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探析

一、语文教学目标新颖化

识字、释词、概括段意、总结中心等一切基础性训练都是为了学生能够写出作文。我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借助参考书,能够十分认真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做起练习来驾轻就熟,可一旦分析文章主题思想和体会深刻内涵时,学生往往只能看到表面。在教授《孔乙己》时,学生们十分准确找出塑造这个形象的方法,可想不通为什么会有如此可笑滑稽,丑态百出又毫不觉醒的人物。我的处理方式十分简单,联系中国历史,讲述科举制下的文人悲哀,以此去体会《范进中举》后的鸡犬升天,去拷问历史大背景下孔乙己的心灵,去体会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只有对每部作品理解有高度,才能运用到日常的思维与写作上。写作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大部分作文时间让给了数理化,作文成了学生在考试总分上捞一把的“小诀窍”,考场上的作文大多语言精美,段落清晰,叙述跌宕起伏,可就是缺乏真情实感,缺乏理性思考与成长见证。新课标对写作有这样一种要求“: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标与对象。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表达。”这里的创意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就要求师生在上语文课时,不要被教参或参考书局限了,要有创意、有创新地解读。文言文《曹刿论战》一文,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欣赏曹刿的历史责任感、卓越的军事才能、深谋远虑的政治才华,还要看到鲁庄公礼贤下士,重用贤才,谦虚礼让,不耻下问的宝贵品质。学生在欣赏曹刿的聪明才智时,也应理解到明君不是完人,但他也有某一方面的明鉴。在教学中,我会在作文中点出,塑造人物形象要多角度,选取最有人味的典型事件,这才能使人物栩栩如生,有血有肉。

二、构课思路推陈出新

新颖的构课方式不是一场作秀,博得满堂彩,老师很轻松,学生很愉快,45分钟在读诵品思中一闪而过,留给学生大片空白。我认为新颖的课要让学生主动通过作品体会作者的个人魅力及作品内在的精神本质,而非学习节选作品的优点。在讲《项羽本纪》、《陈涉世家》这些《史记》的作品时,我更多地在讲司马迁和《史记》,我就想通过作品,让学生了解到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及其喜好,和敢于与统治阶级唱反调的勇气。《史记》是部历史,读懂了历史犹如读懂了亘古不变的真理,“以史为鉴”才是新时期学习的重点,《史记》是部文学史,读懂文学犹如读懂了人世常情,才能具有文学素养。解读每部作品,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提升,言他人所不知,这也是创新的最高境界。构课成功与否,要看学生的反应。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很认真,学生很配合,师生很和谐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但在问学生学到了什么时,却言之少少。究其原因就是课堂教学主线有了,还需要有个“线结”。我在授课时,尽量十分钟做一个小结,让他们多一点注意,一堂课完成,大多数学生会在这些“线结”上有收获,使学习语文不是一盘散沙,而是有的放矢。

三、师生教学关系“此消彼长”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是高于生的,师把所学真理倾情传于生,生之疑惑待师一家之言所解,这种师生关系明显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语文教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的教师成长环境较封闭,获得的知识是一家之言,所以在教学中容易沿袭老一辈“教书匠”的方式,这已不能适应网络遍地、意识多元化的当今世界。我认为在新时代背景下,师生关系也应该应时代而变,生在向师学习的同时,师也应向生学习,观点偏激的不要急于纠正,要善于疏导,观点推陈出新,就应给予鼓励,即使背离传统教学观念。在教授《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时,学生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的思维,更有甚者否定梁启超先生的论断,学生认为:现实生活中,作业很多,多数都“敬”,但“乐”做到的人太少!我当时就放下书本,想听听九零后对“业”的看法。了解了学生对“业”真实而朴实的看法,我觉得“后生可畏”!他们看似已被正统教育“洗脑”,但在骨子里.还是与现实世界接轨的,他们思考贤人写下的圣贤道理,也考虑时代背景下新的理论,这就是师与生在教育中碰撞出的火花吧!我想,不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重新定义“敬和乐”,从新视角审视“业”。

四、弃落伍之作业,扬创新之精神

作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延伸部分——作业,是对课堂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其设计思路应适度开放,向深处延伸,与生活接轨,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强实践性、探索性,促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获得新知。然而“传统语文作业”仅停留在“对课堂的强化”层面上,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例如,语文作业的形式依然拘泥于读写,不利于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和发展思维能力。为了改变现状,我在教学中注重作业的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在教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先秦诸子散文时,我用了两周时间让学生搜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故事及人物经历,帮助他们欣赏作品。这项作业耗时,繁杂,又需查找史料,学生刚开始做得很辛苦,可坚持下来,他们收获颇丰,不仅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提供了经验,也锻炼了集体合作精神,一举多得,是一次收效不错的作业。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时代的变迁总会有不同的创新。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力求在教学中秉承以生为先、以新为标、以实为基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丰富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变为学生的乐园,成为他们人生最重要的启蒙课程,从而让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收获,在人生路上拓展自己的学识,抒写自我的魅力。

作者:李海芳 单位:呼和浩特市第十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