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合理认知的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不合理认知的表现形式
(1)“必须”、“应该”的逻辑过程导致人们的需求“绝对化”。要求绝对化是指人们的认知以自己的主观愿望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件必然会发生或者必然不会发生。这种认知一般与“应该如何”、“必须怎样”等词相联系,例如“我是女生,男生就必须事事让着我”、“我打的电话他就应该接”等等。在语文课本的莫泊桑《项链》一文中,女主人翁马蒂尔德偶然间收到一个舞会的邀请,但是她认为如果在舞会上没有穿盛装、不受所有在场男士的欢迎、不能成为宴会焦点的女人是不完美的,所以她想法子去做了一套漂亮的裙袍,租借了钻石项链,将自己打扮得非常美丽。在这篇文章中,马蒂尔德表现出来的不合理信念就是绝对化要求。马蒂尔德的绝对化要求表现为认为如果没有漂亮的衣服和首饰,那么自己将是一个一文不值的人,她的人生将会是黑暗的。最后导致“一夜风流项链即锁链,十年辛酸美梦成噩梦”的结局。
(2)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引起过分概括化。以观察到的一部分特征来描述这个事件或人物的整体特征,“以偏概全”、“以一概十”就是这个特征的形象说明。在《周处除三害》一文写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因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乡亲们认为周处“凶暴强悍,任性使气”的缺点就能说明他是一个毫无优点的人,却没有看到周处在除害之后目睹乡里人以为他死了大肆庆祝时而产生悔改的心意。这就从侧面说明了乡民们对周处的看法存在过分概括化的倾向,乡亲们只看到周处的凶戾,从而否定了他整个人。
(3)要求绝对化的逻辑导致糟糕至极般的“一步错、步步错”的认知。持有这种认知的个体认为,如果发生了一件不利于自己的事件,则结果会变得非常糟糕、非常可怕,甚至将演变成一场灭顶之灾。《杞人忧天》这篇文章中杞国人头顶蓝天的时候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脚踏大地的时候担心大地会陷下去。这里这位杞国人很形象地表现出了他对自己所担心的事情的非常糟糕的结果的预想。
2.不合理的认知导致不合理的行为及情绪
(1)持有“绝对化要求”认知的个体无视现实,强求客观现实服从个人主观愿望。由于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经常会遇到客观与主观相悖的情况。当客观与主观相冲突的时候,个体就会感到难以适应、接受,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如果中学生认为自己必须是最优秀的,给自己定的学习目标过高,超出了自己的实际水平,当成绩出来后与目标相冲突,则其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或者否认,于是会出现诸如厌学、考试焦虑等现象。
(2)持有“过分概括化”认知的个体在评价自己、他人评价自己的时候会产生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焦虑、抑郁等想法,自己以偏概全地认为他人全盘否定了自己,而在自己评价他人的时候则抱有敌意和愤怒等。他人稍有差错就觉得他人一无是处、没用,全盘否定他人,一味指责他人,从而产生愤怒、焦躁等负性情绪。
(3)糟糕至极带来的情绪上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担心、害怕、焦虑、自罪、自责等方面。这种认知通常与自己、他人及环境的相互影响相联系,当人们“应该”、“必须”的绝对化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难以忍受,产生极端化思维,认为事情糟到了不能更糟糕的地步。当中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不如其他同学的时候,其会觉得这简直无法忍受,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事实上,中学生的不合理认知不仅表现在学习上,也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中学生普遍进入青春期,身体上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使得异性间的交往似乎变得更加敏感,尤其是在中学低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学生正好处于性心理发展中的异性疏远期,同一性别的学生更容易形成同辈团体。当某一团体成员遭遇外界威胁,群体成员更倾向于采取“群起而攻之”的行为方式,从而导致暴力行为的出现。
二、中学生合理认知重构策略
1.提升教师教学艺术,丰富教学方法
(1)深入分析教材,针对问题找准切入点。教师在进行语文学科教学时,应以语文课本为载体,以语文知识为背景,立足教材,为学生构建合理认知的平台,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展开教学。当前的语文教材中设置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窗口,包含了很多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对学生的能力、行为规范、人格、学习等都能起到很好的模仿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在备课时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以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在讲授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时,讲述了一颗紫藤萝的盛衰遭遇,可以以文中出现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句话作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教会学生不仅要看到在逆境中战胜一切不利因素而汲取成功的养分是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畏挫折的勇气,能承受挫折,就能够战胜困难,在顺利中用力拼搏是不难做到的。而且还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人在无止境的生命长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每个时期每个不同的情境下的不幸就与当时的环境有关,不幸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一次的不幸不能决定你一生都在不幸当中。我们的教师在讲授类似课文的时候,可以教会学生,对待一件事情,不能只看到它坏的一面,也要看到好的一面;不能只看到现在的不好,也要看到未来的美好,做到辩证地看待问题。
(2)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学生心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著名历史人物都拥有着博大的胸襟与优秀的心理品质,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对课本内容的介绍与学习,结合学生实际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本,发现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积极特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其自身存在的潜力与自我价值。当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文进行教学时,学生们会从课文中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爱情很坎坷,会看到他们为了爱情不顾一切,也会看到他们对于爱情至死不渝,同时也会为这两位少年之间的爱情感到惋惜。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可以“爱情”为主题,以课堂小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合理认知的教育。
第一,向学生传递与爱情有关的一些信息,比如爱情的成分,包括了亲密、激情与承诺,所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的关系属于爱情。第二,向学生传递影响爱情的一些心理效应,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罗密欧与朱丽叶因为双方家庭的阻挠,他们不但没有分开,反而彼此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刻,甚至愿意为爱情付出自己的生命。第三,向学生渗透合理的爱情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固然令人叹息,但是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他们算是过早的异性交往。把爱情当做生命中的唯一,遇到爱情的外在危机时,就觉得一片黑暗。他们为了捍卫彼此的感情,而选择了自杀。这样的话,我们的课堂则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更容易接受课本内容,同时更容易接受合理认知的相关知识。当进行此类主题类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正面意义上肯定其存在的价值,然后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合理现象与看法,教会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开展之后课文的学习。
(3)利用课堂讨论,构建中学生合理认知。课堂中的小组讨论也是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内与小组间的互相沟通与交流,为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提供了机会与条件。我们的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举一些关于不合理信念导致不合理行为的例子,比如“我是他妈妈,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他好”、“考试的时候我错了一个题,这门考试我肯定分数很低”、“这次考试我考了89分,没有达到妈妈定的90分的标准,回到家妈妈一定会打我”等,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例子找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合理信念。然后让学生自己寻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例,思考发生时的场景、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情绪感受(0~100分,给自己的情绪打分)、在产生此想法之前的想法是什么、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不支持自己想法的证据、想出能够替代自己当前想法的新想法,最后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情绪并且为自己当前的情绪打分。教师可以通过这个程序,使学生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做辩论,产生一个新的、合理的观点。同时教会学生使用这个方法,在今后的生活当中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及时地调整好自己。
2.引导学生掌握重构合理认知技巧,完善自我
(1)积极地自我悦纳。让学生学会进行积极地自我悦纳,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能够理性地接受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也就是说,对自己身上先天的所有特点和客观属性,比如外貌、身材、欲望、家庭背景,无论喜欢与否,都要怀着愉快的心情接受下来,而不要排斥和嫌弃。只有内心悦纳了自己,才会产生对自己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才会珍惜自己,才不会产生厌恶的情绪。不会因为不喜欢自身的某些方面而感到自卑,不会因为别人的某些负性评价而影响对自己的看法。
(2)辩证看待问题。让学生学会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只看到事情的好处或者只看到事情的坏处,不要把问题局限于其中的一方面。同时,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事件,尽量排除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既要看到当前的现实情况,也要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因为自己的个别缺陷就否定自己的一切,每个人都有缺陷,都不是完美之人。
(3)换个角度看问题。所谓换个角度看问题是指我们在对待一些看起来原本不好的事情上,试着从其他方面去剖析它,你会发现坏事也许并不是那么“坏”。例如,父母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每次考试必须考到班级前三名,这使得自己很无奈也很生气。这个时候可以换成站在父母的角度进行思考,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有发展。
(4)适度比较。中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可以适当选择和自己水平相差不大的或者比自己水平差一点的人或事作为参照,这样容易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和相对的满足感,也可以更容易地获得成就感。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差太大的人或事作为参照,会使得自己的自信心受到打击。
(5)适当利用“酸葡萄效应”和“阿Q精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都能如意,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学会用一些方法来进行自我安慰,比如可以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破财消灾”、“没考好总比没有复习好”等来安慰自己。
(6)正确归因。归因是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的原因总结有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态和其他因素等。在成败归因中,成功时,个体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成功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确定,失败外归因,减少自己对失败的责任。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从而减少他人成功对其带来的压力,如果他人失败了,则倾向于内归因。对他人的成败归因,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位置,以利于更多地实现自我保护。
三、总结
虽然处于中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一些认知偏差,但是经过教师的引导,是可以使得学生习得正确合理的认识。
作者:王桂玲 单位: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