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及应用8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1.建立学生的语文应用意识
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仅仅有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不够的,还要树立学生的语文应用意识。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语文应用的意识,才能主动学习语文,更好的应用语言,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表达。老师在讲课的时候,适当的运用一些名言和一些优美的语句,在优美文字的熏陶下,让学生深深被语言的魅力所折服,体会到学会应用语言的重要性,这样在无形中,学生就会自觉地产生想要应用语言的冲动,建立了语文应用的意识。
2.以学生为核心,积极培养语言能力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老师要本着初中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心理和逻辑思维需要加强的特点,遵循由高到低、由易到难、由单一到多元的教学原则,对初中生进行读、写以及应用文写作的分项训练,培养初中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更具体系统的掌握语文技能。例如,在训练学生写字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的训练,通过老师的板书示范,让学生临摹,再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和修改,老师再加以指点,如此可以逐渐养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字是人的第二张脸,拥有一手漂亮的字能够提高个人的整体修养,进行文字的书写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专心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耐心,让语文的学习更深入的应用到了生活中去。
3.品读名篇,灵活应用语文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语文发展的精华。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有目的的、科学的编排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老师要学会巧妙的利用课本,从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着手,和学生一起分析探讨文章中那些优美的文学句子,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深入的了解作者写作的手法和技巧,通过这种细致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朱自清的《背影》中,作者对父亲买橘子时蹒跚的背影做了细致的描写,将父亲那种深深的父爱表达的淋漓尽致,让人读来不禁潸然泪下。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朱自清父亲买橘子动作的一段进行品读,了解到作者采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让学生针对这一段话在进行练习,运用这种描法去描写身边的人。学生通过这一系列的欣赏和训练,既学会了语文的写作手法,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又培养了语文应用能力。
4.通过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用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将原来所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都应用到写作中去。在应用文的写作中,老师要注意写作方法的指导,从写作的格式规范入手,在有简单到复杂,讲解写作中的描法和修饰等,让学生学会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将所学到的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为父母写一封信,在这封信内,应当包含着细节描写,同时要表达出来自己的感情。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可以发现语文应用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将课堂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去,真正的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5.总结
语文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在语文的教育中仅仅通过背诵是行不通的,语文作为语言类的科学,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是在初中语文能力形成的初期,老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对名篇的品读,进行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建立语文应用意识,同时,写字训练也培养了学生专心、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一生受益匪浅。
作者:王宏伟 单位:河南省上蔡县大路李乡初级中学
第二篇
1重视工具性的重要性以渗透人文性
初中语文教学要围绕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进行。而工具性其实是培养人文性的奠基。想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在日常的课堂中对学生倾听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进行加强。若是忽略了这一功能,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只是虚无的空谈。我们想要让两者相结合,首先要看清工具性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都知道语文这门学科是基础性学科,目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它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学生倾听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例如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一篇文章,假如学生连文章的段落都读不通顺,内容都不能理解,就更不用说去理解文章中的人文品质了。再例如写作能力,如果学生写出的文章自己都不通顺,根本不能描述好自己看到的事物,怎么让他用文字表达出自己自己的思想情感?所以,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工具性是不可忽视的。当我们把工具性做好之后,要重视的就是让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起来,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让工具性服务于人文性,在学习好听说读写的同时领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提升,最终得到丰富全面的发展。
2以多媒体作为媒介辅助课堂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现代课堂引进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以前枯燥的书面文字转换为生动、形象的视觉感受、听觉感受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全方位的认知,更加身临其境的情感信息有所感悟。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课文理解更加深入透彻,对文学的魅力有一个全方位的感受,更加有利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就像对《岳阳楼记》(范仲淹)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将岳阳楼前可以看到的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场面直观的用图画表现出来,加上波涛汹涌时发出的震天巨响,可以使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地体验作者当时那种坦荡的心情和豪迈的身姿。
3让教学观念得到创新
一个正确的教学理念对老师的教学工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老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学生做的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对待学生一定要公平公正,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不同的见解看法,要发自人心的理解和认真的倾听,对于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要给予公平的关注,不能歧视他们,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样的,他们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老师需要对他们不同的人格特点给予最大的尊重和理解。就像,在上课的时候假如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出现了分歧,老师要做的打击和否定,而是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来并认真的倾听。在让学生对人文精神进行感受时,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4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整体感受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要从课堂中拓展开了,让语文学习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不单单只学习理论知识,还从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得到感悟,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让人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我们的课外拓展也要掌握分寸,适时的回归课本,从多方面感受人文素养,让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像在课堂中给学生布置一定的课外调研活动,通过真实的社会环境感受人文素养,再回归课本,以理论知识把学生的感悟总结串联起来,最后让学生的人文素养感受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5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了有着许多值得领悟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语文老师的工作就是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让学生领悟到课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让每一节语文看都充斥着人文精神。培养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等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为未来更好的学习而努力奋斗。
作者:张立军 单位:河北省滦平县第七中学
第三篇
“填鸭式”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将教师“讲”作为课文分析的方式,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听课的状态。如同鸭子听雷一般,过耳不留,学生主体地位完全丧失。学生对语文课程毫无兴趣,上课经常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初中语文教学应从根本抓起,循序渐进,利用各种活动加深师生间的交流,化难为易。笔者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意见和建议:
1.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良好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要从课堂教学入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优势,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第一,创设教学情境,开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欲望。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学生才能更好的学习这项内容。同时,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材料,也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针对不同内容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思维的高度凝聚。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养成学生勤思善解的好习惯,积极参与各种学习问题研究和讨论,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取得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成果。
第二,创造良好的教学跳江,实现教学环境优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学生主动学习是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知识的认知过程,也是交流与合作的过程。活动平台的创建是以加深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主要目的和根本内容的,它的建立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这样对学生教学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智力、社会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极为有利。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师生间的沟通和联系较为重视,但在学生自身间的联系就有所欠缺,学生群体教学作用得不到发挥。为了使这一状况得到改善,众多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交流与合作,对课堂教学形式加以改变,将单一的学生听、教师讲的课堂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实现各层次学生的语文水平的共同提升。笔者建议,初中语文教师可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做好事前准备,将具有启发和讨论、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各个讨论组,使其以此为中心展开研究和讨论。
2.重视学生的主导作用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改正错误。给学生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对学生的自主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利于其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根本出发点,为学生留有充足的空间,始终保持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我们可采取以下方式:根据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有意识的提高学生兴趣,开设文学欣赏课、进行实地观察、为语文课文配置合理的图片和音乐;为学生提供平台,充分发挥学生个性优势;利用新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欣赏课的开设能够使学生领会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科学美,进而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增长,陶冶情操。
就以《天山景物记》为例,教师可采集大量的天山风景照片、录像介绍和相关美术作品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对祖国山河产生热爱之情。同时,声音和图像的展示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直观感受,能够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再者我们也可开展话题演讲活动,培养学生自身的判断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为了提高演讲效果,建议将演讲和评议相结合,逐步增加话题演讲能力,应尽可能使全体同学能够参与其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重视学生的每次成功。合理选择与语文学习、修养相关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结束语
学习兴趣的培养为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最佳手段。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应以此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作者:侯付龙 单位:鞍山市华育高新区中学
第四篇
1.以激发情趣信念为抓手,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
自主教学可以体现在课程活动的任何环节。我们要把激发学习情趣和增强进取信念作为首要任务。如引导学生抓好自主预习,有效实现教学窗口前移,为课堂合作探究节省时间和精力,促进自主教学的质效化和良性化发展。在教学《背影》之前,笔者要求学生就以下问题认真预习:①走近朱自清其人其事;②文中共几次提到了背影,重点描述了哪一次背影;③每次背影的作用是什么;④阅读感悟———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由浅入深、环环相扣,体现了相应的梯次性,为不同层面学生留有自主预习的空间。课堂活动中学生们都能“有话可说”,再经过合作探讨环节,有些人全部完成了预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有些人的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深化,还有些人结合生活认知推陈出新。各类学生都能在快乐学习中获得满足感。学校教育是一项充满情感性的实践工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以情感教学为抓手,不断“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促使他们逐步地增强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
2.以开展分层教学为平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目标设计要有弹性空间,并具有相应的启发性、驱动性和挑战性。如《孔乙己》:①文中从哪几件事情来描绘孔乙己的,他是怎样的一种人物形象;②其悲催命运说明了什么问题;③结合实际感悟,谈谈对孔乙己的情感态度。其次要本着“合理穿插、优化配置”的原则进行分组,以促进各类层面学生的多项互动和各种资源的全面互享。再次教师要全程参与其中,并在动态巡查中给予适时适量的点播和启发,尤其对中后层面学生既应挖掘“亮点”又要多输入激励性元素,不断增强其自信心和进取精神。最后在交流总结阶段,教师要善于抓大放小、突出重难点,力戒“面面俱到”和“强制统一”,给学生留有适量的求异空间。自主学习的最强魅力就在于吸引全部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其中,以逐步扭转和有效消除传统教学“一担挑”现象———“优等生一言堂”“、中等生门前冷落鞍马稀”“、潜能生陪读”。这既是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有效性措施。
3.以实施激励评价为动力,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情感对于行为实践往往能够发挥维持、强化和指向作用,现代教育理念甚至产生了“情感智力说”。笔者对此深有感触:每届都有一些学生,由于种种因素(或基础成绩较差,或学习能力不强,或性格心理脆弱,或学习品质不好),一度沦落为潜能生行列。笔者一方面悄悄地建立比较详实的“成长档案”,另一方面在自主学习活动中为他们制定较低的“学习目标”,从内容和量的层面为他们布置适度作业,对他们的学习要求也相应宽松一些,但是发现“亮点”立即爆料,有了进步即刻褒扬并给予适时上调层次,促使他们不断地取得“千里跬步、江海细流”效应。其中先后有六名潜能生,就是凭借其良好的自主学习品质,平行实步、脚踏实地,最终跨进了理想高中的校门。自主学习和激励性评价的综合效应由此可见一斑。实践表明,赏识教育不仅可以为自主学习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元素,对于培养学习品质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
4.总结
总之,在初中语文自主教学活动中,只要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分层搭台”、“情感激励”的实施原则,就一定能够赢得实效和长效。
作者:曹海燕 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五烈镇廉贻中学
第五篇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综合性学习活动偏离实际
首先,某些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设计之初,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考虑,活动与实际存在很大的偏离。很多学习活动的难度较高,缺乏足够的可操作性。教材中的很多学习活动形式丰富,但是部分活动不适合某些具体的环境当中,具有较大的难度。对于一些教学条件相对不足的地区,如果仅仅照搬教材活动,不进行严格的筛选与详细的考虑,就会造成综合性学习活动偏离实际问题的发生。其次,部分学习活动难以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缺乏足够的参与兴趣。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仅仅以教材为基础,综合性学习的根本目的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习活动的开展过于形式化,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参与过程较为被动。最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较为频繁,活动开展质量不佳。很多教材在对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安排上,考虑到具体教学效果,其设置数量较多,间隔较为频繁。过于频繁的活动安排,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由于综合性学习活动其自身特点和要求,导致其活动时间必须得到有效的保证。如果学习活动时间不充足,就会造成活动探究不深入,学习任务不能得到有效的完成。
2.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缺乏开放性
综合性学习活动缺乏开放性,难以有效地保证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效果。语文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上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且严格遵守新课改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语文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保证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主要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地区的具体特点,营造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学习活动的设计上,要基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避免完全照搬情况的发生,充分的体现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3.综合性学习活动缺乏有效的评价
评价过程的不科学,导致综合性学习工作的开展缺乏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作为支撑,其中一些问题不能及时的发现,难以保证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发展。很多教师在进行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学习成果,而对于学生自身情感体验以及心理收获缺乏有效的评估,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情绪以及价值观念的变化认识不足。评价过程是学习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对于学习效果检验的重要标准。如果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认清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造成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全面的情况。
二、提高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落实效果的对策
第一,对于教育环境进行优化。相关主管部门要做好初中语文教学管理工作,并且在保证教学秩序的基础上,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打造一个良好的活动组织环境。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要深入的分析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理念,并且更多的对于综合性学习进行实践。综合性学习过程与语文教材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并且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更好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
第二,把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的设计。在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真正的以学生为出发点,并且从实际出发,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状态,尽可能的提高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可行性。在学习活动题材的选择上,要保证题材质量,设计的过程要贴近生活,让题材来源于生活并且具有一定的深度。在题材难度把握上,要保证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文知识体系,并且不被困难的学习活动影响学习信心。
第三,充分对语文学习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一项需要实际参与的过程,并且需要对于多种资源进行利用。不同的学生的思想状态不同,其成长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内心思想的不同,导致对统一的学习活动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与结果。教材的编写由于面向整体水平,比如会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局限性。教师要创造性的对于语文学习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利用,提高语文综合学习活动的丰富性,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活动。
第四,保证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灵活性。科学有效的评价工作,是对于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总结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后续工作改进和优化的必要手段。教师在开展评价的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充分的发挥。评价的标准要针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灵活的制订,保证具有良好的可探究性,让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得到有力的体现。评价的方式选择上,要从以往的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提高评价活动的互动性。
三、结语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过程,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理论的学习只是其中的基础,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是其中的重要延伸。
作者:马?胜 单位:广东省平远县仁居中学
第六篇
一、注重学习辅导,提高语文能力
学贫生的语文基础较差,需要我们多花时间去辅导,帮助他们弥补语文基础知识,提升语文能力。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问,不懂就问。让优良生与学贫生结对子,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每堂课上,教师加强辅导,包括学贫生在内,当堂课的知识内容尽量当堂解决。课后注意作业辅导与点评,每次质量检测后,引导学贫生分析试卷,肯定进步,找出差距,寻求补救措施。语文学法辅导分两步实施,首先是规范学习习惯,从写好每一个字,说好每一句话,读懂每一个词,写通每一个句子抓起。逐步形成课前预习,课上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课后认真做作业、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其次是积累优化语文学习方法,使学贫生真正“会学”。课堂上,随着教学流程的推进,既注重知识传授,更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灵活运用,自由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学法指导上,主要采取问题探究来进行的。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学习过程,提出具体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师生、生生交流,学习借鉴,共同优化学习方法。
二、组织语文学贫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开展读书活动是转化学贫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组织读书活动中,由学贫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指导学贫生组成专门的阅读小组,每周定时交流阅读的心得感受;每学期开学组织学贫生开展假期课外阅读心得的交流;创造条件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让学贫生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定期展示学贫生们的阅读成果。这样多管齐下,为学贫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保障和激励他们自觉开展课外阅读,最终达到提高阅读能力、语文素养、语文成绩,增强学贫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学贫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倡导结对帮扶,指导学习技巧
对学贫生的帮扶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的关心与帮助,同样需要其他同学的帮助与支持,特别是班级优秀生应当发挥引领帮助作用,在班级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对后进生提供学习基础、学习技巧等方面的帮助,促进学贫生的转化。还在班级语文学习中倡导开展帮扶活动,每两到三名优秀生负责承包帮扶一名学贫生,利用课余时间对他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补习,以及学习方法技巧方面的指导,通过这样的结对帮扶,让学贫生能够得到基础知识与学习技巧、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立体帮助,为学贫生语文学习成效的提高奠定基础。一段时间以来的实践证明,在优秀生与学贫生之间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弥补教师时间与精力有限的不足,而且在班级营造了浓厚的团结友爱氛围,对于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都大有裨益。这样一来,他们就品尝到了“我能行”的成功学习的喜悦与自信。
四、结语
没有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渴望进步,教育要求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在当前的考试制度下,学贫生的存在也直接影响了班级乃至学校的平均分与合格率。在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语文学贫生是普遍存在的,语文学贫生的问题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以上是我对初中语文学困生问题的一点粗浅认识与思考,希望能给同行们一点启发,也真诚希望能得到同仁们的指正。
作者:袁万强 单位: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长堡镇水塘学校
第七篇
1.整体协同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有机的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各个要素之间既是相互制约的,又是协同发展的,任何顾此失彼或相互孤立的教学行为都将付出惨重的代价。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遵循整体协同性原则应努力做到:一方面,初中语文教学要站在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高度,克服长期以来单一追求语文知识去“应试”的弊端,重视培养那些难以用考分量化的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使学生强身健心、全面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潜力。另一方面,要准确把握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力避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渗透”。必须保持初中语文教学的完整性,并以之为载体适时适度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不能喧宾夺主,又要追求渗透的深度,使对学生的心理教育自然和谐的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主体参与性原则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样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当在相信和信任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了解他们的素求,关注他们的情感,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指导他们自主确立目标、制定计划、积极实施、自我调整和反思。通过这种自主构建的学习过程,真正使学生做了自我学习、发展的主人,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自我潜能,从而极大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贯彻主体参与性原则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形成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第二,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良好习惯。第三,建立交流——合作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3.个别差异性原则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原则同样适用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在年龄、性别、家庭、学习、思想状况、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其次,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灵活的方法。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帮助,鼓励他们克服自卑,迎难而上;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则要提出较高的要求,让他们能够发现自己还有所不足,促其更上一层楼,避免滋生骄傲自满情绪。对内向型的学生要多提供锻炼的机会,激励他们大胆交流;而对于外向型的学生则要引导他们善于认真思考。对智力水平低下的学生要有耐心,循循善诱;对比较聪明的学生则要更加关注其非智力因素的完善。要帮助意志薄弱的学生增强自控能力,磨砺意志,树立恒心。要开导情绪低落的学生学会合理宣泄或升华转移等等。
4.成功激励性原则
成功激励性原则是指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尽量给学生提供体验成功快感的机会,减免失败的创伤。虽然有格言云:“失败乃成功之母”,但这更加适用于那些具有顽强意志的人,而对于绝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成功的激励作用要远远大于失败的刺激。贯彻这一原则,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给学生提出难度合理的任务和要求,指导他们确立各自比较适宜的奋斗目标,使之经过努力基本能够完成和实现,因而经常能有可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次,要采用支持学生成功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第三,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及时适当的予以表扬。坚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作用。第四,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对待失败。
5.总结
上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指导实施这一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这些原则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要通盘考虑,不可偏废。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基本原则的严肃性和灵活性,既不能违背原则,随心所欲;又不可生搬硬套,不讲变通。
作者:顾耀科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汉家岔乡初级中学
第八篇
语文教学大纲曾明确规定课本的选材标准应该主要注重教学思想上的健康性能,还要适合本校的教学目标,特别是语文教材所具有的美育因素,更是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性的表现出那种强烈的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对美的系列观点。因此,必须清楚的知道,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本身不可忽视的任务。针对这一情况,本人认为实行审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有以下几点。
1.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
学校教育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职业中学中的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因此,要在一定程度上抓住课堂教学,从而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上的相关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其书法所形成的形态,表现出书法家的思想感情,从而显示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课堂中就应该让学生学习和欣赏我国这些传统的书法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素养。读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是抒情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一般来说,它所抒发出的感情相较于小说、戏剧等叙事性的文学样式而言更加强烈、集中,因此,在进行诗歌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反复有感情的对其进行朗读,使学生充分体会出内在的情感和所想要表现出的意境美。同时,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文字和语言转化为一定的实践能力,还应该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进行不同种类文体种类的创作性练习,相较于那种比较孤立的造句,这样的方法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辟第二课堂进行审美教育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对学生进行审美上的教育,应该根据本校教学条件,适当的开展第二课堂,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中所没有表现出的美育进行补充,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开辟过程中应该结合职业中学教学的特点,例如:组织学生阅读与专业课有关的课外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美的相关教育;此外,还可以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观看与专业相关的电影并进行分析。
3.加强自身修养
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仅是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配合,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也能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职业中学语文学科的语文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责任,只有教师具有一定程度上美学修养,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更快的成为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对此,本人认为职业中学教师的美学修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基本知识应该掌握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掌握了基本的教学知识,才能传授理论知识,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进行审美教育。因此,应该首先学习有关美学的论述,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学生对美学的学习和自身的修养,因此,教师应当对其进行学习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向学习进行知识的传授。
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言传身教,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这也是教师美学修养的最重要的内容。人的美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在这两个方面要积极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个人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教师在学生的心中,不仅仅是教育者,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所以,职中语文教师不能只是单方面要求学识渊博,更要重视对学生有着直接影响的外在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和形态,是课堂教学氛围中最富有审美意味的主要因素,过程中的优美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给学生带来愉快,从而留下美好的印象和深刻的记忆。
4.结语
通过本文上述所讲的系列内容,可以看出审美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当然,上述所讲并不是很全面,具有措施还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者们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从而更好地为审美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丽 单位:山西省介休市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