体代谢之间关系的学科,课程中主要介绍了各类人群的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等方面的知识,是食品类生产和从业人员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一)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上与技能操作课程独立,内容上缺少系统性和实用性,缺少与实操课程的联系。2.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以理论传授为主,学生活动较少。3.在评价方式上,多采取期中、期末卷面成绩,结合平时表现,由教师一人评定,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易忽略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查。4.传统的理论教学早已不适应技能人才的培养需要,理论课程也可以通过调整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何开展理论课程的结构设计呢?将各章中每节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拆解,提炼总结各章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设计任务和活动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并按照任务的难易程度分配各部分的课时;在每一章授课结束后,对整章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期中期末等考核节点对课程的整体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在此过程中讲授任务外遗漏、零散的知识点,已达到内容的完整性。
(二)《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
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中的“各类食物营养”这部分中有专门介绍禽蛋营养的章节,在分析了本节课程的整体结构后我们将原有的六个知识点整合为三个。并将整个教学内容提炼为三个任务,任务一禽蛋的结构与相关知识、任务二禽蛋的检验与掺伪鉴别、任务三禽蛋的营养成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采用卡片法、实验法和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们分组学习,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打破学科原有结构,按照工作任务把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和排序,淡化知识点之间的分界,强化整体功能,并通过探究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能力,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任务一:禽蛋的相关知识”的实施前,学生可以先通过查找资料,完成相关知识的课前预习,锻炼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施过程中,可以蛋的种类与结构为切入点,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常见的几种蛋类,布置任务讨论蛋的种类和结构;学生分组制定计划、查找资料,对各种蛋进行观察讨论;每组派一名学生作为代表指出蛋的各个结构;学生进行互评,教师补充漏洞并进行总结。“任务二:禽蛋的感官鉴别”则可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市场上与禽蛋相关掺伪安全事件,教师准备各类新鲜程度不同的禽蛋,学生利用任务一所学知识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感官检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任务三:禽蛋的营养成分”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可以通过为特殊人群设计营养菜单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例如:学生扮演营养配餐员的角色,对三类特殊人群内进行营养配餐,其中禽蛋在每餐中提供营养素的摄入量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各组之间也可以对菜单进行讨论和评价,任务完成后教师对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三中职教育中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首先,提炼知识点,打破原有课程知识框架,将分散的知识内容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并根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活动或任务,使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在课程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活动和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实际工作情景,并将“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及时将新方法、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密切关注学科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分组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增强竞争能力,融知识讲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为一体。其次,教学组织与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理论课程也可采取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启发引导法、情景扮演法等。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中布置任务,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由组长进行归纳整理,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实践,教师起到引导纠偏的作用,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引导法中教师一方面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将新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建立宏观的知识体系,掌握整体知识脉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营造真实的职业情境,将课程内容有机的融于岗位的真实情境中,例如在食品营养与卫生课程中,设立营养配餐员的职业角色,体会企业员工的角色,学生熟悉岗位工作的流程和要求,有利于实现学校教学和企业实践的无缝对接。再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中虽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但教师的作用不但没有弱化,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深入学习专业学科知识、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融汇交叉学科知识、熟悉企业岗位需求等。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求中职教育的教师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深厚专业技能水平的双师型教师,课堂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但并未弱化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教师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国家、学校、企业、教师的共同努力。
四实施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和意义
首先,符合学情。中职院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功底薄弱,借助传统讲授法理解枯燥的专业知识较困难,产生厌学情绪和挫败感,在课堂中能力系统理解和消化知识学生并不多,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积极探索,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融于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理解消化理论,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即可达到良好学习的效果。其次,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一堂有趣、有效、有用的好课会倾注教师大量的心血、智慧和创造力,教学内容的分解和整合、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对学生的引导与提问等大量工作,都需要教师经过精心的考量,锻炼和培养了教师的责任心和创造力,促进教师钻研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再次,推动学校教学理念的改革。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希望学习一门手艺,掌握一门技术,对理论学习缺乏兴趣,造成理论知识的匮乏,对实操技术往往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机械的去模仿教师的工作流程,无法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操作,不懂得实践操作的原理,渐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限制了学生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模式的改革将理论知识更有效的融于实践,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有利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金热,杨新春.机电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今日科苑,2009(22):231-232.
[2]徐洪亮.论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18):103.
[3]杨觉荣.中职教育一体化教学研究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184.
作者:吴昊 单位:北京轻工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