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2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2篇

第一篇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新课改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刚实施的时候,在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广泛呼吁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进行了改革,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课改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为了在这次课改中取得良好的成效,我们要认真吸取上一轮课改的经验教训,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关的策略。笔者认真分析和总结了上一轮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新课改失败的原因:首先,中学语文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很多中学语文教师跟时代严重脱节,严重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思想僵化、陈旧,根本就没有理解新课改的真正内涵和重要性,面对教育部门的改革要求,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装装样子,应付一下差事罢了。其次,一些教师改的太“过”了。教师没有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自行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使课堂处于无序状态。再次,很多教师忽略了读写结合重要性。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使有些语文教师认识到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但仍不能摆脱自己的教学习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是存在重读轻写的偏向。最后,许多中学语文教师错误的领会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盲目的给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只留一点点甚至是不留课后作业,也不让学生使用相关的辅助教材,所谓物极必反,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不利于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功能。

二、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具体策略探究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荷塘月色》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绘制美丽的月下荷塘的图片,同时,兼用感人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创设审美气氛,使学生融入到这种氛围之中,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帮助学生寻找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比如说妙语连珠的佳作、个性鲜明的人物,让学生把书读活,充分体验书中所含的美。比如教师在讲《孔雀东南飞》这一课的时候,要抓住刘兰芝这个温顺、美丽、善良、聪敏、能干、有主见却又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这个弱者和被压迫者的光辉人格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美。再次,教师要培养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到底什么是美?为什么同一幅景象在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有着不同的情感表达。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准确地对所讲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学生要学会创造美、表达美。文章是通过各种修辞手段和语言文字表达强烈感情的产物,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反复诵读等教学方式,把这种感情转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不知不觉中升华自己的心灵,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这样,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和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和辨别美的能力,这就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凭借表象或具象进行的思维,是对表象进行的再创造,它主要包括联想、想象等。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首先要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提供的想象的契机展开合理想象。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直觉感悟。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要学会抓住刹那间的感知和感想,运用自己的眼光和知识储备对文章迅速作出具有鉴赏力的判断,形成独具个性的见解。再次,教师要适宜的引发学生的联想。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关系联想和对比联想等方式,根据文章中所描写的事物和人物形象联想其它的事物和人物。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与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展开无穷的想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社会意义和作品情感的理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有效阅读量

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题思想和脉络线索的能力。此外,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实践。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高质量的把握教材中的课文,还应当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通过网络电视看一些节目或者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便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习惯。阅读材料的题材要涉及历史、人物、故事、异域文化、等多种题材,要包括文言文、散文、诗歌等多种文体。阅读要遵循从易到难,从少到多的模式,循序渐进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师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探索和践行科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环境,充分发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功能。希望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一轮课改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效。

作者:李静静 单位:河北张家口市阳原县化稍营中心校

第二篇

一、中学语文新课改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推行中学语文教学新课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本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社会发生巨大的变革,文化教育层面不可能不受影响。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学语文教学就不得不转变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其次,现在的考试出题越来越灵活多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新课改刚实施的时候,在国家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广泛呼吁下,中学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改革之风,然而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学语文的新课改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为了促使这次新一轮课改取得良好的成效,我们要深刻分析之前课改失败的原因,认真吸取经验教训,从每个学校的基本情况出发制定相关策略,努力促使新一轮课改取得成功。笔者总结了上一轮新课改失败的原因,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首先,很多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跟时代脱节,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负面影响严重,思想陈旧,根本没有认识到新课改的真正内涵、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教育部门的改革要求,只是应付一下差事,做做样子罢了。其次,一些教师错误的理解了新课改的要求,改的太“过”。教师没有认清自己的职责所在,在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自行完成所有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放任自流,使课堂处于无序状态。再次,很多教师忽略了读写结合重要性。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利于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有些教师即使认识到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但理解有偏差,在教学中仍存在重读轻写的偏向。最后,许多中学语文教师为了给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只留一点点甚至是不留课后作业,取缔了相关的辅助教材,所谓物极必反,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新课改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在摸索中慢慢前进。

二、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从容走进新课改的具体建议

(一)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死板、枯燥,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和做大量的习题以应付考试。鉴于此,教师要转变自己主导者的角色,将课堂的主导地位交还于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注重培养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解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脱离教师灌输,让学生从压抑的学习环境中解放了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内容,选择各种学习途径,探索知识的奥秘,自我检测,自己总结学习经验。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注重师生互动,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个性、发挥天性、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能够让学生获得充足的锻炼实践能力的机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及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此外,互动型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的前提。现实中,教师总是高高在上,学生惧怕老师,师生之间的关系很紧张。鉴于此,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要积极建立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认真聆听学生的想法,认真了解和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取得学生的信赖,努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要积极营造师生互动的环境,充分发挥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的功能。

(三)转变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安排是否适当直接决定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的高低,学习内容确定不当,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越来越抵触对语文的学习,而且使新课改付诸东流。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学生特征安排富有感情色彩的教学内容,以情动人,去触发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在课堂之上、课文之中找到情感的共鸣。此外,教师适当地布置一些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三、总结

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新课改的过程是反复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根据中学语文的现状一步一步进行改革,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急功近利。教师要在把握新课改标准的深刻内涵基础上,吸取之前改革的经验教训,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不断探索促进中学语文新课改的新方法。本文提到了探索式学习模式和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等具体模式,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作者:左晓敏 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金家庄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