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美,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诗歌的意境美
(一)融情于景
徜徉在古典诗歌的海洋中,信手拈来一首诗,仿佛都是作者向我们深情诉说的一个故事,我们喜欢阅读古典诗歌的原因也正在于此。抒情主人公在诗作中,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可以产生情感共鸣的小天地。在这里,不管是有生命的飞禽走兽,还是没有生命的花草树木,都寄托着作者的感情,而这份感情,使千百年后的读者依然为之动容。我们都喜欢读陶渊明的诗歌,那是因为他的诗作中包含了他一生的经历,看似在写青山绿水、田间地头的趣事,但无不饱含作者丰富的情感和阅历。他的《归园田居(其三)》就道出了他不落尘世的人生境界。诗中的前三句,表现出诗人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与朝露、夕阳为伍,生活好不惬意。但全诗如果就此作结,也没有什么特别,最后一句“但使愿无违”,将作者高洁的隐者形象显现出来,诗的境界就此提升。古人抒情,往往不是直接流露而是通过特定的景物来抒发,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是古人最常用的手法。有时候,为了营造特有的意境,诗人还常常缘情设景,比如,在写离别场面时,作者常常会用到柳树、缺月等意象,这些经过作者精心营造的意境,能够使读者深刻地领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情。
(二)虚实相间
清代文学大家袁枚曾说过:“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将虚境和实景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渺远、空灵、迷茫的意境,是古人在诗歌创作中一贯追求的表现手法。诗歌内容过实,则灵性全无;而过虚,则又难以驾驭,能将二者完美地结合,才是真正的大家。李白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是当之无愧的“诗仙”。他将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使诗作达到了飘逸灵动、亦真亦幻的境界。他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无不运用了虚实相间的艺术手法。同时,他笔下的虚,给人的也是实的感觉,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技巧。
二、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归根到底还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诗人驾驭语言有很多手段,我们以具体的诗例分析。
(一)炼字
炼字是古人在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语言艺术手段,我们学过很多关于古人作诗锤炼字句的例子,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贾岛的“僧敲月下门”、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都是很经典的精心锤炼字词的例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诗歌整体的情韵却相去甚远。
(二)用典
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因而常常在作品中运用典故。对于“用典”这一艺术手法,历来评价不一,反对者认为典故的运用增加了阅读者的障碍。而赞成者却认为典故的运用使有限的文字传达出更多的情感。而笔者认为,作者在运用典故时,切记要避免求奇的心态,而是要做到恰到好处地展现自己的意图,这样的典故,一定会被读者接受和喜爱。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中,化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杜鹃”两个典故,但诗句读起来不仅没有艰涩之感,反而浑然天成,是用典的典范。
(三)倒装
关于倒装,在英语中比较常见。其实倒装的用法,古已有之。杜甫的诗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就运用了倒装的手法。这两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从字面理解也就是描写鹦鹉和凤凰啄稻和栖梧的动作,这样写出的诗歌没有什么特色,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调整了语序,诗歌呈现出的境界就不同了。“香稻”和“碧梧”等物都是长安的物产,而恰好此时诗人身居巫峡,颠沛流离已经七年,抚今追昔,难免伤怀,将“香稻”和“碧梧”置于句首,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将身世飘零之感寄寓其中,诗歌的境界因此提升,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三、结语
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解析诗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会诗歌中蕴含的形式美、意境美和语言美,使学生爱上中国古典诗歌。
作者:张小敏 单位:海门市正余初级中学