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情境教学研讨2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语文情境教学研讨2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学语文情境教学研讨2篇

第一篇

一、引起共鸣

中学对于学生的一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处于懵懂期的学生对社会的感知还不是十分强烈,对社会的体会没有太大的感触,而且对自己的人生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想法。中学这样一个成长的阶段,语文教学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让他们感知自己的生活实际,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感悟生活,对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有更好地理解。中学有一篇《社戏》的文章,文中有儿童玩耍的情境和江南水乡的美景,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城市中的学生,是无法想象的,为了给学生创造近距离的感知,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一下趣味的描述,然后再讲其和文中的内容相衔接。通过教师自身经历的引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江南水乡的魅力夜景,更加憧憬儿时的美丽回忆。这种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的生活和课堂教学内容较好地联系起来,使得学生的想象力有所激发,进而更加熟练地掌握和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

二、引起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这在新课改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师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不断的进行独立学习,对于文中的内容能够更好地运用,更好地掌握,更好地了解。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的设置无论是是在学生关注的点上还是学生忽略的点上,都会起到十分明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十分必要。

1.矛盾之处设情境

《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读到这样的一句话,很多学生都会对这儿有迷糊,因为不在本文中,“的确”和“大约”这样两个词是完全矛盾的。语文教师可以在这个地方设置一个问题:孔乙己到底死还是没死,如果没死,那“的确死了”的根源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逐渐将焦点转移到科举制度上,最终得到问题的答案。

2.情理之外设情境

一些看似是情理之外的也可以设置一个合适的情境。《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后胡屠夫行为存在很大的差异,范进的地位有了一定的改变,但从侧面上也表露出胡屠夫趋炎附势的丑恶嘴脸。可以在这个地方设置一个问题:胡屠夫的行为侧面上反映了什么,范进中举又表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们对社会背景进行思考,对落后的科举制度有深刻的了解。了解科举制度给人们思想造成的影响,了解科举制度的弊端。这样情理之外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文中真实想要表达的意思,最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总结

总之,情境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尤其是在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生的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而且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一个情感丰富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己的兴趣。总之,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十分有用。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结合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根据课本的内容,创设一个与生活贴切的情境,在这种氛围中向学生们传道解惑,使学生主动学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境式的教学模式亟待创新和完善,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胡荣华 单位:江西省新建县第六中学

第二篇

一、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情境创设缺陷

1.“直线提问”的片面思维弱化了课堂提问的情境创设

如《黄河颂》一课的学习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是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重点是感受诗作中迸发的激情与英雄气概。教师设置了提问“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初看起来这个提问指向明确,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指引,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个提问过于直接,甚至弱化了目标要求中的“感受”,教师没有营造出良好课堂氛围来引导学生结合朗读去感受,这对注重情感体验的本节课来讲,并不是最好的提问方式。如果教师在提问时能够注重用语言营造情感体验氛围:“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我们能够从文本中体会到很多相同的情感,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切入点是不同的,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在《黄河颂》中汹涌澎湃的爱国主义情感,被作者的这种情感所震撼和感动,那么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来表达自己爱国主义情感的呢?”这种富有感染力的提问避免了提问的直接和僵化,丰富了课堂情境的创设。

2.课堂提问的情境创设不够确切,对提问有效性促进不够

情境创设也需要有针对性和指向性,不仅要契合教材,也要结合课堂生成灵活多变。教师在课前预设时,会对课堂提问做出具体的定义和定性,明确其指向性和指导性,也会对如何切入提问点做出规划,但是在课堂的实际运用中,教师由于对生成把握不准、对课堂走向分析不够的缘故,对课堂提问的情景创设不够准确。例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课,教师设置了“第三诗节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人是用哪些意象表达这种感情的?”这样的提问,为了促进学生的理解,教师特意结合前文突出了苦难到希望再到荣誉的发展过程,甚至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例证,希望学生能够将这种情感变化具象化,加深理解。教师在氛围营造过程中忽略了学生成长经历的泛白,人为拔高的例证并没有给课堂提问的理解带来多少帮助,相反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二、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情境创设技巧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方式多样,教师要注重对提问做好铺垫,在情境创设上下足功夫,掌握足够的技巧,不断提高课堂提问情境创设的能力,为课堂的高效提供动力。

1.充分结合教材选择语言策略,创设提问情境注重学生情感的调动

中学课堂情境的创设需要运用语言的渲染作用,对课堂提问的情境创设依然如此。教师在预设课堂时,要充分钻研教材,科学把握教材的情感立足点,对学生的学情也做出合理预设,制定契合的语言策略。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调动,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才能让语文课堂的提问和教学更易融入教材、达成目标。例如《孔乙己》一文,教材本身的语言特点就非常鲜明,教师要充分把握这种语言艺术,分析人物心理,在课堂上也采用这种语言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学生的情感更接近教材,提问的效果会更好。

2.外在与实质并重,让创设的提问情境激发学生的有效思考

课堂提问的情景创设不仅要从组织形式、表现力上来看,也要分析它对提问到底有多少促进作用。良好的情景创设,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主动感悟文本、体验作者的情感。在学生投入到对文本的感悟时,他们的思考经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学习效率更高,解答问题更明确和准确。做到外在与实质并重,让创设的提问情境激发学生的有效思考。

三、总结

从总体上看,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情境创设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做好情境创设,让课堂提问更有效。

作者:范春霞 单位:广东河源市龙川县佗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