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跃、变得更有趣味、让学生更有想象力和创新力、让学生对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本文有以下几点观点。
[关键词]
新课改全面实施以来,语文学科在中、高考的比重大幅增加,让“得语文者得天下”成为社会和所有学校的共识。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大厦的基础,新课程更为注重学生语文的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至关重要。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施者,只有锐意革新,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走“特色+特长”发展之路,才能在新课改大潮立于不败之地。
一、不步人后尘
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习惯使用讲授法教学,其教学方法有自己中小学老师的“影子”。这些教师中不乏师范院校语文专业毕业生,由于中小学时代接受的灌输式教学、大学时期接受的讲座式讲学给自己留的烙印较深,致使这些教师一踏上教学岗位,就自觉不自觉地重操了师傅的“衣钵”,难脱原有的窠臼,教学方式成人化,上课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反馈机制单一。
二、不从众同化
在农村中学,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新分配的语文教师教学理念非常先进,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课改轰轰烈烈,上课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自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看到同事教鞭之下“出成绩”更省力省时,于是乎穿着新鞋走老路,变相体罚学生时而有之,学生课业负担愈演愈烈,自己的棱角被磨平,在教学中丢失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成为传统教学的忠实践行者。另一种现象是,一些学校在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磨课,一份成熟的教案产生后,由语文年级组印发给科任教师,这样一来,本年级组各班整齐划一同用一份教案、同上一节课。这一做法的好处是规范了语文教师的教学,但其缺陷也是致命的,统一的教学设计,忽视了语文科任教师、学生学情的差异,淡化了教师教学再创造的可能性,把语文教学活动规范为工厂的工艺流程,等同于车间生产产品,可以预见,这样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差别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
三、不盲从教参
一些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有教参依赖症,唯教学用书上的教学分析为“华山一条道”,备课成为教参搬家,上课照本宣科,为了花哨,也重视课堂提问。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学生也搞到了教师用的教学用书。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怪象:教师在上面念,学生跟在下面念,有时学生还“抢跑”在了老师前头,课堂提问的问题、答案、课后巩固练习题的标准答案,学生一应知晓,教师成了教参的传声筒。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只有从自身做起备足功课,增强文化积淀,兼容并蓄,融入自己的思考,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张力,引领学生个性化地发展。
四、不滥用媒体
有些学校把多媒体教学列入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中,以此考查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整合能力。因此,许多语文课堂不管教材实际和教学效果,动辄就上图、上视频,把唯美的文学形象、散文诗一样的意境一下子变成了直观形象,从而偏离了语言学习这一核心,削弱了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宝玉眼中的林黛玉别有风韵:“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乏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么美的语言,学生读后掩卷深思,林黛玉的形象就会跃然浮现于眼前。可是有的老师偏偏爱用课件再现电视剧《红楼梦》中的片段,学生一看,林黛玉原来是这样子!因此说,教学媒体作为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手段,怎么用,何时用至关重要,总的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不能把使用教学媒体仅仅当作讲赛中的一个得分点、公开课中的一个点缀。要让教师驾驭课件,而不是让课件牵着老师跑龙套,走固定流程。如果教师长期依靠教学媒体,那么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大打折扣,人格影响、教化作用就会大为逊色。
五、不照搬模式
新课改以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被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改变了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一统天下、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这样几种现象:为了追求高效教学,语文教师将课文肢解为几大块,然后让各小组按兴趣认领一段,美其名曰自主化、个性化学习,一番讨论之后,大白纸上墙,互动展示,分享成果,把教师的讲解变相为学生的讲解。试想,如果是一篇叙事散文,没有学习事件的起因、经过、发展,把事件的结果割裂开来,让一个小组去探究,有可能得出教师想要的结果吗?按这样操作,如果是学习一篇议论文呢,是不是要把论点、论据、论证都分隔开来学习呢?再者,合作学习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先让学生跳一跳,之后仍然不能独立解决某个问题时,小组讨论才有必要,至于学生查资料、阅读即可解决的问题不必讨论。这种走形变味的“合作学习”,衍生了课堂语言霸权、低效,学生磨蹭、学习依赖症。还有一种情况,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不讲解,不分析,教师、学生提几个问题,学生讨论、回答一下,教师肯定一下,教师再精选课文的重点(或者高潮部分)精讲互动一下,展示几个课件催一下泪点,让学生拓展一下感言几句,搞个课堂小练笔巩固,一堂课就完结了。一句话,最好的语文课堂就是不受既定规范约束、师生共同成长、学生个性张扬的课堂。
总之,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力避上述五种误区,正确研判当前课改形势,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努力实现自我驱动,全力打造独特的个人文化魅力,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必将落到实处。
作者:杨激凤 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淮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吴步健.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下旬),2014,(09).
[2]刘小盼.自主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