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对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进行构建,通过中高职课程衔接可有效实现对技能型人才的系统性培养,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提升。基于此,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对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展开综述。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构建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从而使得社会对于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高,社会各界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针对现代职业教育,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这一文件中明确指出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者间程衔接体系构建进行推进[1]。基于此,为了更好的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行推进,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讨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构建中存在问题,对其优化策略进行探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阐述:
一学前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实现中高职培养目标有效衔接
中高职衔接课程构建的第一步是对培养目标进行有效衔接,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明确[2]。为了实现对中高职培养目标的有效衔接需先对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间的异同点进行分明确,且必须以中职教育为基础展开高职教育,以中职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基本技能作为高职教育的基础,在高职教育阶段对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提升,从而使得中高职办学定位进行明确,实现中高职的教育衔接。学前教育专业在中职阶段以培养教师基础性工作技能为主要目标,依据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对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系统性培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较优的保育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设计能力,并让其明确自我发展方向和具备自我反思能力[3]。学前教育在高职阶段以培养高等适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以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学前教育科研方法为理论基础强化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通过拓展英语、计算机技术、艺术技能等科目培养,实现对其德智体美全方面的培养,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提升[4]。从学前教育中高职培养目标分析发现,两者共同点在于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同的在于两个阶段的培养层次很不同,中职教育培养学前教育人才主要是在幼儿园中负责基础性工作,而高职教育培养学前教育人才更重视素质教育,在提升人才技能的同时对其综合素质进行培养和提升,由此可见中高职教育两者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在对两者间培养目标进行衔接的时候需以中职教育学前教育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基础对高职教育延伸拓展教学,从而培养出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高等实用型人才。
(二)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有效衔接
在构建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重难点在于课程衔接方面,课程衔接的科学合理衔接是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当前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保障中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协调性、连续性和延展性,避免课程重复的问题。目前学前教育在中职阶段的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课、基础素质课、基础素质能力课为主。职业能力课具体教学内容有学前教育学、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教师口语、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游戏教育、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等,基础素质课具体教学内容为德育课和文化基础课等,基础素质能力课具体教学内容为专业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等[5]。在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以专业课和公共课为主,专业课具体教学内容为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幼儿园管理、幼儿园游戏教育、幼儿园语言教育、儿童营养保健与卫生等,公共课以英语、计算机等为主[6]。通过从中高职两个阶段学前教育的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分析发现,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存在较多重复的部分,从中职升到高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在高职阶段再次学习中职阶段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得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升,也会使得对学生的培养连续性和延展性欠缺,从而使得中高职课程未能科学合理的进行衔接,教学的有效性降低。针对这一情况,学前教育专业在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过程中,除了对中高职培养目标进行明确,还需按照由简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课程设置,可在中职阶段以基础理论为教学重点,高职阶段则以实践技能为教学重点,且中高职院校间应强化交流合作力度,共同制定一体化课程衔接体系,确保中高职课程对接工作的顺利,减少课程重复累赘的情况,对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提升。
(三)强化中高职管理力度
为了推进中职高教育课程的衔接,较多的高职专业实行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学生先接受3年的中职教育然后在进行2年的高职教育。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日渐成熟,但仍存在些许不足,因为这一模式涉及到中高职的各个教务部门,因为涉及的部分繁多,容易出现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导致相关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缺陷、漏洞,未能很好推进中高职课程教育衔接体系的构建。因此中高职有关教务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相应管理力度,对相应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提升中高职双方管理层次的重视,对各部门分工进行合理分配,避免中高职课程教育衔接方面出现脱节情况[7]。
(四)强化中高职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除了对课程进行合理规划之外,还需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精神设计。但从目前中高职教育现状观察发现,中职普遍存在设备条件不足、师资队伍欠缺的情况,导致中高职课程之间的衔接并不是很紧密,从而出现课程脱节情况,未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此,中高职应适当提升教师门槛,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同时定期组织中高职教师展开科研会,共同对中高职学生的衔接课程内容、重难点、教学方式等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体系。
(五)强化中职生源基础教育
中高职目前生源招生方面存在差异性,中职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的学生,而高职院校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和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与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之间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前者的基础文化理论知识水平高,后者则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水平高,也是正因为这一差异导致目前高职阶段的专业课程与中职相重合,从而使得课程衔接并不是很好,且生源素质方面的差异也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参差不齐,从目前幼儿园招聘情况分析发现,条件较优的幼儿园在招收高职毕业生时会优先选择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因为这一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较高。针对这一情况,中职院校方面可适当强化对学生的基础教育,虽然目前大部分的中职院校有进行基础文化教育,但并不是很重视,在排课方面也是一专业课为主,基础文化理论课排课较少,学生并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因此中职院校可强化排课的合理性,在保障专业课完成的前提下,实行分阶段文化理论课排课,除了语数英三科贯穿中职三年教学,对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社会自然科学学科可依据不同学年和学期进行安排,如一年级可安排学生学习地理、生物等自然学科,二年级安排物理、化学等科学学科,三年级安排政治、历史等社会学科,计算机、体育等可在三个学年中穿插教学,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培养,对其综合素质进行提升。
二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意义十分重大,可更有效的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贾雪枫,先礼艳,陈玉仲.中高职衔接背景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7(09):38-41.
[2]许莹.浅析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衔接模式[J].大观,2017(09):167.
[3]张琳林.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7):253.
[4]王汶洁.关于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衔接分析[J].才智,2018(19):62-63.
[5]陈清,戴园妹.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03):194.
[6]徐爱新,刘海燕,徐阳.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课程一体化的实践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01):219-221.
[7]宗浩,沈建忠.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5(11):136-138.
作者:唐德军 崔璨 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