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途径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途径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途径初探

摘要:

当今农村中学的语文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是设法改变现状,为农村中学生探寻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本文从保证书籍来源,激发阅读兴趣,巧挤阅读时间这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从而改变现状,走出困境,迎来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春天。

关键词:

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现状;走出困境

语文新课标要求:初中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阅读6-9部名著,高中不少于150万字阅读5部以上名著。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广泛的阅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视野;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强化课外阅读意识,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可是多年来,我们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状况一直不尽人意,难以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1令人担忧的阅读现状

纵观如今的农村中学,在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上,农村学生都未能达到要求。阅读的情况令人堪忧,升学竞争、学业压力、考试排名使农村孩子对课外阅读力不从心。课外阅读在各种因素的排挤下,不得不“靠边站”。于是农村中学语文课外阅读逐步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

1.1缺书籍来源:

城里的学生身边都有大大小小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等,他们书籍来源广,阅读选择多。而农村的学生,最多就是在学校简陋的图书室里能看上几本书,但是农村中学图书室规模小,书籍少,更新慢。图书室建设捉襟见肘,远不能满足中学生阅读的要求。据了解,农村绝大部分家庭没有藏书,即使个别家庭富裕的家长,也只是支持孩子买与教材配套的教辅资料及作文选之类的书。很多孩子读了三年初中,连四大名著都没见过。

1.2负担重:

据调查,我们学校的学生阅读时间确实明显不足。66.2%的学生每周阅读时间在3小时以下,甚至有8.4%的学生基本不看书。缘由:一是在校的学业负担重,常听学生抱怨科目多,各种试卷、作业多,一些机械繁琐的作业占用了打量的时间,没法顾及课外阅读。二是家庭事务多,学生回到家里,家里、地里、田里的活一大堆,更是无暇顾及阅读了。

1.3领导、老师不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考学校要排名,小考班级个人要排名,一些领导、老师急功近利,追求考试分数,于是学校购买书籍少了,图书室、阅览室开放的时间少了,每周的阅读课取消了,语文老师的指导热情下降了,课外阅读要求也淡化了,于是喜欢读书的孩子屈指可数了。1.4家长不支持:农村中学的学生家长大都是来自农村,他们大多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好学科知识,提高学科成绩,考上理想学校,在他们的眼里,课外书是闲书,看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会影响学习成绩。

1.5电视、游戏、智能化手机、通俗读物的冲击:

就在最近,笔者了解本校的学生,网吧、智能化手机、通俗读物使不少学生沉迷,他们把课余时间都花在了网络游戏中。据调查,如今有一半的中学生配有智能手机,手游、QQ聊天、微信等几乎占用了他们的所有课余时间,有的甚至上课在课堂上玩,半夜在被窝里玩;有40%的男同学进过网吧。

2走出困境

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改变农村中学的课外阅读现状,探究阅读途径,提高阅读效率,引导农村学生走出阅读困境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经历近几年的实践研究(以初中为主),笔者认为主要工作是要引导帮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保证书籍来源,激发阅读兴趣,巧挤阅读时间,只有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才能摆脱阅读的困境,真正落实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

2.1保证书籍来源:

(1)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极力争取学校领导支持,完善图书室书籍,每年购买一定数量的新书,必要时可以由备课组根据各年级需要列出一些阅读书目申请学校统一购买。建立阅览室,完善阅览室工作制度,按时开放,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足够的书籍。

(2)建立班级图书柜。各班根据需要可以订阅几份报刊杂志,另外,每人每学期至少募捐一本课外书籍,大家共享书籍,保证有书可读。

(3)在校园内开展流动车阅读,让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的书籍能够共享,也让更多的同学能接触好的书籍,有更多的选择。另外,还可以与当地书店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因为书店每年都会进行书籍清点,他们也很乐意和学校合作,可以争取他们募捐也可定期分批向他们借阅。

2.2激发阅读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欲望,阅读也一样,兴趣浓了才会自主阅读。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2.2.1课内延伸课外。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例子”,他认为从语文教材入手,目的在于阅读种种的书,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是在于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内的阅读引出课外的精彩,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从课内的《小圣施威降大圣》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了解《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等精彩情节,从《智取生辰纲》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教学《杨修之死》时,引导品析杨修锋芒毕露、恃才放旷的性格,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等人物形象,教学《列夫•托尔斯泰》时,鼓励学生借阅《三作家》、《战争与和平》,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引导阅读《羊脂球》、《项链》,教学《芦花荡》引出对《白洋淀》《荷花淀》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定能牵动学生的情感,激发阅读的兴趣。

2.2.2开展读书交流会:

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天性好动,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任务,即使有阅读兴趣,也会出现阅读混乱现象,所以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会,有助于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走阅读之路。在读书会上,可以是好书推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向大家推荐好的书籍,介绍书的内容,讲述精彩故事,从而激发大家的阅读欲望。可以是讲故事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选取精彩故事,在会上和大家分享,引起共鸣。也可以开展辩论会:先要大家阅读指定的篇目,会前搜集材料做好辩论的准备,会上分组辩论。各种读书交流会的开展,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时期阅读各种书籍,走健康的阅读之路,受良好的情感熏陶。

2.2.3开展阅读活动:

我们每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赏识,如果在中学生中经常开展阅读活动,及时评价、肯定他们的阅读行为,学生的阅读有人赏识,有人激励,尤其能得到老师的赞美、表扬、奖励,就能长期的保持阅读的兴趣。

(1)手抄报比赛:对于刚升上七年级的学生,首先就是要设法提高阅读的兴趣,做好中小学生的阅读衔接工作,手抄报比赛不愧是一个有效的手段,以“我与读书”为主题,自己设计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学生阅读过的所有书刊杂志,这样既能了解学生原有的阅读基础,又能引导学生进入新的阅读,还能让学生在竞赛中享受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名著阅读竞赛:要提高生命的质量,阅读是重要的一环。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纵观历史,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沧海名珠般的不朽名著,那些跌宕起伏的的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脍炙人口,成为不可磨灭的文学宝藏。阅读名著可让人摆脱平庸,正如歌德说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青少年正处于认知世界形成、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时期,阅读名著尤其能提高人的修养,净化人的心灵,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名著阅读多了,懂得的道理自然就多,久而久之自会志存高远。

(3)读书征文竞赛:多年来,我们初中三个年级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读书征文比赛,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撰写阅读心得,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这也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广大学生走进图书馆,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经典名著陶冶情操,激发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情,积极构建书香校园。每次征文,评出一、二、三等奖,以书籍、笔记本等作为奖励,好的文章按时在增城日报、学校校刊及学生作品集刊登,有的在校园专刊宣传,学生阅读写作的成果得到肯定,获奖的喜悦激发了阅读写作的兴趣。参与阅读的学生更多了,投稿更踊跃了对于初中生,我们坚持每年在九年级进行一次名著阅读竞赛,通过有奖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读书的收获,满足他们的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更兴趣的阅读。此外,还可以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赛等,三年下来,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带动大批学生参与,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迪,提高认识,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只有持之以恒,才有可能使学生把阅读当作自己生存的需要,将它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3巧挤阅读时间。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每天课外读一篇千字文,应该是个基本的要求。如果能做到,则一年之内可达36万字,12年则可阅读430多万字。所以中小学阶段阅读500-1000万字是合适的”。这些话说明一个道理:听说读写的能力都要培养,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那么,如何保证每天的阅读时间呢,达到阅读的标准呢?首先,每周每班保证开展一节阅读课,要求学生周六日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暑假、寒假要阅读1-2本名著。老师需跟踪、落实,及时检查、评价。其次,我们农村中学的孩子大多数是在校住宿的,常常听到有学生抱怨:每天的八节课排的满满的,晚自修作业一大堆,除去吃饭、洗衣也没什么课余时间了,去哪找时间阅读啊!正如鲁迅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里,我们得教会学生“挤”时间:(1)上午11点40分下课,12点10分吃完饭,到12点40分午睡,这里有30分钟时间;(2)下午5点下课,5点30吃饭,这里有半小时时间;(3)5点-7点这段时间除了洗澡洗衣服也可以“挤”出一点时间;(4)7点-9点30分晚修,10点30分晚睡期间有一个小时时间。以上罗列的时间都可以挤出来进行阅读,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零敲碎打、见缝插针,三年、六年的坚持,日积月累完全可以达到阅读的要求。只要老师们能引导学生学会“挤”时间阅读,是可以保证农村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

3总结

呼吁农村中学领导老师都来关注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让课外阅读之花开遍农村校园的每个角落,为孩子营造一个精彩的阅读世界,做到人人爱读书,人人有书读,人人读好书,用一本本优秀的书籍来点亮农村孩子的心灯。

作者:彭晓兰 单位:广州市增城区中新中学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叶澜,郑金洲.《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8.

[3]柳海民.教育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2.

[4]刘洪权.《新世纪的中学生该读什么书》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7期.

[5]张贵勇.阅读的旅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4.

[6]钱梦龙.教学细节,细而不小[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12).

[7]《中学语文活动教材》(试验本)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