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现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现状

摘要: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地质教育事业相应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评估与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指导下,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查阅、数据统计及专家问卷调研,对我国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目前我国的地质教育应该在优秀人才建设、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地质学科体系化建设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强化。

关键词:地质教育;地球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目标;现状分析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的提速,资源需求压力也随之增大,需要不断发掘新的资源和能源渠道,为国家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储备,推动地质勘探领域持续稳步拓展[1-3]。与此同时,地质灾害的频发与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也为地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地质教育面临着高等教育事业与地质勘探工作大发展的双重机遇,可谓站在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上。鉴于此,地质工作者结合自身所处的地质教育环境,对目前地质教育学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地质教育工作当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地质教育学科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在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大量的地质学科建设资料的比对分析,从新时期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现状和对策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总结,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做有益的理论探索。

一、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地质教育学科发展以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以“培养世界一流的地学人才”为已任,从国家参与世界资源竞争的战略高度,推动地质教育学科体系化和规模化发展[4]。人才为国家发展服务,学科建设为培养人才服务[5],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地质教育学科建设,用前瞻理论、创新思维、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发挥好学科体系建设的功能与作用。按照这一发展思路,目前我国地质教育工作已经制定了较为明确的战略目标与战略任务。

(一)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的战略目标

1.地质学科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推动地质教育学科有序发展,必须要明确发展目标。利用10-20年时间,建设能够参与未来全球竞争,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学识渊博和学术道德良好的优秀人才队伍,形成地质工作开发体系,满足社会发展的地质与资源需求;加强实践促进工程设计能力提高,不断学习借鉴世界的先进技术,增强解决环境、资源和地质等工程问题的能力;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保持地质学科专家化生长趋势,做到省市有科研体系、院校有专家组、学生有专业人才。

2.地质学科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

地质教育学科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衡量指标,要缩短地质人才生成周期,推动结构优化,扩大人才队伍,要在专业型、领军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上下功夫,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推行的“科技英才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造火箭”项目等,都是高等院校在本科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6];要完善地质学科平台体系,注重前沿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高效先进和系统科学,例如北京交通大学的“创新实践天地”平台等[7],属于高等院校大力建设高水平学科平台的典型代表;保持稳步拓展趋势,适度优化层次结构,增加本科及研究生招生比例,扩大再继续教育规模。

3.地质学科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

当前,地质学科教育体系建设已基本完成,需要按照既定目标稳步实施[8]。主要经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是优化期,即到2020年之前,在保持现有招生规模的基础上,提高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地质学科人才队伍由“知识型、领导型”向“综合型、实践型”转化,向地质勘探一线输送大量的“卓越工程师”;第二阶段是稳定期,即到2030年之前,稳定发展成果,建设以创新能力和学科功能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形成梯次化、创新化和均衡化发展模式;第三阶段是战略期,即到大约2050年,全面实现地质教育学科建设的战略目标,确保地质学科教育体系、综合实力、科研水平以及科研成果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现建设高等地质学科的教育目标。

(二)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的战略任务

1.完善地质人才生成体系

对于地质教育学科建设,不是一个学校或者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所有设置地质类学科院校的共同责任[9]。要以围绕培养“创新型”和“专家型”人才为目标建立教育学科体系[10],分阶段实现学科发展目标;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地质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基础,打破因学科分类过细造成的素质单一和单项冒尖等问题,建设综合化、高水平和层次化的地质专业;以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及要求,优化地质教育学科的课程设置,按照地质勘探工作的实际需求,增加地质类实践课程比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按照课时要求,进一步合理设置课程比例,确保教学思路整体推进。

2.构建教育学科发展机制

建立地质学科平台建设机制,构建学科发展基地,汇聚专家队伍与创新技术成果,建设现代地质监测中心、能源实验中心以及专家团队攻关组,提高创新和科研领域发展能力;要明确人才培养机制,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各院校,按照国家关于学科发展要求,推动实现“433人才计划”[11];建立教学队伍发展机制,按照“双师型”发展要求,通过学术交流、在职培训和资助项目等方式,到2020年,博士要达到60%以上,国外深造教师占10%以上;完善学科基地建设机制,在现有基础之上,按照“国家建设、共用专管、合作共享”的原则,建设8-10个高级国家实习基地。

二、新时期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增大以及资源、环境等问题日益严峻,我国地质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地质教育学科在发展进程上如果不能与国家发展需求协调一致,必将成为我国参与世界竞争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一)地质人才需求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自建国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地质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大,高等地矿院校的人才培养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近年来,我国地质勘探系统的人数已经达到150余万人,每年仍然在以5%左右的数量递增[12-13]。尽管目前我国地质研究人员整体素质较高、培养定位准确、能力综合全面,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地质勘探一线人才缺失问题,由于野外地质勘探工作辛苦,大部分毕业生只愿意选择轻松的工作,地矿行业需要大批能深入西部和基层、敢于吃苦、不畏艰险、无私奉献和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地学人才;组织人才缺乏,能够独立组织科研项目或者负责具体项目的“领军型”人才数量仍然不够;再者,人才总量少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虽然当前地质勘探人员超过150万,但实际缺口还有60万左右,其中2015年人才缺口25.3万人,2020年人才缺口达33.7万人,因此需要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保证完成地质工作的需要。

(二)完善教学环境推动学科整体发展

1.优秀地质人才培养梯次连续

自1909年开始,我国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建设了153所地质专业院校,从最初的700余人发展到现在接近200万地质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4]。地质人才实现了梯次培养的目标,保证国家需求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均衡性,不至于出现供需断档的问题。新时期地质教育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仍需进一步多样化,用精英教育阶段对人才和质量的要求与标准难以衡量和评估当前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2.地质教育学科专业体系完整

从国内的教育学科体系来看,布局相对合理、专业全面综合、整体架构稳定[15]。从学科体系来看,本科专业占理工科4类别11个专业;研究生专业占理工科17个学科,其中一级学科4个;高职高专包含2个类别17个专业。2013年,除内蒙古外,我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的部分院校都设置了地质类本科专业,在校生达10万余人。从学科覆盖的领域来看,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培养格局。

3.地质高校科研攻关能力增强

据中科院相关数据显示,各地高等院校承担的科研攻关项目、基金项目以及发表SCI论文占全国的56%左右,具备国际研究水准和SCI能力的科研人才近万人,其中高校就占有6000余人[16]。这些科研攻关机构和个人,为我国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做出积极的指引,为推动我国人才培养提供了师资保障。

4.建设开放地质教育学科体系

地质教育学科在逐渐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进程中,各大地矿院校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具备传统的求真务实、艰苦朴素和吃苦耐劳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较强;提出打基础、拓口径、多元化的学科建设思路,推动地质教育学科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做到“产学研”相结合,采取“双导师”和“订单式”模式,在培养“双学位”的跨学科人才上下功夫。

三、结束语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地质教育作为整个地质行业的重要先导,其教育机制、教育体制等都经历了重大改革。宏观上,新时期地质教育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转变,由主要面向行业向立足行业面向社会转变,由规模较小向大规模综合化转变。新的发展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相比之下,国外地质教育学科体系更完整、模式更灵活,特别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在学科平台建设、领军人才培养、创新成果产出等多方面均远超我国。目前我国地质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优秀地质人才生成机制不够完善、教学资源不够完善、地质专业教学内容不够完善、地质教育学科边缘化现象明显、地质教育学科改革滞后以及地质学科建设体系化发展不足等。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地质教育学科的发展应着力弘扬大学精神,加强学术建设与道德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教育制度,积极调动广大地质研究者的热情。在立足基础的同时,着力推进优秀人才质量工程建设,打造我国特色的地质教育模式,积极培养创新型复合地质人才。

作者:苏妮娜 宋?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